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缓慢性心律失常总结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男性,58岁,因心悸就诊。第5-19个P-QRS-T波群为窦性心搏,P-R 间期0.14s,QRS波群时限为0.08s,心率78bpm。第1-4个QRS-T波群前无波, 呈室上性,为交接区性逸搏心律,心率50bpm
发生于窦房结与心房交界区的传导障碍称为窦房 传导阻滞。窦房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延长至整个心 动周期,窦性激动均落入病理性延长的相对不应 期内,出现窦房结传导时间延长。窦房交界区绝 对不应期与相对不应期同时延长,以相对不应期 延长为主者,产生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绝对 不应期突然延长,产生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绝对不应期延长占据整个心动周期者,产生三度 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常见于迷走神经亢 进或颈动脉窦过敏者,持续性窦房传导阻滞多见 于器质性心脏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肌炎以及药物中毒 等。
患者,男性,42岁,因心悸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 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的Ⅱ、V1导联动态心电图, 连续描记。图示第1~4个心搏P波顺序出现,形态相 同,P-R间期固定0.18s,其后有下传的QRS-T波群, 形态时限正常,为窦性心律。P-P间期逐渐缩短,直 至P波脱漏出现长P-P间期,P波脱漏前的P-P间期最 短,含有脱漏P波的长P-P间期<2倍脱漏前,窦房传 导呈的文氏型阻滞特点,为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 此后有数组上述窦房传导呈文氏型阻滞的P-P间期 “渐短突长”的现象。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心律失 常,老年人多见。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 静止、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 阻滞和房颤伴长RR间期等。一般患者可无症状, 严重的心动过缓可造成低血压,心绞痛、心力衰 竭加重以及晕厥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缓慢性心律 失常的处理不仅要考虑心律失常本身,还要综合 其基础疾病及纠正诱发因素等临床症候。通过控 制心律失常达到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症状、 拯救生命的目的。对危及患者生命的心律失常需 紧急处理,对非危及生命危害较小的心律失常要 谨慎处理,以防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 用,加重心律失常的危害。
患者,女性,73岁,因头晕就诊。图AB中P-QRS-T波群依次出 现为窦性心搏,P-R间期0.16s,图中在第2-3、3-4、4-5、5-6 个心搏及图中第2-3、4-5、6-7个心搏间可见长间歇,内无PQRS-T波群,长短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为窦性停搏。平均 心率32-34bpm。
当窦房结因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发出激动或产生激 动过缓,以及窦性激动传导发生障碍时,有下级 起搏点产生新的激动,暂时控制整个心脏或一部 分心脏的活动,称之为逸搏。逸搏是一种生理性 代偿机制之一,表明心脏具有产生激动的后备能 力。有时为了避免心室停搏过久,房室交界区便 发出一系列的激动,不得不永久的代替窦房结的 功能,成为基本节律点,形成房室交界性逸搏心 律。另外当窦房结与房室交界区同时受到抑制, 不能发出激动或发出的激动被阻不能下传至心室 时,则心室内节律点可被迫发出1~2次或一系列 激动,为室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临床上以房 室交界性逸搏最为多见,室性逸搏次之,房性逸 搏较少见。逸搏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不需处理, 主要是积极寻找和处理造成逸搏的病因。
患者,女性,46岁,因心悸行动态的心电监测记录到本图。图中可见P波规律出现,频率62bpm。 第1~4、6个P波后都有下传的QRS-T波群,但P-R 间期不等,分别为0.20s、0.22s、0.24s、0.40s、0.17s,第5波后无下传的QRS-T波群,为二度Ⅰ 型房室传导阻滞。第10、11、12、14个P波后的P-R间期分别为0.20s、0.24s、0.32s、0.16s、, 第13个波后无下传的QRS-T波群,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交界区不应期病理性延长所引起的房室传导延缓或阻断 称为房室传导阻滞。在心脏传导阻滞中,房室传导阻滞最为 常见。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单纯的相对不应期延长或绝对不 应期延长,也可以两者同时延长。房室传导阻滞常是双向性 的,有时为单向传导阻滞和逆行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 发生在房室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实际工作中,明确阻滞的 部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阻滞的部位越低,预后越严重。以 房室结为中心,房室结以上的传导阻滞可称为传入阻滞;房 室结以下的阻滞可称为传出阻滞。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下壁 心肌梗死、心肌炎、洋地黄过量等。大多数为暂时性,基本 病变好转以后,可能成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 增高引起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卧位及夜间睡眠 时,立位或活动时消失。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一般不引起 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无需特殊治疗。
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是需要临床紧急处理, 掌握其临床及心电图特 点,急诊处理,可以挽 救患者的生命。
1、窦性心动过缓
凡由于窦房结内发出激动过于缓慢,以致心率较 正常为低,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通常在45~ 59bpm之间,低于40bpm者甚为少见。一般认为 此时心脏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尾部。窦性心动过 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夜间睡眠时。 无症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通常无需治疗。如因 心率过慢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应用阿托品、 麻黄碱、多巴胺等药物,但不宜长期使用,故应 考虑起搏器治疗。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如颅内疾患、 严重缺氧、甲状腺动能减退,服用胺碘酮、受体 阻滞剂等药物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患者,男性,20岁。平素喜运动,体检时记录到此心电图,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又称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在一 段时间内不能产生激动,心房或整个心脏 暂时停止活动。窦性停搏见于迷走神经突 然受到反射性刺激时,如按压颈动脉窦或 眼球,刺激胃肠道、咽部、气管插管等。 也可见于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过量或冠 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 炎、高血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停搏 时间过久,而异位节律点又不发生激动, 则可产生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需要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