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几点思考
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一定的识谱水平不但能够持续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了基础,对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可塑性,但同时也存有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等特点,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新课标要求,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采用游戏,激发识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绪和兴趣对一个人的理解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好玩好动,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学习兴趣强烈,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

因而,提升识谱的教学质量,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识谱兴趣。

根据儿童好玩、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识谱教学与学生爱玩的游戏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

1、以卡片竞唱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将音符或乐谱写在各种形象可爱的卡片上,如:小鱼、小鸟、大象、小猫等,游戏开始后,老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竞唱。

竞唱的方式可多样,比如竞唱接龙。

竞唱中,老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音符的时值,以便建立音高概念和时值概念。

2、以头饰组合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课前制作不同的头饰,将音符或乐谱写在各种形象可爱的头饰上,教学中,邀请几名学生戴上这些头饰,持续调整站位让其他学生演唱,或分组比赛、或全班齐唱。

3、以找家游戏,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对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 3--、小狗 i i . 、小鸡 7 7 7、小鸭6 6 6 6、公鸡 5 5 5- 等,游戏时,要求学生通过聆听琴声,把这些音符(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它进家门。

二、循序渐进,实行识谱教学
1.熟悉歌曲旋律在先,识谱在后。

一般来说,学生听完歌曲,对歌曲旋律有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萌发出学唱的意愿。

只要让学生多听几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跟唱。

让学生先会唱歌曲,再出示曲谱实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曲谱上的音高位置。

所以,教师能够尝试让学生先通过听范唱或教学光盘的演唱,熟悉歌曲,再让学生视唱曲谱。

2.掌握歌曲节奏在先,识谱在后。

增强节奏、节拍的训练是识谱教学的重要内容。

用听唱法让学生学习全曲的旋律,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节奏以及节拍的强弱规律。

教师在学生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再实行识谱教学会容易很多,而且学生也学得比较快。

3.突破歌曲难点在先,识谱在后。

在一首歌曲中,乐句的旋律有难有易,有些比较难的乐句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这些乐句就是整个识谱教学的难点,能否突破这些难点往往是识谱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所以,把难点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之后再实行全曲视唱,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效识谱。

4、分句、分段结合识谱
一首歌曲往往存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乐句,教学中以乐句为单位实行试唱练习。

先学一个乐段后,找出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间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再实行识谱学习,这样学习歌曲也节省了时间。

再识谱
三、多使用多媒体,辅助识谱教学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水准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音乐课堂,通过强烈的视听感受,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多了,学习兴趣和效果也提升了。

将多媒体课件使用到识谱教学中,对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升了教学质量。

如为协助一年级孩子理解7个基本音级,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识谱教学。

设计了一个叫做“找唱名”的连线题。

音名连线唱名,准确得到笑脸,错误得到“再试试看”的鼓励话语。

学生们顿时积极了起来,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四、听唱结合,提升识谱水平
良好的听觉水平是学唱乐谱的基础。

听得多了,学生才能找到一些音高的感觉,更好地
掌握音准的概念。

所以,教师在识谱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听”的教学,且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尤其是在教唱新歌要先让学生欣赏、聆听歌曲,对歌曲有初步感知。

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小学生来说识谱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让他们掌握高深的乐谱理论,而应该协助他们提升识谱水平。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听”的水平,教师还必须突出重点,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实行有趣的视唱练习。

总来说之,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必须建立在深刻把握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依据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以及坚持性较差等特点,将抽象、理性的识谱教学转化为生动、感性的识谱游戏,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融入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有效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识谱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充分利用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他们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

通过培训要解决的问题:
识谱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问题生成过程反思、原因分析及本次解决问题思路:
在音乐课中,教师如果单纯的给学生教唱歌谱,很多学生就仅仅纯粹的张嘴唱唱而已,不会认真的学唱和感受。

如:在学唱音阶唱名时,跟琴唱是音准还好一点,离开琴声后完全找不到音,,两三遍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懒洋洋打不起精神!
要突破的难点、预期目标:
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儿童好玩、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识谱教学与学生爱玩的游戏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成生动有趣的游戏。

实现计划与方法
1、以卡片竞唱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将音符或乐谱写在各种形象可爱的卡片上,如:小鱼、小鸟、大象、小猫等,游戏开始后,老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竞唱。

竞唱的方式可多样,比如竞唱接龙。

竞唱中,老师适时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音符的时值,以便建立音高概念和时值概念。

2、以头饰组合游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课前制作不同的头饰,将音符或乐谱写在各种形象可爱的头饰上,教学中,邀请几名学生戴上这些头饰,持续调整站位让其他学生演唱,或分组比赛、或全班齐唱。

3、以找家游戏,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
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对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 3--、小狗i i . 、小鸡 77 7、小鸭6 6 6 6、公鸡5 55- 等,游戏时,要求学生通过聆听
琴声,把这些音符(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它进家门。

良好的听觉水平是学唱乐谱的基础。

听得多了,学生才能找到一些音高的感觉,更好地掌握音准的概念。

所以,教师在识谱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听”的教学,且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4、实行有趣的视唱练习。

(1)使用柯达伊手势,边做动作边视唱音阶唱名。

通过老师的讲解范唱,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感受并且尝试着轻唱和揣摩。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同一条旋律做不同节奏的视唱练习。

如:连贯的,断开的……
(3)让孩子们自己编歌词演唱。

总来说之,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是建立在深刻把握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依据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以及坚持性较差等特点,将抽象、理性的识谱教学转化为生动、感性的识谱游戏,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融入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有效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识谱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充分利用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他们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