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与美学
——渐行渐思考
USTS苏科
城市规划08

城市规划与美学
——渐行渐思考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古代城市或现代城市、东方城市与西方城市之间都会有所不同,从古时候城市营造的雏形到现代经过规划的城市都给人们展示出城市的风采,我们为之或感到骄傲,或因它的毁坏而有所遗憾。

城市营造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满足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其中不乏有统治阶级的想法也包含了大众的愿望,就在这些矛盾中营造出了形形色色的城市形象,也给大家留下了城市的美学想象。

什么是美的城市成为了人们追逐的焦点,无论是想象的美还是感觉的美,都会让人因陶醉而向往。

城市营造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以满足社会的要求为出发点而构思,构思的中心就在于怎样建构意象、经营意象,而往上延伸还要体现审美的意象,也就是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让人最大限度的感受到美的存在,所以说城市功能的美是本质的,城市空间形态的美是必要的。

艺术的创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的创造,首先需要构思。

而构思的中心,就在于建构意象、经营意象,其目的还是要实现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感悟。

人类对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的。

当然,城市不是作为一件纯粹的艺术品而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艺术的创作角度讲,城市设计关注的多为城市环境艺术的组合,关注街道、广场、建筑、园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关系,确立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并将它们的美体现出来,表达出来。

在艺术构思中,意与象如何结合为意象,是创作者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矛盾。

“象”是客体对象的映像,无论是直接感知的映象,回忆过去而来的表象,还是由联想而来的印象,尽管各自的清晰度不一样,但都要求符合客体对象,要按照客体的外在尺度来再现对象,要求真实。

“意”则是艺术家、设计者主体自身的意向。

主体依照自己的意向来感知、改造客体对象,把客体的外在尺度和主体的内在尺度统一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把意与象结合为审美意象。

美的城市意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取决于设计师对审美意象的建构。

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意象世界,决定于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同时也存在着无数的假、恶、丑。

好的城市形态塑造,应该是能够激发起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快感,设计师的审美意向直接和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相联系,而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处于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对审美意象的经营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审美的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美好向往,对民众陶醉于城市美好生活情趣的提炼,这样城市形象之美就会充分让人们得到深刻的体会。

中国历朝的重要城池出现的宫殿、寺庙、府宅、方格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基本遵从周朝的城市规划思想。

比如长安、北京等城市从布局上看有中轴线,比较规矩,这些城市留给我们的一种美,是一种对称之美、整体之美。

也有以河流、江水或山脉为参照物而建的城市,好比说武汉、南京、宁波等,它们又体现出城市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的一种思想,它同样有着自己的一种美,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即使是在同样的城市类型中也有区别,比如杭州的城市围绕着西湖而建,宁波的城市则围绕着三江汇合而展开
布局,它们在城市规划上会有所不同但总能让人感觉到美,这就是城市的魅力。

千方百计聚集到城市的民众们体会到了城市的美,这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人的特别需要。

那么城市形象的美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或哪些因素引起的,笔者认为这就是追求城市之美、探索其中之美奥妙的开始。

首先,城市形象所表现的美从图形学的角度来看,它好比是一幅韵味独特的抽象画,体现出人按照了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一客观真理。

比如从城市空间形态上来分析,它的美在于空间的整体性和随意性,道路、建筑、植被、湖泊、河流的完美组合,孕育出美的遐想。

而城市的天际线给人以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人们从每个角度观看城市的建筑群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凝固的音乐,它的美在于事物的变化,虚实的场景和整个环境结合的美感,如图1(城市的外轮廓图)。

这样的图形,这样的画卷,不正是我们所朝思暮想的吗?无论是城市的平面布局还是城市的天际线都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形象的美,这些美与其说是人的刻意行为还不如说是规划者无意的创造,因为这些美若隐若现,很难把握。

就像绘画者在绘画前对创作的想象总是和最后作品是有差距的,但人们确实抓住了。

但是,各类城市形象确实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

再比如说杭州的西湖,它周围的规划都围绕着西子湖,西湖好比太阳,道路好比道道光芒。

西湖又像是镶嵌在这个城市的一颗粹灿璀璨明珠,这种图形的美是宏观的,带有强烈艺术感的一种美,也是一种天造之美。

这些美从表面上来看是图形的美,而从深层次的含义我觉得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思想的一种交错,一种情感流露的体现,充分反映出杭州民众对于西湖的态度,以西湖为中心的城市布局这样的图形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而上海的城市形象主要以黄浦江两岸的天际线图形为重点,图形之美来自建筑的高低,颜色的变化,建筑的造型特色等等。

