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基础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斯坦恩、施坚勒,1964年,提出了农村 墟场周期性中心地理论,从而提高了克里斯塔 勒中心地理论在农业地区的应用意义。
3、发展经济学派
发展极理论:
法国,弗朗索瓦·佩鲁,1955年,《略论“发展极”的概念》 理论核心:经济增长过程,会产生一些自身增长迅速并能 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的“发展极”,优先发展 可以带动邻近地区的共同发展。 “发展极”的形成途径:由政府主动建立;由市场机制自 发调节产生
(1)分析工业区位的假定条件 (2)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
– 区位因子作用的范围不同: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 区位因子作用的方式不同: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 – 区位因子属性的不同:自然因素因子和社会文化因子
(3)确定合理的工业区位
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集聚力
集聚力: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 地集中所带来的规 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和贸易理论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817年,《政治经济学原理》
(二)现代经济学派的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H-O原理) – 埃利·赫克歇尔,1919年,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必备 条件: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 贝蒂尔·俄林,1933年,《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 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 定了区域分工与贸易、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
(一)产业布局条件 (二)产业布局特点 (三)产业布局层次 (四)产业布局机制
– 产业布局机制:指各种影响和决定产业空间分布和 组合的因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
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手
段自发作用实现产业布局目的的机制。 特点: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企业;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利 润最大化;产业布局的手段是经济利益导向。
中心地分布的三种变化模式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 政原则
(三)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现 代区位理论)
1、成本——市场学派
核心内容:研究成本与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 产业区位的确定应以最大利润为目标,对区位进行
多种成本因素分析。
2、地理学派
第一,在中心地的等级衡量方面,美国,贝利, 1964年,把城市人口规模与中心地等级联系起 来,大大提高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 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第一,通过农业合理布局可以节约运输费用[利润=价格 -(生产成本+运费)],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利润。
• 第二,纯粹的“杜能圈”。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谷 物轮作圈、谷草轮作圈、三圃式轮作圈、畜牧圈。
• 第三,改进的“杜能圈”。在非均质、多中心和非等 距运输情况下农业区位理论模型的改进。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 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 的纯理论》,1914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 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 • 工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
点轴理论:“发展极”理论的延伸
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瑞典,缪尔达尔,1957年,《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提出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 用和不利影响。
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布局上应采取非均衡发 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产业布局 战略。
四、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行政手
段主动作用实现产业布局目的的机制。 特点:产业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主体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 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国家整体利益;产业布局的手段是
行政命令。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是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根据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可分为:普遍性的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区域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局限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
(1)技术差距理论
– 波斯纳,1959年,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俄林模式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弗农、威尔士,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创造新 产品阶段、定型产品生产阶段、定型产品发展阶段、 标准化产品阶段
(3)“中心——外围”理论
– 普雷维什,1950年,把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两部分: 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工业国中心地带,由不发达国家 组成的初级产品外围地带。
产业经济学
Industry Economics
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的涵义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配置,是指产业在一定 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狭义的产业布局:仅指工业布局 广义的产业布局:指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 的所有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二、区位分工协作理论
2、地理区位学派
德国,克里斯塔勒,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系统地阐述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首次建 立了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方论或中心地学说)。
“中心地”:指一个区域的中心点,其基本功能是向区 域内各点的居民和单位提供具有中心功能的商品和服务, 往往表现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城镇)或聚落。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1826年,《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
▪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 虑进来。
(2)“孤立国”模式的基本假定
均质的、单中心的、自由竞争的、等距离运输费用的 封闭区域 (3)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杜能圈”模型(农业圈 层理论 )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的共同点:
以“孤立国”为假定前提,并立足于单一的产业中 心,目的在于以最低成本或最节省费用来实现产业利润 最大化;都不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因素和消费因素等问 题。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
1、市场区位学派
核心内容:主张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子,并 尽量将企业安排在利润最大的市场区位。 德国,奥古斯特·廖施,1939年,《经济的空间分析》 , 认为:工业布局的根本原则是寻求最大利润。
