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李文新尹群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68)
[摘要]全球范围内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型是一种主流趋势,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对中小企业融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就转型阶段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转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图分类号] F23
The Effect of Chinese Policy Bank Transitions on The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
Li Wenxin Yin Qun
(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 : As policy money corporation transition is the main tendency in the world, policy banks transition in china is a realistic cho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policy banks transition on the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 pro and con, and presents relevant suggestions of solving the issues such as financing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
Key words : policy banks; transition; small and middle-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1 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型的必然性
1.1 世界范围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是一种趋势
政策性银行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干预国家经济的工具,不仅能够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而且兼具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政策性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补充,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能有力地支持和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政策性银行是适应各国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特殊需求的产物,随着各国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政策性银行日益显示出其历史局限性,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政策性银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和弥补市场失灵,但在实践中政策性金融与政府之间往往存在着过于密切
的关系,这又会导致政府失灵。有时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还会同时存在,致使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不断增加,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政策性银行的业务领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很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失去了持续性。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探索在保证政策性金融供给的前提下实现政策性银行进一步转型,以同时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维护金融的稳定。目前许多国家的政策性银行纷纷进行了转型,转型意味着政府这把保护伞不复存在,政策性银行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从全球范围看,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是一种主流趋势[ 1 ](P88)。
1.2 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在过去的十几年期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化程度、国际化水平、经济实力显著提高,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与其设立之初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暴露。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经不具备财务可持续性能力;国家进出口银行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并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约束着其业务活动的范围;国家开发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发生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多,其业务活动出现了明显的商业化趋势。新的形势迫使这3家政策性银行必须转变成“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的、具有一定竞争性的金融机构”[ 2 ](P147)。
2 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型的背景及模式
2.1 转型的背景
200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25个国家的120家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3的金融机构亏损,1/3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超出了10%,政府注资于政策性银行极其普
遍,目标和现实相差甚远,国外许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进行积极的转型[ 3 ](P110)。
2.2 转型的模式
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型的模式可以按政策性和业务多元化程度两大类指标来进行划分。其中政策性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该金融机构是否要执行政府的政策目标、政府对该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有哪些具体的要求,以及该金融机构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度;二是该金融机构与政府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政府的政策性资本金与出资比率以及政府对该金融机构的控制力度[ 4 ](P39)。业务多元化程度指标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金融产品和服务、短期与中期贷款的比率、投资收入的比率等[ 4 ](P41)。以这两类指标为依据可将转型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低政策下的单一业务模式。该种模式下金融机构一般承担有一些公共政策目标。政府为了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对该金融机构实行控股甚至继续保持国有独资;二是对民营化后的金融机构提供显性或者隐性担保。此种模式下金融机构的业务相对于多元业务模式而言比较单一,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和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
第二种是低政策下的多元业务模式。该模式下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比较广泛,不仅要承担一些公共政策目标,同时还从事一些商业性金融业务。此模式在国际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如德国复兴开发银行(KFW)的分离模式和韩国产业银行(KDB)的混合经营模式。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把与商业银行有竞争性的出口信贷和项目融资业务独立出来并由新组建的子公司IPEX-BANK来经营。韩国产业银行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业务实行混合经营,并且分别由不同的业务部门经营,彼此之间分别核算[ 4 ](P40)。
第三种是无政策下的多元业务模式。此模式下政策性金融机构整体地转变成为的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政策性信贷业务,代表性银行主要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