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主观方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故意构成要素
认识因素 犯罪故意 意志因素
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即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 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认识因素: 明知( ( 一 ) 认识因素 : 明知 ( 有无认识及认识 程度) 程度) 认识内容:是对危害结果的预见, 1、认识内容:是对危害结果的预见,而不 是对违规行为的“明知” 是对违规行为的“明知”。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1、概念 认识要素: 构成要素: 2 、 构成要素 : ( 1 ) 认识要素 : 已经预 意志要素:轻信能够避免。 见;(2)意志要素:轻信能够避免。 两种过失比较: 两种过失比较 : 关键看行为人当时 对其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有没有认识到。 对其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有没有认识到 。 如果有认识, 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如果有认识 , 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 当然, 当然 , 还要看他有没有凭借一定的依 据。
第二节 犯罪故意
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 我国刑法第 条规定:“明知自己的 条规定 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 而希望或 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是故意犯罪” 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是故意犯罪”。
“明知故犯” 明知故犯”
一、概念和构成要素
注意( 注意(关键词 ):
明知
会
希望或放任
第 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犯罪故意 犯罪过失 意外事件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认识错误
本章重、难点: 本章重、难点:
重点:犯罪故意及其类型; 、 重点:犯罪故意及其类型;犯 罪过失及其类型。 罪过失及其类型。 、难点: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难点: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行为人并非明确追求具体结果, ③ 行为人并非明确追求具体结果 , 而在突 发性暴力事件或情绪冲动中实施危害行 为 , 行为人并没有明确的犯罪目标和具 体的犯罪目的, 而是一时冲动, 体的犯罪目的 , 而是一时冲动 , 不计后 果地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果地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例
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队有甲、 丙三人。 乙有仇。 建筑工程队有甲、乙、丙三人。甲、乙有仇。 甲就想找机会杀死乙,以解心头之恨。有一天, 甲就想找机会杀死乙,以解心头之恨。有一天,乙 和丙在进行高空作业,两人同时站在木板上, 和丙在进行高空作业,两人同时站在木板上,木板 两边用绳子掉着,这一天正好下面没有安全网。 两边用绳子掉着,这一天正好下面没有安全网。甲 如果我割断绳子,乙就会从上面摔下来摔死。 想,如果我割断绳子,乙就会从上面摔下来摔死。 可是甲又不想让丙死,甲又担心怕错过机会, 可是甲又不想让丙死,甲又担心怕错过机会,就想 随它去吧。于是割断绳子,乙和丙同时坠地摔死。 随它去吧。于是割断绳子,乙和丙同时坠地摔死。 甲对乙和丙的死应付怎样的心理态度? 问:甲对乙和丙的死应付怎样的心理态度?
例
案例分析
wk.baidu.com
河南一对夫妇,长期关系不和。一次夫妻吵架, 河南一对夫妇,长期关系不和。一次夫妻吵架, 妻子带着孩子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小卖部居住, 妻子带着孩子在离自己家不远的小卖部居住,丈夫一 人住在家里。为阻止妻子在小卖部居住, 人住在家里。为阻止妻子在小卖部居住,丈夫将小卖 部的电线剪断,(与家里电线连接)。 ,(与家里电线连接)。妻子一次回家 部的电线剪断,(与家里电线连接)。妻子一次回家 接线,发现丈夫在屋里煤气中毒,已经说不出话。 接线,发现丈夫在屋里煤气中毒,已经说不出话。于 是将丈夫抬到家门口的一间小屋。未管, 是将丈夫抬到家门口的一间小屋。未管,两日之后在 邻居的劝说和陪同之下妻子来到小屋, 邻居的劝说和陪同之下妻子来到小屋,看到丈夫情况 不大好,妻子为丈夫洗了脸, 不大好,妻子为丈夫洗了脸,随后打电话给丈夫的弟 丈夫的弟弟答应过来,但没来,两日之后, 弟,丈夫的弟弟答应过来,但没来,两日之后,丈夫 死亡。 死亡。妻子将丈夫草草埋在村外的一眼土窑里 ,直到 公安机关发现。 公安机关发现。 问:妻子对丈夫的死负不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妻子对丈夫的死负不负刑事责任,为什么?
