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物理的一些研究前沿和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
• 等离子体是一门横断学科,它由几个较大的分支构成,这些分支分属 不同的学科,因此现在很多人建议把等离子体从物理学和电气工程中 分离出来,独立列为一门学科: – 1.空间等离子体,宇宙中99%的物质都是等离子体,对这些物质的 研究属于物理学。 – 2.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学和能源技术 – 3.等离子体源和材料处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电子工程 – 4.高压击穿和脉冲(包含雷电等内容)---电气工程
放电等离子体基础:原理、应用和进展
Wang Hongyu
ຫໍສະໝຸດ Baidu
What is Plasma?
• 对任何物质输入足够的能量,例如加热,它会气化,然后分子原子发生电离, 最后形成一些正负离子和电子以一定比例混合的带电气体,这称为plasma • 萨哈方程
n in e 2 .4 10 T e n 0
3 U 2 1 2 kT
E F d dt
2
x
2
enx


0
eE ne
2

0
m
x
特征3:高度热不平衡性
• 大部分情况下,等离子体能量由电子传递给离子只能通过碰撞,因此 传递速度非常慢,因此电子和离子温度常常是差距很大的: – 高温等离子体 Te ~ Tn ~ 104K – 低温等离子体 Tn << Te ~ 104K • 此外,电子的分布函数也是通过碰撞来转换到Maxwell分布。而电子碰 撞截面的特点是,能量越高碰撞截面越小,因此能量较高的电子传递 能量速度反而慢,结果通常等离子体中电子会强烈偏离热平衡。 • 此外,还可能存在长拖尾分布,即除了基本等离子体之外存在另外一 些高速的电子束。
• 刻蚀技术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工艺之一,它的任务是把光刻得到的 电路图样实际刻画到硅片上,并且把图样的线条变成挖入硅片内部的 凹槽。这一步工艺目前100%依赖于等离子体技术,没有其他任何现阶 段的技术可以替代。 • 刻蚀过程的核心难度在于,为了提高集成度,现代集成电路的线宽越 来越窄;同时为了控制电阻,线的横截面积必须保持;而导线是在凹 槽内沉积金属物质得到的;所以凹槽的形状就会变成非常窄而深的形 式,深宽比可以突破5:1甚至10:1 • 衬底由 硅,SiO2甚至未来可能是金刚石等物质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 过于稳定,基本只能用F之类的强活性物质进行腐蚀处理。但是直接腐 蚀方法无法定向:它们挖出来的槽总是必然横向扩展。
鞘和定向刻蚀
• 把固体物质浸没在等离子体中,假如物质是导电的,或者有办法导出 物质内的电荷,等离子体中的电子和离子会快速落到固体表面,但是 电子运动快离子运动慢,所以过一段时间后,在接界面处会出现电子 基本全部耗尽而只剩下离子的区域,称为鞘层。 • 鞘层中存在一个指向固体表面的电场,电压依赖于等离子体参数和外 加电路,一般可以达到几百伏特。于是电子被电场束缚,而正离子进 入鞘层后会被加速达到较高能量并且击中固体表面。 • 我们在等离子体区放入一定的CF4气体,CF4和电子碰撞,有可能解离 产生CF3和F原子。 • 离子把能量传递给Si固体,活化固体表面,于是这个表面会和碰到的F 原子反应,形成SiF4气体并且被吹走。 • 由于离子是被电场推动的,飞行方向基本垂直于固体表面,所以基本 上只有垂直方向的固体表面才会被活化,于是这一片固体的反应速度 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形成了定向刻蚀。
困难和优点
• 理论:大气压放电尤其DBD,一 般来说并不是真正稳定的放电, 而是一系列小的瞬间流注放电构 成的,理解流注才能理论理解 DBD。但流注过程现在还有一些 没有搞清楚的东西,此外,和前 述一样,这种问题必须进行数值 模拟,而数值模拟需要巨大的计 算量。(Much larger than RoadRunner’s Capacity) • 实验:大气压放电对探针具有破 坏性,而且由于尺寸问题,微尺 寸放电基本不可能插入探针。光 谱仪也难以分辨小尺寸行为。当 然,不需要真空系统和复杂电源 ,使得大气压放电实验很容易做 ,只是不容易得到结果(laugh)
