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着力点放在

小型企业上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针对制约当前我国小企业发最的最大瓶颈“融资难”问题,在多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应用大量数据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金融资源配置和我国市场结构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小企业,应当改变对问题的认识角度与政策思路,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改变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改革相关制度,调整相关政策,明确改革目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政策建议

融资难已经成为我国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制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我国金融资源的实际供给与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存在严重矛盾,最主要矛盾是绝大部分金融资源供给由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大中型银行金融机构控制,绝大部分金融资源配置由国有企业和非国有大中型企业获得,绝大多数(95%以上)小型企业得不到任何正规金融资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小企业,应当改变对问题的认识角度与政策思路,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改变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改革相关制度,调整相关政策,明确改革目标。

一、我国企业融资存在五大结构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及其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成千上万家企业的成长壮大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30年来,我国金融规模总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货币供应总量看,全国货币供应量1978年为1 367亿元(当时无此统计指标,此处按当时的存款余额和流通中现金总量之和计算),2008年为47.51万亿元,增长了近350倍;从存贷款总量看,1978年全国存款与贷款余额为1 155亿元和1 890亿元,2008年为46.62万亿元和30.34万亿元,分别增长了400多倍和160倍。30年来,我国企业数量规模与成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我国企业总数大约为100多万家,个体户不到20万家。2008年,我国工商注册的各类企业总数为971万户,注册资本(金)43.48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56.88万户,注册资本(金)4.78万亿元;集体企业85.68万户,注册资本(金)6 157亿元;公司企业105万家,注册资本(金)17.14万亿元;外资企业43.49万家,注册资本(金)1 191亿美元;私营企业657万家,注册资本(金)11.73万亿元。另外,有个体户2 917万家,注册资本(金)9 005亿元。

由于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相对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来说比较滞后,特别是相对于我国市场主体数量、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发展明显滞后,尤其是相对于非

公有制企业的迅速发展更是明显滞后,带来了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矛盾:金融资源实际供给流向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取向的矛盾。矛盾最集中体现在小企业(前述工商注册的971万家企业中的99%为小企业)融资难上,它一直是制约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展和企业成长壮大的长期性大问题,至今未能得到很好解决。金融资源实际供给流向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取向的这一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五大结构性矛盾:一是金融资源国家垄断为主同生产要素市场配置为主的矛盾;二是金融管理政策的计划与市场并重同34实际经济运行的市场为主的矛盾;三是国有大中型银行十分强势同民营中小银行十分孱弱的矛盾;四是国有企业、大企业融资充足有余同民营企业、小企业融资严重不足的矛盾;五是正规金融资源流动性相对不足同非正规金融资源地下快速流动的矛盾。

二、金融资源配置要适应市场主体结构变化特点的客观要求上述五大矛盾的存在,造成了我国金融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而这种不适应性的长期存在,凸显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从目前来看,我国银行业四大类金融机构中,大型商业银行即国有的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即中信、光大、华夏、民生等,其掌握的银行金融资源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而百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各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少数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其掌握的银行金融资源占全国的不足三分之一。前者的金融源较多倾向服务于大中型企业,受惠企业数量不足全国企业总数的1%;后者的金融资源倾向服务于小企业,但受惠企业数量充其量也不足全国企业总数的10%。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银行贷款的企业覆盖率为54%,而我国在规模或限额以上企业中银行信贷覆盖率大约在20%左右,规模或限额以下企业不到2%,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因此,我国银行金融资源配置和市场主体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倒挂现象和巨大的需求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健康发展必然需要有效的金融支持。从企业有效需求的角度讲,无论是大中企业还是小企业对分享金融资源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只要市场中有大中小企业等需求不同的各类企业群体,就应当有相对应的金融资源配给来满足各类有效需求。国家的金融资源供给理应流向各类企业的有效需求,银行设置结构也理应与各类万方数据企业的数量结构相适应。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亟须调整以适应市场主体结构变化特点的客观要求,以形成一个能够高效率配置金融资源、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一种能使金融资源自动流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改善和资金使用效率提高的资源配置机制。

三、我国企业融资问题主要在于小企业融资难一直以来,我国习惯于将中小企业相提并论。从2002年颁布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来,人们将过去的大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提法逐步改变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无论是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金融机构的具体执行或监管措施,抑或社会各界的舆论导向和评价观念,都将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相提并论。因此,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我国的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际上,中小企

业融资与小企业融资大不相同。目前,来自金融与产业部门的不同判断本身说明了中小企业融资与小企业融资是悬殊很大的两个问题。金融部门认为,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已经大为改善。近年来金融部门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外部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银监会提出中小企业融资要坚持“四个到位”、确保“六项机制”、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等一系列措施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改善更快。数据表明,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0.31万亿元心],占全部企业贷款的53.06%。2009年上半年,全国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增企业贷款3.9万亿元,其中,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56.6%。另一方面,工信部和中小企业认为小企业融资依然艰难。尽管采取了不少积极措施并取得了相当效果,但小企业依然融资无门。尽管2009年全国信贷规模迅猛增长,但大多数小企业却依然得不到贷款。二者判断不一,说明中小企业融资绝不能简单等同于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信贷数据绝不能说明小企业融资状况。现有数据表明,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基本没有解决。一是大银行的小企业客户数量非常少。根据中国工商银行的数据,到2009年6月,工行的企业客户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为1.9万多家和3.4万家,占企业客户的31.9%和55.9%,贷款为16 262亿和4 041亿,占企业贷款的39.36%和9.78%。工行2008年底有营业网点15 676个,平均一个网点才有2.2个小企业客户。

实际上,我国中型企业问题与小型企业问题差别很大。一是数量差别明显。在我国,企业结构呈35万方数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4期现出大企业很少,中企业不多,小企业占绝大多数的金字塔形状。从市场主体看,2009年6月全国注册私营企业692万家,占全国企业的69%,户均注册资本185万元,另有个体工商户3 063万户。o从工业企业看,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5.9万户,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0.8%,9.05%和90.15 o/;另外还有100多万家规模以下企业o[43总体看,全国大企业不到1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不足0.1%;中型企业不到10万家,占不足1%;其余99%以上是小企业。二是信贷条件差别很大。我国中型企业,其资产质量、管理规范、经济效益、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等方面,绝大多数中型企业符合银行信贷要求,因此,绝大多数中型企业都在银行开户并获得授信和贷款。三是银行信贷覆盖率差别悬殊。从国际比较看,根据有关数据,银行贷款的企业覆盖率水平,发展中国家为10%以上,发达国家为54%。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45个国家企业信贷发放情况的研究,大中小三类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比重大约是58:23:19。可见,中型企业信贷状况与大企业近似,与小企业甚为悬殊。如果将中型企业与小企业融资问题混同,必然导致认识判断与政策决策的失误,客观上掩盖了我国企业融资问题的实质,误导了人们认识与判断问题的方向,影响了国家金融信贷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拖延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因此,要把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着力点放在小企业上。一方面,要改变认识和判断问题的角度与思路。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应将解决中小企业问题调整为解决小企业问题,既包括小企业融资问题,也包括小企业的财税、就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从金融机构方面看,不宜再笼统地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应明确提出着力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要明确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是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