二、法定类型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1、概念 、 2、构成要素:这种预见的义务,来源于法 、构成要素:这种预见的义务, 律的规定, 或者职务、 业务的要求, 律的规定 , 或者职务 、 业务的要求 , 或 是公共生活准则的要求。 是公共生活准则的要求。 认识因素上表现为: 认识因素上表现为:应当预见而没有 预见
本案中, 本案中,被告人陈某虽多次起意杀害其妻 李某, 李某,但案发时陈某并没有杀害李某的 念头。既然如此, 念头。既然如此,就不能说陈某是故意 杀人。但陈某在擦枪时不慎触动扳机, 杀人。但陈某在擦枪时不慎触动扳机, 击中李某腿部,致李某失血过多而亡, 击中李某腿部,致李某失血过多而亡, 却能证明其主观上存有疏忽大意的过失。 却能证明其主观上存有疏忽大意的过失。 由于这种过失的存在, 由于这种过失的存在,陈某的行为依旧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教学案例
甲从18层楼上扔东西砸死人的, 甲从18层楼上扔东西砸死人的,什么情况 18层楼上扔东西砸死人的 是故意,什么情况是过失呢? 是故意,什么情况是过失呢? 甲看见仇人到了,心想报仇的机会到了, 1、甲看见仇人到了,心想报仇的机会到了, 朝着他砸下一块大石头,把仇人砸死了。 朝着他砸下一块大石头,把仇人砸死了。 甲在家睡觉,楼下人声鼎沸吵得厉害, 2、甲在家睡觉,楼下人声鼎沸吵得厉害,搅 得无法入睡,甲大怒, 得无法入睡,甲大怒,拿起个铁哑铃就朝发 出声音的地方扔了下去,结果砸死人了。 出声音的地方扔了下去,结果砸死人了。 甲收拾屋子,见有一块废砖头, 3、甲收拾屋子,见有一块废砖头,想都不想 就随手把它扔了下去,砸死了一个行人。 就随手把它扔了下去,砸死了一个行人。 甲在扔砖头的时候,听到楼下有人说话, 4、甲在扔砖头的时候,听到楼下有人说话, 想到不要打着人了,伸头看看,见没有人, 想到不要打着人了,伸头看看,见没有人, 才扔下砖头。这时说话人正好走出门洞, 才扔下砖头。这时说话人正好走出门洞,被 砖头击中,发生死亡结果。 砖头击中,发生死亡结果。
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 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包括犯罪人的罪过( 包括犯罪人的罪过(犯罪的故意和过 和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失)和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其中犯罪故意或者过失是 所有犯罪的必备要件 必备要件。 所有犯罪的必备要件。 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构成 的必要主观条件,称为选择性 的必要主观条件,称为选择性 要件。 要件。 犯罪动机不是要件, 犯罪动机不是要件,一般 不影响定罪而影响量刑。 不影响定罪而影响量刑。
(3)间接故意大致体现在以下情形: )间接故意大致体现在以下情形:
为追求某种合法利益(或非犯罪意图) ① 为追求某种合法利益 ( 或非犯罪意图 ) 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如:狩猎陷阱 为追求某种危害结果(犯罪意图) ② 为追求某种危害结果 ( 犯罪意图 ) 而放 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丈夫外遇毒死妻子和女儿。 如:丈夫外遇毒死妻子和女儿。
第三节 犯罪过失
一、概念和构成要素 1、概念 、 (1)认识因素上:应当预见而未能预见 )认识因素上: 或已经预见其可能性 (2)意志因素上: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 ) 意志因素上: 避免 一般而言,过失犯罪对结果持反对、 一般而言,过失犯罪对结果持反对、 排斥的态度。 排斥的态度。
被告人陈某与同村某妇女有非法两性关系。 被告人陈某与同村某妇女有非法两性关系。为达到 与该妇女同居的目的,陈某多次起意杀害其妻李某,但 与该妇女同居的目的,陈某多次起意杀害其妻李某, 又一直未忍心下手。1999年5月2日傍晚,陈某为晚上上 又一直未忍心下手。 年 月 日傍晚, 日傍晚 山打猎而坐在院子里擦枪。这时, 山打猎而坐在院子里擦枪。这时,妻子李某从市场回到 家中,并站到其身边谈市场见闻。 家中,并站到其身边谈市场见闻。陈某不慎触动猎枪扳 打中李某腿部,致腿部动脉破裂, 机,打中李某腿部,致腿部动脉破裂,李某因失血过多 而死亡。 而死亡。
案例
丙三人周末相约, 甲、乙、丙三人周末相约,到野外山林去野 三人打了一只野兔,进行烧烤。正在这时, 炊 。 三人打了一只野兔 , 进行烧烤 。 正在这时 , 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天空突然乌云密布 , 雷电交加 , 眼看就要下大 雨了。甲提议赶快下山避雨; 雨了 。 甲提议赶快下山避雨 ; 乙说先把火熄灭 不然会起火;丙说马上就要下雨了, 掉 , 不然会起火 ; 丙说马上就要下雨了 , 一下 雨火不就熄灭了吗?还是赶紧避雨要紧。经丙 雨火不就熄灭了吗? 还是赶紧避雨要紧。 这么一说,三人扔下燃烧的火堆, 这么一说 , 三人扔下燃烧的火堆 , 慌忙往山下 奔跑。结果刚到山脚下,阴云散去, 奔跑 。 结果刚到山脚下 , 阴云散去 , 雨最终没 有下,反而刮了一阵风, 有下 , 反而刮了一阵风 , 结果这堆火将整个山 林点燃了,造成重大火灾。这一案件中, 林点燃了 , 造成重大火灾 。 这一案件中 , 甲 、 丙三人,对发生严重的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乙 、 丙三人 , 对发生严重的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 主观上显然都是有认识的, 主观上显然都是有认识的 , 那么是间接故意还 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呢? 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呢?
