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简_爱》中的女权主义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就是我《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解读
我就是我
《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解读
摘要: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她的小说《简• 爱》中描述了一位从小变 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 坚持自我, 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本 文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简在极度不公的男权社会反抗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自由与尊严;女权主义;男权社会
Abstract: Jane Eyre by the famous realistic writer, Charlotte Bronte, tells how an orphan called Jane Eyre in all kinds of hardships pursued freedom and dignity, stood up for herself, and finally got happiness.Approaching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Jane ' s rebellion consciousness in the unfairpatriarchal society.
Key words: 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freedom and dignity; Feminism; patriarchal society 1. 夏洛蒂•勃朗特及作品《简•爱》的概述
1816年4月夏洛蒂•勃朗特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由
于母 亲早逝, 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
宿学校。
五岁时她进入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 几年后又成为了这个学校的教师。
教
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
放弃了家庭教师的谋生之路。
曾打算自办学校, 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
人来就
读, 学校没能办成。
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 身于文学
创作的道路。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二部小说,写于 1846年,发表于1847年,
的女权主义”作品( Sandra 200:338 )。
小说描述了一位叫简爱的女孩出生于牧师家庭, 失去父母成为了孤儿。
幼小的简爱寄居在舅舅家里,
饱受歧视和虐待, 后来被送到罗沃德孤儿院
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简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受教育六年并任教两年, 后来到桑菲尔德 庄园当家庭教师, 并与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相爱。
简在婚礼上才发现罗切斯特有一个有精神病
的妻子,于是简离开了罗切斯特。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
同时还发现圣•约 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分岀一半给他。
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
徒,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 他同去印度传教。
简拒绝了他,并决定回去看望罗切斯特。
去楼空,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
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夏洛蒂•勃朗特被誉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亮的星星 最初的岀版商史密斯先生不遗余力的称赞这部小说是他岀版过的最伟大的作品, 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也十分赞赏夏洛蒂对英国社会的深刻揭露, 盖斯凯尔夫人并列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岀的小说家”
2. 《简•爱》中女权主义思想的体现 2.1 对舅妈家的怨恨 --- 反抗意识初步形成
生活苦不堪言, 更不幸她舅母是个蛮横 不讲理的霸
十 后来她曾担任过家庭 她 然而由于没有 促使她投 是一部“反抗 不久便 她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人 简找到他并最终和他结为夫妻,得到了 (史小平 2012:106 )。
《简•爱》 而伟大的无产阶 并把她与狄更斯、 萨克雷和 马克思等 1983:402 )。
简自幼失去父母, 被寄养在盖兹海德府的舅舅家中,
道女人,她得到的只有谩骂与鄙视。
舅舅里德先生去世后,她更是被视为下人,得不到丝毫亲人的关怀,且备受表哥的凌辱和诬陷,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而是尽量容忍来自
整个家庭的冷眼与刁难。
但是屈辱的容忍带来的不是亲人的关怀而是骄横无礼的谩骂与毒打, 想而知,简弱小的心灵是如何承受这样的欺凌与不公,她无奈,她失望,她愤怒,她奋起反抗, 除了反抗,她别无选择(黄兴军
2009:11 ),为了自己仅存的尊严,为了能和别人一样正常地活 着。
结果可想而知, 她被关进了可怕的小红屋。
“ 简的心中出现了不公平的呐喊” (田敏 2014:166 ), 简迈出了反抗的第一步, 她觉得自己并不是舅母家里的女仆, 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不公待遇。
简渴 望平等的待遇, 自由的生活和美好的幸福, 这是她坚持继续活下去的信念, 并且为了自己的信念 敢于面对舅母等人对她的侮辱与欺凌, 并坚定了自己要继续反抗下去的信念。
鲁迅曾说过 “真的 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简 就是那真的猛士,她不屈服于命运的不公,为了平等,自由和幸福,她奋起反抗。
但是由于她的 过激行为,导致她的舅母再也无法容忍简的存在,于是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寄宿学校。
2.2 对罗沃德寄宿学校的反抗 --- 反抗性格的发展
简坐在马车里, 微微回头, 看一眼越来越远的盖兹海德府, 痛苦与折磨的恶魔地狱, 她期待着也盼望着能够遇到善良的人, 要能自由且有尊严地活着, 不管去哪里总比这里好。
但天不尽人意, 人间地狱。
简不敢相信这样一所“慈善”学校会用惩罚学生肉体的方式来实现他们所谓的“灵魂 的
救赎”,各种非人类的待遇让简痛不欲生。
每天背诵枯燥的经文,随时有可能遭到毒打,因为 犯错被罚站,不许吃饭, ,,等等。
简哀叹命运的不公,为何她总是命途多舛 ! 但是简有自己的信 念,她为了自己的梦想活着,她不能死,特别是她看到自己的同伴海伦死在自己面前时,她更坚 定了自己要活着的信念,因为她渴望梦想的实现,她极其渴望那一天的到来。
“海伦的死让简明 白了腐朽机制对于生命的残害” (田敏 2014:165 )。
于是她学会了以德报怨,用一颗公平善良的 心对待生活。
在罗沃德寄宿学校, 简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磨练了自己的性格, 培养出了极强的鲜明 个性和自尊自爱意识。
学业有成的简在罗沃德任教两年后决定离开这里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2.3 与罗切斯特真挚的爱情 --- 反抗性格的成熟
