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司琼预防妇科手术后并发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拉司琼预防妇科手术后并发恶心呕吐
的临床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不同途径应用格拉司琼预防妇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120例,应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A)、格拉司琼静脉组(B)和格拉司琼硬膜组(C)。
在手术结束前,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ml、B组静脉注入格拉司琼3mg/50ml,C组格拉司琼3mg加入镇痛泵。
观察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和用药后5min、10min时BP和HR的变化,术后0~8h、8~24h恶心、呕吐或恶心伴呕吐的发生率。
结果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后BP 和HR 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
B、C两组术后0~8h、8~24h恶心、呕吐或恶心伴呕吐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1)。
结论格拉司琼静脉输注和硬膜外用药都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麻醉;手术后恶心呕吐;格拉司琼
手术后恶心呕吐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多见于女性患者,对其生理、心理和术后恢复均有许多不利影响。
格拉司琼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药的衍生物,对手术及致吐药所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较强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研究时间为2007年
1月~12月,旨在观察妇科手术中静脉和硬膜外两种途径应用格拉司琼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期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2~45岁,平均40岁。
其中卵巢囊肿60例,子宫肌瘤60例。
所有患者术前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基本正常,无引起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疾患,术前未用任何止呕药。
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格拉司琼静脉组(B组)和格拉司琼硬膜组(C组),每组40例。
三组患者年龄分别为(42±5.2)岁、(44±3.4)岁、(41±3.1)岁;体重分别为(52±3.2)kg、(52±4.5)kg、(50±4.0)kg;手术时间分别为(61±15.5)min、(62±18.2)min、(61±16.8)min。
三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后BP都为15kPa左右,HR为72次/min左右,BP和H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患者术前30min 肌注阿托品0.5mg加苯巴比妥钠0.1g。
入室后开放静脉,经腰2~3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左旋布比卡因15mg,然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cm,妥善固定。
控制麻醉平面在胸6以下。
手术时间超过1h,可硬膜外腔推注1.6%利多卡因维持麻醉以满足手术要求。
手术结束前15min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注入负荷量5ml,镇痛药液配方0.125%左旋布比卡因5ml加丁丙诺啡0.6mg,均采用连续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混合模式,连续给药速率为2ml/h,单次给药剂量为3ml,锁定时间为15min。
同时A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50ml;
B组静脉给予格拉司琼3mg;C组格拉司琼3mg加入镇痛泵。
观察三组患者在用药前后BP和HR的变化,手术后8h和24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24h视觉模拟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B、C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与A组相比术后8h内恶心、呕吐或恶心伴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均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B、C 两组术后8~24h内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均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三组妇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略)
与A组相比,P均0.01
3 讨论
3.1 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机制手术后恶心伴或不伴呕吐,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多见于女性患者。
患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术前禁食、手术操作刺激、牵拉反射和麻醉药物的影响,常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现象,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情绪、进食、伤口愈合状况,甚至可造成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术后镇痛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但镇痛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
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总发生率为25%~30%[2],尤以腹部、妇科手术患者为甚。
术后恶心、呕吐是由一系
列因素引起的,如手术种类、麻醉方法、术后禁食禁水、过早搬动患者、麻醉药物残留及镇痛所用的阿片类药物等[3],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巴胺、阿片、5-HT3、组胺、胆碱能等多种受体,在诸多因素中5-HT3受体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有密切关系[4]。
既往所使用的甲氧氯普胺、氟哌利多、异丙嗪等止吐药,不但疗效不理想,部分药物还存在着嗜睡、口干、低血压及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5]。
近年来,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药已广泛应用于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3.2 格拉司琼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效果格拉司琼是高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药,通过高选择性地阻断位于化学感受诱发区的5-HT3受体和位于迷走神经末梢的5-HT3受体,从而达到中枢和外周的双重作用[5]。
本组结果表明,预防性静脉应用格拉司琼3mg和硬膜外应用格拉司琼3mg,对循环功能无影响,说明在麻醉下用药是安全的。
两种用法均显著地降低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本组选择在CSEA下行妇科手术、术后行PCEA 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避免了全麻药、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等诸多诱发术后恶心、呕吐的因素,可以更好地反映PCEA所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盐酸格拉司琼对PCEA 所致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静脉用药和硬膜外使用,预防术后PCEA 所致的恶心、呕吐,效果都很好。
临床使用就可以静脉用药代替硬膜外用药,减少硬膜外用药的种类。
【参考文献】
[1]陈霞.盐酸格拉司琼在术后阵痛中抗恶心呕吐的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4):599.
[2]陈云俊.格拉司琼用于硬膜外镇痛抗呕吐作用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10):628.
[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82-1383.
[4]陈艳青.格拉司琼用于预防麻醉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2):271.
[5]徐建国.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7):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