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仓景纲 介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正12(1584)年伊达政宗继承了伊达家当主之位。作为政宗最信任的大将,景纲责任很重,工作很多。相传当他28岁,妻子有了身孕,但景纲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决定不要这个孩子,等孩子一出生就杀掉。这个想法使他周围的人都非常震惊。后来伊达政宗得知了这件事,就写了很长的书简劝告景纲不要这样做。景纲这才听从了劝告,使这个孩子顺利地生下来和长大。这个孩子就是他将来的继承人、嫡子重长。
景纲的嫡男重长(重纲)幼名左门或左卫门,天正12(1584)12月25日年和父亲一样也出生于羽州置赐郡下长井庄官村(山形县西置赐郡长井市) 小樱城,于万治2(1659)年3月25日76岁时去世,是武勇出众的战将,在大阪之战中表现非常活跃,被人们称为“鬼小十郎”。重长本名重纲,正保2(1645)年由于避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嗣子忠纲的讳而改名重长。他先后任备中守、伊豆守,继承父亲景纲成为片仓家二代当主和白石城城主。
景长死时,嫡子三之助政长(村长)才16岁,因此亲戚朋友都希望当时伊达家的当主纲村能任命片仓守信(真田大八)之子片仓辰信来继承片仓家督。但伊达纲村仍于次年2月26日任命政长为片仓家督,并赐一字“村”。
元禄4(1691)年12月8日,片仓政长死去,年仅26岁。他留下的嫡子三之助刚刚8岁,比他当年还小。因此伊达纲村在命三之助继任片仓家督的同时,命片仓辰信为“御直笔”,即辅佐摄政。
此后,终德川幕府时代,片仓家世代相传,都和片仓守信(真田大八)、辰信所派生出的仙台真田家密切相连,祸福与共。同时,在伊达家的地位也始终不变。
片仓家的灵庙在志田郡松山町石云寺(仙台以北乘车约1个半小时),墓地在栗原郡(岩手县附近)。
此战后,主战场移到了誉田——真田军所在地。在大雾中,真田幸村率精锐骑兵赤备突击,伊达军的骑马铁炮队从正面迎击。但是,真田的赤备军早有防备。当伊达军铁炮开火时,赤备的人马都伏在地面上。等铁炮射击完毕装弹时,赤备就起身向伊达军冲锋。伊达军无法发挥实力,只得后退,阵形散开,被真田军突破。随后,真田的赤备军又乘势冲击伊达军后面的松平忠明队,将其冲散。直到幸村担心深追之下会中埋伏,才收兵回营。在这一战后,自知大限将到的真田幸村将三女儿阿梅连夜托付给片仓重长。次日幸村战死,享年49岁;5月8日幸村长子大助自尽,行年15岁。
秀吉因此对景纲非常欣赏,想要让他成为独立大名,取代田村家五万石之地。但是景纲以自己是伊达家家臣,要保持忠心为由拒绝了。后来景纲果然是一生始终忠于伊达家。
同年底,景纲谋划并指挥了击破葛西大崎一揆的战斗,使得蒲生氏乡谋害政宗的企图失败。次年正月,景纲与嫡子重长率30骑护送政宗上洛,在太阁秀吉面前为葛西大崎的一揆暴动做解释,再次帮助政宗死里逃生。随后,政宗移居仙台,景纲居所也从大森城移到亘理城。
天正19(1591)年,重长刚8岁时就元服了。元服时,前大森城城主、当时的二本松城(福岛县)城主伊达成实将自己佩带的腰刀“肌小袖”送给了重长。庆长4(1599)年,重长随父亲景纲拜谒了太阁秀吉,并拜领秀吉所赐的阵羽织。
次年,重长随父亲参加了攻打当时属于上杉家领地白石城的战斗,那是他的初阵。从此他继承了父亲的名字小十郎。
天正18(1590)年正月,当丰臣秀吉讨伐小田原北条家时,景纲强力主张加入秀吉方。因为他认为以当时伊达家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天下人秀吉对抗。他说:“秀吉は苍蝿のようなもので,何度追い払ってもきりがない。”(这一句的意思我不是很清楚,希望懂日语的朋友帮我翻译一下,谢谢!)政宗听取了景纲的意见参阵,因此伊达家的命脉被保留下来。当时,景纲亲自率100骑、穿着必死的白色装束追随政宗拜谒秀吉,毫不慌乱。
