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概述及川渝地质地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巴蜀湖、西昌湖接受湖岸剥蚀物沉积, 使总体逐渐缩小。 燕山运动(朱罗-白垩时期),华蓥山隆起,使 巴蜀湖一分为二,东部地形升高,湖水退缩到 南部盐亭、三台一线以西,巴蜀湖继续萎缩成 为成都湖,所以东部无白垩系地层。 早第三纪,湖水仅在雅安、天全、芦山、成都 一带沉积。晚第三纪,喜山运动结果:盆周进 一步褶皱断裂、升高。
盆地构造及地貌:
盆地内次一级小构造地貌,按其特征,可分 为盆西、盆中、盆东三个区。
1.盆地西部
龙门山—龙泉山之间
米仓 山
大巴 山
①成都断陷—属新生代断陷,为一地堑(
亦为拗陷向斜), 其上堆积厚达300米的
的第四系松散物而成复合冲积扇平原。
②龙泉山-峨眉山断褶带,呈箱型褶曲(两翼较 陡、坡顶部比较平缓)。
③江油-芦山断褶带,两翼不对称,断裂发育。
2.盆地中部-平缓穹窿构造
分布在龙泉山以东,华蓥山以西,地壳稳定。 ①川北深拗大向斜(梓潼拗陷)。

②宣汉旋转背向斜。 ③蓬莱镇、南充穹窿背斜群(龙女寺穹窿),十 几个褶皱组成。 ④威荣穹窿。⑤自流井复向斜。
⑥ 马边向斜(犍为向斜)。
盆地地貌
盆地地貌总的来说:近水平的软硬相间的 沙泥岩,强流水侵蚀,多成台阶状的方 山、丘陵,海拔300-500m之间。 南部—切割浅,多中丘、低丘 北部—(盐亭、阆中)深丘占优势,有 桌状山、单面山。 西南—威荣穹窿,低山。
6、峨眉断块:几种走向不同的复背斜与冲断层。 7、凉山褶断带:生成于燕山运动(古生代-中生 代) 8、康滇古陆 (川滇古陆)长500多Km 晋宁运动(元古代早期)—三叠纪中期均为 隆起地带。印支运动后转为褶皱,出现一系列 断陷盆地。 9、盐源弧形构造 为地槽区的边缘拗陷区褶皱, 断裂成弧形。
地貌:
盆地内:
东部平行褶皱;中部穹窿构造;西部拗陷进一 步加强。 晚第三纪:喜山运动间抬升,结果使得盆地中 山形成2-3级夷平面,盆内丘陵形成2级丘顶 夷平面。 第四纪:喜山运动间,下降区-盆西断陷,使 成都湖逐渐被岷江带来的泥沙填满。抬升区形 成河成阶地,河流深切形成峡谷,如在雅安地 区:多功峡(飞仙关),大岩腔,铜头峡等。 华蓥山附近:观音峡。




侏罗纪-白垩纪:燕山运动后继续剥蚀、 夷平成准平原,与云贵高原相接。 老第三纪末:喜山运动,准平原抬升, 下蚀夷平。 新第三纪:间歇抬升成高原,河流(不 是现代河流)下蚀,高原解体,有三级 剥蚀面(河谷地区-谷肩) 第四纪:抬升迅速,成海拔4000米以上 的高原。
1.1 地质构造
主要有两大构造 1、平武-金汤弧形构造 特点:呈向南突出的弧形复式褶皱和断裂。 2、反“S”形强烈紧密褶皱断层带 分布在甘孜、康定、木里以西。 特点:为青藏川滇歹字形构造体系的颈部 和腰部。
丘陵:根据相对高度和谷宽分类
谷宽(m) 谷类 <30 狭谷 30-50 窄谷 50-100 中谷 100-200 宽谷 相对高度(m) 丘类 <30 缓丘 30-50 低丘 50-100 中丘 100-200 高丘
形成的地貌: 高丘窄谷,中丘中谷,低(缓)丘宽谷
我国地貌区划
第二节 川渝地质地貌
山地:根据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分类
类型 绝对高度(m) 相对高度(m) 极高山 >5000 >1000 深切割 高山 3500-5000 >1000 深切割 500-1000 中切割 100-500 浅切割 中山 1000-3500 >1000 深切割 500-1000 中切割 100-500 浅切割 低山 500-1000 500-1000 中切割 100-500 浅切割 丘陵 <100
3.盆地东部—条形褶皱
①华蓥山褶皱带。 ②永川帚状褶皱带。 ③云阳开县弓弧背斜群。 ④赤水平缓褶皱带。
盆地东部-地貌


由背斜山地与向斜宽谷组成的平行岭谷。 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凡是石灰 岩出露地段,均有岩溶槽谷发育(背斜 山,呈一山二岭一槽谷或一山三岭二槽 谷)。 谷地:山岭之间谷地开阔,海拔300500米,丘陵广布。
实习报告格式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二、实习内容(为主) 地点--岩石--地形地貌特点(成因)--土 壤及生态环境状况--农业利用分析; 三、实习体会
肖海华 QQ:1019298797
Haihuaxiao@126.com


川、渝地区总面积57万km2,区内地质构 造及地貌,可明显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 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大致以广元、宝 兴、康定、冕宁、木里一线为界。三迭纪 中期处于海侵中、末期(约2亿年),印支 运动结束了海侵。 东部-上升为湖泊;西部隆起成陆地。
一、西部-地槽区