这些城市形象图形特点不同但都反映出人们的愿望,体现出人是按照了美的规律来塑造城市形象的。

其次,城市的美来自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展示和重新演绎。

城市的文化积淀是长期连续的继承和发展的,没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是很难让人从心灵感到愉悦的,它也不能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宿。

城市的美是精神和物质的完美结合,既能让人感到城市建筑的美和周围环境的和谐,又能感到城市文化底蕴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安慰或震撼。

拿西安这座城市来举例,从布局上它延续了古时候长安的布局,现在挖掘出曾经在这座城市发生的事和物来描绘这座城市,这就给城市增加了更多文化想象,这种文化想象因美好而让人细细体会,城市也因展现出了社会历史文化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文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但文脉是连续的,城市形象也是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而不断进步的,以更加符合民众的审美情趣来展现的,重新演绎出城市的历史情怀。

评判城市的美,不单要考虑城市物件的美,更要考虑这些物件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信号。

城市给我们带来文化想象空间的多少才是城市空间形态之美升华的关键。

在营造城市形象上,文脉的延续是丰富城市形象美的重要环节,现在有很多城市在城市建设上都注重对它的历史文化进行一定的挖掘,比如说成都就对巴蜀文化进行了发掘,给整座城市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

城市景点建设给我们传递一个又一个故事,这就是历史文化的延续带给城市之美的文化想象。

再次,城市的美由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宗教信仰和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在审美的过程中不能用一条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城市,只要城市所具有的特征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就是美的表现。

纵观各国、各地区,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美理解会有所不同,但他们不断追求自己心中目城市的想法是长期存在的,这些想法造就了过去很多城市的辉煌和伟大,但是,一些城市规划者在实践中也同样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刻意追求城市的现代化与国际性,特别是现在的一些中小城市一味的向特大城市看齐,使城市在规划上趋于雷同,抹杀了城市自身的特点,这是不可取的。

城市规划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一
定要提高城市的整体美感和独特感,每座城市所蕴涵的各种因素不尽相同,若出现模样相同的城市是可笑的。

如把北京城规划成象伦敦那样,北京的历史性、区域性和人文性就不复存在了,东方人的生活方式也就完全改变了。

城市的特征其实是区域环境、经济基础、地方信仰和人看待事物的态度所决定的,考虑城市的各种因素和尊重城市的特征是城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比如说拉萨,它的城市特征非常明显,主要是它的地理位置独特、崇尚宗教信仰和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所决定的。

拉萨这座城市就好像是从青藏高原生长出来的,和周围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城市的特征就是为这里的土地和人们量身订做的一样,完全符合当地人们对城市之美的想象空间,也符合其它区域民众对拉萨城市形象的期盼,这样的城市比不上北京的古老、上海的现代,但只要按照它的自有方式去营造,保持特色,就是最好的。

最后,城市的美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是可以创造的,城市营造的合理与否、美丑与否,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城市的美应该是一种动态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城市的各项功能和提高城市的品位,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美学特征。

比如上海的新天地,由老城区改造而勃发出了新的生机,它充分让人感觉到了它的美,这种美是时代赋予的新美感,是它曾经美的再创造,这种动态的美、变化的美是难能可贵的。

又比方说武汉的洪山广场,改变了合理规划前区域交通不通畅的问题而变成了现在的一道城市风景线,尽管它在规划上还是有不足,但它朝着美的方向在发展,体现出了城市功能美的本质和空间形态美的必要。

再比方说宁波的天一广场,这里曾经是区域居民环境的洼地,而经过创造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城市的商业中心,它区域规划的合理、建筑设计的独特和以前环境的继承,都使之成为城市的时代经典。

这种创造的美提高了城市的品位,更符合人们的心灵愿望,是时代美学发展的显著特点。

总之,展现城市的美是城市营造所追求的永恒主题,我们对城市功能的美与空间形态美的思考无处不在,这或许就是大家追逐高尚生活品位的原动力吧。

今天,我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如果能朝着追求城市功能和空间形态两方面去进行,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一个真正追求美的社会,这也是我们追求和谐环境的基础,这样的城市才值得我们居住和生活,才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和精神的家园,城市的美才会进一步得到创新。

这些美的思考会给我们无边的想象,也是城市美学发展中不变的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