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项目申报-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以任务导向为主,通过“自上而
下”的安排,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完
863计划专题
将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 方向、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有望获得原始 性创新成果的前沿技术,凝练成方向 明确的专题组织研究开发。专题以提 高原始性创新能力、获取自主知识产
863计划的组织机构
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
▪ 能源利用效率为33%,与先进 国家差10个百分点;
▪ 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00立方 米,是先进水平的10倍;
▪ 每吨标准煤产出效率是美国 的28.6%,欧盟的16.8%,日 本的10.3%。
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
进入持续性生态短缺和大 范围复合性环境污染的新阶段
水土流失356万km2、沙化土地约174万km2 、 森林覆盖率16.5%(世界平均29.6%)、单位产 值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比发 达国家高4倍和10倍。
863计划领域设置
信息技术 新材料技术 先进能源技术 海洋技术 现代交通技术
生物和医药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资源环境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
第一部分
抓住问题 理解内涵 重点指导
各领域按照专题和项目两个 方面进行部署
•专题:以前沿探索为主,通过“自下
而上”的安排,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 创造性。
——当前粮食基本生产能力 (年) 4.5 亿吨
——2020年前后粮食需求量 (年) 6.5 亿吨
需在基数已较高的情况下再 提高2亿吨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
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 和人口素质较低
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仍在大幅度上升。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人,乙型
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1.2亿人 城乡规划不完善、发展不平衡,城市运营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5-15年
自主创新能力十分欠缺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明专利少
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 论文引用率低,缺乏世界级科学家
缺乏核心技术
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不强
市场竞争力弱
生产力水平低
我国科学论文篇均引用率低
30
世界平均水平
25
我国篇论文平均被引率
管理水平不高,城市生态负荷严重超载。
保障国防和经济安全
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信息安全的威胁更加突出 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居高不下 我国的石油消耗近40%要靠国际市场,
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60%。
科技计划体系
落实《规划纲要》精神,以促 进自主创新为核心,构建符合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 的“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 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体 系
升科技支撑能力(11个领域68个优先主题)
二是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
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国家战略空白(16 个重大专项)
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
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 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 发展(8大领域27项前沿技术/ 4大科学研究计划)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 科技投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创 新型国家提供可靠保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国家科技攻关
计划(1982年设立)的基础上设立
✓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任务
✓以产业技术升级和社会公益领域 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
✓加大社会公益类技术支持力度
重点领域
➢ 能源 ➢ 资源 ➢ 环境 ➢ 农业 ➢ 制造业 ➢ 材料
重点领域
➢ 交通运输业 ➢ 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 人口与健康 ➢ 公共安全 ➢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 国防
科技项目申报-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十七大报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 人力资源强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 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 设各个方面
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863计划组织实施部门
行 八六三联办 政 组 织 领域办公室
863计划专家委员会
专 家 组 领域专家组 织
相关中心
计划专家库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平台专项
➢ 突出共享,加强制度建设
➢ 突出国家目标,加强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 ➢ 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 ➢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多方资源 ➢ 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组的咨询作用
印度篇论文平均被引率
20
15
10
5
0
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分子生物工学程和遗化传学学 环境和生计态算学机科经学济贸易空间科学临床医学免疫学 农业科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生和物行和为生数学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物理
心理学和药精物神学病和植学毒物物和学动综物合科类学
科技投入总量明显不足
3000 2922 2500 2000
支撑计划组织框架
计划 计划主管部门 科技部
项目 项目组织单位
部门、地方 产业联盟等
课题
课题承担单位
企业、院所、 高校等
咨询专 家、中 介机构
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2年) 新思想、新方法 面上资助、自由探索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 具有国家目标的重大基础性问题 选择重点领域支持
首席科学家
专家组
课题
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等
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
➢主要落实规划纲要的前沿技术任务 ➢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 前瞻性、前沿性高技术, ➢强调实现技术创新和跨越,重点是获得 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
863计划的宗旨和目标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着力强 调:
• 加强原始创新 • 突破核心技术 • 引领产业发展
从四个方面进行部署:
➢ 学科发展 ➢ 科学前沿问题 ➢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2年) 新思想、新方法 面上资助、自由探索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 具有国家目标的重大基础性问题 选择重点领域支持
973计划组织
计划
科技部
项目
或重大工程建设 ➢ 跨越式发展 ➢ 规划纲要的16个重大专项
的高技术产 业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带动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
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 性技术,并通过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组织实施重大专项的目标(2)
八大发展目标(2)
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 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 设需要 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 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
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现实需求,确定若 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明显偏低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核心竞争力弱 信息化水平较低,带动工业化能力弱小。 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知识、技术密
集型服务等新兴服务比重很低。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较弱
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装备制造业 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为26.46%,比 工业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
基本思路
按构
照建
落
四计
实
国
规
个划 层体
家
划
面系
科 技 计
纲 要 提 出
围进 绕行
划
的
五计
任
个划
务
重布
点局
重点领域 重大专项
前沿技术基础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
能源、资源环境
制造业信息产业技术
生物技术及应用 空天海洋技术 基础科学前沿技术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体 系 基本计划+重大专项
主体计划
基 础
高 技 术
的工轨作道已经;全面开始。
重点解决:定位偏离和结构缺位的问题。
进二行、“补积位极”,推动增加重:大“专科项技计划专”项, 调整“定的位组”,织攻实关计施“划条。—件—平支台计撑划计”划
863计划—— 加强前沿性 整合“归位” 火炬、星火等 ——政策引导计划
重大专项
➢ 国家战略目标 ➢ 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技术攻关
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
中国:39.7, 排第27位
55
美日 英 芬 法 国本 国 兰 国
中 国
俄 罗 斯
结果:
▪ 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 处于中下游水平。在40国家综合得分 中排在第27位。排在前10位的国家为 美国、日本、芬兰、英国、瑞典、瑞 士、德国、丹麦、法国和韩国。
▪ 从一级指标的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主 要是处于接受和应用发达国家的创新 成果的阶段.
11 个 重点领域
16 个 重大专项
68 个 优先主题
重点任务
27 项 前沿技术
4个 科学研究计划
18 个 基础科学问题
五个战略重点
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 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 生物技术及在农业工业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空天和海洋技术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
能源资源约束严重
人均能源不到世界的1/2
煤炭为世界平均的55%、石油为7.7%、天然气7.1%。
人均耕地仅为世界的1/3
1996年19.5亿亩,2005年下降到18.3亿亩
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的1/4
400座城市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3年我国GDP总量达11万 亿元,约占全世界的4%。
同时,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分别 是:石油7.4%;原煤31%;钢铁27% ;氧化铝25%;水泥40%。由此带来 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
➢项目立项:广泛征集科技需求,充分听取 部门、地方意见
科 技
研 研支
究 究撑
政策引导计划
平 星火、火炬
台 建 设
技术创新引 导工程……
重大战略 产品或工 程(目标明 确、阶段 性明显)
体国 系家 优科 化技 调计 整划
重大专项是这次规划的重中之重,
是一我、国把实现国“家重科点技跨越计”划的全突破面口纳。 目前,入1落6实个重《大规专划项的纲论要证》启动
2001 年 , 全 国 进 口 装 备 制 造 业 产 品 11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48%。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95%,轿车制造 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及胶印设备的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粮食和食物供给的任务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资源约束、生态破坏、协调发展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单位:亿美元
小于美国的1/20
(2001年数据)
1500
1279
1000
497
500
288
271 156 125
58
37
0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中国 韩国 巴西 印度
中长期科技发展指标
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 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 科技进步贡献率60%以上,对外技 术依存度降到30%以下,本国人发 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 文被引用数均进入进入世界前5
掌握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防的核 心技术,提升相关领域整体技术水平, 保障国家安全;
建成几项标志性工程,提高我国的 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基本计划是国家持续稳定支 持公共科技的基本形式,具有 涉及领域广、需要长期支持等 特点。
基本计划
➢ 科技支撑计划 ➢ 863计划 ➢ 基础研究计划
(含自然基金和973计划) ➢ 条件平台建设专项 ➢ 政策引导类计划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取得更多的科学发 现和技术发明;
积极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 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 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
1.3
22000033
2.0
22001100
2.5
22002200
八大发展目标(1)
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支撑
重点建设六大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 科学数据 科技文献 自然科技资源 网络科技环境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和协
调
➢以计划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科