简成为了桑菲尔德庄园的一名家庭教师,没有毒打, 没有讽刺, 更没有饿肚子, 简过上了她 想要的生活。
直到她来到桑菲尔德庄园三个月后才见到这个庄园的男主人罗切斯特, 因为第一次 不愉快的见面, 罗切斯特自然对简没有什么好印象。
作为家族利益的受害者, 罗切斯特一直过着 消极逃避的生活。
同是天涯沦落人, 在简得知罗切斯特的遭遇后, 便慢慢改变了自己对他的负面 看法, 他与那些上层社会冷酷自私的贵族是不一样的, 罗切斯特也慢慢被简身上的鲜明个性和倔
强性格所吸引,于是两人相爱了 ( 方圆 2012:47)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两人因 地位相差悬殊,注定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
“他们的相爱是对传统资产阶级门户观念的挑战和反 抗”(方圆 2012:47 )。
简一直追求正义与公平反对偏见与不公,简爱的不是有社会地位,巨额财 产,英俊相貌的罗切斯特,而是独立自由的罗切斯特。
也正是简的这种自立自强,顽强独立的高 贵品质深深打动了罗切斯特。
简所追求的幸福是彼此发自内心的幸福,是自己能够主宰的幸
福, 不是谁的附庸, 所以当简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过
婚后,
和尊严的维护。
当
罗切斯特恳求她留下时,简非常生气,她说: 小,我就没有灵魂吗?你想错了 话不是通过习俗、 个都经过了坟墓, 握自己的命运, 土。
便抬头挺胸慢慢离开这让她受尽 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她也愿意, 自 罗沃德寄宿学校却是另一个
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 这是她对自己信念 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 ! 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 惯例,甚至不是通过烦人的肉体 --- 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
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 ---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这一刻简开始真正掌 性格变得更加
顽强独立。
她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去远方追求她心中的那一片净
2.4 对圣约翰无理追求的反抗 --- 反抗性格的巅峰
在狂风暴雨的摧残下,濒临昏阙的简被圣•
约翰所救。
简身体恢复后在一所乡村学校任教, 并把所得工资分给圣• 约翰兄妹以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但圣•约翰虽然表面上几乎是个几无瑕 疵的圣人,本质上却是个极端自私冷漠的伪君子(杨静远
1992:20 )。
他伪善自私,野心勃勃, 认为简是一个极佳的传教者,就要求她嫁给自己并陪他到印度传教 ( 祝庆英 1995:9 )。
简性格倔 强,内心独立,从来不受男人或者命运的驱使。
她拒绝了圣•约翰,因为她根本不爱他。
在简的 内心中, 婚姻是必须建立在平等的爱情之上的,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牢固长久的, 幸福可言。
所以她拒绝了, 并且维护了自己完整的人格。
罗切斯特,想到了以前的美好时光,是时候回去看看了。
桑菲尔德庄园的道路。
3. 简爱与罗切斯特有情人终成眷属
简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桑菲尔德庄园已然不复存在, 败不堪
的景象,罗切斯特像是乞丐般,蓬头污面,胡须满脸,眼神呆滞地坐
在大树下(朱春梅 2013:18)。
这时的简已然放下了一切,她知道此时的罗切斯特才是她爱的那个罗切斯特。
尽管 他失去了一切,双目失明,简还是遵循自己的意愿决定与他结婚。
此时的简是勇敢独立的, 切斯特的爱情是平等的。
简追求公平、 平等、有爱情作为基础的婚姻的过程是漫长痛苦的,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爱情。
4. 结语
《简•爱》是一部夏洛蒂•勃朗特描写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小说,也是为广大女 性同胞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待遇而发出抗议的小说。
简自小就培养出了独立的人格, 极强的自尊和 积极向上的态度。
贫穷的简爱是当时男权社会里的知识女性,她不愿像其他女性一样忍受压迫、 屈辱和一切卑劣的行为, 她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 对于平等和女权的强烈追求促使她勇敢执着 地捍卫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并追求着幸福
美好的爱情(方圆 时的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斗争从而捍卫女性在社会上
的公平地位, 有不依附于别人, 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才能活的有尊
严。
好品德 --- 像简一样勇于反抗社会的不公,争取平等的爱情,自立自
强,自尊自爱,努力让自己 幸福地活着!也没有任何 但是自己的幸福在哪里呢?简又想到了 于是简告别了惠特克劳斯, 踏上了重回
剩下的只有到处都是灰烬的墙体和破 与罗 但简 2012:47 )。
夏洛蒂•勃朗特描写当 从简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 只 这也是现代女性需要学习和反思的美
学学报 , 2009(4):10-13.
马克思,恩格斯等 . 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 第 2卷.北京市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2012(01):106-107.
田敏. 《简爱》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J]. 山东省 : 时代文学月刊 , 2014(02):165.
杨静远 . 勃朗特姐妹研究 [M]. 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20.
[9]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集团•杂志社, 1996(7):37-38
[10] 朱春梅 . 《简爱》——一部女性成长史 [D]. 中国海洋大学 , 2013. [11] 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M].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
[12] 祝庆英译《简•爱》.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9. [1] [2] [3] [4] 参考文献
Bront?, Charlotte. Jane Eyre. 1847. Ed. Michael Manson. New York and London: Penguin Books, 1996.
Sandra M. Gilbert and Susan Gubar.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38.
方圆.论《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J]. 内蒙古 :语文学刊 : 基础教育版 , 2012(5):46-47.
黄兴军. 《简爱》中的永恒魅力——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 [J].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大
[5] [6] 史小平 . 论《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
[J]. 湖南省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