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0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试题 历史(二)学生版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
22.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创立资源保护队,主要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到1941年为止,共计招募了250多万青年人参加,开辟了740多万亩国有林区和大量的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最受欢迎”,“最无争议”,也“最为成功”。上述评论的主要依据是
A.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失业救济并举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君主直接控制地方
C.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D.宗法制受到了挑战
2.战国考古史记载,河北西家庄的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这个遗址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发现农具铁范28副51件;辽宁抚顺的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工具的85%。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铁农具推动农业发展
A.九品中正制被彻底抛弃
B.统治者实行了新的选官制度
C.士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
D.统治者被迫重用庶族地主
6.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五月,下了“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先处分一切不许,并令毁拆”的诏令。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二月,再次下诏:“京城内庄宅使界诸街坊墙,有破坏,宜令取两税钱和雇工匠修筑”。这从侧面反映了
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
D.成为封建君主的政治利用工具
5.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项)中提到:“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之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知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籍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现象,由此推断
A.秦汉时期的九卿
B.隋唐的门下省
C.宋初的中书门下
D.清朝的军机处
9.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
A.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并分析其主要不同。(13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新历法称“格列高利历”,最初只在法国、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采用,其后 300 余年间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见下表)。
格列高利历大事记
B.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
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0.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sǒu)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李贽这种思想
A.批判理学空疏学风
B.与陆王心学思想一致
A.市民与政府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城市市政建设工程破坏相当普遍
C.资本主义萌芽大量存在
D.坊市制度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
7.唐大中九年(855年),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25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御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由此可知,唐代
到17世纪末
一些新教国家如德意志、荷兰纷纷放弃宗教抵制,改用格列高利历。
1752 年
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外贸交往的需要,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
到19世纪末
格列高利历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从19世纪70 年代起
格列高利历扩展到非基督教世界。1873年和1875年日本和埃及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采用公历。
2020届高三入学调研考试卷
历史(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13.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中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心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应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据此表明新文化运动
A.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刻而全面
B.主张改造传统文化
C.有遵循进化理论全盘西化的倾向
D.力图挽救民族危亡
14.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这些改动的前提是
21.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0.詹姆斯·弗农在《远方的陌生人》中提到:“短短的200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无‘关系’就寸步难行的熟人社会,逆转为陌生人的天堂。”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C.追求现代的生活方式
D.世界日益连为一体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
C.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D.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4.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18.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这说明
A.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17.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
B.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
C.统治者分权Fra Baidu bibliotek衡肃净考风
D.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
8.明代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给事中4至10人不等。六科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当时规定,以皇帝名义发出的制敕,给事中要对之进行复核,看其中有无不妥之处。如有发现,可以封还并奏报。据此判断,明代六科给事中类似于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常平仓法,以丰岁谷贱伤农,故增价收粜(卖出粮食),使蓄积之家无由抑塞,农夫须令贱籴;凶岁谷贵伤民,故减价出籴(买进粮食),使蓄积之家无由邀勒,贫民须令贵籴。物价常平,公私两利也。安石以常平法为不善,更将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置提举官以督之。(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B.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D.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
19.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
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A.新兴工业国家已居优势
B.国际组织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C.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
D.20国集团成为全球权力中心
24.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B.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C.政府把资源保护放到新政的首位
D.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23.1975年,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成立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六国集团。1976年,加拿大加入后,G6变为G7。1998年俄罗斯加入,G7演变为G8,1999年,G7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南非、巴西等十一个新兴工业国家及欧盟加入,G20成立。从G6到G20说明:
当今
公历为各国普遍使用,但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在中国,农历和公历并存,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穆斯林的节日都按伊斯兰历计算。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会同刘康公、成肃公准备共同伐秦的时候,刘康公对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时失礼不敬的行为强烈不满,他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推断当时的情况是
C.挑战孔孟正统权威
D.源于明朝统治的将亡
11.蒋廷黻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他的诏书中有田亩制度,其根本思想类似原始共产主义: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但是他的均田主义虽有详细的规定,并未实行。”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削弱了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力
B.旨在利用均田主义消灭地主阶级
C.以宗教革命与社会革命改造国家
B.中原出现最早的铁农具
C.铁农具应用较为普遍
D.政府很重视推广铁农具
3.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基葬被选人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基中发掘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基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所谓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就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央的权力结构中将群臣的权力集中于皇帝。这样就形成“惟以一人治天下”的局面。的确到了清代,无论是皇权的专制还是中央集权的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清朝皇权专制达到顶峰的表现。(12分)
A.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
D.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25题、第26题为必考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D.出现了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
12.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清政府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这些措施表明清政府
A.国家的机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开展“实业救国”维护专制统治
D.为工商业者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A.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5.《共同纲领》提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济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宪法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全盘否定
B.两者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两者均由全国人大通过
D.反映了社会性质正发生改变
16.1998年国务院关于实行住房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与这一目标相关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B.住房商品化的完全实现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矛盾的尖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