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的误区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与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当今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本人结合近年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忽视科学精神教育
科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求实精神、怀疑与证伪精神、创新进取精神等等。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一般更重视科学知识,而忽视科学精神的教育,从而导致公民缺乏严谨的作风及大胆探究的精神。
二、德育方法不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旨在考试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对学生的德育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忽视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精神和关系个体发展的理想信念。从目前德育的直接影响看,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文明素养不高的现象、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不高的现象,都说明我国德育效果不理想。
三、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基础性
由于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缺乏人文关怀,教育评价又重视功名及权威,没有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教学,因此我国在校生的学习不但达不到教学要求,而且求知欲和自信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变化日新月异,教育也成为终身学习的过程。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必要的文化科学教育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是基础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片面地追求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法
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走进初中历史的课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美国学者克拉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媒体不能帮助学习正如用汽车运食物不比马车运食物营养更为丰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播,更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初中历史教学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初中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还不够,学生思
维的时间也不易持久,这需要教师对课堂学习进行很好的组织,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叩启历史知识之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并积极鼓励学生思维,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使“传道授业解惑”有的放矢。而多媒体手段只能辅助历史教师教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
五、评价机制不当
实施素质教育应确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并不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而是片面地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必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实现评价目的“发展性”的转变,增强评价指标的完备性和可测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羁绊,对传统的评价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下评价应有的作用。
总之,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应当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随着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的改变而改变,还随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而逐步推进,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必将改良这种文化。因此,只有坚持进行课程改革,传统文化才能唤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