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检测方法(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地质雷达法检测

1、目的

检测支护(衬砌)厚度、背部回填密实度、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情况。

2、应用范围

检测混凝土与围岩接触面的脱空情况,支护(衬砌)厚度、内部钢架、钢筋分布情况;检测仰拱充填虚渣、虚土并圈定其范围;探查围岩地质情况。

3、依据

参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 10223—2004/J 341—2004)。

4、检测步骤

4.1 地质雷达探测系统组成

地质雷达探测系统由地质雷达主机、天线、便携式计算机、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等组成。

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信噪比不低于60dB;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信号叠加次数可选择;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5ns;实时滤波功能可选择;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具有手动或自动位置标记功能;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

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具有屏蔽功能;最大探测深度大于2m;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隧道风速检测

1、目的

检测隧道风速。

2、适用范围

隧道施工通风和运营通风风速检测。

3、依据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60—2009)等相关规定。

4、检测仪器与方法

4.1 检测仪器

常用的风表有杯式和翼式两种,杯式风表用在检测大于10m/s的高风速;翼式风表用在检测0.5~10m/s的中等风速,具有高灵敏度的翼式风表也可以用在检测0.1~0.5m/s的低风速。

检测时,先回零,待叶轮转动稳定后打开开关,则指针随着转动,同时记录时间。经1~2min后,关闭开关。风表可以测一点的风速,也可以测隧道的平均风速。

用风表检测隧道断面的平均风速时,测风员应该使用风表正对风流,在所测隧道断面上按一定的路线均匀移动风表。通常采用的线路如图2所示。

隧道内环境噪声检测

1、目的

隧道内环境噪声检测。

2、适用范围

隧道内连续车流噪声监测、单车噪声监测、车内噪声监测。

3、依据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60—2009)等相关规定。

4、检测内容

4.1隧道内连续车流噪声监测

隧道内噪声主要由混响声和直达声组成,在车流量较大且平稳时,在隧道内离开隧道口一定距离后,其噪声大小不再随隧道深度产生变化。经过多次测试,最终选择距离隧道口100米深,隧道内噪声不在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了,所以确定隧道内测量侧点要距离隧道口100米以内。测量高度离地面1.2米;隧道内离开隧道壁1米。

测量时,应在隧道外设置测点与隧道内进行比较。城市隧道隧道内应在两侧壁进行了共振吸声处理,选择该隧道测量,与未进行了共振吸声处理的隧道进行比较。

4.2隧道内单车噪声监测

根据车流量情况,选择隧道进行单车测量,并在隧道外测量单车,进行单车隧道内、外噪声比较实验。

隧道照度检测

1、目的

测量隧道水平面上的光照度。

2、适用范围

测量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

3、依据

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60—2009)等相关规定。

4、测试原理和测试步骤方法

4.1.照度的测试原理

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照度汁是用于测量被照面上的光照度的仪器,是光照度测量中用得最多的仪器之一。

4.2.照度计的结构原理

照度计由光度头(又称受光探头,包括接收器、V(λ)对滤光器、余弦修正器)和读数显示器两部分组成。其结构见图1。

图1 照度计的结构原理图

碳化深度测量

1、目的、适用范围

测量混凝土构件的碳化深度值。

2、依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01)

3、碳化深度值测量

3.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表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没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3.2碳化深度值测量,可采用适当的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应除净,并不得用水擦洗。同时,应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1目的、适用范围

1.1 判别浅埋。偏压和强构造岩体中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

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1.2判别隧道围岩松弛范围,优化锚杆设计参数。

使用范围

2、依据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试验步骤

3.1 量测原理

埋设在钻孔的各测点与钻孔壁紧密连接,岩层移动时能带动测点一起移动。变形前个测点钢带在孔口的读数为S io,变形后第n次测量时各钢带在孔口的读数为S in。测量钻孔不同深度岩层的位移,也就是测量各点相对与钻孔最深点的相对位移。第n次测量时,测点1相对与孔口的总位移量为S1n-S10=d1,测点2相对与孔口的总位移量为S2n-S20=D2,测点i相对与孔口的总位移量为S in-A i0=D i。于是,测点2相对与测点1的位移量是△S2n=D2-D1,测点i相对于测点1的位移量是△S in=D i-D1。

3.2 量测方法

(1)量测断面选择

量测断面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地质地段。在一般围岩条件下(深埋均质岩体),每隔200~500m设一个量测断面比较适宜。在这同一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