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南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第十二章南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第十二章南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南极自然环境特征

赵烨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100875 北京)

1.南极地区概况

南极洲在19世纪20年代被发现以前没有正式名称,古希腊地理学家、地图学家和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aeus,约90-168年),根据古希腊人按照对称与平衡原理的推测,公元2世纪绘制的地图上在印度洋南部画出了跨越地球“底”部大陆,命名为“未知大陆”。15世纪晚期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地理环境考察时代,拉丁美洲等一系列新大陆的发现,使世界已知陆地面积增加了一倍,15世纪欧洲出版的许多地图均还将这个传说中的理想大陆标绘在地图上,只是其界线更靠南,并重新命名为“南方次大陆”。理想“南方大陆”的轮廓后来被航海家一次次地修改和缩小。1497年科斯瓦德

伽马带领地理学家绕好望角航行后,第一次对“南方大陆”轮廓作了较大的修改。费尔南德斯麦哲伦于1519-1521年第一次环球航行又再次缩小了“南方大陆”的范围。之后一些地理学家认为,麦哲伦海峡以南的火地岛是南方大陆的一部分。1578年费朗西斯德雷克意外地发现了火地岛以南的海峡即德雷克海峡,证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合恩角以南是相通的,火地岛只是一个岛屿。于是“南方大陆”这部分便不复存在了。

与此同时伴随着殖民主义的发展,殖民主义者和地理学家并没有停止他们的考察,也没有放弃寻找“南方大陆”的努力。16世纪晚期,所罗门群岛和太平洋上许多岛屿的被发现,以及1642年荷兰人塔斯马发现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均提供了“南方大陆”可能存在的证据。后来又出现了新的神话说“南方大陆”是个人间乐园,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宝藏和幸福的人民。这进一步地催化了西方殖民者和航海家的向南方航行探险的活动,其中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1728-1779)于1772-1775年率领决心号和冒险号向南航行,并到达了南极大陆沿岸,才证明南方大陆的存在,并指出南极大陆并不像当时人们猜想的那样美好,而南极大陆是一块极端寒冷、冰雪覆盖的不毛之地。之后随着捕猎海豹业的发展导致了南极大陆的进一步发现。

南极地区一般是指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和南大洋,总面积为520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极洲又包括南极大陆、南极半岛和周围岛屿,其总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南极洲在地球的七个大洲中面积位于第五。环绕南极洲的海洋有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它们统称为南大洋,其面积为3800万平方公里,被称为世界第五大洋。

南极洲我们这个星球上最遥远最孤独的大陆,它严酷的奇寒和恒古不化的冰雪,长期以来拒人类于千里之外。人类在其它大陆生息繁衍,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但这块占地球陆地总面积1/10的冰雪大陆,笼罩它的神秘面纱近一两个世纪才逐渐被揭开。已有的科学研究表明:南极洲并不是游离于文明世界之外的大陆,如果把今天人类生存的各个洲称作我们星球的绿色世界,那么南极洲这个白色世界,不仅与绿色世界息息相关,而且在关系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南极则以不可忽视的力量顽强地制约着绿色世界。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其平均海拔为2350米,同时它也是一个无土住居民、无树木的大陆,因此,南极洲是人类共有的唯一一个大洲,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块净土,它受人类的污染最少,故也称它为世界公园。南极大陆虽然千年冰封,万古长寒,却是一块万宝之地,经过几十年的科学考察,已证明在南极大陆及其外围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铁、煤、铜、铅、锰、金、银、铀、石油和天然气等多种矿产资源,另外南大洋还有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如磷虾、企鹅、海豹、鲸类和鱼类。其中磷虾的蕴藏量约有50亿吨,科学家认为人类每年捕捞1.5亿吨磷虾资源,也不会影响南大洋的生态平衡,即全世界每人每年平均可享用30公斤磷虾。

2.南极条约简介

那么是谁最先发现南极大陆?这个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现在仍然还没有结论。美国人认为: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人是美国海豹猎手纳萨尼尔帕尔默(Nathaniel Palmer),他于1820年11月18日到达了合恩角以南的地方。英国人认为:南极大陆是英国航海家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斯(Edward Bransfilds)于1820年1月30日发现的。俄国人则认为: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人是费边别林斯高晋(Fabian V Bellingskausen)于1820年1月26日发现的。关于谁最先发现南极大陆的争论,显然带有明显政治的目的和占有的企图。我国人民认为,世界各国人民对南极大陆的发现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南极应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南极洲尚无土著居民,但本世纪70年代智利宣布第一个南极人已在智利南极考察站马尔什基地出生。但是国际学术界认为离开外界的支援,人们无法在南极洲生存,因此南极洲还是没有土著居民,南极洲是人类共有的领地。然而面对南极洲那纯洁的自然环境,无穷的淡水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再加南大洋极为丰富的蛋白资源,它早已成为开发者注意的目标:

1917年3月28日英国确定其福克兰群岛领土的界线为:50S以南,20W-50W;58S 以南,50W-80W。

1923年7月30日新西兰宣布兼并60S以南,160E-150W

1936年8月24日澳大利亚政府接管60S以南,45E-160E,但不包括法国的阿德雷地。

1938年4月1日法国兼并60S以南,45E-142E。

1941年11月6日智利将53W-90W的125万km2的领地划归其麦哲伦省。

1940年11月3日阿根廷划25W-74W范围为其领地

之后挪威也宣布南极洲25W-74W为其领地。

上述少数国家纷纷对南极洲的领土要求,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占地的浪潮进一步的激化了对南极地球的领土要求和经济利益的争夺。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1955年7月由前苏联、美国、法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例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等12国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一次国际南极会议,强调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的合作精神,协调各国的南极考察计划,并同意暂时搁置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决定由12个国家分别在南极洲建立50个科学考察站,之后1957-1958年的IGY(国际地球物理年)前后,有近万名科学家在南极洲进行了实地考察。有效的国际科学合作促进了南极地区的国际政治和解,1958年在任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倡议召开12国南极洲会议,着手缔结一项《南极条约》。并于1959年12月12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之后经过阿根廷、澳大利亚、比例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和前苏联12国政府先后批准,于1961年6月23日正式生效,其有效期为30年,1991年该条约又延期30年。《南极条约》共计14个条款如下表所示。