犯罪主观方面分析
案 例1
80年代初,东北某地农村在冬天农闲的时候, 80年代初,东北某地农村在冬天农闲的时候,请县 年代初 城电影放映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村里放电影。这天, 城电影放映公司的工作人员来村里放电影。这天,电影公 司派了两个人:一个是放映员某甲,一个是赶马车( 司派了两个人:一个是放映员某甲,一个是赶马车(马车 上装载着电影胶片等物)的某乙。 上装载着电影胶片等物)的某乙。当时电影胶片是放在一 个铁匣子里面。到了村里后,还没有到预定放电影的时间, 个铁匣子里面。到了村里后,还没有到预定放电影的时间, 恰好天气很冷,村民们就招呼他们进屋, 恰好天气很冷,村民们就招呼他们进屋,烧了一堆火以取 坐在火堆边聊天,屋子里人较多而椅子不够, 暖,坐在火堆边聊天,屋子里人较多而椅子不够,于是他 们就把马车上的铁匣子搬下来,当凳子用。聊了一会儿天, 们就把马车上的铁匣子搬下来,当凳子用。聊了一会儿天, 有人就招呼先开饭,吃完了饭再放电影, 有人就招呼先开饭,吃完了饭再放电影,于是他们都去吃 饭了。由于装电影胶片的铁匣子在火堆边没有搬走, 饭了。由于装电影胶片的铁匣子在火堆边没有搬走,结果 因胶片的着火点很低,一会儿就燃烧起来, 因胶片的着火点很低,一会儿就燃烧起来,将十来户民房 烧毁了,造成重大损失。电影公司这两个人, 烧毁了,造成重大损失。电影公司这两个人,对这起重大 事故应当不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负刑事责任, 事故应当不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负刑事责任,是什么罪 过?
2、认识程度:“会” 认识程度: 可能性)。 (必然性 V 可能性)。
(二)意志因素: 希望或放任 意志因素:
1、希望: 是指对危害结果持积极追求的心理 、 希望: 态度。 态度。 放任: 即不积极追求也不坚决反对( 放任 : 即不积极追求也不坚决反对 ( 容 忍)。 2、“希望”或“放任”是针对危害结果而不 、 希望” 放任” 是针对危害行为,这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 是针对危害行为,这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
二、分类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 (1)概念 ) (2)构成 ) 认识因素上是明知: A 、 认识因素上是明知 : 其可能性或必然 性 ; 不要求行为人对其行为是否违法
明知。 明知。
意志因素是“ 希望” B 、 意志因素是 “ 希望 ” 指对危害结果持 肯定态度。 肯定态度。 包括: 必然发生+希望发生” 包括:“必然发生+希望发生”、“可能 发生+ 发生+希望发生 ”。
2、间接故意 、
(1)概念 ) (2)构成 ) A、 认识因素上明知 : 预见其可能性 、 认识因素上明知: 而不是必然性; 而不是必然性; B、 意志因素上 “ 放任 ” 是指对危害 、 意志因素上“ 放任” 结果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态度。 结果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态度。
“可能发生+放任发生” 可能发生+放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