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交底内容:

一、一般规定

、电力线缆的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共同会审批准后实施。

、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强电/弱电线管、桥架、消防管、水管、风

管),减少混乱现象。

、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

说明:材料进场验收首先是感观检查,包括尺量、称重、敲击;其次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要纳入工程技术文档;检验工作应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参加,

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结论要有书面记录。

三、桥架、管路安装

、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文后附桥架及桥架和金属管安装示意图)

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

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直线段每超过50

米设置20mm-30mm的伸缩缝;

距离不应小于,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

、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处应无卷边、毛刺;

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卡间最大距离

管外径的6倍;当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

小于25mm,并列敷设的线管间距不应小于25mm;

管上口宜高出楼面10mm~30mm,套管下口应与楼面平

齐;

入落地式箱、柜时,宜高出箱、柜内底面50mm;

道上;

接线,跨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

得加热弯曲;

应少于2个;

设于硬质路面下时,应加钢套管,人、手孔井应有

排水措施;

‰,;

线盒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接,且应锁紧,内壁应光洁便于穿线;

2,当长度超过30m

时,应增设固定用拉线盒;

说明:采用超五类线时,没有问题,现普遍采用超6类、7类线缆,兼做过线盒时网络模块将无

法安装,弯曲半径也严重不足;

四、线缆敷设、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终接

线缆两端应有防水、耐摩擦的永久性标签,标签书写应清晰准确,推荐使用标签打印设备制作的标签;

管内线缆间不应拧绞,不得有接头;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

便于日后维修;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长度不宜超过2m,不得将线裸露;

桥架内线缆应排列整齐,不得拧绞;在线缆进出桥架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内线缆绑扎固定点间隔不宜大

于。

线缆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留置相适应的补偿余量。

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受外力挤压和损伤;

线缆布放宜留不小于㎜余量;

从配线架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端口4对对绞电缆的长度不应大

于90m;

线缆敷设拉力及其它保护措施应符合产品厂家的施工要求;

线缆弯曲半径宜符合下列规定: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4倍;

屏蔽4对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8倍;

主干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10倍;

光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10倍。

线缆间净距应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第条的规定。

室内光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在绑扎固定处加装垫套。

线缆敷设施工时,现场应安装稳固的临时线号标签,线缆上配线架、打模块前应安装永久线号标签。

线缆经过桥架、管线拐弯处,应保证线缆紧贴底部,且不应悬空、不受牵引力。在桥架的拐弯处应采取绑扎或其他形式

固定。

距信息点最近的一个过线盒穿线时应宜留有不小于的余量。信息插座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插座与电源插座安装的水平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第条的规定。当设计无标注要求时,其插座宜与电源插座安装标高相同,宜为300mm;底盒内应干净,接线方式统一为TIA568B,模块安装前预留200mm,安装信息模块后底盒内线缆余量应为50mm-100mm,面板安装应水平,表

面整洁,并贴标签。

机柜内线缆应分别绑扎在机柜两侧理线架上,应排列整齐、美观,配线架应安装牢固,信息点标识应准确;跳线都应经过理线器和设备联线,理线架内的跳线应捆扎整齐。

光纤配线架(盘)宜安装在机柜顶部,交换机宜安装在铜缆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盘)之间;数个机柜之间通过并接螺栓从机柜螺栓孔处将机柜连成一个整体。

配线间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子板,机柜应可靠接地。跳线应通过理线架与相关设备相连接,理线架内、外线缆宜

整理整齐。

说明:进线口至配线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以每个16/24/32/48口配线架为单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双绞线线束,每束线内所有的双绞线全部平行;在机柜内每束双绞线顺势弯曲后铺设到各配线架的后侧,整个过程任然保持双绞线线束内双绞线全程平行。在每个模块后侧从线束底部将模块所对应的双绞线抽出,核对无误后固定在模块后的脱线架上或穿入配线架的模块孔内。

五、质量控制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说明: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说明:可以在端子连接之前或者之后使用覆盖保护膜线缆标签,标签完全缠绕在线缆上并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缠绕在打印内容上。可以有效地保护打印内容,防止刮伤或腐蚀;管内所穿导线(包括绝缘层),总面积不超过管内净面积的50%。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六、通道测试

线缆永久链路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有关规定。

各类电缆永久链路的技术指标见下列各表:

永久链路回波损耗值

链路插入损布线系统永久链路

链路近端串

减值

永久链路永久链路相邻线对近端串音衰减和值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

永久链路近端串音与衰减差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永久链路串扰

衰减比总和值

布线

系统

永久链路

(g )永久链路等效远端串音衰减值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 布线系统永久

链路

(i )永久链路直流

环路电阻

布线系统永久

链路

(j )永久链路传播

时延值

布线系统永

久链路

(k )永久链路传播时延偏差值

电缆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

规定。

说明:现场测试仪应能测试3、5、6类、超5类和7类对绞电缆布线系统及光纤链路;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应将所有存储的测试数据输出至

计算机和打印机,

进行维护和稳妥管理,电、光测试仪表应有合格证及有效的计量证书。

表测试仪精度最低性能要求

注:动态精确度适用于从0dB

基准值至优于近端串扰极限值10dB 的一个带宽,按60dB 限制。

说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应按本条文线缆敷设、配线设备安装检验项目及内容所列项目、内容进行检验。

检测结论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及工程验收的依据之一。

说明:系统性能检测中,对绞电缆布线链路、光纤信道应全部检测;

系统性能检测单项合格判定:

如果一个被测项目的技术参数测试结果不合格,则该项目判为不合格。如果某一被测项目的检测结果与相应规定的差值在仪表准确度范围内,则该被测项目应判为合格。

按本条文的电缆基本电气性能测试指标要求,采用4对对绞电缆作为水平电缆或主干电缆,所组成的链路或信道有一项指标测试结果不合格,则该水平链路、信道或主干链路判为不合格。

主干布线大对数电缆中按4对对绞线对测试,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如果光纤信道测试结果不满足本条文光纤特性测试的指标要求,则该光纤信道判为不合格。

未通过检测的链路、信道的电缆线对或光纤信道可在修复后复检。

图集说明:

1)电缆桥架吊装依照图号DQ2-8中的方式一;

2)桥架垂直安装依照图号DQ2-14方式三或方式四;

3)线缆固定支架依照图号DQ2-20中扁钢支架固定,间距,安装孔可以和桥架和托臂连接孔共用;

4)桥架和金属管的连接依照图号DQ2-15;

5)防火封堵依照图号DQ2-21;

6)桥架接地跨线依照图号DQ2-2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