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文化

龙母文化

周业锋

在中国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龙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粤西云浮市,就是龙母文化的起源地,龙母文化是云浮市本土的优秀文化。

云浮市是粤西历史名城,因境内有云浮山(云雾山)而得名,自唐天宝元年设云浮郡始,“云浮”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云浮大地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境内有广东省最早的人类遗址——磨刀山遗址、“百越遗珍”——百越之君墓、“南越王毕生所建四台”之一——白鹿台、南北朝帝陵——陈高祖墓、南北朝岭南酋长家族遗迹——刺史祠、“岭南第一唐刻”——龙龛岩摩崖石刻、禅宗祖庭——国恩寺、四教圣地——九星岩、英雄故里——陈太保祠等等,这些古老文明的遗存,都显示出云浮历史的不平凡处。而辉映岭南历史二千余年的龙母文化,也正是从云浮这块灵秀的土地上滥觞、发祥起来的。

顾名思义,龙母文化就是以“龙母”命名的文化体系,在周秦以来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龙母”除了是特殊的文化符号外,还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目前,大量历史文献与民间传说都叙述龙母是周秦交替之际的女性,她约生于楚顷襄王九年、约逝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寿年八十岁左右;龙母本姓温,又称蒲母,因豢龙于程溪浦口、如龙之母而得名龙母,又因治理西江水患、为民消灾解难而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因而受到了秦始皇的褒奖,在去世后还被时人奉为西江水神,享祀两千余载,庙食至今鼎盛。而据大量历史文献证明,龙母毕生生活的程溪浦口,其实就是今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降水村降水河出水口处,至今降水河口还保留有大量的龙母文化遗存。

以降水河口为核心地带的龙母文化区域,就是文献记载的龙母毕生生活的地方,至今这里还有程溪祖庙、降水河、青旗山等诸多与龙母有关的历史遗迹,相传就是龙母的居住地、豢龙地以及归葬地,这里曾先后隶属于端溪县、晋康郡、康州、德庆府、德庆路、德庆州、东安县、云浮县、云浮市。晋朝《广州记》载:“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之。”又后晋《旧唐书》载:“都城,汉端溪县,东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温妪养龙之溪也。”以上两则文献记载的“程溪”,就是指今天云浮境内的降水河。明嘉靖版《德庆州志》载:“州东八十里曰灵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兴县,北流百余里,经儒林、富禄二里入于江。水口有石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势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温媪者居水口,没后著灵异,因祀之。”又明嘉靖《广东通志》载:“程溪之水出焉。顾微<广州记>:‘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乃古悦城县水曲也,一名灵溪水,水口有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势如峰。<州志>误以蒲为温氏。陈献章诗:‘山作旌幢拥,江絣镜面平。舟航乘晓发,云物入冬晴。鼓到江心绝,槎冲石角横。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生。’”由此可见,龙母文化的起源地则为云浮无异。

龙母文化,自古名盛岭南,历来慕名到云浮降水朝圣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有历史名人,他们对降水风光及龙母遗迹都有一一歌咏。北宋年间,著名诗人梅尧臣在《赠陈孝子庸》诗中就提到降水河口青旗山龙母墓:“康州水边龙母坟,草树蒙蒙起风雨。五色五蛇时往来,野鼠不穴坟上土。”南宋年间,德庆知府曾丰又有《龙母庙》诗:“母乘乾变化,儿主震神通。江海藩篱外,风雷掌握中。水居依罔极,血食至无终。为在扶桑国,曾收夹日功。”明成化年间,翰林检讨陈献章游船于降水河口的西江之上,作《渡程溪》诗:“山作旌幢拥,江絣镜面平。舟航乘晓发,云物入冬晴。鼓到江心绝,槎冲石角横。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生。”明嘉靖年间,德庆知州陆舜臣、高要推官陈辂、德庆同知刘魁、德庆学正陈朝器、德庆训导伍云龙、德庆庠生陈本义等人结伴游览降水河口的青旗山景色后,各自以“青旗拥翠”为题写

颂诗一首,之后被收录在明嘉靖十六年发表的《德庆州志》中,成为“晋康八景”之一。陆舜臣诗云:“龙母祠边江水清,前山乱叠拥青峰。晚凉雨过云收拾,翠色连天上下同。”陈辂诗云:“曾说风雷起卧龙,青旗犹自绕前峰。迎神曲罢荒祠外,古木寒烟翠几重。”刘魁诗云:“烟瘴都消一雨新,独看天外耸嶙峋。峰峦冉冉天风动,镇住康州百万民。”陈朝器诗云:“旗山嶻嵲插天空,衡岳分来第几峰。倒影锦江明月里,依稀似着绿袍翁。”伍云龙诗云:“青山天外俨旗形,扫尽岚烟紫翠凝。龙母祠堂钟鼓近,程溪千古作云屏。”陈本义诗云:“奇峰屼峍耸千寻,春上烟林紫翠深,领得乾坤分付意,江南巨镇到于今。”明万历年间,翰林检讨区大相造访降水,在游览降水口风光后,作《舟次洚水口》诗:“满目兵戈后,西来岂胜游。箐林皆置堡,洚水始通舟。预恐官租逼,常怀歉岁忧。请从渤海治,致盗独无由。篱落新烟少,江村古塞遥。长林收夏榷,残烧长春苗。颓屋燕双入,微风花乱飘。那堪正水宿,城柝复萧萧。”由此足见龙母文化给降水带来的名人效应。

云浮,是龙母的故乡,是龙母文化的起源地,尤其是降水河口一带,至今还埋藏有大量的与龙母有关的古文物,如牌匾、碑刻、楹柱、香炉等等,这是古人对先贤龙母崇拜的产物,也是龙母传说转化为民间信仰的实证。千百年来,西江流域的信徒都传承着“先有程溪,后有龙母”的俗语,这是人们对于龙母祖庭程溪祖庙的认同,更是世界龙裔对于祖源圣地的尊重!

2020年1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