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系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观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体系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观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发表时间:2010-11-17T14:47:18.17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7月上旬刊供稿作者:王瑞霞

[导读] 高职教育在短期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还没有真正形成比较完美的课程体系

王瑞霞(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教育在短期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还没有真正形成比较完美的课程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各种各样的课程教育、教学教材出现了不少,这些课程教材,虽然都贯以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但是它们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的课程教材中选编过来的,或者是经过压缩、剪切而成的。这些课程教材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课程教材只重视客观知识,缺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学生观学习方式变革

当下,高职院校大力提倡新的课程体系,旧的学生观以文学鉴赏为主,这样的教学内容显然与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精神相去甚远,改变这一状况,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新体系,已经成为优化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当务之急。

1 新课程体系下高职院校的学生观

1.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①关注每一个学生。②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③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1.2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1.2.1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学习规律,掌握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规律。

1.2.2 学生是独特的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②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

1.2.3 学生是独立的人。①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具有主观能力性的人。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认识到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包办代替。

1.3 新课程如何促进高职学生的发展。①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供学生选择。②新课程目标定位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③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 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1 学习方式的概念。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方式主要是一种行为和认识取向。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构建和合作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学习方式也往往同时出现,相互融合在一起,关键是以哪种学习方式为主,哪种为辅。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有关,就是说,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教育者对学生角色的理解和定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2.2 传统学习方式的特点和局限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①被动性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②接受性接受性的学习是很必要的。特定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与学方式更能取得教育的效果,尤其是一些理解性的学习,通过教师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③封闭性所课封闭性,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缺少合作。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了追求学生成绩突出,压倒学习同伴,在完成学业任务时,往往采取单打独斗的方式,缺少讨论与合作。封闭的学习方式造成了学生不愿跟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分享学习的乐趣,失去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也不能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2.3 新课程要求确立的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性、接受性为主要特征,导致了人的主体性、主动笥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3.1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人支配的学习方式。主动性是向主学习的基本品质,要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查,自我调节。

2.3.2 探究学习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高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的本质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是问题性。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不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其二是过程性。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三是开放性、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忌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其目标具有开放性,过程具有开放性、评价具有开放性。探究学习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倡导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

2.3.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学办交流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和全校交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识有积极的意义。

2.4 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4.1 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学习形式有多种,其中我国经多年实践,已基本成形的“研究性学习”,则是一种很的学习形式。

研究性学习有两个概念:一是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批改变化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而采用自主探究和发现式的学习。二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保障自主探究和发现式的学习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而在课程体系中开辟的专门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