该条约的中心内容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禁止在条约区内从事任何有军事性质的活动,但不妨碍为科学研究和其它和平目的而使用军事人员或设施;冻结一切对南极的领土主权的要求,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禁止在南极洲进行核试验或处理放射性核废料;强调各国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自由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国际合作,以符合科学和全人类进步的利益。《南极条约》组织没有常设机构,其运作机制是管理南极事物的政府间组织-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它原定每两年召开一次正式会议,两次会议间举行一次预备会议。第十六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决定取消预备会议,将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改为每年召开一次。

除了《南极条约》的12个原始缔约国外,根据《南极条约》第九条款的规定,后续加入该条约的国家只有在南极地区进行了诸如建立科学考察站、派遣科学考察队等实质性的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之后,向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提出申请得到批准之后,才可被接纳成为真正有权参与南极事物决策的“南极条约协商国”。到1997年《南极条约》共有42个缔约国,其中26个是协商国。我国于1983年6月8日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并于1985年10月7日成为了南极条约协商国。

由于南极洲现在仍然属于主权未定地区,故目前也只能依靠《南极条约》来规范各国在

南极地区的活动,对南极地区实行有效地管理。但是《南极条约》本身没有涉及对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南极海域生物资源和南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问题。与此同时,在1960年的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会议上,首先提出旨在保护南极环境、规范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一系列措施,之后南极条约协商国又于1964年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的议定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在南纬60度以南的南极地区,禁止杀死、杀伤、捕捉或骚扰本地任何哺乳动物和鸟类,禁止采集任何南极本地植物和实行极为有限条件下才能得到捕猎、采集南极动植物的制度,并确定了南极特别保留区;1972年签订了《南极海豹保护公约》,该条约适用于南纬60度以南的海域和所有的南极海豹种类,禁止捕杀或捕猎南极罗斯海豹、象海豹和毛海豹;限制了对食蟹海豹、豹形海豹和威德尔海豹的年最大捕猎量;并允许在符合本公约原则和规定的基础上,实行发放少量捕猎海豹的许可证的制度,以保证为进行南极考察的人员或狗提供必需的食物、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标本或向博物馆、教育或文化机构提供标本。1980年签订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该公约保护对象是南极辐合带以南海域中的鱼类、哺乳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以及包括鸟类在内的各种生物,以达到保护并合理使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之后在1990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1991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分别举行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讨论了南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并认为:由于南极地区的生物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只有很小的耐受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极易对南极生物种群及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对原始状态的南极环境进行严格地保护,以确保南极具有全球唯一的天然实验室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参照系。在此基础上签订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或简称为“马德里公约”,该公约要求各缔约国承诺全面保护南极环境及依附于它的南极生态系统,将南极洲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即“世界公园”,并指出保护南极环境是进行任何南极科学研究计划的基础,以实行规范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有的南极活动计划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其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并认为该计划在环境可行性之后才能予以安排实施。包括科学考察在内的任何南极活动如果不能遵守该公约的原则和规定时,则被修正、不予以答复或者取消。马德里公约对所有的政府性和非政府性活动均具有约束力,其中包括旅游活动。为了保证该公约能够顺利实施,该公约还特别提出了设立环境观察员,环境观察员可有南极条约协商国指派。

我国开展南极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本世纪50 年代一些地理学家提出应该开展南极科学研究,到1978年32名科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号召开展南极研究,之后我国才有极少数科学家在外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进行科学考察工作。

1983年5月9日中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1984年6月25日我国政府批准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去南极建站,

1985年2月25日中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2W)落成。

1988年10月22 日中国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建成。

3. 南极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洲分为东南极和西南极,其中东南极面积为西南极面积的4倍,两者以南极横断山为界,东南极是古老地盾高原,而西南极主要由一些褶皱带组成,表现为南极半岛和一些群岛,在褶皱带的边缘地区分布有许多活火山。但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南极洲具有以下特征。

3.1 南极是地球的冰极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其中95%以上的地区常年被冰雪覆盖,同时我们已经知道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平均海拔2350米,但据目前的探测:南极洲岩石面的平均海拔大约为-160米,因此南极洲被平均2500米厚的冰雪所覆盖,其冰雪的总体积大约为2400万立方公里。由此可见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库,世界上淡水资源的90%存在于南极洲。

3.2 南极是地球的寒极

严寒是南极洲的一个显著特点,南极点年平均气温49.3C,寒季时南极点的气温可达80C。向北极一样南极的寒极也不在南极点,自1958年南极有气象观测以来,记录到的绝对最低气温是89.6C、89.2C(在俄罗斯南极东方站Vostok,78.5S,106.9E,3488m,1983年7月23日测到)。由此可见南极比北极更为寒冷,那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加寒冷呢?其原因有:①高纬度,南北极共有,即接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②高海拔,南极特有,随海拔的升高,气温明显下降;③冰雪反射,南极强于北极;④南极终年被冰冷的南大洋所包围,故南极终年低温。

3.3 南极是地球的干极

南极大陆常年被冷高压控制,加之南极沿海地区有巨大的冰障的阻挡,使温暖的海洋气流难以深入南极大陆内部,因此南极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不足80mm,有的地区的降水量同撒哈拉大沙漠相差无几,另外在南极地区测量降水量也是十分困难的。南极大陆中心地带地面空气中的平均水汽含量为0.06g/m-3,只有我们人类生活大陆地面空气水汽含量的1-2/1000,因此其大气是极为干燥的。

3.4 南极是地球的风极

南极不仅是冰极、寒极、干极,同时它还有世界风极之称,首先在南纬40-63度的西风带,那里的年平均风力均在6-8级以上,被称为奔腾咆哮的南冰洋,其巨大的风浪可高达24米以上,这种巨大的风浪和众多的冰山构成了不可逾越的白色死亡线。在南极大陆的周围地区,由于冷高压、地形和严寒的空气的共同作用常形成了强大的下降风(Katabatic Wind),并且常伴随有巨大的暴风雪,其风速十分巨大,如在法国南极迪尔维尔站曾经测到96m/s的大风。

3.4 南极的绿洲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可总结为:南极是一个白色荒漠,有95%以上的陆地被终年不化的冰雪所覆盖,只有不到5%的陆地才有岩石出露,称之为南极绿洲或无冰区,南极绿洲主要分布在南极洲的外围大气和南极横断山地区。在南极绿洲区由于气温相对较高和降水量也较多,才有地衣、苔藓和藻类植物生长,在整个南极洲也只有两种显花植物生存,即南极发草和南极石竹。南极大陆本土生活的动物约有130种,以原生动物为主,最大者体长不过5mm。虽然南极洲陆地生物群落极为稀少单调,但南极洲外围的南大洋却有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群落。

