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2期NO.02,2011
254论绿色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吝丽芳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销分公司河北邯郸056107)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绿色会计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其与传统会计核算相比所具有的种种优势,指出绿色会计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会计对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企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会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全球环境资源状况的持续恶化,资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和分支学科的诞生,如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控制论等。绿色会计的产生正是这些多学科的理论和观点交互作用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初,比蒙斯(F.A.Beams1971)和马林(J.T.Marlin 1973)分别发表了名为《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的两篇文章,标志着传统会计学观念向注重环境和资源成本的绿色会计观念的转变。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包括《21世纪议程》在内的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从而开启了绿色会计发展的新阶段。
相比之下,绿色会计的发展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1992年中发办7号文件提出"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的活动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的意见,是我国经济核算观念向"绿色"转变的较早标志。本着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2001年3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同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起纳入环境和资源成本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绿色会计体系的建设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和资源成本的评价要求。
二、绿色会计核算较传统会计核算的优势
首先,绿色会计核算的目标范围大于传统企业会计核算。传统会计核算--主要是企业会计核算,着眼于企业自身以货币计量的"成本-收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企业行为导致的环境污染等外部性问题。绿色会计核算的目标范围则涵盖了难以用货币计量的各种外部性。从而促使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绿色会计的成本-收益范围大于传统财务会计。传统企业财务会计的成本-收益核算仅限于企业自身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成本和收益。也就是说,一些无法用货币衡量的诸如空气、海洋和臭氧层等对人类至关重要但无财产所有权的物质,不能计入企业的成本和收益。这不仅使企业利润虚高,更为严重的是,这无疑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换取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狭隘"行为,导致企业无视社会整体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绿色会计的成本-收益范围则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的,它不仅反映经济成本,也反映经济活动所产生的非经济成本。绿色会计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并将其损耗计入经济成本-收益核算,迫使企业责任向社会延伸,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局面。
三、绿色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首先,二者的目标都是既要实现经济效益又要实现社会效益,并要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资源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其次,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立绿色会计的理论依据,它为绿色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只有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绿色会计才能正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如实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富裕程度,并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最后,绿色会计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绿色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核算自然资源的损耗及补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绿色会计的理念和核算方法,也唯有绿色会计才能更好地评估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因素,绿色会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绿色会计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奉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是以一切资源
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的。黄树东指出:"中国加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战略实际上是一种……争资金、争资源和争夺劳动力的资源配置机制"。①
如此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我国这样人均资源极度匮乏的经济体来说,实在难以为继。长期以来,由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过于单一(仅使用GDP),未将环境和资源成本等因素考虑进来,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无效利用和严重浪费,超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因此,重新考虑环境和资源因素,将注重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绿色会计应用于对经济发展和效益的评估,已成为我国向"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低浪费"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三)绿色会计是我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许多跨国公司把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把这些国家当成其"污染避难所"。我国作为全球吸引外资的第一大国,"环境剥削"问题势必更加严重。为了避免外资企业对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掠夺,我们必须科学评估外资企业对我国环境和资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绿色会计正是评估这一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为了使我国企业适应国外对环境保护和会计信息披露的种种要求,就迫切需要高度重视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以使我国企业适应国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四)绿色会计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三高一低"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从长远利益看,这就要求企业将过去单纯地追求经济规模、速度和货币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我国企业只有选择绿色会计,考虑环境和资源成本,增大技术和环保投入,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才能始终在竞争中保持动态优势,从而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介绍绿色会计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其与传统会计核算相比所具有的种种优势,指出绿色会计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的客观要求,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的必然选择,是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方向。
展望未来,我们要大力提高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注重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建立综合资源、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健全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修订现行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和资源计价的方法,统一会计信息披露规范,使绿色会计理念尽快融入我们的经济生活。
注释:
①参见黄树东:《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pp345~347。
参考文献:
[1]杨丽.浅议我国实行绿色会计制度的必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9(1).
[2]张丽娟,张红旗.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及其对策[J].会计师,2008(9).
[3]王敏,朱志成.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0(21).
[4]侯红杰.浅谈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经济师,2010(4).
[5]巴利・C・菲尔德,玛莎・K・菲尔德著:环境经济学(第5版) [M].原毅军,陈艳莹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10年4月.
作者简介:吝丽芳(1961-),女,河北邯郸人,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物资供销分公司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