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行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性面瘫行分期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针对分期针灸治疗应用于周围性面瘫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

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形式将某院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0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5)与试验组(n=35),对照组予以常

规治疗,试验组予以分期针灸治疗,对比分析经不同干预之后两组周围性面瘫患

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7.14%、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为(87.52±5.24)分,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12%、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61.57±6.21)分,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分期针灸治疗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

针灸的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分期针灸;临床疗效

引言

周围性面瘫属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疾病,也称 Bell麻痹,通常急性发病,病因尚

未明确。西医研究指出该疾病属于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研究中该疾病属于口眼歪斜范畴,

该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劳累、受凉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中医显示,该疾病是因脉

络空虚,机体受风寒之邪侵入导致经脉失养、经气阻滞,使面部肌肉纵缓不收引发的疾病。

现报告本院自2016 年 9 月~ 2017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研究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的70例样本数据均选自我院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

瘫患者,所有患者表示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患者以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血

管严重异常、肝肾功能不健全、精神异常以及妊娠期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

划分,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0~84岁,平均(52.23±4.21)岁,病程3~60d,平均(31.23±4.21)d,其中急性期患者10例,稳定期患者18例,恢复期患者7例;试验组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2~85岁,平均(53.53±5.54)岁,病

程4~62d,平均(33.53±5.87)d,其中急性期患者11例,稳定期患者19例,恢复期患者5例。此次两组周围性面瘫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本研究内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针灸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分期针灸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予以单

纯浅刺多穴位治疗,同时配合艾灸治疗。依据兴奋二型手法处理面部穴位,进行5~10min

留针,每3min进行1次行针,主穴部位进行5~10min温和灸。对四肢穴位进行15~20min

留针,中间进行1次行针;起针之后雀啄灸面部诸穴大约30~50下,每天进行1次。1个疗

程为10d,2个疗程之间间隔3d。合谷、风池、地仓、太冲、翳风、牵正为主要穴位;阳白、丝竹空、照海、鱼腰、攒竹、瞳子髎、四白、巨髎、迎香、颊车、禾髎、地仓、外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等为配穴。对于稳定期期患者主要进行透刺,同时予以TDP照射治疗。依据患

者实际情况将穴位进行适当增加,加深针刺深度,如四白透承泣,阳白透鱼腰,地仓透下关,攒竹透睛明,每天进行1次,1个疗程为10d,采取TDP对面瘫区进行垂直照射,以患者感

到舒适为最适宜,每天1次,2个疗程之间间隔3d,同时进行适当按摩干预。对于恢复期患

者主要进行透刺,同时予以TDP照射治疗。依据患者面瘫情况对针刺穴位进行合理选择,对

患者患侧进行TDP照射,同时予以散罐疗法,如针刺患侧阳白透鱼腰、翳风、下关、颊车透

地仓、迎香,温针灸双足三里,取针之后对患者患侧进行连续闪罐直到潮红,每天1次,1

个疗程为10d。

1.3观察指标

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所

缓解判定为好转;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判定为无效。同时调查观察两组周围性

面瘫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两组周围性面瘫患临床总有效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χ2检验,对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以(均数±标准差)

形式表示,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试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经治疗后,出现1例无效,10例好转,24例显效,总有效例数

34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经治疗后,出现8例无效,12例好转,15

例显效,总有效例数27例,总有效率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79,P=

0.0124<0.05)。

2.2对比分析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

试验组满意度评分(87.52±5.24)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61.57±6.21)分,组间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t=18.8941,P<0.05)。

3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常见且多发的临床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的特点,患者一侧面部经常发生瘫痪、麻木、呆滞等现象,此外也不能进行皱眉鼓腮,口角朝着健侧发生歪斜,鼻唇沟、额纹

变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需要选择合理措施进行治疗。针灸具有疏通经络、

祛风散寒、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及调气血的功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正式针灸之前保持

患者位于较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深呼吸之后进行数秒屏气,随后缓慢进行呼气。详细为患者

阐述疾病相关知识,确保患者能够对针刺禁忌证进行了解,掌握患者是否孤独疲劳或者饥饿

的情况,采取有效沟通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尽可能疏导患者不良情绪。详细告知患者针灸

注意事项,确保患者以平静的心态面对治疗,且需要患者全神贯注、放松肌肉,告知患者针

刺治疗中配合适当的呼吸运动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在针灸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的现象,

有的也可能发生出血,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面部进行电磁波

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眼睛进行遮盖,避免电磁波直射。对患者进行闪罐操作时,需要避免烫伤

或者灼伤。完成针灸之后利用消毒棉签对针孔进行按压,避免血肿以及出血。对患者皮肤是

否发生瘙痒、疼痛、红肿等问题进行密切观察,记录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改善情况。指导患

者正确进行面部肌肉功能训练,提醒患者不可用冷水进行洗脸,可热敷作面部,每天利用温

湿毛巾对面部进行2~3次热敷,以便于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对患侧面部进行按摩,避

免麻痹肌肉发生萎缩,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血瘀经络、气虚寒凝是周围性面瘫发病的主

要原因,对于风热症患者尽可能保证清淡的饮食,不可食用生冷瓜果以及甜腻煎炸的食物,

对于发热患者需要对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服用热饮、热粥以及中药汤剂,加盖衣被,确保患者出汗退热,如果患者汗比较多,不可汗出当风。对于风寒症患者需要尽可能食用清

淡少渣、温热柔软、易消化、少油脂的食物,不可食用生冷、凉性润肠的食物,如芝麻、瓜果,需要及时补充阳光,适当调高室内温度,注重保暖。

综上,在治疗周围性面瘫中采取分期针灸相比较常规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配合相应的

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程永红.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713-1714.

[2]蔡秀丽.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798-799.

[3]金咏羚,马越.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护.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9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