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田前期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2,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的概念
11
➢前期研究的重要性
前期研究结果是油气田开发的决策依据。就是 研究如何开发可以投入最少、产出最多,使企业 获得最大的收益。
前期研究成果水平直接影响决策的准确性,质 量不高的研究成果可能使本来可以获利的油气田 被枪毙掉或延迟开发,也可能使已经开发的油田 达不到预期回报率,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 成一定影响。特别是海上投资巨大,因此对于这 一阶段的工作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决策层都是慎 之又慎。
海上油气田前期研究 研讨会
(地质油藏部分汇报提纲)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开发设计院 2004年5月
1
提纲
1,海上油气田开发概况 2,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的概念 3,海上油气田前期研究阶段划分 4,储量评估和开发预可行性研究 5,油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 6,总体开发方案编制
2
1,海上油气田开发概况
3
➢中国海上油气田开发自1967年至今已有37年,到 1982 年 , 年 产 不 足 10×104t , 15 年 累 积 产 油 仅 107×104t,经历了一个漫长、低速的探索过程。
8
➢ 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油田高效有效开发
做法:高起点、重应用的海洋石油技术发展策略;依 靠社会力量、紧密结合生产,开展实用配套技术研究;狠 抓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主要技术: 油藏描述是油田高速、高效开采的重要基础; 先进钻井技术开拓了海洋石油高速、高效发展的新途径: 优快钻井、大位移钻井、水平井技术; 先进完井、酸化技术有力地保护油层:酸化解堵技术、 气层保护技术; 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拓展了采油的新领域 灵活多样的海洋工程设施,加速了边际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预可行性研究(开发早期评价);
油田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体开发方案(ODP)研究。
3,前期研究的阶段划分
14
前期研究阶段划分
勘探阶段
储量报告
前期研究阶段
工程建 设阶段
生产阶段
可研审查
ODP审查
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ODP研究和编制
投产准备
➢勘探阶段:在确定钻探对象时,根据地质模式初步 认识预测的资源量,进行开发可行性预评价,将有较好 开发效益的构造作为钻探首选,为早日找到有价值的油 气田创造条件。
➢高速高效开发海上油田
我国海上早期开发的油田,仍然是以较长期的稳 产为指导思想:例如埕北油田。
关于海上高速开采思路的突破:对外合作解放思 想,开辟了高速开采的新思路。
采油速度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高速开采不会降低 采收率:
高速开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原油产量迅速增长与 油田陆续投产和海相砂岩轻质油油田高速开采密切 相关。东部公司高峰年采油速度4.2%~11.1%,各 油田生产期平均年采油速度为3.7%~6.5%。
积
5
四大油气开发区
渤海油气开发区:投入开发的油气田14个。主要有 上第三系为主的重油油田、下第三系及前第三系复杂 储层复杂油藏类型的油气田。
珠江口油气开发区:投产油田13个。主要的是 以海相三角洲砂岩为储集层的背斜油田;以中
新统碳酸盐礁灰岩为主要储层的披复背斜油田。
南海西部油气开发区:投产油气田8个。北部湾以含 油为主的盆地、琼东南及莺歌海含气盆地,
➢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决定海洋石油对外开放,进 行合作勘探开发。
1986年第一个合作油田埕北油田投产;
1993年最大的自营油田SZ36-1油田投产;
1996年海上油气当量年产超过1000×104t;
1997年油气当量年产超过2000×104t;
2003年油气当量年产3000×104t。目前海上油田
12
➢前期研究定义 指第一口井发现商业油气流后到油气田
总体开发方案(ODP)经过国家主管部门 批准的所做的地质、油藏、钻完井、海上 工程、经济评价、环境/安全分析的全部工 作。
这个阶段的工作特点是时间相对长、专 业涉及多、往往需要行业内部的互相配合, 还要有一定的工程量。
13
➢前期研究包括: 油藏地质评价和储量评估;
开发正迅速发展。
4
➢截止2003年底,我国近海共发现71个油气
