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风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风俗

默认分类 2008-12-03 17:46:11 阅读1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民众妆饰

有外地人来到扬州,除了参观风景名胜,常有人要到扬州的大街小巷转转。有人是想看看扬州的古城风貌,有人是想采买土特产,而有人却说:“早就听说扬州出美女!”言下之意是想到

大街小巷看女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可非议。说“早就听说扬州出美女!”也是实情,因为早在隋唐,就有“扬州女子貌美”一说了。唐诗中呤咏扬州女子的诗很多,杜牧的三首七绝可算是当时的代表作。他这三首著名的七绝,都是写扬州,而且都是写扬州的美女。其中,《寄扬州韩绰判官》可位列第一,诗云:“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遣怀》可排第二,诗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嬴得青楼薄悻名。”《赠别二首》中的其一则可列为第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以后在历代的诗文中,常有提及扬州美女的,以至在中国的古代社会里,一直把扬州看作是出美女的地方。直到现代,朱自清先生在《说扬州》中还说到此事:“提起扬州这地名,许多人想到的是出女人的地方。”可见,自隋唐至今的千余年里,都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佳话在流传。

扬州女子为什么貌美呢?从正常的角度来分析,其因由有二。一是扬州位于长江下游的水网地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乡的滋润哺育出了扬州女子的天生丽质和灵秀之气,这是自然造化之功。其二则要归于

扬州女子的梳妆打扮了。从古至今,扬州人家几乎家家都有梳妆台、妆奁盒和穿衣镜,每日清晨,女子都要在梳妆台前修饰打扮一番。就是朴素的劳动妇女,如《广陵古竹枝词》所说:“不着绫罗不戴花,些些脂粉不曾搽。”也要略事梳理,显得清爽整洁。若是讲究美容的妇女,那就是言忠贞《芜城春游曲》和韩日华《扬州画舫词》所云的:“艳妆人比画图工”,“更将梳理斗春容”

了。

扬州人的妆饰可以分为发式、发饰、面饰、项饰和手饰等几个方面来

分别叙述。

发式

扬州妇女的妆饰中最讲究的便是发式和发饰,古代扬州妇女的发式和发饰可谓千姿百态,《扬州画舫录》卷

九中记载:

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诸式。

《扬州画舫录》中仅是列举了这些发式和发饰的名称,即使从这些名称上望文生义,我们也可想象这些发式和发饰的样式颇具造型上的美感。不过,要真正弄清古代扬州女子的这些发式和发饰的特点,仅凭这段记载还不够,还要借助其他文字资料以及出土文

物中的实物。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扬州女子幼年时的发式是什么样式。

扬州人的口语中称小女孩有一种特殊的叫法,叫做“丫头”。在这里,“丫头”这一词是作为人称代词使用的,若考其由来,早在宋代就有这种叫法。宋人王洋在他的《弋阳道中题丫头岩》一诗中,其注脚即云:“吴楚之人谓婢子为丫头”。清代《红楼梦》第六

十二回中也有:“方吃了半盏茶,只听外头咭咭呱呱,一群丫头笑着进来,原来是翠墨、小螺、翠缕、入画、邢岫烟的丫头篆儿,并奶子抱着巧姐儿、彩鸾、绣鸾八九人,都抱着红毡子来了。”从这两则引文来看,“丫头”是指旧时大

户人家的婢女。

但扬州人称“丫头”还不尽如此,扬州人的称呼中更多的是含有亲昵的成分,这有点类似《红楼梦》七十一回中贾母的一段话:“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难道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这里的“凤丫头”是指王熙凤,显然贾母在这里叫“凤丫头”是一种昵称,在《红楼梦》里也只有贾母才有资格这样叫王熙凤。扬州人日常叫“丫头”也是这样,多数是家中长辈才能这叫,甚至还可以说成:“死丫头,吓了我一跳!”女孩听到这话,一定知道不是责骂,会欢快地扑到大人的怀中。

但是,“丫头”一词最初并不是用作人称代词,而是特指孩童的一种头发梳理样式。古代,扬州一带的幼童与周边其他地区类似,都是将头发集成两束,分别盘于头顶两侧,其形状类似于牛角,故古人称幼童时期为“总角之

年”。

到了少年时期,无论男孩女孩一般都不戴帽子,而是将头发下垂,故谓之“垂髫之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为他戴上帽子,谓之“弱冠之年”。而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要把头发盘起来,用“笄”簪好,即谓之“及笄之年”。男子弱冠,女子及笄,都意味着成年了。

女子及笄后即留发不剪了,要梳起左右对称的双髻,这双髻类似于树枝的丫叉翘于头顶,所以古人把这种发式叫做:“髻丫”,而扬州人则又称为:“丫头”。关于“髻丫”一词,古代文字记载很多,如宋代陆游《浣纱女》一

诗中即有“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在扬州的出土文物中也有“丫头”发式的考古发现,最典型的是扬州北郊扬庙乡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陶俑,这个陶俑是一个做舞蹈动作的女子,估计年龄在十二三岁,她的头上就有“丫”字形的两个发髻。

扬州方言中还有“丫鬟”一词,又作“丫环”。这个词现在也是用作人称代词,是指婢女,但在古代最初也是指女子的发式。这种发式是把发辫梳成环状,左右各一,因婢女多梳此种发式,故谓之“丫环”。清人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卷七中载有程宗洛的《扬州竹枝词》,其中云:“巧髻新盘两鬓分,衣装百蝶薄棉温。”就是指这种发饰。这种发式在扬州出土文物中也有印证,扬州邗江曾发现一座南朝时梁代的墓葬,这墓穴里有许多画像砖,砖上塑有各种女性供养人共二十个,其中有大像四个,小像十六个。大像的发式都是

梳着高髻,看上去像是贵妇人,而小像则全部梳着双鬟,这些小像显然都是侍奉贵妇人的“丫环”了。在发式变化中,“丫环”是在“丫头”基础上的一

种发展和变化。

扬州人家的女孩在家做姑娘时,都喜欢留一绺头发覆于额际,这种发式叫“刘海姑”。一般说,扬州女孩整体发式变化不大,要么梳辫子,要么扎马尾,或者干脆就是修剪成短短的“童花头”,但前额的“刘海姑”却富于变化。“刘海姑”是童年时期“垂髫”发式的一种演变,“垂髫”时,因前额的长发时常垂披到面部,极为不便,人们便将额前长发剪短至眉眼上方,留下一道发箍覆于额上。因这种发式与民间绘画“刘海戏金蟾”中刘海的发式相似,故扬州人称之为“刘海姑”,又叫“刘海箍”。扬州女孩的“刘海姑”多种多样,有“一字式”,长达二寸,齐齐整整地盖于眉间。有“垂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