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影评集锦
“他妈的凑合看罢”:《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那种不进电影院,也不止一集的纪录片——尤其是人文性质的纪录片,我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好看。
这种好看,并不完全建立在其内容的营养程度上,而在画面、解说词和外围的一些“视听语言”的精彩程度上。
很简单,要详细了解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而不是看电视。
虽然很多纪录片颇有深度,但是限制于电视的表达,还是太过于浮光掠影和蜻蜓点水了。
那些BBC、NG、PBS和Discovery做的专门史,挺有意思,但是太过于粗浅。
无论是著名的《艺术创世纪》、《欧洲电影史》还是什么《二战史》这样的东西,看看只是一个猎奇。
因为更多的内容还在书籍里。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对于我这样喜欢看书多过喜欢看电视的人来说,纪录片的内容太简单,于是我只盯着画面看,成了不折不扣的“外貌派”。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对纪录片做什么梳理,而是想说说那部才放完的,我也追着看完的《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吃”,我一直是有着极大兴趣的。
因为除了自己是个吃货之外,我对于做菜,兴趣也不小。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里那些讲述普通人劳动和吃东西的内容,非常符合我的胃口。
诚然,《舌尖上的中国》并不完全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导演所希望的,是把吃东西这个普天下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拍摄这些内容,显然有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考量。
在这个角度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切中时代问题和要害的“人文纪录片”。
中国的纪录片和中国的电影一样,很少把小人物的生活和生命当作内容主体来表达,而《舌尖上的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最普通、最简单、或许也是最贫困的劳动人民用做了纪录片的主角,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的确也是一种悲哀。
进步在于,有人能看到社会的普通人;而悲哀在于,这种“目之所及”,来得太晚。
因为我们在无数次看过种种弱势群体被如何、被如何如何的报道之后之后才看到这么一部纪录片,这来的的确太晚了一点。
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说,食品安全成巨大的问题,有这么一部纪录片;弱势人群动不动就被城管打砸抢,有这么一部纪录片——我们大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粉饰太平的行径和指鹿为马的宣传手段。
只是,如此上纲上线,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央视这种国企,抑或是那些片子中出现的劳动人民,未必有好处,但同时也未必有坏处。
《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7集,并没有明显的主线,只是拉拉杂杂地介绍了一些中国独有的食物——很多东西太具有地域性或者是民族性的特色了,是不是全国人民都接受的美食,这要打一个问号。
但是,这的确体现出了导演的野心。
因为他想用一点食物就勾勒出中国人的生活轨迹、一点中国历史、还有社会现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他并没有做到这点。
这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食物介绍得一知半解,文化介绍得一窍不通。
解说词不到位,对食物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理解不透,整个纪录片看上去支离破碎。
佳句总是有的,但是并不能塑造成篇,更没有一个总体概览。
看到最后,我就开始希望这个纪录片快点结束,以便于每晚夜生活的黄金时间可以不要坐在电视机前。
总导演好像是一个吃货,blog写的有点意思,
但是吃货只是嘴馋,而美食家只是吃的精。
要把吃的东西搞到文化的高度上,只有梁实秋、林语堂这种人才能玩得转。
那个现在很红很红的蔡澜,对吃的确很讲究,或许是个美食家,但绝对算不上什么文化人。
没有文化,偏要“搞”文化,这或许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异。
具体在这个纪录片上,就是“徒有其表”。
唯美并没有错,《海洋》、《帝企鹅》、《天玄地黄》、《加拉帕戈斯》这样的纪录片就是唯美的,甚至连解说词都很少有。
MV式的镜头和剪辑,也没有错,因为那种拍摄方法,也有极多的拥趸。
可是,这样的东西被用在这部纪录片里,简直就成为了滥觞。
到处都是特写镜头,到处都是浅景深,到处都是刻意和执拗,让中国人捧着食材、回家吃饭就是乡愁?拍小商小贩少数名族做豆腐、做小吃就是民俗?展示劳动人民的劳作就是“去阶级和去意识形态”?那么请问,最后一集里,多少人能吃得起大闸蟹、海参和鲍鱼——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片子显然犯了急功近利抱大腿的错。
有人认为,这部纪录片有BBC的范儿。
这种外貌上的范儿,来自于西方化的镜头、西方化的剪辑和镜头的电影感——这里,索尼F3的摄影机,加上尼康镜头的组合,功不可没。
而BBC内在的范儿,则来自于不惜工本的拍摄、以及对记录主体的熟知和经年累月的研究。
像是《艺术创世纪》,就是剑桥的艺术史教授做制片人和主持人,《数学史》就找来了数学家。
PBS的摄影史,就找来了摄影史作家。
而中国拍纪录片的这群人,有技术,没文化,搞到最后就是一滩扶不上墙的刘阿斗。
这部要搞文化的纪录片,找来的顾问则是写过吃东西专栏的媒体工作者,沈宏非。
这个片子,这种水准,用沈宏非自己的话来说,只能是“他妈的凑合看罢”。
《舌尖上的中国》味觉审美引追捧看中外纪录片差距
一部讲述中国美食文化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近日在央视热播,取得了盛况空前的收视和关注,这部非黄金档播出的作品自5月14日开播至今,已经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不仅吸引了80后年轻群体的集体观看,还在网络引发了群体话题。
