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风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风俗
默认分类 2008-12-03 17:46:11 阅读1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民众妆饰
有外地人来到扬州,除了参观风景名胜,常有人要到扬州的大街小巷转转。

有人是想看看扬州的古城风貌,有人是想采买土特产,而有人却说:“早就听说扬州出美女!”言下之意是想到
大街小巷看女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可非议。

说“早就听说扬州出美女!”也是实情,因为早在隋唐,就有“扬州女子貌美”一说了。

唐诗中呤咏扬州女子的诗很多,杜牧的三首七绝可算是当时的代表作。

他这三首著名的七绝,都是写扬州,而且都是写扬州的美女。

其中,《寄扬州韩绰判官》可位列第一,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可排第二,诗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嬴得青楼薄悻名。

”《赠别二首》中的其一则可列为第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以后在历代的诗文中,常有提及扬州美女的,以至在中国的古代社会里,一直把扬州看作是出美女的地方。

直到现代,朱自清先生在《说扬州》中还说到此事:“提起扬州这地名,许多人想到的是出女人的地方。

”可见,自隋唐至今的千余年里,都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的佳话在流传。

扬州女子为什么貌美呢?从正常的角度来分析,其因由有二。

一是扬州位于长江下游的水网地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的滋润哺育出了扬州女子的天生丽质和灵秀之气,这是自然造化之功。

其二则要归于
扬州女子的梳妆打扮了。

从古至今,扬州人家几乎家家都有梳妆台、妆奁盒和穿衣镜,每日清晨,女子都要在梳妆台前修饰打扮一番。

就是朴素的劳动妇女,如《广陵古竹枝词》所说:“不着绫罗不戴花,些些脂粉不曾搽。

”也要略事梳理,显得清爽整洁。

若是讲究美容的妇女,那就是言忠贞《芜城春游曲》和韩日华《扬州画舫词》所云的:“艳妆人比画图工”,“更将梳理斗春容”
了。

扬州人的妆饰可以分为发式、发饰、面饰、项饰和手饰等几个方面来
分别叙述。

发式
扬州妇女的妆饰中最讲究的便是发式和发饰,古代扬州妇女的发式和发饰可谓千姿百态,《扬州画舫录》卷
九中记载:
扬州鬏勒,异于他地。

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诸式。

《扬州画舫录》中仅是列举了这些发式和发饰的名称,即使从这些名称上望文生义,我们也可想象这些发式和发饰的样式颇具造型上的美感。

不过,要真正弄清古代扬州女子的这些发式和发饰的特点,仅凭这段记载还不够,还要借助其他文字资料以及出土文
物中的实物。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扬州女子幼年时的发式是什么样式。

扬州人的口语中称小女孩有一种特殊的叫法,叫做“丫头”。

在这里,“丫头”这一词是作为人称代词使用的,若考其由来,早在宋代就有这种叫法。

宋人王洋在他的《弋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其注脚即云:“吴楚之人谓婢子为丫头”。

清代《红楼梦》第六
十二回中也有:“方吃了半盏茶,只听外头咭咭呱呱,一群丫头笑着进来,原来是翠墨、小螺、翠缕、入画、邢岫烟的丫头篆儿,并奶子抱着巧姐儿、彩鸾、绣鸾八九人,都抱着红毡子来了。

”从这两则引文来看,“丫头”是指旧时大
户人家的婢女。

但扬州人称“丫头”还不尽如此,扬州人的称呼中更多的是含有亲昵的成分,这有点类似《红楼梦》七十一回中贾母的一段话:“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

难道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这里的“凤丫头”是指王熙凤,显然贾母在这里叫“凤丫头”是一种昵称,在《红楼梦》里也只有贾母才有资格这样叫王熙凤。