特性2:准电中性,德拜屏蔽和Langmuir振荡
• 在宏观尺寸看来,除了等离子体与其他物质的接界面(鞘区),等离子 体基本是电中性的。 • 德拜屏蔽 – 在等离子体中,在点电荷附近,电场接近真空库仑场 – 在离点电荷较远处,电场迅速衰减,只剩下总电场 – 当分辨率低于德拜长度的时候,等离子体看上去就是均匀带电流体 – 当分辨率高于德拜长度的时候,等离子体看起来是一堆粒子 • Langmiur振荡 – 稍微拉开电子和离子之后,等离子体会做固定频率的振荡:
– 所以本质上,热电离温标由U/k决定,U是电离能,一般来说这个值在一个 电子伏也就是一万度的水平。一般电子温度到几千度物质就已经电离,到 一万度完全电离 • 除了靠加热,更常见的是通过加速电子碰撞来激发等离子体
特性I:经典力学和电动力学
• 等离子体中的电子-离子行为是经典的,即通常不考虑量子效应,一般 相对论效应影响也很少(但是存在)。 – 由于电子在等离子体中不断地被碰撞,在很短时间内就会退相干成 为小尺寸波包,其量级大约是德布罗意波长,也就是纳米到0.1A量 级;而等离子体之间粒子距离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因此电子的干涉 和衍射效应可以忽略 – 另一种可能的量子效应是量子场论效应,即电子-正电子的产生湮灭 。但在等离子体中达到这个能量非常困难,事实上目前我们在实验 室中还完全做不到。原因主要是当电子能量突破KeV后,电子会和 原子核碰撞放出X射线。X射线直接穿透等离子体区域并且逃逸,于 是能量快速流失。温度越高,辐射损失越大,以目前地球上的技术 ,让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突破100Kev几乎不可能。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微电子平面工艺
•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现实中最常见和关键的任务是微电子技术工艺, 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 • 现代集成电路基本使用平面工艺,也就是在硅或者类似的衬底上,一 层一层地叠放各种材料构成电路。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挖出电路需要的 槽洞,以及实际覆盖部分材料。
etching
数值模拟….
• 因为工业的压力,放电腔等离子体的数值模拟一直是个大问题,但进 展并不太令人满意。 – 其中最重要的是粒子云网格模拟技术:Particle In Cell – 但放电模拟涉及到太多的工艺和技术,很多人在做出一点工作后就 离开了研究领域。 – 模拟的巨大计算量要求使用超级计算机,这也使得问题极度复杂化 – OOPIC,VORPAL,….. – 对放电腔室模拟最主要的贡献来自 Birdsall,Landon,Nanbu,Vahedi,Voebouncer,J.K.Lee以及。。 。 – 我们在2010年前后解决了大尺寸圆柱型CCP腔室的模拟问题。目标 是2-3年内解决ICP腔室模拟的问题。
PECVD
• 下一个需要等离子体技术的工艺是沉积,就是在固体表面生长出薄膜 。这个技术大家一般知道是把固体放在沉积工作气体中,然后气体在 固体表面分解沉积上元素薄膜,称为气相化学沉积。 • 那么问题是什么呢?首先,直接气相沉积和腐蚀过程有类似的问题, 就是定向性不好,想要均匀的地方不均匀,不想均匀的地方又常常有 多余的覆盖。 • 此外,电路中用的常是些化学活性不高的物质,于是其沉积很慢。在 现代微电子工业中,我们需要在成平方米的表面上进行处理,而且要 求尽快,因为越快成本越低! • 解决方法是,将工作气体和等离子体混合,利用等离子体活化工作气 体,比如本来是SiH4,被电子碰撞之后变成了SiH3自由基甚至SiH, 这个的表面沉积速度就非常高了。
典型的低气压等离子体源
• 感性耦合 • 电容耦合
• 微波共振
What is the problem?