4.人类活动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环境的影响

南极环境的原始性和脆弱性,使人们必须特别地保护它,这不仅是因为南极环境具有特异的生命体,而且正象我们所见:相对孤立的南极环境也为我们了解复杂多样的行星系统提供了珍贵的基线信息。因此,从1960年SCAR会议确定保护南极生物及其环境以来,国际学术界和政府界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南极环境保护条例,并划定了南极重点保护区域如SPAs、SSSIs和SMAs。近年来围绕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这一科学主题,学术界也广泛地开展了南极环境背景调查、南极环境监测、南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和南极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研究。本文通过现场环境调查和采样分析,揭示了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主要环境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指出了进行南极环境监测的一些主要方法。

4.1 自然环境背景及其特征

南极乔治王岛西南部的菲尔德斯半岛的地理坐标为:S620848~S621402,W585340~W590150。乔治王岛是南极洲距南美大陆最近且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即距南美大陆南端约1100km,距南极半岛仅140km,该岛面积为1338 km2,其中无冰区面积仅60km2,菲尔德斯半岛是乔治王岛上最大的无冰区,其面积约为38km2(朱诚等,1991

年)。本半岛上有1968年建立的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1969年建立的智利马尔什基地、1984年建立的中国长城站和1985年建立的乌拉圭阿尔蒂卡站。在乔治王岛上其它无冰区还有1953年建立的阿根廷尤巴尼站,1977年建立的波兰阿尔茨托夫斯基站, 1984年建立的巴西费拉兹站,1988年建立的韩国世宗王站和秘鲁等国的科学考察站如图10.2所示。还有SCAR 确定的三处南极科学兴趣点(SSSIs),即海军湾、波特尔半岛和菲尔德斯半岛。因此这里是南极科学考察站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也是进行南极环境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本半岛主体由第三纪层状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沉积岩组成,且以基性熔岩为主。在地形上表现为海拔4050m和110120m两级波状起伏台地,地表冰川堆积作用不明显,而剥蚀作用强烈;在东海岸一般有46级海积阶地,多为松散砾砂质堆积物。本区属于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1C左右,每年有4个月月平均气温高于0C,年平均大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630mm。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使本地区成为南极动植物的天堂,其中植物以隐花植物地衣、苔藓和藻类为主,苔藓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冻融作用微弱地表相对稳定的滨海地区;地衣则广泛分布于基岩和大砾石的表面;藻类分布广泛,在多年积雪面上有冰藻生活,在海鸟栖息地、地表径流底和浅层积水洼地也有多种藻类集中分布,局部可形成明显的藻质层;在半岛中南部平缓的北坡及西北坡偶见有丛状南极发草生长。在菲尔德斯半岛滨海区夏季还栖息有许多海鸟和海豹,这些生物每年将大量海洋物质代谢在其栖息地。在上述生物气候条件下,强烈物理过程和相对微弱的生物化学过程共同作用形成了冷冻新成土、冷冻潮湿始成土、冷冻正常始土和冷冻有机土,其土壤有土层薄、土壤剖面分异差和粗骨性强特点(赵烨等, 1994年; 谢又予,1993年)。

4.2 全球性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放射性同位素137Cs是人工核爆炸和核反应堆发生泄漏后的主要释放物,其半衰期为30.17a,其产生源地主要是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因此它是监测近50年来全球性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影响的重要标志物。应用中国南极长城站陆地生态系统中壳状地衣、枝状地衣、苔藓和土壤表层中137Cs的测量结果,以及中国北方地区壳状地衣体和土壤表层中137Cs的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全球性人类活动对南极陆地环境的影响。

1993年1月中旬至2月下旬间进行野外采样,枝状地衣石萝(Usnea)LR1采集于于长城站南南东1200m附近平缓的玄武安山岩的风化残积丘陵顶面;壳状地衣LR2样品采集的玄武安山岩裸岩表面,这里因地形陡峭很少有积雪,故壳状地衣体基本上终年暴露于大气中;苔藓样品MR1采集于长城站附近的阿德雷岛西北部平坦的砾砂质海积阶地上(海拔约16m);土壤样品S9采集于长城站北北西2000m的友谊峰北坡,土壤样品S81采集于长城站西北侧250m的台地如图10.2所示。所有样品及时在长城站实验室风干,土壤样品过孔径为1mm的尼龙筛并称重,之后将样品分别装入聚乙烯袋中,密封带回国内实验室。将地衣苔藓样品分别研磨,一般称取410g,土壤样品一般称取25g,精确到0.01g,然后将样品分别装入7525mm 的样品盒内,用特制的有机玻璃板压平。用美国EG & G ORTEC公司生产的ADCAM100型多道

能谱分析系统进行样品的放射性活度测量,每个样品测量2105s,本底连续测量2.5105s,以保证低含量核素测量的精度。另作者于1994年7月上旬和10月中旬又分别在远离现代工业区的河北省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1900m)和河南省渑池县南村乡采集壳状地衣,渑池壳状地衣LR3的基质是细沙岩,雾灵山壳状地衣LR4的基质是花岗正长岩。并进行了测量,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南极长城站陆地生态系统中137Cs活度测量结果(Bq/kg)*

土壤样品及深度137Cs比活度(Bq/kg)生物类型及点位137Cs比活度(Bq/kg)

