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课堂活动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原则、主要组织形式及特点做了阐述,并对如何实施做了探讨,为完善课堂活动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课堂活动活动设计组织形式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Activity//YuJianbo
AbstractClassroomactivityisanimportantmediumforlanguageteachingandisalsotheeffectivemeanstoachievetheteachinggoal.The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teachingactivityplaysanessentialroleinthequalityofteaching,theteachingeffectandtheachievementofteachinggoal.Thepaperexpounds,respec-tively,theprinciplesofthedesignofclassroomactivity,andthemainformsoforganizationandtheirfeatures,andthenexplorestheimplementationofteachingactivities,makingsomemeaning-fulattemptsandsupplementstotheteachingactivity.
Key wordsclassroomactivity;activitydesign;formoforganizationAuthor's addressFacultyofPublicCourses,Hebe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067000,Chengde,Hebei,China
课堂活动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载体。

有效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潜能。

任何语言教学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对教学活动精心的设计和严密的实施。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也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意义不言自明。

1课堂活动设计的原则
1.1目标性原则
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语言教学要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得到全面均衡发展,至少考虑三个方面:情感指标、语言指标和文化指标[1]。

因此,笔者认为,课堂活动在情感指标方面,目标是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与同学、教师配合,形成有效的信息、观点和情感交流渠道。

语言指标方面是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文化方面是对所涉及的文化项目能理解、尊重和客观正确地表达。

1.2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原则
分组要合理,要兼顾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

通常采取自愿组合与协商调配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出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

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气质、成绩、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成员之间要有互补性。

以小组活动为例,以3-6人为宜,能力强者1-2名,中等2-3名,略差的1-2名,能力强者起到引领作用,成员相互协作,各小组总体水平尽可能一致,体现出组间同质原则。

1.3层次性
活动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年级、专业等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活动内容难度由初级逐步到高级。

低年级课堂活动设计可以内容简单一点,目的是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体验。

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深入,活动难度和要求随之提高。

1.4多样性原则
指课堂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语言教学中,课堂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此目的,活动要体现语言交际的特点,活动设计应倾向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启迪学生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对内容本身进行加工和升华,使其各具特色,多种多样。

2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2.1全班集体活动
指教师通过讲授、对话、板书、演示等方式来向全体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开展教学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特点是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较集中较迅速地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

优点是接受面广,效率高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控制发挥作用。

缺点是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师生互动少,学生之间交流也少。

2.2成对活动
是指教师在活动中,让学生结成对子,两人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

优点是容易形成生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的氛围,学生的自由度相对全班集体活动要大,交流较轻松,参与度强。

缺点是具体操作中会出现:有的学生不喜欢与自己成对的对象而不愿意多交流;有的一方滔滔不绝,另一方却少言寡语;有的两者则学习都较差,缺乏帮助而较难完成任务;学生之间相互纠错,有时会错上加错,甚至出现母语交流。

2.3小组活动
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组成小组(通常3-6人一组),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

优点是合作人数比成对活动人数多,自由度大,参与度强,交流的信息量大,积极性要比以上两种活动更高。

缺点是会出现类似成对活动的问题,因个体差异导致参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4-0114-02
(下转第133页)114
09中观察2012.12(上
旬刊)与度不均衡现象,缺乏教师的控制,学生有时会偏离任务。

2.4个人活动
是指教师安排学生使用各种课堂资源,如书面材料、视听媒体等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点是学生能按自己的节奏来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的方法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且比较容易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学习,排除他人干扰。

缺点是活动以个体形式进行,难以做到合作和分享,也缺乏有效监督和控制,学习效率依赖个体的自律、语言水平和独立学习能力。

3教学活动的实施
3.1语言知识的讲授
语言、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知识的基础,也是语言技能的基础。

在设计和实施与语言知识相关的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运用能力。

在语音方面,除了教授音标和发音知识以外,还应设计听、说结合的活动,例如辨音练习(分辨元音、辅音、重音、绕口令等)、重音与语义练习、语调与语义练习等。

在词汇方面,要了解词汇目标的语音、拼写、搭配、同义词、反义词和语体等信息,同时,可以设计成欣赏音乐或电影、阅读、交谈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无意识地习得词汇。

在语法方面,不仅要掌握语法知识,更要运用语法规则,实现相应的交际功能[1]。

语言知识的讲授活动都可以采取以上四种活动形式及四种形式的选择组合。

3.2语言技能训练活动
Stern(1992)[2]
提出了7种语言交际技能活动,结合教学
实践,主要探讨以下常用的课堂活动:3.2.1信息差活动
信息差即交流双方或多方拥有信息量的不对称。

一方拥有信息,另一方不知道信息,导致信息差。

信息差活动可以利用实物、图表、卡片等,同时结合角色扮演活动,例如采访、问卷调查等,通常采用成对活动或小组活动来组织。

3.2.2课堂讨论活动
日常交际中,人们通过轻松对话来传递信息、交流思
想、传递感情。

教师也可以设计贴近真实生活的有代表性的、趣味性的话题或场景,设定特定任务,采用以上四种活动形式,用目标语言来传递信息。

例如教师让学生结成对子或小组活动交流以下话题:purposeofgoingtocollege,favoritemusic...之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3.2.3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
课堂表演是将有意义的场景、情节与语言交际相结合的语言教学活动,活动具有贴近真实、情节充实的特性,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下开展语言交际,配合一定行为语言(手势、动作等)和副语言(音质、音色等)来传递信息和感情。

例如,戏剧表演(课堂时间所限,通常为短剧或片段)、即兴表演、模仿、角色表演等。

为突出表现效果或真实性,可以配有适当的角色道具、提示说明卡等。

组织形式可以采用成对或小组形式。

3.2.4信息转化活动
交际活动包含了对信息的接收、处理、转换和传递这几种过程。

对接收到的信息,只有经过接收者处理和转换才能为自己所使用。

教师可以在口语、听力或阅读中,让学生在说、听或读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并按照要求将其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的任务。

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全班整体、成对、小组和个体四种形式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组合。

4结语
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要遵循以上所述设计原则,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等因素,恰当灵活地选择活动组织形式,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为诚.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Stern,H.H.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edsby
PatrickAllenandBirgitHarley)[M].Shanghai:OxfordUniversityPressand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2.
编辑孙静(上接第114页)!!!!!!!!!!!!!!!!!!!!!!!!!!!!!!!!!!!!!!!!!!!!!
外语
①上村会话数据库(http://www.env.kitakyu-u.ac.jp/corpus/)是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1995年度起根据ACTFL的OPI准则采访百名日语母语者和外国留学生制作而成的访谈类会话资料库,是至今为数不多的与日常会话接近的日语口语数据库.该数据库语料完整,并附有音频数据.
②NNS(非母语话者)会话时间约20分钟.所选取的话题基本类似.因为是采访模式,基本以敬语体为主,「よ」「よね」的使用频率可能略低.
参考文献
[1]伊豆原英子.「ね」と「よ」再考-「ね」と「よ」のコミュニケーシ
ョン機能の考察から-[J].日本語教育80号日本語教育学会,
1993.
づく考察ー[J].言語教育の新展開-牧野成一教授古希記念論集ひつじ書房,2005.
[5]白川博之.終助詞「よ」の機能[J].日本語教育77号,日本語教育
学会,1992.
[6]白川博之.「働きかけ」「問いかけ」の文と終助詞「よ」の機能[J].
広島大学日本語教育学科紀要,広島大学教育学部日本語教育学,1993.
[7]张慧芳.运用“礼貌理论”分析日语「よね」的确认用法———通过与「だろう」进行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
[8]王忻.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6.
编辑孙静
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