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 第七章 调味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温度与味觉阈值的关系
CT
8
氯化钠(5×10-4%)
6
盐酸(1.8×10-4%)
4
硫酸奎宁(5×10-4%)
2
糖精(1×10-4%)
0
17
22
27
32
37
42℃
表7-1 各种物质的成味阈值
名称
味道
阈值mol/L
蔗糖

0.03
柠檬酸

0.003
硫酸奎宁
源自文库

0.00008
食盐

0.01
味精

0.0016
二、酸味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酸味给人以清凉和爽快的感觉,有增进食欲、促进 消化吸收的作用。同时,酸味剂还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 调解食品体系的酸碱性 2. 防腐剂 3. 改善食品风味,香味辅助剂(磷酸-可乐,酒
石酸-葡萄,苹果酸-果香) 4. 防止氧化或褐变 5. 护色剂、护色助剂
三、酸味剂的基本特性
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
盐-咸味,糖-甜味,酸-酸味,生物碱、重金属盐-苦味
温度 浓度和溶解度 不同味觉间的作用(对比、消杀、变调、
协同、疲劳、掩蔽现象)
结构的细微变化味感也变化
C2H5—O— C2H5—O—
—NH—C—NH2 甜味 O
—NH—C—NH2 苦味 S
O—C2H5
—NH—C—NH2
无味
食品风味
是食物的客观性质作用于人的嗅觉和味觉等
感官器官而产生的综合知觉。
前者决定于食物的来源、存贮条件、和加工 技术等可变的客观因素;后者为人的生理、心理、 健康状况、习惯、种族等主观因素和环境所左右。
味觉的分类
日本:酸、甜、苦、咸、辣 5种 欧美各国:5种 + 金属味 印度:淡味、涩味、不正常味+ 5种 中国:5种 +鲜 + 涩 有些国家还有:凉味、碱味等
无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 3.4~3.5之间, 有机酸的酸味阈值在pH 3.7~4.9之间。
在相同pH下酸味强度不同,乙酸 > 甲酸 > 乳酸 > 草酸 > 盐酸
相同浓度下酸味强度为:L-抗坏血酸 < 柠檬酸 < 酒石酸 < 磷酸 < 延胡索酸
酸味的特征
令人愉快的酸味剂:柠檬酸、抗坏血酸、葡萄 糖酸、L-苹果酸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正常生产需要”添加。 ADI:不需要规定
广义观点:食物在摄入前后刺激人的所有感官而产生的 各种感觉的综合。包括味、嗅、触、听等感官反应引起 的化学、物理、和心理感觉,是这些感觉的综合效应。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烹饪菜肴讲究质、 色、香、味、形和器的统一。
质;原料的质量和品种
色、香、味、形:食品原有的或经过加工 的性质
器:食物的烹饪器皿和餐具
4.不同味觉间的作用—协同(相乘)
味精+5´-肌苷酸或 5 ´-鸟苷酸鲜味成倍增 加,不是两者相加。
麦芽酚对任何风味都能协同,饮料果汁 中添加可增加甜味。
5.不同味觉间的作用——疲劳
吃第二块糖感觉不如第一块甜 味精加的越多鲜味越来越淡
6.不同味觉间的作用——掩蔽
第一节、酸味剂 Acidifiers
伴有苦味的酸味剂:DL-苹果酸 伴有涩味的酸味剂:磷酸、酒石酸 有刺激性的气味的酸味剂:醋酸、丁酸 有鲜味的酸味剂:谷氨酸 柔和、具后酸味:乳酸 海扇、豆酱味:琥珀酸
四、酸味剂在使用中注意事项
酸味剂与纤维素、淀粉等原料作用,也与其他 添加剂相互作用,在使用时要注意加入的时间 和顺序。
固体酸味剂有吸湿性和溶解性,必须采用适当 的包装。
选用适当的酸味剂。 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五、常用的酸味剂
(1)乙酸 (2)乳酸 (3)酒石酸 (4)苹果酸
(5)富马酸 (6)柠檬酸 (7)己二酸 (8)磷酸
3.果酱和果冻
4.水果硬糖:4~14 g/kg 5.冰棍和雪糕 6.产品标准化(PH调节剂) 7.抗氧化剂的增效剂及羊奶的除膻剂组分
第七章. 调味剂
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食品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的种 类,掌握它们的主要特性及使用中注意 问题,了解其发展状况
主要内容
调味增香的机理 第一节、酸味剂 第二节、甜味剂 第三节、鲜味剂
食品产生的感觉反应及分类
刺激物 食 物
感官反应
味觉(甜酸苦咸等) 嗅觉(香、臭等)
触觉(硬、粘、热等) 运动感觉(滑、干等)
浓度、溶解度
甜味在任何被感觉的浓度——愉快感受 单纯苦味——令人不快 酸、咸低浓度下——愉快感
高浓度——不愉快 溶解度大 –蔗糖——甜味产生快,消失也快 糖精较难溶——味觉产生慢,维持时间也长
1.不同味觉间的作用——对比
甜味剂+咸味剂——更甜 西瓜加少量盐提高甜度 粗砂糖比纯砂糖甜
鲜味剂+食盐——更鲜
❖酸味剂是指以赋予食品酸味为 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一、酸味与其它味的关系
(一)酸味与甜味的关系 二者之间易发生互相减弱的关系。
(二)酸味与鲜味的关系 如在食醋溶液中添加了高浓度的鲜汤后,则可使鲜 味有所增加,所以在制作用食醋调味的菜肴时如需 要提高鲜味,应添加鲜汤,而不宜添加味精。
(三)酸味与咸味的关系 食醋中添加少量的食盐后,会觉得酸味减弱,但是 在食盐溶液中添加少量的食醋则咸味会增强。
从生理学角度看
基本味感:甜、苦、酸、咸 辣味:刺激口腔粘膜、鼻腔粘膜、皮肤、三叉
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感。 涩味:口腔蛋白质因刺激而凝固所产生的收敛
感觉,与触觉神经末梢有关。 鲜味:由于呈味物质与其它味感物质相配合时
能使食品的整个风味更鲜美,欧美国家——风 味增效剂、风味强化剂。
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
视觉(色、形状等) 听觉(声音等)
感觉分类 化学感觉 物理感觉 心理感觉
什么是食品风味?
狭义观点:风味决定人们对食品的选择、接受和吸收, 它是食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综合生理反应— —食物刺激人类感官而引起的化学感觉。
另一观点:风味是由摄入口腔的食物使人产生的各种感 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具有的总的特性——化学 感觉和物理感觉的总和。
2.不同味觉间的作用——消杀
食盐、奎宁、盐酸中任两种适当浓度混 合,其中任何一种比单独使用味觉更弱。
酸、甜 热带植物匙羹藤叶子---酸 抑制甜、苦味
3.不同味觉间的作用——变调
尝过食盐、奎宁后,无味的水——变甜 西非的神秘果,含碱性蛋白,吃后再吃
酸的东西,感觉甜。 吃了酸味橙子,口内有甜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