扬州人日常叫“丫头”也是这样,多数是家中长辈才能这叫,甚至还可以说成:“死丫头,吓了我一跳!”女孩听到这话,一定知道不是责骂,会欢快地扑到大人的怀中。

但是,“丫头”一词最初并不是用作人称代词,而是特指孩童的一种头发梳理样式。

古代,扬州一带的幼童与周边其他地区类似,都是将头发集成两束,分别盘于头顶两侧,其形状类似于牛角,故古人称幼童时期为“总角之
年”。

到了少年时期,无论男孩女孩一般都不戴帽子,而是将头发下垂,故谓之“垂髫之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为他戴上帽子,谓之“弱冠之年”。

而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要把头发盘起来,用“笄”簪好,即谓之“及笄之年”。

男子弱冠,女子及笄,都意味着成年了。

女子及笄后即留发不剪了,要梳起左右对称的双髻,这双髻类似于树枝的丫叉翘于头顶,所以古人把这种发式叫做:“髻丫”,而扬州人则又称为:“丫头”。

关于“髻丫”一词,古代文字记载很多,如宋代陆游《浣纱女》一
诗中即有“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在扬州的出土文物中也有“丫头”发式的考古发现,最典型的是扬州北郊扬庙乡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陶俑,这个陶俑是一个做舞蹈动作的女子,估计年龄在十二三岁,她的头上就有“丫”字形的两个发髻。

扬州方言中还有“丫鬟”一词,又作“丫环”。

这个词现在也是用作人称代词,是指婢女,但在古代最初也是指女子的发式。

这种发式是把发辫梳成环状,左右各一,因婢女多梳此种发式,故谓之“丫环”。

清人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卷七中载有程宗洛的《扬州竹枝词》,其中云:“巧髻新盘两鬓分,衣装百蝶薄棉温。

”就是指这种发饰。

这种发式在扬州出土文物中也有印证,扬州邗江曾发现一座南朝时梁代的墓葬,这墓穴里有许多画像砖,砖上塑有各种女性供养人共二十个,其中有大像四个,小像十六个。

大像的发式都是
梳着高髻,看上去像是贵妇人,而小像则全部梳着双鬟,这些小像显然都是侍奉贵妇人的“丫环”了。

在发式变化中,“丫环”是在“丫头”基础上的一
种发展和变化。

扬州人家的女孩在家做姑娘时,都喜欢留一绺头发覆于额际,这种发式叫“刘海姑”。

一般说,扬州女孩整体发式变化不大,要么梳辫子,要么扎马尾,或者干脆就是修剪成短短的“童花头”,但前额的“刘海姑”却富于变化。

“刘海姑”是童年时期“垂髫”发式的一种演变,“垂髫”时,因前额的长发时常垂披到面部,极为不便,人们便将额前长发剪短至眉眼上方,留下一道发箍覆于额上。

因这种发式与民间绘画“刘海戏金蟾”中刘海的发式相似,故扬州人称之为“刘海姑”,又叫“刘海箍”。

扬州女孩的“刘海姑”多种多样,有“一字式”,长达二寸,齐齐整整地盖于眉间。

有“垂丝
式”,将额发剪成圆角,梳理时由上而下,呈垂丝状。

有“燕尾式”,是将额发分成两绺,并修剪成尖角,形如燕尾。

再有名叫“卷帘式”的,将额发卷裹,使之弯曲如卷帘。

还有一种极短的刘海,远远望去,似有若无,则叫做“满
天星”。

扬州女子未出门时是不梳鬏髻的,但到了出嫁之日,所留的“刘海姑”便要“上头”,即把额前的头发向脑后梳拢,绾成发鬏。

《广陵潮》第三十五回中写绣春出嫁,即有女子婚前“上
头”的叙述:
日落光景,便有人替她“上头”,穿了一身衫裙。

大家扶着她同田福恩至家神面前拜堂。

扬州评话《皮五辣子》第十回中写孝姑与皮五成婚,也有一段叙述:
“……姑娘,不要气啊,身体保重些,快来洗脸梳头。

”张妈妈照应姑娘洗脸梳头,替她把额头上的“刘海姑儿”梳上去,做了新娘子,不是姑娘了,是小大娘子了。

婚后,扬州女子的发式则以鬏髻为主,特别是许多少妇,婚后尽可采用各式各样的发式来妆扮自己,其款式之多,造型之别致,是难以列数的,前面所引《扬州画舫录》中有关妇女发式的种种名称,基本上就是指婚后女子的
发式。

