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简帛文献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土简帛文献简介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9-07-07

一(简帛的发现与整理

简牍和帛书的发现,是近百年来我国文物考古重大发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简帛,是指我国古代使用墨笔书写的有文字的竹、木简牍和绢帛的总称,因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因素而流传至今。

简帛发现的历史渊遠流长,据记载,在西汉武帝时期就有古代简帛的问世。此后,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盗掘战国时的魏襄王墓,出土了竹简书籍数十车,这是我国古代大批发现简牍的最早一次记载,这就是著名的《汲冢书》。这两次发现所留下的古文《尚书》、《论语》、《礼记》、《孝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重要典籍,对于古代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后历代还有不少次的零星发现。

上个世纪的简帛发掘从时间上大体可划分为两个时期,约从,,世纪末和,,世纪初到,,,,年为止是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一些外国考察队首先相继进入我国西北边陲,也就是汉代的河西与西域地区,开始了考古调查和所谓的探险活动,揭开了西北简牍大发现的序幕。其代表人物有瑞典人斯文赫定、贝格曼,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日本的大谷光瑞、桔瑞超等。

,,世纪初西北简帛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当时国际东方学界、考古学界、语言学界的轰动。此后,我国科学家或与外国合作,或独立发掘,使古代简帛逐步被世人所认识。

,,世纪上半叶简帛的发现,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举其要

者有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罗布淖尔汉简等。

建国以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更不断有惊人的简帛发现。重要的竹、木简发现有云梦秦简,龙岗秦简,武威汉简,银雀山汉简,甘谷汉简,马王堆汉墓竹简,定县汉简,江陵凤凰山、张家山汉简,居延新简,阜阳汉简,大通汉简,马圈湾汉简,郭店楚简,悬泉置汉简,尹湾汉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等等。

帛书包括斯坦因在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的几件帛书、长沙子弹库楚墓发现的“楚缯书”、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出土的帛书1件、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一大批帛书、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帛书10件等。

下面仅就东汉以前的出土简帛文献材料择其要者作扼要介绍

敦煌汉简是指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河西疏勒河流域汉代边塞烽燧遗址中陆续出土的简牍。其中,二十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第二次和第三次中亚考察时所发现的简牍,以及1944年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夏鼐等人所发现的汉简,经林梅村和李均明整理,成《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一书,于1984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七十至八十年代,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敦煌市博物馆等部门又在这一地区的马圈湾、酥油土、花海等地发现了一大批汉代简牍。这些简牍,连同斯坦因、夏鼐等人所发现的汉简一起,由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成《敦煌汉简释文》(不含图版)一书,于1991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有图版和释文的《敦煌汉简》上、下册。

悬泉置汉简 1990至1992年间,在甘肃省敦煌与安西县之间的

甜水井悬泉置遗址出土2万余枚汉简。内容多与邮驿有关,展示了汉代邮驿的面貌,对“置”的职能、管理组织和人员构成等都有明确记载。发现的《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是国内目前所见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壁书原件,具有很高的文物史料研究价值。出土的帛书信札,共10行,370个字,是目前已知西汉时期最完整和文字最多的私人信件。

整理情况:《文物》2000年第5期公布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和《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这批简牍还正在整理之中。

楼兰、尼雅文书这部分文书均出土于东汉至十六国时期鄯善国境内的楼兰地区和尼雅河流域,文字既有汉文,也有佉卢文、粟特文、婆罗迷文,是二十世纪初由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以及日本的大谷光瑞等人发现的。文书中的绝大部分为魏晋时期遗物,内容非常广泛。其中的汉文文书,已整理成《楼兰尼雅出土文书》一书,198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武威汉简 1959年,甘肃省武威磨咀子6号墓中出土汉简480枚,包括《仪礼》简469枚,日忌杂占简11枚;同时,在第18号墓中出土“王杖十简”。其中,《仪礼》简为《仪礼》的版本、校勘提供了重要资料。 1964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整理的《武威汉简》,公布了这批简牍资料。

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旱滩坡的一座东汉早期墓藏中出土了医药简牍,基本上是一部方书,保存医方三十多个,包含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的丰富内容,为研究我国古代医学提供了

重要资料。197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整理的《武威汉代医简》。

居延汉简 1930—1931年,中国与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额济纳河流域的汉代边塞遗址中采集到10200枚汉简。内容涉及西北边塞地区的行政、边防、邮驿、屯田及戍卒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等许多方面。其整理情况如下:

劳干《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1943年

劳干《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1944年

劳干《居延汉简图版之部》,台北,1957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编》(陈梦家主持整理),科学出版社,1959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上、下),中华书局,1980年。该书发表了这批简牍的全部照片和释文,并附有中文的考古发掘报告。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照《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秦汉魏晋出土文献,文物出版社,1987年)。该书以《居延汉简甲乙编》的释文为底本,在《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与《居延汉简甲乙编》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重新校订,纠正了不少错误,并注明各版本的异文。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汉简补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行,1998年。

1972—1976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又在额济纳河流域,对破城子甲渠候官、甲渠塞第四燧和肩水金关遗址进行发掘,新获汉代木简2万多枚,绝大部分是木简,内容非常广泛,它不仅记录了居延地区的屯戍活动,而且保存了一批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的官方文献资料。其整理情况如下: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薛英群、何双全、李永良注《居延新简释粹》,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与第四燧》,文物出版社,1990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上册为图版,下册为释文,中华书局,1994年

肩水金关的简牍目前尚未公布。

马王堆汉墓简帛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市东郊,1972-1974年相继发掘,先后出土3座西汉墓葬。据考证,这是西汉初期诸侯家族墓地,其中一、三号墓棺椁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