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黄酮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黄酮含量测定

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严赞开[1]综述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中黄酮含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单波长法、差示法、双波长法、三波长法、导数法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原理及分析特性。

1.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是以分子吸收光谱为基础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在峰带I( 300 ~400 nm) 和峰带Ⅱ( 220 ~280 nm) 光谱区的吸光度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具有简便、适用性广、准确度、精密度和重现性较好等特点,在总黄酮含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1.2 比色法: 是一些药典最常用的总黄酮含量检测方法,它主要以Al( NO3 ) 3 为显色剂,在碱性条件下,利用其与总黄酮形成红色螯合物为特征。常用于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的金属盐试剂有Al( NO3 ) 3、AlCl3 等。

1.1.3 差示分光光度法简称ΔA 法: 使用稍高于样品或稍低于样品的标准作参比,测量样品和参比间的相对吸光度。而此相对吸光度又与样品和参比间的浓度差成比例关系,借差示工作曲线而求出样品的含量。

1.1.4 双波长和导数分光光度法: 用于测定吸收光谱曲线重达的混合物的含量而不须用解联立方程,还可分析高浓度及混浊样品,其灵敏度和准确度比普通分光光度法好。在选择波长时,原则上除了要干扰物有相等吸光度外,还要求两波长比较接近,被测组分在该两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相差大些,这样方法的灵敏度会更高。如果将上述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上两个波长尽可能指近,使只相差1 ~2 nm,并且同时进行扫瞄,能得到试样一阶导数吸收光谱-吸光度对波长的变化率曲线,即导数分光光度法。

2 药理作用

2.1 镇痛作用赵铁华等[4]研究结果显示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适宜剂量的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动物经化学和热刺激导致的疼痛反应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中枢作用相关。银杏总黄酮( TFG) 腹腔内注射可显著抑制甲醛致小鼠疼痛反应,延长小鼠舔足潜伏期并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2.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2.1 对抗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乐等[5]研究发现绞股蓝总黄酮能减轻犬心肌梗死时的心肌缺血程度,降低缺血范围和心肌酶学指标的活性,可保护缺血心肌。广枣总黄酮( TFCA)对阿霉素( ADR) 引起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水杉总黄酮可在不明显降低血压的情况下,防止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发生。银杏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抗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肌电生理的变化,从而预防心肌缺血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发生。蒲黄总黄酮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犬心肌具有保护作用[6]。黄蜀葵花总黄酮

药理性预适应可通过抑制心肌脂质过氧化、抑制心肌炎症反应,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显著降低心脑组织中丙二醛和NO 含量,提示黄蜀葵花总黄酮对心脑缺氧有显著保护作用; 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7]。

2.2.2 抗心率失常作用: 苦参总黄酮能明显对抗乌头碱、哇巴因及氯仿诱发的心率失常。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心率失常有显著拮抗作用。

2.2.3 降血脂: 银杏叶总黄酮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实验显示麦胚总黄酮类提取物( FEWG) 能显著提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

量,同时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6]。荞麦种子总黄酮能抑制喂饲固醇和高脂食物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升高,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山楂总黄酮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诱导的人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促MC-EC 黏附作用有显著的抑制性,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2.2.4 抗高血压、血管壁扩张作用: 银杏叶总黄酮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有下降,内皮素活性及NO 含量降低,尿蛋白减少[8]。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血清中内皮素有抑制作用,一氧化碳含量明显降低,提示淫羊藿总黄酮扩张血管。

2.3 抗凝血作用银杏黄酮、蚓激素酶均具有很好的抗凝作用,但凝激酶溶栓效果优于银杏黄酮,两者合用后溶血作用无加强,但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9]。水杉总黄酮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穿心莲黄酮可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明显降低凝血酶诱导的GMP-140 水平,抑制AA 诱导的血小板TXB2 的释放,并可明显升高血小板内cAMP 的含量。

2.4 利胆及肝脏保护作用各种黄酮类化合物对化学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等实验性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10]。知母总黄酮对溴酸钾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因溴酸钾引起的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保护因溴酸钾诱发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来自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11]。苦菜总黄酮对四氯化碳、乙醇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提示可能与苦菜总黄酮减少肝脏谷胱甘肽耗竭,抑制肝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2.5 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黄欣等[12]研究发现枸杞总黄酮能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运动时间,抑制丙二醛的产生及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说明枸杞总黄酮具有提高小鼠运动耐力及清除活性氧的作用。苦荞麦麸皮类黄酮与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清除氧自由基方面有着相同的作用一枝蒿总黄酮对的作用表现高浓度清除,低浓度增强的双向作用; 对( ·OH) 自由基的作用始终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地清除作用,而且清除作用很强[13]。另有研究发现竹叶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均与银杏叶具有可比性。黄芪总黄酮在实验中对( ·OH) 及( O2) 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与浓度呈明显的显效关系。2. 6 抗肿瘤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靶点包括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肿瘤细胞凋亡研究依据: ( 1) 黄酮类化合物抑制细胞增殖,主要是使细胞周期停止,对肿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和致突变作用,反而有抗氧化和正向的免疫调节作用; ( 2) 黄酮类化合物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3) 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酪氨酸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磷脂酰肌醇3 激酶活性; ( 4)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压力和促进抑癌基因表达而抑制癌基因表达的作用。汉黄芩素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化合物,研究表明其能促进鬼臼毒甙诱导的HL260、Jurkat 和肺癌细胞的凋亡。芫花根总黄酮对小鼠S180 肿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活性是通过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和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提高NK 细胞的杀伤活性来实现的[14]。木犀草素具有很强的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活性。

2.7 对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李晓红等[15]银杏叶总黄酮对局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NR1mRNA 的表达增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银杏叶制剂可以明显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