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
2013-04-28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
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
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
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外转移的企业只有266家。其中,转入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园为136家。佛山与清远、云浮结对共建产业转移园,累计转移项目只有581个。
产业转移之所以进度较慢或规模偏小,一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园区等承载平台建设滞后,尤其是产业配套跟不上。二是广东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愿转则转,愿留则留。三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招用工环境并不比珠三角地区有显著比较优势。四是珠三角传统产业多为资金实力不强、融资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无法承受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
(二)企业普遍选择就近转移
珠三角核心区6市产业转移的半径很小,多为就近转入周边市县,普遍在100~300公里的区间(相当于1~3小时的车程)。如,广州-韶关、梅州、阳江、湛江,佛山-清远、云浮,深圳-汕尾、潮州、河源、惠州等。
(三)多属自发转移和分散转移
各地进园项目的来源地都很分散,原因在于:一是目前珠三角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研发和设计核心如果不走,整个产业链很难轻易转移,即使转出去也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二是各个承接地招商人员多向派遣,招商方式各异,引资目标区域多样化,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来源结构。三是产业转移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虽然部分转出地政府已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关市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但力度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只得自觅目的地、自发转移、分散转移。
(四)增量转移多于存量转移
产业转移有两种基本路径,即贸易和投资。目前,珠三角传统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是投资转移。据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调研,项目以增量转移项目为主,存量转移、整厂搬迁的不多,特别是大企业整厂搬迁的很少。之所以如此,一是与企业求稳定有关。大多数企业实际上只需要对产能和生产布局、原材料布局、
产品市场布局、研发和销售的区域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并不需要对整个经营格局进行重大调整。二是与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取向有关。大多数地区都将招商的主攻目标放在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竞争力强的“高大强”项目上,而这些企业在珠三角“抗压(成本上升压力、要素保障压力)能力”本身就较强,不会轻易整体迁走。
(五)多数企业采取分步转移
通常第一步是将部分组装、分装、加工业务从原地转入某地,这个过程为试探性转移。如果成功,则按原计划实施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甚至停止建设。第二步是将大部分或全部产能从原地转出,总部暂留原地,称为战略性转移。第三步是将销售系统从原地转出,意味着企业总部也基本上转移出去,这个过程为标志性转移。第四步是将研发部门转出原地,至此企业所有资产、设备和人员都被转移,这个过程为整体性转移。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目前多数转移项目倾向于试探性转移,新项目的适应期在项目落地后可能持续数年。这直接导致“进驻项目多、项目成长慢、园区效益差”的现象。
(六)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珠三角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驱动方式为成本驱动;但转出地的政策诱导、承接地的招商攻势、企业家的情感因素也往往起了很大作用。笔者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调查发现,很多进园项目属于政策诱导型、领导鼓动型、凤归巢型;由于政府高密度的公关,有些企业向外转移未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落户后才发现决策不当。产业转移领域过多的行政介入,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利于资源高效配置。
二、未来发展趋势
(一)转移进程将持续很长时期
珠三角传统产业企业由于大企业数量少,小企业实力弱,处于中间层次、占据主体地位的三类企业最值得关注,即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综合实力不强的中型企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目前这三类企业对转移发展多处于观望状态,再加上这三类企业如果能灵活调整经营方式,积极应对经营压力,可能就地转型升级,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不需转移。
(二)存量转移将逐步增多
目前,从珠三角输入欠发达地区的多数项目为扩产增资项目,多为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随着珠三角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及企业在新转入地稳固下来,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把存量部分也转走。另外,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普遍增强了自信心,一方面,要下大气力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求进驻
项目增加投资,尽早融入当地。从增量转移向存量转移转变,意味着更多的核心企业将迁离珠三角,从而实现部分产业链的整体外迁。
(三)大批企业将向省外转移
据统计,实施“双转移”3年来,珠三角累计转出的企业中有2800多家转到了省外。其主要原因:一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加速弱化,尤其是部分地区要素成本已与珠三角相差无几;二是受用地指标限制,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已经无法接纳更多的项目,部分园区规划用地所剩不多,而调节、追加用地指标十分困难。由于大批项目无法在省内找到接收地,只有转入省外。
(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抱团转移
同区域或同行业结伴转移有助于企业在异地克服陌生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困难,增强企业转移的信心。抱团转移,即指有一定地缘关系(互为同乡)或业缘关系(互为同行)的企业结伴向外部某一地区转移,在转入地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中区。
(五)产业转移将呈高端化发展趋势
一是将有更多的大型企业转移,带动承接地项目投资额度和科技含量的整体提高。二是珠三角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亦将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竞争,有利于承接地提高输入项目的层次。目前,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及广东周边地区对投资项目高端切入、招强选优的思维日渐深入,一些承接地明确提出要从一般性产业承接向战略性产业承接转变,从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转变,项目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六)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将日趋激烈
目前,在广东周边,北到衡阳,东北到赣州,西北到永州、南到玉林,形成了一条全国面积最广的半月形、连片状产业承接带,部署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公路里程多为400~700公里。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交通、物流、电力、城市建设、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产业支撑条件日臻完善,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作为珠三角企业西进、北上桥头堡的战略位置日趋凸显。由于多个重量级经济区在珠三角外围兴起和发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无疑将日趋激烈。
三、对承接地的若干建议
(一)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急功近利
我国新一轮工业化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全国传统工业品的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这一基本产情行情不会有根本变化,各地区和企业若不避免重复投资,迟早会面临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不会松动,用工、用地、环保、节能等限制因素只会增多。这就要求承接地看清形势,研究产业定位和承接模式。否则,一旦做出错误的产业定位,不仅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