作为政宗军団的参谋,景纲曾数次在战斗中将政宗引导向胜利之路。
政宗在继承家督之位后的第一战是攻打苇名城桧原(福岛县耶麻郡)。在战斗中,景纲单骑进入敌阵,说服敌人投降政宗。由于这个军功,景纲被赐予大森城。
在人取桥合战与折上原合战中,景纲也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人取桥合战中,政宗曾经被困在敌阵中,性命垂危。是景纲及时率军杀入敌阵,并大呼“伊达政宗在此!”,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才使得政宗得以脱险的。
说到伊达政宗的家臣,我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他那著名的军师片仓小十郎景纲。片仓家从政宗时代仓家族的历史。
片仓家首代当主景纲,弘治3(1557)年生于羽州置赐郡长井庄(山形县米沢市),元和元(1615)年10月14日去世,享年58岁,世人通称小十郎,曾任备中守。他是米沢八藩宫的神职人员片仓式部少辅景重的次子,他的母亲片仓喜多是政宗的乳母,也是家中重臣鬼庭良直的女儿。景纲的妻子是矢内和泉重定之女。
景纲开始被伊达家当主辉宗所认识是由于他从小对音乐和舞蹈就有相当的造诣(也许是担任神职的父亲的影响吧)。后来经由伊达重臣远藤基信的推举(基信的父亲是随景长进行修验的信徒),片仓景纲就成为幼年时政宗的近侍,并由于他的聪明、豁达和勇敢得到了政宗的信任。在伊达政宗眼里,景纲既是最重要的家臣,又是最亲近和可靠的兄长。
相传政宗的右眼由于疱疮而失明,并脱出眼眶,形容非常恐怖丑陋,这使得政宗非常痛苦。景纲为了解除政宗的痛苦,假装和他说话,趁政宗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将这只坏死的眼睛割了下来。他不但作为智谋高超之人获得世人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在战场上立下了许多功勋。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风雅之人。据说景纲每次出阵都会随身携带兵书,在战争的闲暇时间阅读;或者在军中用名笛“潮风”吹奏动人的曲调。
庆长19(1614)年底,由于父亲景纲卧病在床(中风,并从此再没起来),重长随政宗参加了大阪冬之阵,并于大阪夏之阵的道明寺之战中击破大阪方猛将后藤又兵卫基次与薄田隼人,击毙二人。当时是1615年5月5日,重长率1000兵到达道明寺口,将一半兵力埋伏于小松山上,另一半则在山脚下布阵。6日后藤又兵卫与薄田隼人军开始攻击。在乱战中重长亲自斩杀敌人四骑。后藤被铁炮击毙,薄田则被片仓家臣渋谷右马丞讨取了首级。
当然,在阿梅与片仓重长关系的由来,也有很多说法。正式的说法是真田幸村欣赏勇武的重长,因此在临死前将女儿托付给他。也有人认为阿梅是在大阪沦陷后成为重长的战利品的;第三种说法是:真田家在京都伏见和伊达家是邻居,幸村和片仓景纲是老相识,因此幸村将女儿托付给老朋友的儿子;第四种说法是:伊达政宗希望以重长与阿梅的婚姻来拉拢名武士真田一族,从而为将来实现他对天下的野心作准备;第五种说法是:片仓家与真田家都出身于信浓的神职,关系从来就很密切,因此是幸村托付女儿的最好选择;还有一种说法:大阪战后,幕府使蕃泷川三九郎想霸占阿梅,被重长所制止,因此阿梅就嫁给了重长——典型的英雄救美情节。这幺多的说法,真是晕啊…………
文禄2(1593)年,景纲随政宗参加了入侵朝鲜的战争,并拜领了秀吉所赐的赤漆早船“小鹰丸”。