田和103个含油气构造。
➢共发现各级石油地质储量46.71×108t,各
级天然气地质储量12202×108m3。
➢近海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36个,已投产油
Leabharlann Baidu
气田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97×108t,已
投产油气田的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2226×108m3 ; 累 积 采 油 1.94×108t , 累
➢地质和储量评估:属于勘探和开发研究的衔接部分为 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油气田开发的预可研:配合储量申报所作的开发问题 研究。
➢油气田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多种油藏方案供决策。
➢总体开发方案的研究:最终选定的开发方案
16
➢地质油藏的前期研究
这里指的是油气藏评价井基本完钻后所进行的地质开 发问题研究。在整个前期研究过程中随着资料的不断丰 富、分析研究工作的不断加深,对油气藏的认识逐渐趋 于真实,因此尽管根据不同目的分成预可研、可研和 ODP阶段,但地质油藏的研究工作是不可分隔的,它们 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地质油藏研 究工作的重点。
油气田地质油藏是前期研究的基础,由于对地质模式认 识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需要通过人们的思维去客观的认 识,因此油藏研究工作经常出现反复是不足为奇的。这 种反复无疑会使前期研究的地质基础更加符合实际。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贯穿开发全过程
随着每个开发阶段工作重点的转移制定了相应 的经济目标:
在前期研究阶段以达到公司内部收益率为目标; 在油田建设阶段以不超过ODP的投资估算为目标; 在油气田生产阶段以控制单位原油操作成本为目 标; 进入市场要保证油气营销渠道畅通和保证资金及 时回笼; 油气田废弃时要以投入产出平衡为目标。
东海油气开发区:投产油气田1个。主要储油构造集
中在西湖凹陷。
6
海上油气田开发基本做法
➢合作和自营并举,发展近海油气
初步勘探和试验性开发阶段(1957~1979年):发 现了7个油田,13个含油气构造,其中5个小油田投入 试验性开发。
合作和自营并举阶段(1980~2003年) 对外合作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对外合作为自营油气田的开发创造了条件,成效 显著; 一大批自营油田的发现和成功开发,促进了新一 轮大规模的对外合作。
2,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 的概念
11
➢前期研究的重要性
前期研究结果是油气田开发的决策依据。就是 研究如何开发可以投入最少、产出最多,使企业 获得最大的收益。
前期研究成果水平直接影响决策的准确性,质 量不高的研究成果可能使本来可以获利的油气田 被枪毙掉或延迟开发,也可能使已经开发的油田 达不到预期回报率,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 成一定影响。特别是海上投资巨大,因此对于这 一阶段的工作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决策层都是慎 之又慎。
海上油气田前期研究 研讨会
(地质油藏部分汇报提纲)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开发设计院 2004年5月
1
提纲
1,海上油气田开发概况 2,油气田开发前期研究的概念 3,海上油气田前期研究阶段划分 4,储量评估和开发预可行性研究 5,油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 6,总体开发方案编制
2
1,海上油气田开发概况
3
➢中国海上油气田开发自1967年至今已有37年,到 1982 年 , 年 产 不 足 10×104t , 15 年 累 积 产 油 仅 107×104t,经历了一个漫长、低速的探索过程。
8
➢ 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油田高效有效开发
做法:高起点、重应用的海洋石油技术发展策略;依 靠社会力量、紧密结合生产,开展实用配套技术研究;狠 抓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迅速产业化。
主要技术: 油藏描述是油田高速、高效开采的重要基础; 先进钻井技术开拓了海洋石油高速、高效发展的新途径: 优快钻井、大位移钻井、水平井技术; 先进完井、酸化技术有力地保护油层:酸化解堵技术、 气层保护技术; 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拓展了采油的新领域 灵活多样的海洋工程设施,加速了边际油田开发
油田开发预可行性研究(开发早期评价);
油田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体开发方案(ODP)研究。