技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计划 管理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和学术
环境
更多发挥部门、地方作用
下”的安排,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完
863计划专题
将探索性强、代表世界高技术发展 方向、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 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并有望获得原始 性创新成果的前沿技术,凝练成方向 明确的专题组织研究开发。专题以提 高原始性创新能力、获取自主知识产
863计划的组织机构
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
▪ 能源利用效率为33%,与先进 国家差10个百分点;
▪ 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100立方 米,是先进水平的10倍;
▪ 每吨标准煤产出效率是美国 的28.6%,欧盟的16.8%,日 本的10.3%。
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
进入持续性生态短缺和大 范围复合性环境污染的新阶段
水土流失356万km2、沙化土地约174万km2 、 森林覆盖率16.5%(世界平均29.6%)、单位产 值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比发 达国家高4倍和10倍。
863计划领域设置
信息技术 新材料技术 先进能源技术 海洋技术 现代交通技术
生物和医药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资源环境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
第一部分
抓住问题 理解内涵 重点指导
各领域按照专题和项目两个 方面进行部署
•专题:以前沿探索为主,通过“自下
而上”的安排,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 创造性。
——当前粮食基本生产能力 (年) 4.5 亿吨
——2020年前后粮食需求量 (年) 6.5 亿吨
需在基数已较高的情况下再 提高2亿吨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
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 和人口素质较低
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仍在大幅度上升。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人,乙型
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1.2亿人 城乡规划不完善、发展不平衡,城市运营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供给能力严重不足 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5-15年
自主创新能力十分欠缺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明专利少
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 论文引用率低,缺乏世界级科学家
缺乏核心技术
企业技术创 新能力不强
市场竞争力弱
生产力水平低
我国科学论文篇均引用率低
30
世界平均水平
25
我国篇论文平均被引率
管理水平不高,城市生态负荷严重超载。
保障国防和经济安全
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信息安全的威胁更加突出 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居高不下 我国的石油消耗近40%要靠国际市场,
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60%。
科技计划体系
落实《规划纲要》精神,以促 进自主创新为核心,构建符合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 的“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 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体 系
升科技支撑能力(11个领域68个优先主题)
二是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
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国家战略空白(16 个重大专项)
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
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 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 发展(8大领域27项前沿技术/ 4大科学研究计划)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 科技投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创 新型国家提供可靠保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在国家科技攻关
计划(1982年设立)的基础上设立
✓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任务
✓以产业技术升级和社会公益领域 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
✓加大社会公益类技术支持力度
重点领域
➢ 能源 ➢ 资源 ➢ 环境 ➢ 农业 ➢ 制造业 ➢ 材料
重点领域
➢ 交通运输业 ➢ 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 人口与健康 ➢ 公共安全 ➢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 国防
科技项目申报-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
十七大报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 人力资源强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 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 设各个方面
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863计划组织实施部门
行 八六三联办 政 组 织 领域办公室
863计划专家委员会
专 家 组 领域专家组 织
相关中心
计划专家库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平台专项
➢ 突出共享,加强制度建设
➢ 突出国家目标,加强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 ➢ 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 ➢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多方资源 ➢ 充分发挥专家顾问组的咨询作用
印度篇论文平均被引率
20
15
10
5
0
材料科学地球科学分子生物工学程和遗化传学学 环境和生计态算学机科经学济贸易空间科学临床医学免疫学 农业科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生和物行和为生数学物学化学微生物学物理
心理学和药精物神学病和植学毒物物和学动综物合科类学
科技投入总量明显不足
3000 2922 2500 2000
支撑计划组织框架
计划 计划主管部门 科技部
项目 项目组织单位
部门、地方 产业联盟等
课题
课题承担单位
企业、院所、 高校等
咨询专 家、中 介机构
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2年) 新思想、新方法 面上资助、自由探索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 具有国家目标的重大基础性问题 选择重点领域支持
首席科学家
专家组
课题
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等
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863)
➢主要落实规划纲要的前沿技术任务 ➢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 前瞻性、前沿性高技术, ➢强调实现技术创新和跨越,重点是获得 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
863计划的宗旨和目标
“十一五”期间,863计划着力强 调:
• 加强原始创新 • 突破核心技术 • 引领产业发展
从四个方面进行部署:
