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 Vol. 14. No. 5)
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
此,需要采取 一 种 相 对 值 形 式———指 数。 为 适 应 使 用 习 惯, 指数被调整成百分制的形式。具体见公式( 2) 。其经济学意
宏观经济

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研究
李海鹏
( 辽宁大学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 本文尝试采用竞争力指数( 相对值) 的形式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系统,其评价指标包括 3 个一 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和 34 个三级指标的量表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评价分析方法对产业集群定性构念进行定量化研 究,以指数形式反映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强弱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指数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53(2012)05—0085—03
( 二) 研究展望 当然本研究处 于 研 究 初 级 阶 段,在 以 下 方 面 尚 需 提 升: ( 1) 不断完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案,指标体系的测算方案需 要根据产业分类 的 不 同 进 行 调 整,未 来 将 展 开 对 制 造 业、IT 等大型产业集群展开实证研究。( 2) 数据选择在保证客观数 据具有一定权重的基础上加大定性数据的相对客观性,使测
B29
( 集群产值 / 全国相应行业产值) / ( 省 GDP / 全国 GDP)
M11
国内
( 集群产值增长率 /全国相应行业增长率)
M12
市 场
市场 M1
指标
( 国家级或省级的名牌数 /集群企业数)
M13

M
( 集群新产品产值 /集群总产值) /( 全国相应行业新产品产值 /全国相应行业总产值)
M14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内涵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 George M·C·Fish 认为: “竞争 力是企业较其竞争对手更有能力去创造、获取、应用知识。” Michael Porter 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 是企业所在产业的长期赢利潜力,二是企业在该产业中的市 场地位。本文认为,竞争力源于竞争主体占有和运作资源的 差异,是竞争主体为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保持竞争优势 和扩大竞争 优 势,并 获 得 盈 利 和 自 身 发 展 的 综 合 素 质 和 条 件。 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系统( Industrial Clusters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简称 ICI) 是一套采用多指标综合评 价分析方法,以指数形式反映产业集群竞争力强弱和发展趋 势的指标体系。具体是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强弱的多种 构成要素进行加权平均,进而得出反映竞争力变动趋势的统 计学数值,其本质是将产业集群竞争力这一复杂不可直接测 量的构念分解成可以直接衡量的的片段,所以有必要发展二 级或更广义级来辅助一级指标的测量。本研究遵循一定的 指标设计原则,结合现在产业集群的数据统计现状来设计一 套评价指标体系,以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测评。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为了使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符合以上原则,研究过 程必须采取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产业集群竞争力在理论 分析和评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指标体系,在本研究中,产业 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提出有三个来源: ( 1) 产业集群竞争 力来源及机理的理论分析。理论为评估提供了方向性的指 导,并从逻辑层面确保了指标体系的系统性; ( 2) 国家竞争
2012 年第 5 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No. 5,2012
( 第 14 卷第 5 期 )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 Vol. 14. No. 5)
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
( 地区公路货运周转量 / 地区公路通车里程) / ( 全国公路货运周转量 / 全国公路通车里程) B21
地区每百人移动电话部数 /全国每百人移动电话部数
B22
地区每百人互联网络用户数 /全国每百人互联网络用户数
B23
专业基础设施及科研能力( 定性指标)
B24
设施
资本中介服务能力( 定性指标)
B25
( 集群工业总产值 /地区工业总产值) /( 全国集群该行业工业总产值 /全国工业总产值)
E13
集群内企业数量增长率
E14

集群内从业人员总数增长率
E15

集群工业总产值增长率
E16

E
争 力
财务
集群内企业销售收入总额
E2
指标
集群内企业净资产总额
E21 E22
集群内企业净利润总额
E23
效益
( 集群工业增加值 /集群全年职工平均人数) /( 全国行业增加值 /全国行业全年职工平均人
阵当中的数值来计算权重。这样,3 个指标的权重必须在每 量形式。
次测量时重新计算,而不存在固定的权重。
( 三) ICI 指数模型的推导
( 二) 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的统一化处理方法
综合以上的产 业 集 群 竞 争 力 指 标 体 系、指 标 权 重、指 标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基础数据计算方法首先将被监测 合成法,可以得到一个衡量产业集群竞争力综合水平的分值
E3 指标
数)
E31
( 集群工业增加值 / 集群工业总产值) / ( 全国该行业工业增加值 / 全国该行业工业总产值) E32
集聚度
企业密度指标( 企业数量 /平方公里)
E41
E4
指标
工业总产值密度指标( 工业总产值 /平方公里)
E42

