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舞的艺术—《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弦舞的艺术—《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执教:广州市第97中学刘平芳教学理念:
结合本校“爱健勤实”的校训理念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校级领导特此开设校本课程形体课,以培养97阳光学子为目标,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身形言表的阳光形象。教材上独立自编自创,不断探索和实践,开拓舞蹈教材领域和范围,分别自创形象模仿、情感开发、诗词文学、民间舞蹈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课题。本课以少数民族彝族为主题,通过彝族舞蹈的学习,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舞蹈的特点及风俗,不仅以单纯的舞蹈基础练习为基准,而是以体验民俗风情为主题,渗透彝族歌舞的相关文化,进而喜爱彝族。
教材分析:
阿细跳月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阿细人的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也称之为大三弦舞。作为本校形体课的自选自编教材,本课主要内容为学习彝族舞蹈的相关知识,它包括:彝族阿细“跳月”基本舞步以及舞步改编,彝族人文相关知识。本课引导初二学生简单了解彝族人文环境、舞蹈表现形式等常识,体会彝族舞蹈大三弦舞基本步特点。
学情分析:
彝族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瑰宝,由于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有限,甚少有同学了解彝族,更加不了解彝族舞蹈。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教师本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
理念,激发学生对彝族舞蹈的兴趣,学习体验彝族舞蹈,进而喜爱彝族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彝族舞蹈阿细跳月,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2.通过彝族舞蹈阿细跳月中“三步一踢”基本步伐的学习,能够初步演绎阿细跳月舞蹈。结合改编动作阿细跳月“三步一踢”
的学习,能够根据改编规律对阿细跳月“三步一踢”进行实践
探究。
3.通过模仿彝族舞蹈的圆圈舞表现形式,能够师生同台合作演绎。彝族舞蹈阿细跳月激发学生对彝族文化兴趣同时,增强学
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多元文化。
重点难点:
1.初步掌握阿细跳月“三步一踢”基本律动。
2.初步认识彝族舞蹈阿细跳月的节拍特点,能够尝试对“三步一
踢”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节拍律动。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欣赏教师示范《阿细跳月》彝族舞蹈。
2.提问学生:老师做的哪个动作出现的次数最多?
二、知识准备:
1.了解云南彝族生活环境、服饰、乐器、节日庆典;(PPT课件展
示)
①教师介绍: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云南了解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美丽的红土地上,有连绵不断的山丘和田野,有层层叠
落的山寨,也有用来集体活动的大广场,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
饰和美丽的姑娘,也有每年最盛大的节日庆典—火把节。
②提问学生:这是哪个民族呢?
③教师介绍:
大家都知道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当然彝族也不例外,她们常常吹起竹笛,弹起大三弦,边唱边奏边跳。
三、教授新课
学习彝族阿细跳月中“三步一踢”基本动作和改编动作,并对“三步一踢”动作进行分段落、分组结合演示。
1.“三步一踢”下肢基本动作教学(手叉腰);
①步伐分解教学
②步伐连贯教学
③步伐音乐教学
2.“三步一踢”上肢改编动作教学;
①步伐加拍肩教学
②步伐加拍臂教学
③分两组分别演示:
1组竹笛段落步伐加拍肩
2组大三弦段落步伐加拍臂
四、实践探究
1.提问学生:
其实基本动作的上肢动作,老师自己进行了改编,他们原本动作并不是这样,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示范,原本动作是怎样的?
2.教师示范“三步一踢”加拍手动作;
3.学生集体学习并演示“三步一踢”加拍手动作;
4.教师介绍:
其实彝族这个地方的人们特别喜欢用拍手这个动作来表达她们的快乐,结合老师刚刚的改编,你能发现老师改编的规律吗?
如果是你会怎么改编呢?
5.分小组合作探究对“三步一踢”动作进行改编并演示。
6.教师介绍:动作改编规律为前3拍不变后2拍改编的混合节拍,也是彝族舞蹈的节拍特点。
五、体验感受
1.分段演示
音乐共有3段,1段学生分组演示改编动作,2段学生集体演示“三步一踢”基本动作。3段教师示范(吆喝+跳踢步),学生模仿。
2.通过圆圈舞的形式师生同台演绎整曲阿细跳月舞蹈。
六、课堂小结
1.教师介绍:我们今天学习的彝族舞蹈叫阿细跳月。
2.提问学生: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个彝族舞蹈叫阿细跳月呢?
3.教师介绍:
阿细指的是在云南省石林、弥勒县有一群阿细人,彝族有很多支系,阿细是彝族的一大支系。跳月指的是在月色下起舞。
3.提问学生:结合所学总结阿细跳月的特点有哪些?
七、拓展延伸
彝族舞蹈不仅有阿细跳月,更有烟盒舞是彝族人常跳的舞蹈,舞蹈因手持烟盒,弹指而舞而得名。大锣笙舞则是祭火的舞蹈,俗称“接火把” ,舞蹈队伍敲击大锣,点起火把,汇集到跳笙场,围着簧火跳。此外,还有“火把舞” 、“火龙戏珠舞” 等等,都与火有关。彝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在经历了漫长而深厚的文化积淀之后,火已经成为承载有极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加之“火” 的物质和文化特性,更加体现了彝族的价值秩序和民族精神。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内容难度较大,不仅考验学生的节奏感,还考验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在体验彝族《阿细跳月》基本节奏的同时身体需配合乐曲节拍进行“三步一踢”舞步,身体协调能力不足的学生(特别是男生,相对女生协调能力可能会差一些)可能会有学不会或者无法及时反应过来的情况,在节奏型和舞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全体同学的反应能力,遇到没有及时学会的同学,可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进行个别纠正,或者可以给予学生多一点的思考练习时间,通过引领示范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彝族“三步一踢”基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