S9 04cm 14.83 1.56MR1南极苔藓层05cm25.07 2.14

S9 412cm <0.93MR1南极苔藓层58cm<1.10

S9 1226cm <0.93LR1南极枝状地衣29.048.29

S81 05cm 6.140.62LR2南极壳状地衣58.0714.52

S81 517cm <0.93LR3中国河南壳状地衣294.6935.81

S81 1726cm <0.93LR4中国河北壳状地衣311.7825.14

中国新疆米兰荒地** 37.3 3.9中国新疆米兰耕地**16.8.7

中国新疆巴楚荒地** 19.77.9中国新疆巴楚耕地** 6.4 2.0

*137Cs比活度按137Cs的半衰期30.7年推算至采样时刻的比活度值。

**137Cs比活度为19831984年间土壤表层(010cm)平均值,其中新疆米兰代表核试验场周围区的137Cs比活度,新疆巴楚则代表对照区的137Cs比活度。

表1结果显示:在远离北半球人类核活动中心的南极陆地生态系统中,确实存在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巴西学者Pereira et al (1988年)在南极乔治王岛的定性分析结果和西班牙学者Baeza 等人 (1994年)在南极利文森岛的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这表明南极辅合带对南极地区的屏蔽作用是微弱的,人类核活动亦对南极陆地现代生物体中的14C活度有一定的影响。蒲家彬等人(1995年)分析南极乔治王岛滨海区的地衣、苔藓体中的化学农药成份,结果发现666、DDT、PCBs和油类的沾污现象较为明显。这些结果均与Lorius 1991年研究南极Vostok站冰岩芯中微量气体所得的结论吻合。但南极冰岩芯中重金属(Pb)的浓度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有待深入的研究,这是因为火山喷发也是南极冰芯中重金属(Pb)的重要来源之一(秦大河等,1995年)。

Baeza等人(1994年)测量南极利文森岛上的枝状地衣、苔藓、藻类体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17.20.3、3.60.1和<0.12Bq/kg(鲜重),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壳状地衣体中137Cs的比活度更高,如在南极地区的壳状地衣体LR2中137Cs比活度是本地区枝状地衣LR1、苔藓MR1和土壤表层中137Cs比活度的两倍以上,其值还高于中国新疆核试验区荒地土壤表层中137Cs 比活度;中国河南与河北省壳状地衣体中137Cs的比活度是中国新疆核试验区荒地土壤表层中137Cs比活度的7倍以上,其值远远高于日本长崎西山地区(距原子弹爆炸中心仅3km的下风向区)表土中1978年137Cs比活度的实测值: 77.726.7Bq/kg。这是由于壳状地衣生长十分缓慢且多生长在陡峭的基岩表面,因而对大气中含137Cs等放射性核素的气溶胶有更强的

吸收富集作用。由此可见:这类全球陆地表面广泛分布的壳状地衣将是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长期扩散影响极为敏感的环境信息载体。

4.3 南极局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识别

自从国际地球物理年(IGY, 19571958年)以来,国际学术界已进行了大规模地南极科学考察活动,至今已有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各类科学考察站70多个(这些站大多数分布于南极大陆边缘的无冰区,南极半岛及其周围群岛的无冰区)。近年来学术界已十分关注广泛的科学考察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如何有效地监测和客观地评价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已是当前南极科学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环境调查和采样分析,揭示了人类科学考察活动对南极生物、水体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影响特征。

(1)南极土壤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南极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站区和道路附近,其影响方式一是在科考站的建设、扩建和道路修建过程中,人们通过改变地表形态、土壤物理性状或在土壤表层堆放固体废弃物,使土壤热学特性和地表层热量交换过程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土壤永冻层下移、小区域冻融泥石流过程加强、以及附近湖泊夏季湖水下渗过程加强,其结果导致区域植被(地衣和苔藓)因地表稳定性变差而退化;湖泊因水量平衡失调而增大湖面季节性升降的幅度或以至夏末湖泊完全干枯;人工建筑物因永冻层下移而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这类影响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中部人类活动较强的火山沉积岩区和滨海区表现较为明显。Campell (1987)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南极罗斯岛科学考察站集中的地区,这种小区域的土壤生态系统或陆地水体生态系统失调现象也较为普遍。其影响方式之二是站区人类生活与发电过程中向土壤中排放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微粒和微生物。几十年来大量食物、燃料、建材和包装材料等有机物被输送到南极,这些物质及其消费产物多数最终被排放到土壤中,在南极土壤环境中有机物因分解速率十分缓慢故可长期残存于土壤中,如英国南极探险家斯科特于1910-1917年考察南极时残遗的有机物(如马的粪便和残遗物)和喜温性的细菌, 至今还存在于南极埃文斯角的土壤环境中。关于南极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不多,其主要难点表现为:(1)南极土壤的发育程度低,土壤化学组成受成土母质影响明显,从而使区域土壤背景值的变异幅度增大,这样南极人类科学考察活动所排放到土壤中的少量重金属元素常常被较高的土壤背景值及其较大的变幅所埋没。作者在菲尔德斯半岛进行的土壤环境调查和化验分析过程中发现:本区土壤中元素迁移受植被、母质、海洋、地形等条件影响强烈,在不同的采样点土壤剖面中元素的迁移特征差异较大,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如Pb在土壤中的累积量较小,不同土壤剖面的自然背景差异可掩盖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局部影响或使之表现得不明显;(2)南极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次生粘土矿物含量一般较低,且土壤有机质(腐植质)分子结构极为简单,因此不利于吸附保持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微粒。Carrasco 等人1991年对智利和南极半岛地区的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南极半岛地区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因地理位置和成土母质的不同而变化,在一些地区土壤的化学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Campell 1988年在南极斯科特站进行了长达3年的LiCl在土壤中吸附保持--淋溶迁移过程的野外观察实验研究,其结果证实:在南极罗斯岛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土壤中锂离子(Li+)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

(2) 南极生物群落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南大洋海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多样且食物链较为复杂,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磷虾-原生动物-其他食草动物-鱼类-乌贼类-海豹类-鲸类-鸟类以及大量分解者,南大洋浅海区具有较高的第一性生产力。而南极陆地第一性生产力低,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和食物链均简单,在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苔藓和地衣是主要的第一性生产者,而在南极大陆干寒气候区地衣和藻类则是主要的第一性生产者,其消费者和分解者主要是土壤原生动物和微生物。关于人类活动对南极生物群落的影响学术界也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如Hunter等1990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南极McMurdo站附近浅海海底动物群落在近十年中已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扰,且人类干扰的范围也日益扩大;Bommanna 等人1994年总结了全球有机氯污染趋势并认为,有机氯的全球蒸馏和大气扩散过程造成了有机氯在全球,包括北极和南极生态系统中的普遍存在。另外在建立或扩建考察站的过程中,不仅会直接地毁坏附近的地衣苔藓植被,也会引起附近一些企鹅或海豹栖息地的迁移。本文主要探讨南极科考站区人们生活及发电站排放的废物对南极陆地植物群落的一些影响。