地槽区:即地壳强烈活动区,从震旦纪 至三叠纪发育一套厚层海相及火山碎屑 沉积,总厚度4000m以上,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剧烈。 三迭纪后期:印支运动隆起,结束了海 侵,开始受到剥蚀作用。

西缘—龙门山、邛崃山、峨眉山、二郎 山以中山为主,多断块山,一般15003000米,峨眉山最高峰3099m。
第七周实验安排
具体要求: 结合你所学到的地学知识,介绍你的家 乡的地质构造与地貌。 每人准备3~5分钟的讲稿(PPT),分 为两个班级,由全班同学评分,取平均 分记为实验成绩。 注意用普通话讲课,掌握时间。
三、盆边构造及地貌
1、西边:龙门山褶皱带,断层重叠。 2、北边:米仓山台穹,地垒式背斜,前震旦-古 生代变质岩。 3、北东边:大巴山断褶带,地垒式背斜。 4、娄山褶断带。震旦—侏罗,酉阳、秀山、黔 江、彭水,走向为北东向雁形排列, 背斜开 阔,向斜狭窄的隔槽式构造(顶部平缓)。 5、南缘褶皱带:高县、洪县、兴文、筠连、叙 永、古蔺。
湖泊-盆地期
三叠纪后期(1.9亿年),开始印支运动,地台 边缘发生轻微弯褶,地台周围有断裂,使地层 发生复杂的褶皱和断层而形成山脉(如龙门山、 米仓山、大巴山等),结果形成四周封闭的盆 地,同时海水退去,盆地内残留的海水经过雨 水淡化,变成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四川湖 (川渝地区,巴蜀湖)。当时湖水向西南流出, 与西昌湖相通,再往南经云南(昆明)湖与金 沙江以西的古地中海相连。
1.2 地貌分类-按形态或成因划分



山地:指地面上四周被平地环绕的孤立高地, 其周围与平地交界部分有明显的坡度转折。 丘陵:在低山周围,面积较少,相对高度较 低的山地。 高原:海拔较高的大片完整而又平坦的高地, 其中又分为山原和台原(海拔>600m)。


平原:海拔在600m以下,地面起伏微 弱的广阔平地 (高平原200-600m、低 平原0-200m)。 盆地:周围是高原或山地,中间地形较 平(平原或丘陵)的地区,盆地与盆周山 地相对高度>500m。
第九章 地貌概述及川渝地质地貌 目的和要求:了解地貌分类、我国 地貌区划及川渝地质地貌特点。
第一节 地貌分类
地貌学:研究地壳表面形态结构及其发 生发展与分布规律的科学。地貌发展的 动力是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对立统一。 1.1 地貌发展的动力
内应力&外营力
内营力-来源于地球的内能,主要指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火山作用和地震等,它作用的总趋 势是加强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地表的基本形 态。 外营力-来源于太阳能。所有外营力的过程, 就是把地壳表面坚硬的岩石破坏、分解、并且 搬运到另一个较低洼地方堆积起来,即削高填 低,使地壳的高低起伏降低。
盆地呈菱形(广元-奉节-叙永-雅安)。
广元 奉 节
华 蓥 山
百度文库
龙 泉 山
雅安
叙永
盆地发育历史:大海-湖泊-盆地 大海期:古生代(6亿年)-中生代早期 (2亿年)地壳处于下降趋势,形成石灰 岩、白云岩、砂岩等。总厚7000多米 (盆西)-6000多米(盆东)。其间发 生两件大的地质事件。
① 2.5亿年前,西缘岩浆喷发(称为峨眉 山玄武岩),覆盖云、贵、川交界区, 面积达20万Km2 ,接着地壳上升成陆地, 处于海边的陆地低凹地沼泽化,形成煤 层(二叠系) ②华力西运动(距今2亿年前),地壳缓 慢下降,气候炎热干燥,海水很浅,到 处为海湾、浅滩,生成丰富的食盐层、 石膏层(晚二叠)为食用的自流盐。
题 型 名词解释(3*5=15分) 填空题(1*20=25分) 作图与鉴别题(15分) 简答题(4*5=20分) 论述题(12+13=25分)
范围:所讲全部内容 注意实验和实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家乡。
实习要求


必须参加;分组,6-7人一组,组长用证件领 工具。 遵守纪录,不能践踏庄稼。 需认真听讲解,仔细观察,理论联系实际;作 好笔记(要检查),随地画地形地貌示意图; 注意安全。 完成一综合实习报告,字数5000字左右。 成绩评定: 出勤(纪律) 20% 笔 记 20% 综合实习报告 60%

北缘—米仓山、大巴山,山体雄伟,海 拔1500-2200米。岩溶发育山地有3-4 级夷平面,山坡陡峭,河谷深切。
东缘、东南缘-巫山、七曜山、大娄山。 低山为主,海拔1000-1500m,多 碳酸盐岩和砂岩、页岩构成。地貌成 层现象明显,2-4级夷平面。岩溶地 貌发育,石林、石芽普遍。长江在奉 节以东切过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 峡。
1.2 地貌
可分为三个区: 西北-丘状高原: 色达、甘孜、石渠 东北-沼泽化高原:红原、若尔盖一带,有 丰富的泥炭。 南部边缘:深切河谷-岭谷相差2000-3000 米。
二、东部—地台区


地台区:即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区。 地台形成于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时期。 晋宁运动-全国称吕梁运动(云南称晋宁 运动),发生于元古代早期。 澄江运动-即加里东运动,发生于震旦纪 中期。东部实为构造盆地、具有稳定性 特点,盆边为相对不稳定的褶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