• 理论: – 我们需要非常均匀的等离子 体产生。在典型的微电子生 产中,腔室的直径超过48cm ,硅片直径突破15寸,于是 你需要保证在这个范围内等 离子体密度基本均匀,这是 非常困难的。由于非线性效 应,我们没有好的理论来预 测等离子体的形成。 – 我们只能通过数值模拟来完 成这个工作。然而,由于工 作气压太低,等离子体甚至 背景气体的行为都是粒子性 的,只能使用PIC/DSMC完 成,这带来了接近荒谬的计 算量。 • 实验 – 我们想知道等离子体的具体密 度分布和气体中各种活性基团 的分布。我们也想知道等离子 体的能量分布函数,鞘层结构 等等。 – 常规的做法是用探针插入到等 离子体中收集电流,这个方法 因为是机械式的,工作难度很 大。 – 我们也可以用光谱法测量,但 是光谱只能给出相对数值,并 且光学设备价格更加昂贵 – 我们需要做许多次实验才能优 化设计!
特征4:极高的化学活性
• 等离子体中存在的基本是裸离子和电子,以及被电子碰撞激发的原子 分子。由于碰撞过程可以打断化学键,因此我们会看到大量独立原子 ,它们具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尤其类似F之类的原子几乎可以腐蚀所有 物质。 • 此外,即使元素化学上是惰性的,它们也具有物理侵蚀能力,即离子 击中固体表面,把固体表面的原子直接敲出来,或者活化固体的化学 键,催化各种化学反应。
介质阻挡放电
• 介质阻挡放电就是在电极之间插入一层电介质,用电介质来控制电流 的雪崩和负阻抗问题。实践表明这方法可以在接近常压的条件下工作 ,而且可以使用交流或者直流电源。
应用:大气压等离子体源
• 大气压下的等离子体源目前还处在试验性应用状态。 – 臭氧等化学活性气体源或者负离子发生器 – 等离子体表面去污 – 飞行器减阻(!)
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发动机
• 等离子体是带电气体,因此我们可以用电磁场将它从腔内喷出,于是腔 体就受到反作用力,这称为等离子体推进。 • 目前常用的等离子体推进器包括利用磁力推进的Hall Thruster和直接利 用电力的ion Thruster。目前还在试验直接利用等离子体内能喷射的 VASMIR Plasma thruster。
转向深层:脉冲放电和击穿过程
Plasma Source:Discharge Cavity
•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不断产生等离子体的源设备,对于微电子 工业,这个源一般是一个空腔,等离子体在腔内形成。 • 为了节省能量和提高寿命,我们绝对不能用加热的方法产生等离子体 ! • 所以,常规的方法是,用电磁场驱动电子,电子碰撞中性气体导致电 离,然后形成等离子体。 • 电磁场由一个腔室引入,即放电腔。 • 在微电子工艺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气压很低的工作气体,所以一 般是用一个真空室来做这件事情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 等离子体技术的根本特性是高投入,高能耗,高风险,高污染,高利润 。 • 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具有极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才真正需要等离子体 技术。尽管等离子体技术能做到很多其他技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 过高的能耗和无处不在的污染使得其实用化非常困难。 • 此外,大部分情况下,即使简单的研究和实验,等离子体技术也需要大 量投资。最典型的例子是ITER,作为一个实验验证计划,大约投资50 亿欧元。 • 这样,即使对于研究,我们也需要谨慎地选择实验验证路线。然而同样 令人头痛的是,放电过程的基本物理虽然简单,但实际过程却远远比所 有所谓“复杂系统”要复杂得多得多。相比放电过程的复杂性,一切“ 非线性科学”理论都是小儿科。 • 在今天我们只能用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并且后两者还 非常不成熟。
转向其他应用:大气压放电
• 微电子工艺中等离子体可以完成很多别的方法无法解决的任务,但是 对应地,其成本也是相当高的。 – 复杂的真空设备,气压在0.05Pa到1Pa – 复杂的高频甚至微波电源 – 用于冲洗剩余产物的复杂换气系统 • 这个工艺已经被平移到太阳能电池制造中 • 我们在其他方面也需要等离子体独有的化学活性,或者在物质表面导 入各种元素的能力。但是我们必须控制成本! • 所以,近年来的热点之一是大气压下的工频或者低频等离子体源 • 但是,大气压放电是不稳定的。因为放电区的动态阻抗是负的,所以 放电会很快变成电弧,然后破坏。 • 解决方法主要是介质阻挡放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