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农业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水蚀);②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风蚀和沙漠侵吞);③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④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不断扩大占用耕地,大量农田丧失;⑤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减少;⑥宜农荒地、沿海滩涂闲置,未能有效利用。

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 [资料一]:近年来,某市以村镇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了

140多个“一村一品”的村和10个“一镇一业”的镇。出现了反季节蔬菜、橄榄、荔枝、紫菜、贝类和网箱养殖等一大批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从初级产品生产逐步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3.5%,农业半成品出口海内外。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凸现,全市特色农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特色种养成为当前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 (1) 影响该市农业产品品种的自然区位因素中 气候 因素和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因素影响大

⏹ (2) 农业经营方向的调整体现在从 初级产品生产 向 多元化,产业化,

专业化 转变

⏹ (3) 该市农业发展的优势体现在 水热条件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方便海内外

市场广阔

⏹ (4) 分析该市农业发展特色种养的背景,说明该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

径?

本区地处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少,不利于传统农业发展,政府利用良好的水热搭配,便

某市

海 洋

23026’N

中国与世界农产品价格对比分析(2004年11月)

1000

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小麦

玉米

大米

大豆

豆油

花生油

中国世界

利的交通,广阔的海内外市场

根据本地区优势及区内各地区差异,制定各地区不同的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形成规模效应,规模化经营,工业化生产,这样因地制宜经济效益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可持续发展。

工业:

.一,荒漠化

识记:

西北荒漠化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防治措施:

分类:

在荒漠边缘干旱区,降水年际变化为50%一l00%,植被稀少,大量放牧牲畜会出现草地荒漠化现象;在半干旱区,降水年际变化在25%一70%,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或开垦,会出现严重荒漠化;半湿润区,降水较多,降水年际变化小于25%,植被为草地和林地,很少出现荒漠化;在湿润区几乎没有荒漠化现象。轻度退化的土地——在一定的人为影响或气候波动(干旱等)状态下,土地生产力丧失25%以下,不影响目前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有自我恢复的可能性;中度退化的土地——在较强的人为影响下,土地生产力下降25%一50%,对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和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恢复土地的生产力;严重退化的土地——土地生产力下降50%一75%,严重不适应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必须停止利用,封禁保护,需较长时间才有可能恢复使用能力;极严重退化的土地——土地生产力下降75%以上,几乎没有生产利用价值,恢复其生产力从经济上是不可能的。

(1)从资料可以看出,影响荒漠化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因素和———因素,其中起

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2)荒漠化产生和发展与气候的关系是①————————②——————————

(3)土地荒漠化发展造成的危害是

(4)对于那些荒漠化危险土地的治理,与采取措施恢复那些严重、甚至极严重退化的土地相比,经济上投入更多的是————————————————在荒漠化防治中,需特别注意治理的土地是————————————————

(5)宁夏中卫县沙坡头治理沙漠化的最主要措施是①———;②———。

答案:(1)自然,人为人为因素

(2)持续干旱大风日数多

(3)土地生产力日益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中度退化的土地轻度退化的土地

(5)建带状沙障(草方格沙障)种固沙植物(生物固沙)

四,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及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向()转移,其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有(),其考虑的布局因素主要有(ACD )

A 劳动力

B 环境

C 土地成本

D 资源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第一次产业转移主要承接的是()产业

这是由珠江三角洲的()决定的。

3)在广东省产业转移建设发展过程中,山区和珠江三角洲各自具有哪些优势?

山区:土地价格低,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水电充足等,

珠江三角洲: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广阔;政府信誉;城市品牌;招商引资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高。

(3) 产业转移对广东边远山区的影响。

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的差距;

2、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3、增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