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法三角高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间法三角高程代替二等水准引点上桥
宋宝欢
(中交一公局一公司双城制梁场哈尔滨)
摘要:目前正在兴建的哈大客运专线,箱梁顶面距地面高差平均都在10m左右,箱梁顶面高程控制点精度要求在±1mm。如何将高等级高程控制点引上桥面,在全桥梁路段,采用精密水准测量很难施测。如何引高程控制点上桥是现场测量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在确保仪器精度、适当改正施测方法的条件下,高差测量精度可达类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可以满足轨道部分施工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三角高程、中间法、精度对比分析观测实例
1工程概况
哈大客运专线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自大连DK0+681.9起,至于哈尔滨站DK931+800,正线全长903正线公里,双线运行。
由于客运专线工程对轨道板定位精度要求极高,需要在线下工程原有控制点CPI、CPII基础上加密CPIII点。CPIII点高程施测前首先要把CPI、CPII点引测至箱梁顶。CPIII点水准线路起始控制点采用中间法三角高程引测, CPIII点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每条线路两端点(即三角高程引测的点位)高程在不同水准线路中应加以校核。
2中间法三角高程的原理
如图1 ,为了测量点A 到点B 的高差,在I处安置全站仪、A处安置棱镜,测得IA 的距离D1 和垂直角α1 ,从而计算I 点处全站仪中心的高程HI
HI = HA + v - Δh1 (1)
然后把A 点处的棱镜丝毫不改变其高度安置于B 点处,测得IB 的距离D 2 和垂直角α2 ,从而计算B 点的高程HB
HB = HI +Δh2 – v (2)
点A 和点B 高差HAB为
ΔHAB = HB - HA = v - Δh1 +Δh2 - v =Δh2 - Δh1 (3)
从式(3) 看出, 欲求的点A 和点B 的高差已自行消除了仪器高和棱镜高, 也就不存在量取仪器高
和棱镜高的误差了。
1
2
I
3 中间法三角高程上桥的精度分析
3.1单向观测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Δh = D ³tan α+ (1-k)³(D2/2R )+ i- v 简化为:
(4)
Δh = D ³tan α+ 0.43³(D2/R )+ i- v
式中,Δh 为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 D 为仪器到棱镜的平距;α为垂直角; k 为大气垂直折光系数, k = 0. 14; R 为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R = 6 371 km; i 为仪器高; v 为觇牌高或棱镜高。
3.2单向观测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误差公式为
m2Δh = (tan αmD) 2 + ((D/cos2α)³(m α/ρ))2+ (D 2/2R)²m2k + m2i+m2v (5) 式中:ρ=206265″,从式(3) 看出施测AB 的高差时是不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的,因此不存在仪器高和棱镜高的误差mi , mv ,式(5) 变为
m2Δh = (tan αmD) 2 + ((D /cos2α)³(m α/ρ))2+ (D 2/2R) ²m2k (6) 从式(6) 可知单向观测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误差只与距离、垂直角的误差和两气差有关.
3.3 点A 到点B 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Δh = Di ³tan ai +0.43³(Di2/R) -(Dj ³tan αj + 0.43³(Dj2/R)) (7) 点A 到点
B 高差误差m ΔHAB 的计算
m2ΔHAB = m2Δh1+ m2Δh2 (8)
3.4 单向观测三角高程测量高差的误差分析。
当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测量距离和垂直角, AB 点的高差能达到什么精度呢? 现令:
mα = ±1. 0″, ms = ±1. 0 mm
代入式(6) ,按不同的距离和垂直角计算高差的误差, 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mD = ±0. 001 m mα= ±1″ mk = ±0. 05
从表1 看出距离在100 m、垂直角在28°以内,按式(8) 计算mΔHAB是小于±1. 0 mm 的。从而得出结论,在一定的距离和一定的垂直角下, mΔΗAB是能满足±1. 0 mm 的要求的。
3.5 不量取仪器高、棱镜高的措施。
①在一个测站上观测A 和B 点的距离和垂直角,并应保持仪器稳定,否则应重新安置仪器并重
新观测。
②观测A 点完成后, 把放置在A 点的棱镜移至B 点, 此时应严格保持棱镜高不发生任何变化,
以消去棱镜高,确保不产生棱镜高误差。
4观测要求
每个测站要采用不同的仪器高进行2 次测量,根据精度要求,自表1得出,距离最大允许值不超过
100m,垂直角最大允许值不超过28°。前后视所使用的花杆及棱镜必须是同一套,不必量取仪器高。
每次测量的技术要求如表2、表3。
表2 竖直角观测
视线长测回数两次读数互差测回间指标差互差测回差≦100m 4 ≦±1″≦±3″≦±2″
表3 距离观测
测回数每测回读数次数四次读数差测回差
2 4 ≦±2mm ≦±2mm
5读数要求
1 .垂直角读、记至0. 1″,计算至0. 1″。
2. 距离读、记至0. 1 mm ,计算至0. 1 mm。
3. 气温读、记至0. 2 ℃。
4. 气压读、记至1 Pa 。
6 高差较差要求
1. 两次仪器高测得的高差较差应≤±1. 0 mm。
2. 不同测站测得的相同两点的高差的较差应≤±1. 0 mm。
7 仪器设备配备
侧角精度1″;测距精度1+1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