随着纪录片每晚播出,一些美食点评网站和购物网站更出炉了围绕《舌尖上的中国》撰写的攻略。
除了国内的大热,《舌尖上的中国》也参展了法国戛纳电影节,先是以一款山水画般的腊肉海报展现了中式美学,又得到了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的点名观看,据悉,这部作品已经成为了中国所有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的片子。
用味觉审美展现东方价值观与社会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本剧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邀请了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为顾问,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
这部作品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没有大而空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入手,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百姓并配合他们的生活,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文化与现状、自然与生态、社会与价值观融合到对食物的描写中,并以内在的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用七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一方面用味觉审美观展现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人生况味,形成了这部纪录片的独特视角,另一方面,作品以充满浓厚的生活气
息、草根气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作为吃货,生在中国就对了,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许多追看本剧的年轻网友如此评论。
近几年的食品市场上,各种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已成常态,而在连续曝光了皮鞋制作老酸奶、地沟油猖獗等新闻事件后,人们对如今的食品安全更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可以说,当老百姓对市场上的食品安全进入了审视和怀疑后,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也处于被颠覆和被遗忘中,而强调中华传统饮食的美味与安全,则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在食品安全如此令人担忧的今天,央视赫然播出令人震惊的美食大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食物背后的泪与感动,食物是多么来之不易……”一位网友这样说。
《舌尖上的中国》精妙而深刻的带来了传统美食的记忆,更催生了人们愉悦而安定的情绪。
在这个意义上,它可谓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如总导演陈晓卿所说“生逢其时”。
接轨国际纪录片展现进步与差距
《舌尖上的中国》同时引发了国外片商和媒体的关注,作为第65届戛纳电影节的参展影片,其在现阶段的销售平台上备受关注,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特意点名观看其片花。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舌尖上的中国》恰到好处的文案、高清的拍摄和精致的构图也基本符合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用画面语言与文案声音共同营造故事化的氛围,从而追求戏剧化,设置兴奋点去吸引人和感染人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纪录片曾经历过一段兴盛的黄金期,那么新千年之后的中国纪录片则逐渐淡出,沉重感、真实感和使命感的缺失是中国纪录片日益边缘化的重要原因。
从题材上看,中国纪录片总是选择绕开普通人遭遇的主流话题,如失业、教育、司法腐败、政治不公正、社会保障、犯罪等等。
可以说,避开对重要社会现实问题的记录和思考已经是多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基本问题。
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纪录片被称为是伪纪录片或者宣传片,平淡、冷静、无戏剧性、无话题性也无民众基础,喜欢使用说教的叙事手法,经常能看到一部十五分钟的纪录片,里面出现二十多个人在接受采访把故事平铺直叙出来,“我们纪录片镜头总是用仰拍得美轮美奂,信息量大而空,像一部建筑学教科书。
”文化学者胡野秋说,而他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则已经呈现了一种平视角度和人性语言,从而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从仰拍到平视的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势,为中国纪录片发展提供了借鉴模式。
而在技术方面,法国优秀纪录片《海洋》、《迁徙的鸟》采用大量航拍技术和精良的构图制作,实地取景多年去真实纪录大量野生生物的活动和状态,精美又真实的画面让观者欲罢不能,另一方面,也尽量避免使用过多旁白去影响观者情绪,这些都值得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借鉴。
不过如今,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水准和投入与国外优秀纪录片是有相当的差距,一些电视台宁可花重金和最好的设备保障电视剧、娱乐节目的制作,也不把纪录片的技术要求摆在首位,要知道,英国BBC电视台、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所制作的纪录片节目在技术上是无所不用其极。
中国的纪录片的确有一批上乘之作,可是在国际节目评奖、交流会上,往往由于图像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而失去了发散影响力的机会。
一山一水一孤舟,筷子一夹变腊肉!