值得注意的是《扬州画舫录》中所指的发式是“有……诸义髻”,什么是“义髻”呢?古语中,不是本来应有之物可谓之“义”,如“义子”、“义父”等。

由此来看《扬州画舫录》中所谓的“诸义髻”,实际上是指各种各样的“假髻”。

这些“假髻”又叫“鬏架”,是用竹、木、铁丝等轻质材料制作,外面涂以黑漆,有的还裹上黑丝或
假发,使用时再以真发裹围,用钗、簪等予以固定。

清代林书门的《邗江三百呤》卷六中也提到“鬏架”的使用方法,其“鬏架二首”的自注云:“妇女以假发为架,以真发挽之成鬏,十年前未曾见此。

”并附有诗二首,其第二首
云:
瘦骨高撑宝髻昂,笑他枵腹也
洋洋。

贴来珠翠难遮影,理到丝纶略
借光。

亦号堆鸦惟小住,曾名堕马不
荒唐。

鬈鬈那称调脂粉,一朵飞云助
艳妆。

其实,“义髻”作为一种发式造型的辅助用具早在唐代即已使用,如乐史《杨太真外传》中记叙:“贵妃小字玉环。

及其死也,力士以罗巾缢焉。

又妃常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


宝末,京师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杨贵妃抛落河里的义髻
就是假髻。

日常生活中梳理“义髻”是比较费事的,梳妆的女子本人难以独自完成,多由丫环侍女予以协助。

但“义髻”的种类又很多,有时丫环侍女也难以应付,这就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这在旧时的扬州还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梳头妈妈。

“梳头妈妈”夹着布包,布包里有各种梳理用具,走街串巷,上门服务,专为爱打扮的女子梳理各种各样奇异的发式。

这些“梳头妈妈”的理发技艺后来就发展成为“扬州三把刀”之一的理发刀技艺(另外两把刀为厨刀和修脚刀),也可以说,清代中期以后扬州的“三把刀”技艺闻名海内外,也有这些“梳头妈妈”的一份功
劳。

这些奇异的发式如今是见不到了,古装的电影电视里可见,但似乎还
是没有扬州女子的那么丰富多姿。

可喜的是扬州八怪诸位画家,他们笔下的人物画为我们形象化地保留了明清时期扬州妇女的部分发式。

如扬州八怪之一的罗两峰,他善画鬼,也善画人,他有一幅《人物图》,其中有一女子,发鬏高堆脑后,而后颈又有一缕下垂,这很可能就是当时在贵妇中十分流行的“分髾髻”。

扬州八怪中的另一位画家黄瘿瓢,也善画人物,尤其善画仕女,他在一幅《观镜图》上画有三个女子,这三个女子的头发都是在头顶绾成两股,在空中绕了一个园弧后又归于鬓侧,好似“双飞燕”翔于发际。

黄瘿瓢的另一幅人物画叫《八仙图》,画中的何仙姑将青丝绾于头顶,高耸而微颤,这大概即是所谓的“云髻”。

在女子发式上画得最传神的是黄瘿瓢的《渔父渔妇图》,图中的渔妇用一块包帕裹勒着发鬏,显得十分俏丽,这渔妇头上的包帕估计就是《扬州画舫录》中所谓的“渔婆勒子”。

由于这种“渔婆勒子”有俊俏之
美,有些文士也十分欣赏,费轩在《梦香词》即有一首词赞誉道:“扬州好,妆就下层楼。

罗汉高鬏偏稳称,渔婆小勒最风流。

那道懒梳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