3、发展经济学派
发展极理论:
法国,弗朗索瓦·佩鲁,1955年,《略论“发展极”的概念》 理论核心:经济增长过程,会产生一些自身增长迅速并能 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的“发展极”,优先发展 可以带动邻近地区的共同发展。 “发展极”的形成途径:由政府主动建立;由市场机制自 发调节产生
(1)分析工业区位的假定条件 (2)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
– 区位因子作用的范围不同: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 区位因子作用的方式不同: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 – 区位因子属性的不同:自然因素因子和社会文化因子
(3)确定合理的工业区位
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集聚力
集聚力: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 地集中所带来的规 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和贸易理论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817年,《政治经济学原理》
(二)现代经济学派的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1、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H-O原理) – 埃利·赫克歇尔,1919年,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必备 条件: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 贝蒂尔·俄林,1933年,《域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 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 定了区域分工与贸易、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
(一)产业布局条件 (二)产业布局特点 (三)产业布局层次 (四)产业布局机制
– 产业布局机制:指各种影响和决定产业空间分布和 组合的因素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
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手
段自发作用实现产业布局目的的机制。 特点: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企业;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利 润最大化;产业布局的手段是经济利益导向。
中心地分布的三种变化模式 :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 政原则
(三)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现 代区位理论)
1、成本——市场学派
核心内容:研究成本与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 产业区位的确定应以最大利润为目标,对区位进行
多种成本因素分析。
2、地理学派
第一,在中心地的等级衡量方面,美国,贝利, 1964年,把城市人口规模与中心地等级联系起 来,大大提高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在城市 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第一,通过农业合理布局可以节约运输费用[利润=价格 -(生产成本+运费)],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业利润。
• 第二,纯粹的“杜能圈”。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谷 物轮作圈、谷草轮作圈、三圃式轮作圈、畜牧圈。
• 第三,改进的“杜能圈”。在非均质、多中心和非等 距运输情况下农业区位理论模型的改进。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 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 的纯理论》,1914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 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理论》 • 工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
点轴理论:“发展极”理论的延伸
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瑞典,缪尔达尔,1957年,《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提出经济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 用和不利影响。
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布局上应采取非均衡发 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产业布局 战略。
四、产业布局理论的研究内容
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行政手
段主动作用实现产业布局目的的机制。 特点:产业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主体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 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国家整体利益;产业布局的手段是
行政命令。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是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根据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可分为:普遍性的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区域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局限性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
(1)技术差距理论
– 波斯纳,1959年,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俄林模式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弗农、威尔士,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创造新 产品阶段、定型产品生产阶段、定型产品发展阶段、 标准化产品阶段
(3)“中心——外围”理论
– 普雷维什,1950年,把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两部分: 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工业国中心地带,由不发达国家 组成的初级产品外围地带。
产业经济学
Industry Economics
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 一、产业布局的涵义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配置,是指产业在一定 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狭义的产业布局:仅指工业布局 广义的产业布局:指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 的所有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二、区位分工协作理论
2、地理区位学派
德国,克里斯塔勒,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系统地阐述了中心地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模式,首次建 立了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方论或中心地学说)。
“中心地”:指一个区域的中心点,其基本功能是向区 域内各点的居民和单位提供具有中心功能的商品和服务, 往往表现为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城镇)或聚落。
三、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杜能,1826年,《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
▪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 虑进来。
(2)“孤立国”模式的基本假定
均质的、单中心的、自由竞争的、等距离运输费用的 封闭区域 (3)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杜能圈”模型(农业圈 层理论 )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的共同点:
以“孤立国”为假定前提,并立足于单一的产业中 心,目的在于以最低成本或最节省费用来实现产业利润 最大化;都不考虑产品的市场销售因素和消费因素等问 题。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
1、市场区位学派
核心内容:主张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子,并 尽量将企业安排在利润最大的市场区位。 德国,奥古斯特·廖施,1939年,《经济的空间分析》 , 认为:工业布局的根本原则是寻求最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