以食表情,比以前的纪录片强很多。
尤其封面设计的有感觉,水墨腊肉。
一山一水一孤舟,一筷一夹一腊肉。
不过看多了就有点审美疲劳,甚至伤感。
例如“最”字被用得不厌其烦,例如贫穷被描述为纯朴,没条件吃多样化更营养的食物被描述为最懂得本土食材的美,当然这么说也没错,只是不完整。
就像介绍月亮的时候只说十五,不说初一,人家还以为月亮一直就是个玉盘,不晓得也有黑脸的时候。
其实国人都是了解情况的,知道月亮还有个初一,家乡还有个贫穷,都见不得台面,这些都是给国际友人表表情罢了。
本文/a/pinglun/201205271771.html
然而虽然旁白乍一听很国际化,很讨好国际友人,但听多了也不免有些程式化、空洞。
况且这些毛豆腐腌酸菜之类的食材故事,再配上乡土卫生条件,只怕国际友人不会感兴趣,看了反而更会厌恶中国菜。
倒便宜了最爱出口转内销产品,长年外出打工思乡情切的国人。
说来这也不是本片的错,食物背后的那么多背景故事也不是导演能改变的,本片毕竟只是食物纪录片,已经做得很好了。
只是希望国人看的时候不要真的以为月亮天天都十五,忘了家乡人其实并不是愿意总琢磨一种食材的美味,而是他只能吃这东西,没条件吃更多样化更好的罢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几百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没改善到哪去。
其实英文题目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Tasting China——尝尝就行了,深层次的以后再聊。
舌尖是羊头,中国才是狗肉
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美食的片子看多了,从台湾的娱乐片到蔡澜的评论片,但是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片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无论是自然的恩赐,转化的灵感,五味的调和,片子展现的都不仅仅是食物本身。
从制作食物的人,制作食物的工艺,食材的生长环境,食材的采集。
处处在展现着中国的文化与哲学
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调和,刚柔相济,重视亲情、重视家庭、勤劳能干、刻苦忍耐、追求极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用事实呈现在你面前,你是一个中国人,一个在中国文化熏陶下长大的炎黄子孙,自然会唤起内心的记忆。
而你是一个不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人,自然会通过美食加深对中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把中国文化推广,取得认同的极好方式。
其实,这个办法西方已经用了多年了。
《辛德勒名单》《钢琴师》是犹太人的自述,把犹太人二战的苦难引起全世界的共鸣,而犹太银行家数百年操纵欧洲乃至世界政治,引发战争和苦难的罪恶则被隐藏了。
这是犹太人的宣传。
《奔腾年代》《美国的故事》是美国人的自述,把美国梦,美国新教徒的奋斗,坚韧,努力用事实、用艺术介绍给地球上的每个人。
当中国重新崛起,恢复他历史上应有地位的进程中,中国人终于学会了西方的宣传办法。
也许西方应该看看毛主席的这段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重新崛起的中国象八九点钟的太阳,即将发出灿烂的光芒。
不仅是美食,是心与心的沟通
自从CCTV9改版纪录频道,我跟着看了很多纪录片,大部分纪录片都是BBC或国家地理和探索发现转播来的,不过令我惊喜的是两部中国的纪录片‘故宫100’和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虽然‘舌尖’的首播放在了ccav1,然而这确实是一部纪录频道投资拍摄的,其实我认为是为了制造影响力才选择在综合频道首播。
由于不在学校没有电视,所以只能后人一步在CNTV上看,到现在看了两集,不过这两集的分量已经让我感受到了这部纪录片已经超越了美食节目的层次,上升成为了一种人性,一种认知,一种观念,一种民族认同感。
食物是人造就的,从采摘都到上桌都浸透着劳动者的汗水。
采藕人不容易,捕鱼者艰辛,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为了补贴家用,但背后他们为中华美食贡献着不仅仅是一根藕、一条鱼,还是我们的精神,导演很人性的关注到了这一点。
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而无可替代无可摧毁的文化,而联系着这种文化的纽带正是人。
中国人不光创造美食,更重要的的是传播美食。
从片子中可以看到从北到南,食物都是在地域与地域之间渐进变化而形成的地方特色,这不是一个小民族能够形成的食物地域奇观,只有漫长的历史和广博的地域才能造就。
毫不隐晦的说,第二集让我哭了两回,不是因为有潸然泪下的情节,而是因为我从中找到了失去已久的民族认同感。
主食是食物的根基,我们可能会时常忽略它,可只有他能让我们真正赶走饥饿;民族是国家的根基,有时我们会因为政党的博弈而忘记我们的民族属性,可当你重拾民族观念时,你是那么的充实,也许这就是一种民族认同感,没有国籍,没有政党,只有热爱祖国的的那一颗赤诚的心,不管祖国是在列强的铁蹄之下,还是在政党的压迫之下。
我爱这部纪录片,我爱中国美食,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