➢ 学科发展 ➢ 科学前沿问题 ➢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基础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2年) 新思想、新方法 面上资助、自由探索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 具有国家目标的重大基础性问题 选择重点领域支持
973计划组织
计划
科技部
项目
或重大工程建设 ➢ 跨越式发展 ➢ 规划纲要的16个重大专项
的高技术产 业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带动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
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 性技术,并通过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组织实施重大专项的目标(2)
八大发展目标(2)
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 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 设需要 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 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 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
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现实需求,确定若 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明显偏低 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低,核心竞争力弱 信息化水平较低,带动工业化能力弱小。 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知识、技术密
集型服务等新兴服务比重很低。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较弱
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装备制造业 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为26.46%,比 工业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
基本思路
按构
照建
落
四计
实
国
规
个划 层体
家
划
面系
科 技 计
纲 要 提 出
围进 绕行
划
的
五计
任
个划
务
重布
点局
重点领域 重大专项
前沿技术基础研究
科技基础条件
能源、资源环境
制造业信息产业技术
生物技术及应用 空天海洋技术 基础科学前沿技术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体 系 基本计划+重大专项
主体计划
基 础
高 技 术
的工轨作道已经;全面开始。
重点解决:定位偏离和结构缺位的问题。
进二行、“补积位极”,推动增加重:大“专科项技计划专”项, 调整“定的位组”,织攻实关计施“划条。—件—平支台计撑划计”划
863计划—— 加强前沿性 整合“归位” 火炬、星火等 ——政策引导计划
重大专项
➢ 国家战略目标 ➢ 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技术攻关
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
中国:39.7, 排第27位
55
美日 英 芬 法 国本 国 兰 国
中 国
俄 罗 斯
结果:
▪ 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在世界主要国家中 处于中下游水平。在40国家综合得分 中排在第27位。排在前10位的国家为 美国、日本、芬兰、英国、瑞典、瑞 士、德国、丹麦、法国和韩国。
▪ 从一级指标的分析表明:我国目前主 要是处于接受和应用发达国家的创新 成果的阶段.
11 个 重点领域
16 个 重大专项
68 个 优先主题
重点任务
27 项 前沿技术
4个 科学研究计划
18 个 基础科学问题
五个战略重点
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 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 生物技术及在农业工业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空天和海洋技术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
能源资源约束严重
人均能源不到世界的1/2
煤炭为世界平均的55%、石油为7.7%、天然气7.1%。
人均耕地仅为世界的1/3
1996年19.5亿亩,2005年下降到18.3亿亩
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的1/4
400座城市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
2003年我国GDP总量达11万 亿元,约占全世界的4%。
同时,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分别 是:石油7.4%;原煤31%;钢铁27% ;氧化铝25%;水泥40%。由此带来 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
➢项目立项:广泛征集科技需求,充分听取 部门、地方意见
科 技
研 研支
究 究撑
政策引导计划
平 星火、火炬
台 建 设
技术创新引 导工程……
重大战略 产品或工 程(目标明 确、阶段 性明显)
体国 系家 优科 化技 调计 整划
重大专项是这次规划的重中之重,
是一我、国把实现国“家重科点技跨越计”划的全突破面口纳。 目前,入1落6实个重《大规专划项的纲论要证》启动
2001 年 , 全 国 进 口 装 备 制 造 业 产 品 11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48%。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95%,轿车制造 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及胶印设备的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粮食和食物供给的任务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资源约束、生态破坏、协调发展
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单位:亿美元
小于美国的1/20
(2001年数据)
1500
1279
1000
497
500
288
271 156 125
58
37
0
美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中国 韩国 巴西 印度
中长期科技发展指标
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 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 科技进步贡献率60%以上,对外技 术依存度降到30%以下,本国人发 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 文被引用数均进入进入世界前5
掌握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防的核 心技术,提升相关领域整体技术水平, 保障国家安全;
建成几项标志性工程,提高我国的 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基本计划是国家持续稳定支 持公共科技的基本形式,具有 涉及领域广、需要长期支持等 特点。
基本计划
➢ 科技支撑计划 ➢ 863计划 ➢ 基础研究计划
(含自然基金和973计划) ➢ 条件平台建设专项 ➢ 政策引导类计划
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取得更多的科学发 现和技术发明;
积极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 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 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
1.3
22000033
2.0
22001100
2.5
22002200
八大发展目标(1)
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支撑
重点建设六大平台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 科学数据 科技文献 自然科技资源 网络科技环境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和协
调
➢以计划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科
技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计划 管理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和学术
环境
更多发挥部门、地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