从19世纪中叶,西欧的植物学家已认识到:这种地球陆地表层广泛分布的真菌-藻类共生构成的共同体地衣是监测环境污染极为敏感的指示器。在南极洲至少有200个地衣种,地衣分布的最南界可达S85以南的毛德皇后山地无冰区。因此充分利用地衣在南极无冰区分布的广泛性和地衣监测环境污染的敏感性,研究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应用土壤地理比较法分别在受科学考察活动影响大的地段-较小的地段-相对不受影响的地段采集到亚南极海洋性气候区(无冰区)枝状地衣的优势种石萝(Usnea)。如图.1所示该断面在延伸方向上考虑了研究区夏季盛行偏西风这一天气特点,并对各地衣体中的Cr、Cu、Mn、Ni、Pb和Zn含量进行了同步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 2 菲尔德斯半岛枝状地衣体(石萝-Usnea)中Cr、Cu、Mn、Ni、Pb和Zn浓度(ppm)。

地衣嫩枝体地衣老枝体

元素L1L2L3L4L5L1L2L3L4L5

Cr 5.692 3.853 3.732 2.726 2.306 2.460 2.402 2.340 1.313 2.339

Cu35.55036.39023.62011.66011.5809.62517.2808.0947.901 6.160

Mn14.010 4.11711.85014.22021.41011.970 4.17911.7409.53324.180

Ni 3.083 1.155 1.5980.969 1.079 1.1320.843 1.0950.581 1.201

Pb31.59012.530 4.353 2.046 1.0538.876 3.080 1.6440.3020.693

Zn51.16048.86054.17026.47033.18029.15036.28026.14020.74026.730

L3:为西湖西岸的枝状地衣; L4:为站区西750M的枝状地衣;

L5:为半三角附近的枝状地衣.

表2显示发电站和油库附近的地衣体中Cr、Cu、Ni、Pb和Zn含量明显偏高,如发电

站附近地衣嫩枝体中Pb的含量是对照区半三角地衣嫩枝体中Pb含量的30倍。由于地衣的

生理特征和生长速率缓慢,使地衣不同的组织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有明显的差异,地衣嫩枝体

比老枝体更为敏感。因此,这种亚南极无冰区的地衣优势种石萝(Usnea)对南极局部人类

活动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是进行南极环境生物监测的极为敏感的指示生物。

苔藓是没有维管束构造的高等(隐花)植物,多分布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在亚南极海洋

性气候区也有广泛地分布。它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也早已被人们的研究所证实,如Hawksworth 等人1976年研究总结表明: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1900年还分布有23个苔藓

植物种,到1969年因环境污染而绝种。作者分别在菲尔德斯半岛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的考察站区与飞机场附近,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阿德雷岛和石门半岛等地采集了8个

苔藓及其土壤样品,进行了同步化验分析,并应用了生物吸收系数Ax=Lx/Sx,其中Lx为苔

藓灰分中元素x的含量,Sx为土壤中该元素的含量.其结果显示: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

站区和飞机场附近,苔藓对Pb的吸收系数在2.67 6.52之间,而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

阿德雷岛和石门半岛地区,苔藓对Pb的吸收系数在0.370.73之间.苔藓对Cr和Ni的生

物吸收系数也有上述变化趋势,而对Cu和Zn的生物吸收系数的变化规律不明显(还需进一

步的工作).可见苔藓由于其生境(低平的湿地)和生理特征等原因,对南极地区相对微弱的人

类活动影响虽有一定指示作用,但不如地衣的指示作用明显。

(3)南极地表水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南极洲贮藏了全球淡水资源的70%左右,因此人类活动对南极地表水的影响一直是全球

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如在人类活动对南极冰盖动态平衡的影响、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

南极冰芯中微颗粒、微量气体和化学元素含量的影响、对南极地表冰雪中化学元素(特别重

金属元素)的影响等方面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赵烨等对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水环境进行了调

查和采样分析,其结果如表10.3所示。从表.3和图10.2

表10.3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地表水体中化学元素含量 (mg/L)

编号pH*Ca Cu Fe K Mg Mn Na P Pb S Zn W1 6.32 1.290.0210.0000.1140.480<0.001 4.185<0.001<0.0010.1520.002 W2 6.56 2.4070.0110.0000.283 1.0730.0028.3190.1020.0030.478<0.001 W37.82 2.1450.1760.2080.2660.9030.0077.845<0.001<0.0010.373<0.001 W47.14 5.1630.0050.3100.598 1.8200.03912.3800.0820.020 1.0280.050 W5 6.87 2.2070.0040.0060.269 1.185<0.00110.1200.020<0.0010.3910.004 W67.01 5.5460.0510.8820.553 2.0530.02410.8700.1210.0020.5850.038 W77.34 3.2620.0190.3760.853 3.0730.00722.1140.0400.008 1.3440.007

W87.36 5.4130.0680.7810.488 1.7720.0268.3760.0600.0250.8470.040 W9 6.20 2.2520.1000.0000.232 1.4230.00210.706<0.001<0.0010.5130.070 W107.56 5.8190.0810.0110.414 1.2580.00711.132<0.0010.019 2.1540.059 W11- 3.2650.0030.2580.413 1.6560.00611.3750.1020.0090.7920.015 W12- 1.8240.0010.3310.702 1.8210.00213.5340.015<0.001 1.706<0.001 W137.80252.100.050 4.758257.0725.00.0201306.0 5.879-328.20.015 W148.48183.400.024 3.781186.9540.60.0161306.0 5.195-238.50.017编号:W1:入西湖径流; W2:经站区径流; W3:入兰哲湖径流; W4:生物谷河水;

W5:燕鸥西子湖: W6:燕鸥东子湖; W7:智利站饮水湖; W8:智利站西南侧小湖;

W9:西湖; W10:兰哲湖; W11:基太克湖; W12:天鹅湖泊;

W13:长城湾海水(附近有河水注入); W14:站区排污口附近的海水.

pH*为1993年1月6日至1月10日的现场实测值.