仙台藩建立后,片仓景纲于庆长7(1602)年成为刈田郡白石城1万6千石的城主。当时幕府的政策是“一国一城”。但在仙台藩中,却有两座城是得到幕府认可的,那就是仙台城和白石城。同时,白石城位于仙台藩与会津藩接壤的地方,是仙台城南边最重要的要害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伊达政宗对景纲是多幺地信赖。此后片仓家就世世代代成为白石城的统治者。后世将景纲与上杉家的名参谋直江兼续并称为“天下两大陪臣”,以家臣身份领有相当于大名的领地。
重长平日的穿着与行为非常华丽,是当时华丽奢侈的代名词“伊达者”的代表。他的妻子是针生小太郎盛直的女儿,与他育有一子景长(片仓家三代家督)一女喜佐(后嫁给松前安广)。妻子去世后,他又于元和6(1620)年续娶了真田幸村之女阿梅为后妻,当时阿梅17岁。大阪沦陷后,幸村殉难,其长子大助也为丰臣秀赖殉死。由于阿梅的关系,真田幸村的六女おかね、七女阿菖蒲、八女(姓名不详)、次子大八等受到人片仓家的收留和保护。幸村的次子大八改名片仓久米助守信,成为片仓家臣,以仙台藩士的身份在德川幕府下领有600石。后来大八之子辰信恢复了真田原姓,并使得真田幸村一脉保留下来,被称为“仙台真田氏”。阿梅后于1648年在白石城南森合之地建造了月心院来祭祀亡父幸村之灵,并由片仓重长赐予月心院知行5石。天和元(1681)年12月8日,阿梅以78岁高龄去世,号泰阳院殿松源寿悟大姉,葬于白石当信寺(该寺曾获得片仓重长赐予的知行510文)。
元禄10(1697)年,片仓辰信被幕府任命为公义使,要前往江户任职。同年7月,片仓家的亲戚们欺负三之助年幼,御直笔辰信又不在,纷纷起来内讧,企图谋夺家督之位。元禄12(1699)年1月19日,由于辰信从幕府辞职赶回,内乱被平息。同年5月26日,三之助在辰信的辅佐下披上甲胄,举行了冠礼,起名景明。
在大阪合战中还有一件关于重长的逸事:据说小早川秀秋好男色,而重长由于面目英俊,被秀秋所爱慕与纠缠。重长这位战场上的猛将在这种事上毫无办法,被秀秋缠不过,因此对秀秋望风而逃。
万治2(1659)年3月25日,片仓重长死去。
重长之子景长出生于宽永6(1629)年,卒于天和元(1681)年,他在后来的“伊达骚动”事件中也非常活跃,立下大功(关于这件事,会有另外的文章详细记述)。这与片仓家初代小十郎景纲劝政宗参阵小田原、二代重长在大阪合战中的活跃被合称为“片仓家的三大功勋”。
景纲的嫡男重长(重纲)幼名左门或左卫门,天正12(1584)12月25日年和父亲一样也出生于羽州置赐郡下长井庄官村(山形县西置赐郡长井市) 小樱城,于万治2(1659)年3月25日76岁时去世,是武勇出众的战将,在大阪之战中表现非常活跃,被人们称为“鬼小十郎”。重长本名重纲,正保2(1645)年由于避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嗣子忠纲的讳而改名重长。他先后任备中守、伊豆守,继承父亲景纲成为片仓家二代当主和白石城城主。
景长死时,嫡子三之助政长(村长)才16岁,因此亲戚朋友都希望当时伊达家的当主纲村能任命片仓守信(真田大八)之子片仓辰信来继承片仓家督。但伊达纲村仍于次年2月26日任命政长为片仓家督,并赐一字“村”。
元禄4(1691)年12月8日,片仓政长死去,年仅26岁。他留下的嫡子三之助刚刚8岁,比他当年还小。因此伊达纲村在命三之助继任片仓家督的同时,命片仓辰信为“御直笔”,即辅佐摄政。
此后,终德川幕府时代,片仓家世代相传,都和片仓守信(真田大八)、辰信所派生出的仙台真田家密切相连,祸福与共。同时,在伊达家的地位也始终不变。
片仓家的灵庙在志田郡松山町石云寺(仙台以北乘车约1个半小时),墓地在栗原郡(岩手县附近)。
