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氏形象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源氏形象研究综述
《源氏物语》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其作者紫式部细腻的心理描写、精致的人物性格塑造,是“心灵探索的自然性、完美性,恐怕是最擅长心理分析的现代作家也不及的。”①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紫式部笔下的光源氏看似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化身,实则个性复杂,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翻开日本有朋堂文库卷末的任务索引,可发现诸如完美、好色、同情、仁慈、执着、哀伤等描述光源氏人物性格的词条。
一、在时代背景及作者生活背景下塑造的光源氏
《源氏物语》描写了平安时期日本贵族的生活,以藤原氏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光源氏。光源氏这一典型的代表形象,实际上是当时贵族阶层的真实写照。作为贵族子弟,光源氏从小接受了高等教育,在不满七岁时就开始研究学问,凸显了他的聪明才智。贵族婚姻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光源氏同样以婚姻作为筹码实施权力斗争。同时,在平安时期一夫多妻的婚姻体制下,光源氏是多情与薄情的矛盾体。
作者紫式部出身于中等贵族家庭,从小学习汉诗、音乐,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结合日本人物特征,创作了光源氏。因此,《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有着许多的共同点。紫式部家道中落,在丈夫离世后,成为藤原彰子中宫的女官,开始了仕途生活,她将宫中生活的体验融入作品,描写出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完美人物——光源氏。
二、光源氏人物形象的具体研究
出身高贵,卓尔不凡的光源氏,在小说的第一回,从占卜者的口中就印证了他的外表之美。从小聪慧好学,诗歌、文章、象棋等才艺无所不能。作家青野秀吉曾评论说光源氏是紫式部理想的代表,憧憬的化身。此外,作者还赋予了光源氏卓越的政治才能,其前后担任了前后右大将、内大臣、太政大臣等职务。
《源氏物语》以光源氏一生的情感为主线,描写了他与各种女性的交往。柔和的夕颜,贞淑的紫姬,成熟的末摘花,高贵的葵姬,温柔的源氏侍女,安静的胧月夜,高慢的空蝉,优雅的明石,端丽的秋好中宫,清纯的女三宫等等,众多女性出现在光源氏的生命中,光源氏表现得忠实率直,一心一意,倾注了自己的感情。
光源氏又是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首先,虽然拥有出众的容貌和才能,但是当与不喜欢的葵姬结婚时,暴露出他性格上的敏感与软弱。其次,对于政治斗争,光源氏虽无心争夺名利,但也并非完全放弃名利。与葵姬、女三宫以及明石的婚姻都是为了自身的政治生涯。他将女儿嫁给皇太子,也是为了保住至高的地位。最后,与众多女性的交往中显示了他多情与薄情的两面性。而与继母藤壶、朋友妻子空蝉等产生感情,违背了道德,以谎言甚至眼泪来博取女性的同情,但当新人出现,马上移情别恋。与光源氏有关的女性没有一人能得到好的结果,出家的空蝉、女三宫,死去的夕颜、紫姬,从侧面表现了光源氏的残酷无情。
三、光源氏与贾宝玉的相似处
贾宝玉与光源氏都是上流社会的贵族,都具有“富贵不知乐业”的浪子特点。贾宝玉从小的叛逆性格使他走上“叛道者”的道路,具有对传统的颠覆意义,在不断对抗和追寻爱情中,终于看破走向解脱。而光源氏自小就处于受人仰望的位置,他对美色的态度也和常人不同,他追求超凡脱俗,“知物哀”的理想女性。而这也并不是完全能被世人所接受,因此晚年陷入纠结与挣扎,徘徊于人世边缘。
十一世纪的日本是藤原氏掌握政权的时代,看似繁荣,实际上贵族阶级纷争不断,危机四伏,十八世纪的中国也是皇族和贵族充满纷争的时代。身处同样时代背景下的两人,性格和境遇都十分类似:出生于高等的贵族家庭,超凡脱俗的外表,身处芳华女子的漩涡,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光源氏从出生就被认为光华照人,贾宝玉自小就被称赞“面如秋月,颜如春花”。两人都天资聪颖,诗词歌赋无一不晓,两人也同样被作者赋予了宿命色彩和因果观念。光源氏七岁时的占卜,暗示了他不平凡的一生;贾宝玉口含宝玉出生,象征了他的不凡。
光源氏在十七岁时,就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想法,贾宝玉在严厉教导与过度宠爱中失去了自由。因此,两人都想要争取自由,追求学问和佛教真理,但最终无果。在对于女性方面,两人并没有区别对待,对女性用情至深,这可以说是反抗旧社会传统的表现。但是,受贵族意识的影响,对女性却并不专一。光源氏有紫上、藤壶、葵姬等,贾宝玉除了林黛玉,与其他女性也保持着暧昧。
四.光源氏形象的个人感悟
初读《源氏物语》,第一印象便是光源氏真美。当读到深邃处,才发现他是美中不足的矛盾体,一方面怜香惜玉,另一方面又男尊女卑。他会为了心中所爱赴汤蹈火,爱至骨髓,却又会因一己私欲移情别恋,冷酷无情。他总会对美丽女子一见倾心,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求知欲与占有欲,却不见得是“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而是新人观赏玩又继续招惹旧人。说他喜新厌旧他却对夕颜、空蝉百转千回,说他轻浮狂妄却又对藤壶、紫姬用情至深。对于光源氏来说,感觉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像是一种规律定数,悲剧不发生他是不会停下来的。可也正是经历太多,品尝的美味太丰富,反而失去了初尝的感觉,所以到了他暮年时,紫姬死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疲惫,才终于停止了被规律化的追逐。人总是会在失去后懂得珍惜,而有的人也会在经历一次次的失去后产生麻痹,最终只有油尽灯枯,方能有所顿悟。光源氏的一生,从最高的繁荣跌入最低的境遇,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印刻在世人心中。
①《源氏物语I—日本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日本有精堂,1989),第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