可知:进入西湖径流W1和流经长城站区的径流W2同属于一个小水系,且相距不过300m,但

由于站区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流经站区的径流水体中Ca、P、S、Mg等元素的浓度明显增高,

在采样过程中还发现流经站区的径流W2中有悬浮状有机物;生物谷河水W4中Ca、P、S、Mg、Fe、Pb浓度也偏高,1992年12月17日冒小雨进行环境调查时,曾发现生物谷河床中存在

有机物碎屑和少量铁质废弃物,河水表面有明显的油膜,且靠近河水的地衣苔藓生长状况不良,这表明生物谷的河水和地衣苔藓已明显地受到了本区人类活动的影响。燕鸥西子湖W5

和燕鸥东子湖W6相距很近且位于长城站南侧,智利站饮水湖W7和智利站西南侧小湖W8两湖

亦相距很近,如图.1所示,其中燕鸥东子湖W6和智利站西南侧小湖W8及其湖盆均被作为堆

放或填埋站区固体废弃物的场所,故W6和W8湖水中Cu、Fe、Mn、P、Pb、Zn等元素含量明

显高于它们各自相邻W5和W7湖水中这些元素的含量,调查时还发现W6湖底有明显铁锈色沉

积物。W9、W10、W11、W12四个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兰哲湖W10因距道路近故受人类影响相

对较大),这四个湖泊基本上反应了菲尔德斯半岛自然水体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异特征。从W13

和W14的比较可见:长城湾海水受站区排放经过初步处理的生活污水影响不明显,在排放口

附近只有明显的冲淡稀释作用,小范围海面上有一些有机悬浮物,这不同于南极罗斯岛附近

海湾较为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4.4 结论

北半球产生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37Cs已通过大气环流与扩散过程传输到南极环境中,

其比活度值序列为:壳状地衣>枝状地衣>苔藓>土壤表层。可见:人类核活动对南极陆地现代

生物体中14C活度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南极环境中的137Cs也将是研究南极地区近代土

壤侵蚀与堆积、地表冻融泥石流过程以及环境演变过程的重要标志物;全世界广泛分布的壳

状地衣也是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长期扩散影响的极为敏感的环境信息载体。

在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对南极生物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在科考站区地表所进行的

物理性活动,可使局部冻融泥石流过程加强,引起小区域地衣苔藓因地表稳定性变差而退化,或引起附近湖泊水量平衡失调,使湖泊水位季节性升降幅度以至夏末湖泊完全干枯,或引起人工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科考站发电站工作时排放的少量污染物已使站区周围的生物体中Cr、Cu、Mn、Ni、Pb和Zn含量明显偏高,在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的局部地段受油类污染的径流已使地衣苔藓生长不良;把站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埋在湖泊及其湖盆区,常会引起湖水水质恶化。

南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具体表现在环境的自净能力和纳污容量均十分有限,因此实现南极科学考察过程和科考队员生活过程的清洁化,进行站区生活污水的处理,把站区科学考察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时密封保存并运出南极洲,将是有效保护南极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 一、选择题 读《新疆地形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的地形区名称与气候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终年炎热干燥 B.准噶尔盆地气候干旱少雨 C.准噶尔盆地终年炎热干燥 D.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少雨 2.关于新疆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小部分位于高纬度 B.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C.一小部分位于热带 D.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3.下列四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 A B C D 经过40多年与W国的谈判,继香港、澳门回归后,我国又一片领土,黑瞎子岛(一半)在2008年已回归。回答4—5题 4.W国是我国最大的陆上临国。据此推断W国是()。 A.朝鲜B.蒙古C.俄罗斯D.阿富汗 5.对于W国气候特征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经常下雨,冬季比较干燥B.全年降水较多,比较潮湿 C.全年都很寒冷,积雪不会融化D.冬天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6.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B.修建蓄洪、分洪工程 C.在上中游修建水库D.在下游加固堤坝 7.长江、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她们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青海、四川 B.西藏、青海 C.西藏、四川 D.四川、湖北 8.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澳大利亚牧场的显著特点是()。 A.牧场规模小 B.机械化程度低 C.采取定居方式 D.采取游牧方式9.2008年5月1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大桥所跨越的海域属于()。 A.黄海 B.南海 C.渤海 D.东海 读右下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四点附近河段中, 水能丰富的是()。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教学目标: 1、陆地自然带的涵义; 2、地域差异原因; 3、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三、重难点讲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建造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又具有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知识点一: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 为什么在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 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 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有些自然带和气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全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a、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离海的远近距离不同,获得水分多少也不同。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亚欧大陆中部,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两边靠大洋,所受风向不同(东面为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而西面为西风),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 同学们在假期里可能登过山,特别是海拔高度比较大的山脉,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气温、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山地 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喜马拉雅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大(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垂直自然带发育是比较典型的。从它所处的纬度来看,它的基带(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与平地上的自然带是一致的,即为常绿阔叶林带。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读“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案版)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滚动训练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濒临波斯湾,城市化水平高达98.3%;人口396.5万(2013年),其中科威特籍人口只占总人数的38%,外籍人口中以印度人最多,其次是埃及。该国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近年来,该国重视发展多种经济,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下图示意科威特位置和范围。 (1)简述科威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 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材料三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上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一带”建设局部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描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4.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该树种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现我国福建与广东都有栽植,下图所示纺锤树由珠海农科所从国外引进。下面为哥伦比亚示意图与纺锤树景观图。 (3)据材料说明纺锤树适应哥伦比亚自然环境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一:亚洲之旅 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教师: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学生: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活动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三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一个基本的规律。地理环境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是地球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地域分异规律是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的具体体现。本节讲述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理环境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二是空间差异上存在规律性。所谓的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本教材把这种规律描述为:“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地垂直地域分异”(教材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地域差异; 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 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 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转换; 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 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这个规律具有深刻的印象,就要激发学生对本题的重视与探究的心理状态。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制作,前预习学案,内探究学案,后延伸拓展学案,不同区域环境图片、胶片、空白世界地图。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时安排:1~2时 八、教学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 1 ?设计思路 这段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 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从哲学的角度看,差异是绝对的,而统一是相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然而选择比较的区域,在空间尺度上要有可比性。 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来达到强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通过贴图游戏来帮助学生树立地域差异的空间概念。 2.“活动1 ”和“活动2 “的设计意图 这两个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正确地利用地域分异规律。活动1的问题本身是比较开放的,结 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研讨,使学生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研讨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给岀的限定条件:西北地区。因此要考虑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并参考这里给岀的小资料,然后再进行分析。活动2的问题是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看作一个 虚拟的问题,因为实际中是很难做到的,目的只是让学生加深对垂直带谱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①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岀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课程目标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分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 3、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反馈、巩固提升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难点: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认识美食,展示我国各地美食图片:东坡肘子、水煮肉片、姜葱炒蟹、龙井虾仁、碳烤松茸、昆虫菜等,让学生认识美食,猜猜是哪些地方的特色菜。 新课: 活动二:探究美食 南方地区美食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呢? 一、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气候 1、出示南方地区景观图:江南水乡、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南风 光、四川民居等,引导学生概括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湿热 2、自主学习:根据“成都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认识南方地区的“湿 热”程度(气候) (1)、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和。 (2)、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为_㎜。