此战后,主战场移到了誉田——真田军所在地。在大雾中,真田幸村率精锐骑兵赤备突击,伊达军的骑马铁炮队从正面迎击。但是,真田的赤备军早有防备。当伊达军铁炮开火时,赤备的人马都伏在地面上。等铁炮射击完毕装弹时,赤备就起身向伊达军冲锋。伊达军无法发挥实力,只得后退,阵形散开,被真田军突破。随后,真田的赤备军又乘势冲击伊达军后面的松平忠明队,将其冲散。直到幸村担心深追之下会中埋伏,才收兵回营。在这一战后,自知大限将到的真田幸村将三女儿阿梅连夜托付给片仓重长。次日幸村战死,享年49岁;5月8日幸村长子大助自尽,行年15岁。
秀吉因此对景纲非常欣赏,想要让他成为独立大名,取代田村家五万石之地。但是景纲以自己是伊达家家臣,要保持忠心为由拒绝了。后来景纲果然是一生始终忠于伊达家。
同年底,景纲谋划并指挥了击破葛西大崎一揆的战斗,使得蒲生氏乡谋害政宗的企图失败。次年正月,景纲与嫡子重长率30骑护送政宗上洛,在太阁秀吉面前为葛西大崎的一揆暴动做解释,再次帮助政宗死里逃生。随后,政宗移居仙台,景纲居所也从大森城移到亘理城。
天正19(1591)年,重长刚8岁时就元服了。元服时,前大森城城主、当时的二本松城(福岛县)城主伊达成实将自己佩带的腰刀“肌小袖”送给了重长。庆长4(1599)年,重长随父亲景纲拜谒了太阁秀吉,并拜领秀吉所赐的阵羽织。
次年,重长随父亲参加了攻打当时属于上杉家领地白石城的战斗,那是他的初阵。从此他继承了父亲的名字小十郎。
天正18(1590)年正月,当丰臣秀吉讨伐小田原北条家时,景纲强力主张加入秀吉方。因为他认为以当时伊达家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天下人秀吉对抗。他说:“秀吉は苍蝿のようなもので,何度追い払ってもきりがない。”(这一句的意思我不是很清楚,希望懂日语的朋友帮我翻译一下,谢谢!)政宗听取了景纲的意见参阵,因此伊达家的命脉被保留下来。当时,景纲亲自率100骑、穿着必死的白色装束追随政宗拜谒秀吉,毫不慌乱。
作为政宗军団的参谋,景纲曾数次在战斗中将政宗引导向胜利之路。
政宗在继承家督之位后的第一战是攻打苇名城桧原(福岛县耶麻郡)。在战斗中,景纲单骑进入敌阵,说服敌人投降政宗。由于这个军功,景纲被赐予大森城。
在人取桥合战与折上原合战中,景纲也表现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人取桥合战中,政宗曾经被困在敌阵中,性命垂危。是景纲及时率军杀入敌阵,并大呼“伊达政宗在此!”,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才使得政宗得以脱险的。
说到伊达政宗的家臣,我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他那著名的军师片仓小十郎景纲。片仓家从政宗时代仓家族的历史。
片仓家首代当主景纲,弘治3(1557)年生于羽州置赐郡长井庄(山形县米沢市),元和元(1615)年10月14日去世,享年58岁,世人通称小十郎,曾任备中守。他是米沢八藩宫的神职人员片仓式部少辅景重的次子,他的母亲片仓喜多是政宗的乳母,也是家中重臣鬼庭良直的女儿。景纲的妻子是矢内和泉重定之女。
景纲开始被伊达家当主辉宗所认识是由于他从小对音乐和舞蹈就有相当的造诣(也许是担任神职的父亲的影响吧)。后来经由伊达重臣远藤基信的推举(基信的父亲是随景长进行修验的信徒),片仓景纲就成为幼年时政宗的近侍,并由于他的聪明、豁达和勇敢得到了政宗的信任。在伊达政宗眼里,景纲既是最重要的家臣,又是最亲近和可靠的兄长。
相传政宗的右眼由于疱疮而失明,并脱出眼眶,形容非常恐怖丑陋,这使得政宗非常痛苦。景纲为了解除政宗的痛苦,假装和他说话,趁政宗不注意的时候,突然将这只坏死的眼睛割了下来。他不但作为智谋高超之人获得世人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在战场上立下了许多功勋。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风雅之人。据说景纲每次出阵都会随身携带兵书,在战争的闲暇时间阅读;或者在军中用名笛“潮风”吹奏动人的曲调。