3,前期研究的阶段划分
14
前期研究阶段划分
勘探阶段
储量报告
前期研究阶段
工程建 设阶段
生产阶段
可研审查
ODP审查
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ODP研究和编制
投产准备
➢勘探阶段:在确定钻探对象时,根据地质模式初步 认识预测的资源量,进行开发可行性预评价,将有较好 开发效益的构造作为钻探首选,为早日找到有价值的油 气田创造条件。
➢高速高效开发海上油田
我国海上早期开发的油田,仍然是以较长期的稳 产为指导思想:例如埕北油田。
关于海上高速开采思路的突破:对外合作解放思 想,开辟了高速开采的新思路。
采油速度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高速开采不会降低 采收率:
高速开发取得良好的效果:原油产量迅速增长与 油田陆续投产和海相砂岩轻质油油田高速开采密切 相关。东部公司高峰年采油速度4.2%~11.1%,各 油田生产期平均年采油速度为3.7%~6.5%。
积
5
四大油气开发区
渤海油气开发区:投入开发的油气田14个。主要有 上第三系为主的重油油田、下第三系及前第三系复杂 储层复杂油藏类型的油气田。
珠江口油气开发区:投产油田13个。主要的是 以海相三角洲砂岩为储集层的背斜油田;以中
新统碳酸盐礁灰岩为主要储层的披复背斜油田。
南海西部油气开发区:投产油气田8个。北部湾以含 油为主的盆地、琼东南及莺歌海含气盆地,
➢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决定海洋石油对外开放,进 行合作勘探开发。
1986年第一个合作油田埕北油田投产;
1993年最大的自营油田SZ36-1油田投产;
1996年海上油气当量年产超过1000×104t;
1997年油气当量年产超过2000×104t;
2003年油气当量年产3000×104t。目前海上油田
12
➢前期研究定义 指第一口井发现商业油气流后到油气田
总体开发方案(ODP)经过国家主管部门 批准的所做的地质、油藏、钻完井、海上 工程、经济评价、环境/安全分析的全部工 作。
这个阶段的工作特点是时间相对长、专 业涉及多、往往需要行业内部的互相配合, 还要有一定的工程量。
13
➢前期研究包括: 油藏地质评价和储量评估;
开发正迅速发展。
4
➢截止2003年底,我国近海共发现71个油气
田和103个含油气构造。
➢共发现各级石油地质储量46.71×108t,各
级天然气地质储量12202×108m3。
➢近海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36个,已投产油
Leabharlann Baidu
气田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97×108t,已
投产油气田的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2226×108m3 ; 累 积 采 油 1.94×108t , 累
➢地质和储量评估:属于勘探和开发研究的衔接部分为 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油气田开发的预可研:配合储量申报所作的开发问题 研究。
➢油气田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多种油藏方案供决策。
➢总体开发方案的研究:最终选定的开发方案
16
➢地质油藏的前期研究
这里指的是油气藏评价井基本完钻后所进行的地质开 发问题研究。在整个前期研究过程中随着资料的不断丰 富、分析研究工作的不断加深,对油气藏的认识逐渐趋 于真实,因此尽管根据不同目的分成预可研、可研和 ODP阶段,但地质油藏的研究工作是不可分隔的,它们 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地质油藏研 究工作的重点。
油气田地质油藏是前期研究的基础,由于对地质模式认 识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需要通过人们的思维去客观的认 识,因此油藏研究工作经常出现反复是不足为奇的。这 种反复无疑会使前期研究的地质基础更加符合实际。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贯穿开发全过程
随着每个开发阶段工作重点的转移制定了相应 的经济目标:
在前期研究阶段以达到公司内部收益率为目标; 在油田建设阶段以不超过ODP的投资估算为目标; 在油气田生产阶段以控制单位原油操作成本为目 标; 进入市场要保证油气营销渠道畅通和保证资金及 时回笼; 油气田废弃时要以投入产出平衡为目标。
东海油气开发区:投产油气田1个。主要储油构造集
中在西湖凹陷。
6
海上油气田开发基本做法
➢合作和自营并举,发展近海油气
初步勘探和试验性开发阶段(1957~1979年):发 现了7个油田,13个含油气构造,其中5个小油田投入 试验性开发。
合作和自营并举阶段(1980~2003年) 对外合作给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对外合作为自营油气田的开发创造了条件,成效 显著; 一大批自营油田的发现和成功开发,促进了新一 轮大规模的对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