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三院)成立于1961年9月1日,是我国研究、设计、试制和生产飞行器的高技术科研生产基地。

40年多来,航天三院发扬“航天精神”和“飞航精神”,走出了一条“仿制-改型-自行设计-创新”,“基本型、系列化”,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成功发展之路。

先后研制了多系列、多型号、多平台的数十种飞行器,取得国家级和部级科研成果1200多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航天三院下设门类齐全、专业配套、自成体系的研究所、总装厂等科研生产机构和服务保障单位,不但拥有雄厚的资产和良好的设施,在飞航技术的主要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一流的航天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优秀的技术工人。

航天三院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工作,一贯坚持“事业吸引人,机制稳定人,感情激励人”的宗旨,不断完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在科研生产实践中大胆启用年轻人,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培训。

现拥有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技术交流和研发平台。

航天三院倾力于中国飞航事业的发展,竭诚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服务。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总体设计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总体设计部(简称三院三部)于1960年在北京成立,主要从事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技术战略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开展与总体相关的概念研究、预先研究、新型号论证、关键系统和技术的研究等相关工作。

四十多年来,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部级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多名;先后建成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仿真、电磁兼容、综合环境、对接制导联调综合试验室以及超视距目标指示系统等大型试验室;执行CIMS并行研制工程,实行网络化集成办公。

科学高效地完成国家多型号工程研制任务。

展望未来,敬业、务实、开拓、奉献的三部人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成绩,为国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联系人:仇沛电话:6837743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十三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十三研究所创建于一九六五年,主要承担各种航天飞行器、军用传感器件、精密仪器、惯性导航、自动控制等的研制,同时从事民品开发工作。

现有职工1100余人,其中国家级、部级等专家9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导师34人,研究员40余人,高级工程师近200人。

三十三所是国家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联系人:王常平电话:68375437
航天三院8359所简介
航天三院8359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集设备研究、设计、试验、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化研究所。

现拥有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近百人,各级专家20余人。

研究所专业配套齐全,技术力量雄厚。

主要专业有总体与结构、特种车辆、电气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开发应用、试验与计量测试、情报档案、工艺与材料等。

各项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是国家学位委员会评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

联系人:王洋电话:68387496
航天三院三〇六所
航天三院三〇六所,又称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是航天科工集团材料工艺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的研究,承担着多种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军工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联系人:白永林电话:68191370
航天三院二三九厂简介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公司(二三九厂)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所属总装厂,国家一级企业,是集航天飞行器产品试验、试制和生产总装以及民用机械、电子产品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国有高科技经营实体。

公司综合效益在航天企业中名列前茅,2004-2006连续三年跻身北京市百强企业行列,先后获航天优秀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北京市守信企业、北京市花园式单位等称号。

公司地处北京市东北二环,属黄金地带,占地面积30多万平米;现有在岗员工16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科研、管理人员130人;博士、硕士及大学以上学历近300人,近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余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高级技能人才、国防工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联系人:李守川电话:68373239-2767
考生须知
1、我院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基本分配在我院工作。

2、报考我院的考生,年龄不超过30岁。

3、凡可以任选的考试科目,考生必须填写考试科目名称,否则由我院指定。

4、我院的招生人数在各招生专业之间可以调配使用。

5、我院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

6、我院报名点设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招生专业
航天三院以下专业招收研究生:
1、飞行器设计(082501);
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
3、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
4、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5、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2)。

另外,我院天津8357所(单位代码83245)、8358所(单位代
码83246)招收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光学工程(0803)两个专业的研究生。

考生报名点
考生需认真阅读北京市高招办及报考点的有关公告。

我院北京地区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及照相等地点设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180),具体地点请查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关于报考点的公告。

北京地区以外考生的报名点听从当地省(市)高招办安排。

考试范围及参考书
931航空航天概论:《航空航天概论》,何庆芝主编,北航出版社。

93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933物理光学:《物理光学》,梁铨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934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学》,程守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915电磁场理论:《电磁场与电磁波》,带*章节不考,谢处方、饶克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72火箭发动机原理:《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李宜敏等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火箭发动机原理》,狄边顺等编,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讲义;《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刘国球主编,宇航出版社(导弹与航天丛书)。

912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热力学》,朱明善,清华大学出版社。

935叶轮机械原理:《航空叶片机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航空燃气轮机原理》,三校编,国防工业出版社,《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

953空气动力学:《空气动力学基础》,徐华航编,国防工业出版社;《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John D.Andenson;《F 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A.M.Kuethe,Chuen_Yen Chow。

901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过渡过程,误差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综合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不考最优控制及滤波估计)《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1-9章),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902软件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的范围:线性表,栈,队列,数组和广义表,树,图,查找,排序;操作系统的范围:操作系统引论,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程序设计基础(要求能用C语言编程)。

《数据结构(C语言版)》,2002年,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修订版)》,2001年,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903信号与系统:信号,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氏变换及其应用--滤波、调制与抽样,拉氏变换与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及Z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05理论力学:各种力学平衡,滑动摩擦,重心,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直线振动,碰撞,动力学普遍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点在非惯性力学中的运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理论力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或《理论力学》,清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06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组成及结构特点;80X86微处理器、指令系统和工作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处理器总线和系统总线;主存储器;中断;输入/输出;并行/串行通信接口、数/模和模/数转换。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四版),周明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908电子技术基础: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
1、三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能覆盖复习范围的其它参考书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