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15T11:03:22.7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3期作者:张先
[导读] 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具鲜明优势。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418000
【摘要】:目的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将治疗结果行分组讨论分析。

方法研究时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低温组(42例),分别开展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局部亚低温治疗,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CSS(神经缺损量表)、BI指数(生活能力指数)行分组比较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SS、BI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5d、10d、15d低温度患者以上评分均较常规组具鲜明优势(P<0.05)。

结论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具鲜明优势。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局部亚低温;神经功能
随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群血管壁弹性降低,并且受高血压、高血脂影响,在环境、情绪影响下,患者脑部血管瞬间压力过高,使血流冲破血管壁流向脑组织,使脑组织及周围神经功能受损。

局部亚低温治疗可通过调节脑血流情况降低脑部代谢情况,加强神经元合成,恢复脑部神经功能,以提升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急性脑出患者,分组讨论分析局部亚低温治疗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限: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研究对象: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低温组(4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相似(P>0.05),见表1。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1]中急性脑出血诊断标准;经医学影像确诊;出血位置明确;患者家属对治疗方式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脑肿瘤、海绵血管畸形者;继发性脑出血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常规组:对症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降血压等常规治疗。

低温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评估患者身体状态,以冰帽为局部降温方式,通过水循环式降温系统使患者体温在接受治疗后3~5d内脑部温度均保持在34℃,后撤除局部亚低温系统,使患者体温于室温下自然恢复。

1.4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CSS(神经缺损量表)、BI指数(生活能力指数),选择时间点位治疗前、治疗后5d、10d、15d. CSS(BI):满分45(100)分,分数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自理能力强)。

1.5统计学方法
计算软件为SPSS24.0,评分及指数用(x±s)表示,t检验,性别比例以(%)表示,χ2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比较差异具鲜明性。

2.结果
2.1 神经缺损情况
治疗前,两组CS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低温组患者CSS评分均较常规组具鲜明优势(P<0.05),见表2。

2.2 生活能力指数
治疗前,两组BI指数相近(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低温组患者BI指数均较常规组具鲜明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急性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受情绪、环境等因素刺激可使血压瞬间升高,内部血管血流阻力增加,并且受血管狭窄、血管壁弹性下降等影响,可使血管壁破裂,发生血液向脑组织灌注情况,使局部脑组织及周围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可引发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等,死亡率高。

临床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降血压、颅内压等对症治疗,患者康复水平较慢,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可延长患者康复周期,或发生神经功能后遗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物理降温方式,可通过稍低于人正常体温范围温度使血液流动速度减慢,降低出血量;并且可降低局部新陈代谢以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以及细胞内钙超载情况,并可促进神经元快速自我修复,使神经信号传导及神经功能恢复,并以此加快生活能力,缓解脑部血管压力,提升治疗效果。

宋德刚[2]在研究中,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治疗时间为24h,治疗温度为33~35℃,结果显示局部亚低温可改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丙二醛含量,并改善患者预后。

林清国[3]在研究中,将7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分组,并分别开展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患者治疗后6个月,病死率为30.8%,与常规治疗53.8%相比,差异具鲜明性。

综上,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均具鲜明优势,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6):435-444.
[2]宋德刚, 李京龙, 王芳. 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5):510-513.
[3]林清国, 杨修, 杨武双,等. 亚低温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 v.23(4):21-2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