区域优势( 定性指标)
B11

( 集群所在区域储蓄存款余额 / 全国储蓄存款余额) / ( 地区 GDP / 全国 GDP)
× ∑4i
=1
ei

∑3x
e2 =
1ex
× ∑2i
=1
Mi

∑3x
e3 =
1ex
× ∑2i
=1
Di
- ICSmin *
100
ICSmax - ICSmin
公式( 2)
式中,ICI 为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和为品牌竞争力分值 评误差尽量趋于准确。( 3) 加大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子作
最小和最大值,为第 x 个指标的因子分值系数
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论,确保本研究符合 竞争力评价的一般逻辑思路; ( 3) 已有关于产业集群评价的 研究,综合众家所长构建指标体系。
三、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研究产业 集群经验,加拿大学者 Padmore 和 Gibson( 1998) 建立了一个 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创新系统模型 - GEM 模型。GEM 模型 涉及到三 对 六 个 决 定 因 素: “因 素 对 Ⅰ”- 基 础 ( Groundings) ,包括资源( Resources) 与设施( Infrastructure) ; “因素对 Ⅱ”- 企业( Enterprises) ,包括供应商( Supplier) 和相关辅助 产业( Related Industries) ,以及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 ( Firm Structure,Strategies and Rivalry) ; 和“因素对Ⅲ”- 市场( markets) ,包括 当 地 市 场 ( Local Markets) 和 外 部 市 场 ( External Markets) 。而 GEM 模型正是这三对因素名称第一个字母的 缩写。 本节遵守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在 GEM 模型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企业、市场和基础三个方面来选 择指标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所选择的单个评 价指标,虽仅能反映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侧面,但整个评 价指标体系却能全面反映集群竞争力的全貌。产业集群竞 争力指标体系见表 1 - 1 所示。 四、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 ( 一) 权重计算方法 系统效应权重是根据某评价指标与被评价事物总水平 的关系来制定权重的,本文选择系统效应权重法来确定产业 集群竞争力指标权重。在 3 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聚成 1 个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当中的系数表示各指标与因子值 平均数指标; 3. 计算行业所有监测 Q 的标准差 S; 4. 计算该
之间的相关系数,而因子值正是指标得分与这些系数的乘积 企业 Q 的统计标准值 Di; 5. 对统计标准值 Di 进行阈值法无
之和。此特征与系统效应权重法相符,因此可以根据系数矩 量纲化处理,使得定量数据转为定性数据的 LIKERT 五级测
争 力
国际
( 集群出口值 / 全国相应行业出口值) / ( 省 GDP / 全国 GDP)
M21
设施 M2 集群出口值占国内市场同类出口产品的比重
M22
指标
( 世界级的名牌数 /集群内企业数)
M23
因子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个因子分值系数矩阵( Component 进: 1. 定量类样本数据取自然对数为 Q; 2. 按行业求出样本
2. 该系统的建立,吸收了指数理论、系统理论、统计理论 的研究成果,开辟了我国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定量化研究 的新领域,具有 重 要 的 理 论 意 义。该 系 统 的 建 立,可 以 比 较 全面、及时、定量、客观地反映产业集群整体竞争水平并预测 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政府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投资 者提供投资参考,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用机理的分析,深度发掘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为竞争力这一
五 结论与展望
定性理论向定量化分析做进一步探索。◇
( 一) 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
1. 该系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理论 研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改传统测评方式,采用竞争力指 数( 相对值) 的形式反映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这一研究方 法处于学术前沿。
参考文献 1 金碚. 1997: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 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 金碚. 2003: 《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中国 工业经济》第 3 期 3 迈克尔·波特,泽维尔·萨拉 - 艾 - 马丁,克劳斯· 施瓦布等著. 杨世伟,高闯等译,2009: 2007 - 2008 全 球竞争力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 4 迈克尔·波特著. 1980: 《竞争战略》中译本,北京华 夏出版社,2005。 5 邱东. 199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中 国统计出版社。 6 刘恒江,陈继祥. 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综述[J]. 外国 经济与管理,2004,( 10) : 2 - 3. 7 赵蓓. 产业集群嵌入性和竞争力: 计量分析[J]. 厦门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责任编辑:李丹]
企业的每一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标的原始数据经过标准 ( 简称 ICS,见公式 1) 。但是,单独的一个绝对值并不能体现
化处理后称为指标标准值。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按以下步骤 其与参照系的关系,也就无法简洁地反映出状况的好坏。为
86
2012 年第 5 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N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2
( 第 14 卷第 5 期 )
ICS = W1 E + W2 B + W3 M
公式( 1)
式中,ICS 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分值,为第 X 个指标的权
义是: 某一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相对于理想状态而言的位置 重,E、B、M 分别为企业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指标
如何。指数越高,说明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越高。
的分值。
ICI =
e1 ∑3x = 1ex
表 1 评价分级指标体系
一级
二级
目标层
代码
代码
指标
指标
三级指标
代码
( 集群内企业数量 / 集群所在地区的企业总数量) / ( 全国该集群行业企业数量 / 全国的企业 E11 总数量)
规模 E1
指标
( 集群内从业人员数量 /地区从业人员数量) /( 全国该集群行业从业人员数量 /全国从业人 E12
员数量)
[收稿日期]2012 - 01 - 12 ⒇
[作者简介]李海鹏( 1982 - ) ,男,辽宁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
85
2012 年 5 月 第 14 卷第 5 期
李海鹏: 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研究
May. 2012 Vol. 14. No. 5
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櫶
B2
指标
地区绿化覆盖率 /全国绿化覆盖率
B26
集群内企业间协作程度( 定性指标)
B27
( 地区基本建设支出 / 地区 GDP) / ( 全国基本建设支出 / 全国 GDP)
B28
( 地区科技三项费用、科学事业费、教育事业费财政支出总和 / 地区 GDP) / ( 全国科技三项
费用、科学事业费、教育事业费财政支出总和 / 全国 GDP)
B12

( 地区各项贷款余额 /地区储蓄存款余额) /( 全国各项贷款余额 /全国储蓄存款余额)
B13
资源

B1 指标
( 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 / 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 / ( 地区 GDP 增长率 / 全国 GDP 增
长率)
B14

争 基



B


DFG1* 2( 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数 / 地区职工总数) / ( 全国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数 / 全国职工总 B15 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