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大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常用通假字

1、昂首观之,向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童趣》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论语十则》

4、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山市》

5、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疑问。《陈太丘与期》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木兰诗》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通“座”,座位。《口技》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两小儿辩日》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副词,通“只”。《狼》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望岳》

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转,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马说》

5、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马说》

6、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马说》

7、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马说》

8、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9、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送东阳马生序》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岳阳楼记》

11、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行路难》九年级上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陈涉世家》

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陈涉世家》

3、将军被坚执锐。被,通“披”。《陈涉世家》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唐雎不辱使命》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

6、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隆中对》

7、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已,通“以”。《隆中对》

九年级下

1、公输般诎。诎,通“屈”,理屈。《公输》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7、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辩,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10、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愚公移山》

1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愚公移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