(3)、以成都为例,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成都气温最高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气温最低出现在_月,此时月平均气温约_℃ 成都降水最多的月份是_月,该月降水约_㎜。 (4)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是和,气候特征是:_ 4、学生展示反馈,纠错 过渡: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分析) (二)位置和范围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内容: (1)在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中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海和南海的位置,并总结南方地区的位置特点 2、展示反馈 (三)地形地势 小组合作讨论并展示以下内容: 1、在南方地区轮廓图中填注出南方主要地形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的位置 2、比较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结合地形图和46页阅读材料回答) 3、读图分析南方地区地势特点 4、总结南方地区湿热的原因 5、巩固提升: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东却受寒潮影响 6、教师点拨总结 (四)湿热的自然环境对土壤的影响——红壤 认识红壤并分析其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活动三:创意美食(认识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小组合作讨论: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l、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比上游和下游的河流特点,说明上游和下游的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分布,城市的影响。 3、读“新加坡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图”、“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两的分配图”、“热带雨林的天气示意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看清半岛,群岛和国家的位置特点,为下面讲述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打好基础。用“东南亚的政区图”来说明东南亚的国家组成和分布。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共十个国家,中南半岛南部的狭长部分称为马来半岛,马来群岛因在我国南面的海洋中,我国习惯上又称之为南洋群岛。课文中出现的地名较多,但都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知识。特别是把东南亚和刚学过的东亚的纬度位置进行比较,使学生很容易得出东南亚的纬度主要在热带,为这里盛产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打下了基础。 教材用一个独立的标题突出东南亚的交通位置“十字路口”,不仅指出了它是世界海运运输的枢纽之一,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于东南亚的自然环境,教材也突出了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制约作用,形成了上游

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忘了以前是在哪本书上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美在于自然景观与艺术表现的结合。在上了马老师的日本建筑环境技术概论课后,我才觉得自己是真正的理解了这句话。 我们人类是希望生活在一个自然舒适美好的环境之中的,在这个环境之中,需要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需要有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艺术表现”—建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呢? 一栋建筑在设计建造的时候,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引人注目,更应该考虑如何将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 我们人类最原始的建筑天然的洞穴,之后是用石器稍加修饰过的人工洞穴,在树林中借用自然树木建筑的“巢穴”。在这个时期,建筑还并没有成为一种艺术,而仅仅只是为原始人类提供一个藏身之所。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筑逐渐发展成为集生产、运行、庇护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巢穴”。而今天,我们的建筑不仅仅拥有了过往岁月中功能,建筑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现今的建筑更是有了更多的资源消耗,排泄废物等的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这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便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建筑应该利用环境,成为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记得在中学时代的美术书里有一张关于流水别墅的图片,至今我仍然印象深刻。在流水别墅中,建筑便是利用环境,将建筑处理成为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得建筑融入环境,甚至成为环境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像照片中近景远景的处理技术一样,衬托出环境的美,也显示出自身的美与和谐。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论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甚至近代武侠中,都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而我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追求的就是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达到最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建筑也成为了自然的一个部分,而此时,自然也会成就建筑,使得建筑成为不朽的艺术。 在近几年中,我们不断地看见一些“保护性拆除”等类似的新闻,我们不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不仅是要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 我国人口基数大。各族过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生活。基本以黑河腾冲为界,以东人口多,以西人口少。沿海人口多,内陆人口少。平原人口多、高原山地人口少 中国人口现状 一、人口总量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2.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的四种地域分异基本规律。 3.理解产生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4.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森林、草原、荒漠)特征。分布,能描述其基本 5.运用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解释地球陆地表面自然带的分布特征;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对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做出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教材,自主探究、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通过自主提问的方法学习垂直分异规律。 3.搜集有关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陆地资源的事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陆地资源的意义。 2.初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与环境观。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 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板书)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8活动题。 参考答案: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自然带景观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

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二)、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P4 主备人:李小飞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面积、地理位置、疆域,濒临的海域和岛屿; 2、知道我国行政区的划分; 3、知道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由于地形和气候差异,因而造成自然景观的差异。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4、知道我国黄河、长江的基本特征,理解气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类利用自然的得失。 5、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运用等各方面能力。 6、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7、区分我国东西部的范围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了解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 考点5、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a) 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一目辽阔的疆域 考点6、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及其(浙江省)位置(a) 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二目行政区划 考点7、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b)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三目母亲河 考点8、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b) 第三单元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综合探究三游历华夏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考点9、分析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c)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目多样的地形 第二课第二目季风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单位及人口民族的分布; 2、我国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黄河、长江的主要问题 4、季风气候与旱、涝灾害的关系 5、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6、认识我国东西部的差异了解西部大开发。 7、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文体的能力。 教时安排:4课时

第14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如图中大陆东岸从南向北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如图中温带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二者并不完全吻合,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2.垂直分异规律