庆长19(1614)年底,由于父亲景纲卧病在床(中风,并从此再没起来),重长随政宗参加了大阪冬之阵,并于大阪夏之阵的道明寺之战中击破大阪方猛将后藤又兵卫基次与薄田隼人,击毙二人。当时是1615年5月5日,重长率1000兵到达道明寺口,将一半兵力埋伏于小松山上,另一半则在山脚下布阵。6日后藤又兵卫与薄田隼人军开始攻击。在乱战中重长亲自斩杀敌人四骑。后藤被铁炮击毙,薄田则被片仓家臣渋谷右马丞讨取了首级。
当然,在阿梅与片仓重长关系的由来,也有很多说法。正式的说法是真田幸村欣赏勇武的重长,因此在临死前将女儿托付给他。也有人认为阿梅是在大阪沦陷后成为重长的战利品的;第三种说法是:真田家在京都伏见和伊达家是邻居,幸村和片仓景纲是老相识,因此幸村将女儿托付给老朋友的儿子;第四种说法是:伊达政宗希望以重长与阿梅的婚姻来拉拢名武士真田一族,从而为将来实现他对天下的野心作准备;第五种说法是:片仓家与真田家都出身于信浓的神职,关系从来就很密切,因此是幸村托付女儿的最好选择;还有一种说法:大阪战后,幕府使蕃泷川三九郎想霸占阿梅,被重长所制止,因此阿梅就嫁给了重长——典型的英雄救美情节。这幺多的说法,真是晕啊…………
文禄2(1593)年,景纲随政宗参加了入侵朝鲜的战争,并拜领了秀吉所赐的赤漆早船“小鹰丸”。
仙台藩建立后,片仓景纲于庆长7(1602)年成为刈田郡白石城1万6千石的城主。当时幕府的政策是“一国一城”。但在仙台藩中,却有两座城是得到幕府认可的,那就是仙台城和白石城。同时,白石城位于仙台藩与会津藩接壤的地方,是仙台城南边最重要的要害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伊达政宗对景纲是多幺地信赖。此后片仓家就世世代代成为白石城的统治者。后世将景纲与上杉家的名参谋直江兼续并称为“天下两大陪臣”,以家臣身份领有相当于大名的领地。
重长平日的穿着与行为非常华丽,是当时华丽奢侈的代名词“伊达者”的代表。他的妻子是针生小太郎盛直的女儿,与他育有一子景长(片仓家三代家督)一女喜佐(后嫁给松前安广)。妻子去世后,他又于元和6(1620)年续娶了真田幸村之女阿梅为后妻,当时阿梅17岁。大阪沦陷后,幸村殉难,其长子大助也为丰臣秀赖殉死。由于阿梅的关系,真田幸村的六女おかね、七女阿菖蒲、八女(姓名不详)、次子大八等受到人片仓家的收留和保护。幸村的次子大八改名片仓久米助守信,成为片仓家臣,以仙台藩士的身份在德川幕府下领有600石。后来大八之子辰信恢复了真田原姓,并使得真田幸村一脉保留下来,被称为“仙台真田氏”。阿梅后于1648年在白石城南森合之地建造了月心院来祭祀亡父幸村之灵,并由片仓重长赐予月心院知行5石。天和元(1681)年12月8日,阿梅以78岁高龄去世,号泰阳院殿松源寿悟大姉,葬于白石当信寺(该寺曾获得片仓重长赐予的知行510文)。
元禄10(1697)年,片仓辰信被幕府任命为公义使,要前往江户任职。同年7月,片仓家的亲戚们欺负三之助年幼,御直笔辰信又不在,纷纷起来内讧,企图谋夺家督之位。元禄12(1699)年1月19日,由于辰信从幕府辞职赶回,内乱被平息。同年5月26日,三之助在辰信的辅佐下披上甲胄,举行了冠礼,起名景明。
在大阪合战中还有一件关于重长的逸事:据说小早川秀秋好男色,而重长由于面目英俊,被秀秋所爱慕与纠缠。重长这位战场上的猛将在这种事上毫无办法,被秀秋缠不过,因此对秀秋望风而逃。
万治2(1659)年3月25日,片仓重长死去。
重长之子景长出生于宽永6(1629)年,卒于天和元(1681)年,他在后来的“伊达骚动”事件中也非常活跃,立下大功(关于这件事,会有另外的文章详细记述)。这与片仓家初代小十郎景纲劝政宗参阵小田原、二代重长在大阪合战中的活跃被合称为“片仓家的三大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