(1)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一般是先增多后减小。 (2)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一致。 (3)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有山地所处纬度和山地的相对高度。 (4)从图中可知,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积雪冰川带除外),由此推断南坡热量条件好于北坡,南坡应为阳坡。 (5)图中南坡雪线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比北坡降水量多,南坡为迎风坡。 3.地方性分异规律 (1)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其原因是南半球该纬度地带大部分是海洋。 (2)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其原因是地势高,热量和水分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 (3)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条带状,其原因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4)南美洲40°S以南的大陆东岸为温带荒漠带,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原因是大陆西岸为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大陆东岸为背风坡,降水少。 微点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沙渠镇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沙渠镇地处大邑县东南,西与董场镇、蔡场镇、韩场镇相邻,东、北与崇州市交界,东、南与新津县接壤。距大邑县城25公里,距双流机场28公里,是大邑县距离成都市区最近的乡镇,全镇幅员面积18.94平方公里。 项目所在的沙渠建材产业园位于沙渠镇城镇的南面,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 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3.1.2 地形、地质、地貌 大邑县在我国的大地构造上属扬子板块的西部地区。位于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的交接处,属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东缘的一部份,彭灌大断裂呈东北~西南走向沿天车坡—西岭镇—唐王坝一线贯穿县境中部。此线以西山区为前龙门山推覆体前缘部份,以东为白垩纪第及其以上地层沉积的前陆盆地。前者为后者沿彭灌大断裂向西俯冲所形成。 境内西部山区褶皱、断层发育。主要褶皱有:宝兴背斜,齐棚山倒转背斜,黑水河复向斜,石梯沟冲断复向斜以及唐王坝向斜,雾中山背斜,灌口向斜,晋原镇背斜,凤凰山向斜,饮马坝背斜等多级褶皱;主要断层有:磨子沟、黄铜尖子和双河逆冲断层以及川溪口、王坝岗和金陵寺断层等多级断裂;主要岩石类有:花岗岩、辉橄岩、橄榄岩、紫红色砂岩、页岩、耐酸盐岩、砾岩等多种岩类。全县整体处于构造活动带上,其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的前沿地带,其西部为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隆起的缝合带。在上述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下,受地壳不等幅升降和流水切割侵蚀的综合作用影响,境内地貌形态多样,平原、丘陵、低山、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并存,自东向西依序分别形成阶梯状。其中,平原占22.8%,丘陵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试题

1.澳大利亚东北部近海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球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表现复杂性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影响珊瑚的生存环境,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A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3题。

2.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 B.② C.③ D.④ 3.能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解析】第2题,松花江和珠江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所以影响其水文特征的因素是气候。第3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的。 【答案】 2.A 3.B 4.下图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由图可知( )

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 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绵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地理环境互不相干 【解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可以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平衡状态。在自然状态下,最终绵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也是地理环境平衡功能的体现。 【答案】 C 5.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________。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沼泽众多,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的“三面环山、平原中开”、“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色暗的肥沃土壤”等信息,可判断该地为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河流一年一般有两次汛期。沼泽就是地表积

说课稿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课标版高中地理1(必修)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此要求是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我对教材的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知识与技能:1、通过不同地区景观图差异感知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存在 2、识记自然带概念、理解陆地自然带形成原因 3、提高读图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4、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 5、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怎样利用地 域分异规律来改造环境。 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的分布规律,做到图文转换来表述其分布。 2、在课堂活动中体验不同自然带的自然景观,进一步理解陆 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尝试从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 理分析人类生活生产的现象。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Ⅰ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王金铜(石狮一中 362700) 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 运用各种图像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I的最后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异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读图和分析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城市学生远离自然,生活经验缺乏,在新知的建构方面欠缺感性材料,无法自主实现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结合,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方法给予弥补、辅助,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建构,当好学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苏格拉底)。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如果将总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只会无从着手。而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 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并通过陆地自然景观图片展示,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并予以补足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知。 (二)学法 探究发现法,学生活动不停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力求始终保持学生的思维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一般来说,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 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相对快得多。 当然,这两方面也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 (一)疆域 (1)夏朝:夏代始于公元前1300年。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当时的华夏族同蛮、夷、狄等不同族类经过长期的交往和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族体“华夏族”。华夏族分为几个不同的部落,这些不同的部落集团先是生息在黄河及其支流一带,后来发展到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等广大地区,建立了持续600多年的夏朝。夏朝的疆域,以黄河、长江为主,以今河南西部为中心,西起山西南部,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南接湖北、北到河北。 (2)商朝: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始于商朝。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商朝的文化非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最大的成就就是甲骨文,仅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十多万块甲骨上,已发现的单字就有5000个。(3)周朝: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后,继之而起的是延续了800多年的周朝。周文王姬昌用姜子牙治理国政,国运昌盛。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东周建都洛邑。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 (4)春秋战国:从东周开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500多年,习惯上称春秋战国。在此期间,各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王赢政建立起来的。秦王朝立国仅15年,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马俑”和“阿房宫”成为历史的见证。 (6)汉朝: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7)唐朝:唐帝国是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帝国,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北界包括今俄罗斯的一部分,南界包括越南北部,西界包括乌滋别克斯坦的咸湖,号称唐大帝国。唐以后至宋代中国的疆域有所缩减。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宏篇巨著。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亚,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一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1.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 (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3.主要陆地自然带

考点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反思归纳

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④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⑤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方法技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题组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2015·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①地理位置(纬度及海陆位置)②地形类型及地貌特点③气候类型及特点④水系水文特征⑤植被类型及特点⑥土壤类型及特点⑦自然资源⑧自然灾害 2、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特点: (1)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特点①半球位置(世界范围)②纬度位置(经纬度位置、热量带)③海陆位置(所处的大陆、濒临的海洋)④相邻位置(所处行政区、地形区的方位;周围所临地区)(⑤板块位置) (2)说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①所处地理位置②通过的重要交通线分布③处于联系哪些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和交通 枢纽地位④在交通或战略方面的意义 3.描述区域地形特征、分析成因(等高线、图例、河流流向) ①描述地形特征(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高低趋势、海拔和地形起伏、典型地貌) ②描述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分布的方位、排列特点、山脉和平原的走向和延展) ③分析地形成因(内力——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形成的地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形成的地貌) 4、说明区域主要地质灾害 ①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 ②分布: ③成因: ④危害: ⑤防御措施:监测预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5.描述该区域气候特征、分析成因 ①描述气温空间分布特点(高低变化的总趋势、海陆差异、地形差异、洋流差异、高温与低温中心、极值地点),分析影响因素(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 ②描述等温线特点(走向、数值递变、疏密、弯曲、闭合) ③描述气温时间变化特点(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分析影响因素(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海陆、洋流) ④描述降水时空分布特点(递变趋势、多雨区和少雨区),分析影响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 ⑤描述等降水量线特点(走向、数值递变、疏密、弯曲、闭合),分析影响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地形、洋流) 6、说明区域常见的气象灾害 ①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②分布: ③成因: ④危害: ⑤防御措施:监测预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7.描述区域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分析影响因素: ①描述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支流、长度、河网密度、落差、 ②分析影响水系特征因素 ③描述河流水文特点 ④分析影响水文特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