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页面 1-----------------------

防灾减灾

( )
【文章编号】1006 - 3862 2002 03 - 0036 - 07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3

Report of a tour study on Japanes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ystem

林家彬ΠLIN Jia2bin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北京 100025)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the State Council ,Beijing 100025)

【摘 要】报告对日本的防灾减灾体系从法律、组织机构、规划、资金投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

细的介绍 ,并对日本和美国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防灾减灾体

系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日本 防灾减灾 制度体系 借鉴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ntroduces Japan ’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system from the per2

spective of law ,organization ,planning and finance in detail. Then a comparative study employed between those of

Japan and America. Finally ,some suggesttions for China’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ystem are brought

up .

Key words : Jap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stitutional system for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6 【文献标识码】B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国 日本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是一个以《灾
家 ,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火山爆发、台风、 害对策基本法》为龙头的相当庞大的体系。
暴雨等。每年平均发生有感地震约 1300 次, 按照日本《防灾白皮书》的分类 ,这一体系共
台风登陆218 次,现有 86 座活火山。从 1994 由52 项法律构成 ,其中属于基本法的有《灾
年到 1998 年 ,全世界共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害对策基本法》等6 项 ,与防灾直接有关的有
454 次,其中日本95 次, 占2019 % ;从 1980 年 《河川法》、《海岸法》等 15 项 ,属于灾害应急
到 1999 年 ,全世界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 对策法的有《消防法》、《水防法》、《灾害救助
济损失达 819 亿美元 ,其中日本 116 亿美元 , 法》等3 项 ,与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重建及财政
占1810 % 。与其只占全世界 0125 %的国土 金融措施有直接关系的有《关于应对重大灾
面积相比, 日本无疑称得上是“多灾多难”的 害的特别财政援助法》、《公共土木设施灾害
国家。因此 ,防灾减灾在日本的国土整治体 重

建工程费国库负担法》等 24 项 ,与防灾机
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构设置有关的有《消防组织法》等4 项。
作为防灾减灾基本法的《灾害对策基本
1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的基本现状
法》,是日本在经历了 1959 年的台风严重灾
111 法律体系 害以后于 1961 年公布实施的。1959 年的特

3 本考察是在“向坂正男日中经济交流基金”的资助下进行的。

·36 · 城市发展研究 9 卷2002 年3 期 Urban Studies Vol . 9 No . 3 , 2002

----------------------- 页面 2-----------------------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 防灾减灾

大台风灾害暴露了日本当时防灾体制存在的 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的规定,“中央防

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包括:原有的灾害救助法 灾会议”负责制定《防灾基本规划》,作为防灾
对于大规模的灾害难以进行有效的应对;缺 领域的最高层次规划。该规划是一个规定防
少一个综合的防灾行政体制 ,各部门为主的 灾减灾行动原则的定性规划 ,在阪神大地震
立法使各项防灾对策很难协调 ,缺乏统一性。 发生以后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主要作了以下
所以,《灾害对策基本法》的制定,在日本防灾 ( )
的改动和补充: 1 按照灾害种类分别进行规
史上具有重大转折点的意义。该法对与防灾 划; (2) 按应对灾害的时间顺序进行规划; (3)
减灾及灾害应急等有关的一些重大事项做出 明确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居民的责任和义
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乃 务; (4) 将自主防灾和志愿者等民众的灾害救
至民众对于防灾减灾所负有的责任; 防灾减 助活动纳入规划; (5) 补充了适应近年来的经
灾组织机构的设置;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关 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内容; (6) 强化了应对事故

于防灾的组织建设、训练实施和物资储备等 灾害的内容。
各项义务;发生灾害后的应急程序和职责;支 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指定公共机构要以
援灾后重建的财政特别措施等。 《防灾基本规划》为指导制定《防灾业务规
112 组织体系 划》,地方政府的“防灾会议”则要制定《区域

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的规定, 中央政 防灾规划》。在2001 年 1 月的行政机构改革

府设置“中央防灾会议”,作为防灾减灾工作 之后 , 目前共有 16 个政府部门拥有 自己的
的最高决策机构。其成员由全体内阁成员加 《防灾业务规划》。

(
上4 名指定公共机构 包括日本电讯电话公 114 政府资金投入体系
司、日本银行、日本红十字会、日本广播协会) 日本的防灾减灾领域的政府资金投入分

负责人和4 名学者组成 ,会议每年召开4 次。 为科技研究、灾害预防、国土整治、灾后恢复

当发生较大规模的灾害时, 中央政府要成立 重建四个项目。这些资金投入分散在政府的
“非常灾害对策本部”,如果是自然灾害则由 各有关部门,如科技研究主要在文部科学省,
防灾担当大臣担任本部长 ,如果是事故灾害 国土整治主要在国土交通省, 内阁府的防灾
则由主管部门的大臣担任本部长。当发生特
部门只是把各有关部门的预算加以汇总。
大灾害时, 中央政府成立“紧急灾害对策本
1999 年的防灾减灾政府资金投入额为45627
部”,由内阁总理亲自担任本部长。相应地 ,
亿日元 , 占当年政府一般会计预算支出的
各级地方政府设置本地方的“防灾会议”,辖
517 % 。各项 目资金投入额及其比重如表 1
区内发生较大规模灾害后则须设置“灾害对
所示。
策本部”。
中央政府中日常负责防灾减灾工作的机 表 1 1999 年日本政府防灾减灾资金
构 ,在2001 年 1 月政府机构大规模改革之前 投入情况( 单位 :亿日元)

是国土厅的防灾局 ,定编36 人。该机构同时 科技研究 灾害预防 国土整治 灾后重建 合计
担任中央防灾会议的事务局。机构改革之 金额 % 金额 % 金额 % 金额 %
后 ,该机构被置于内阁府内,定编 50 人 ,并在 781 117 11422 2510 24005 5216 9419 2016 45627

内阁成员中新设了1 名防灾担当大臣。由此 数据来源: 日本内阁府编,2001 年版《防灾白皮书》

看来 ,防灾减灾工作在日本政府中的地位及 从时间序列数据来看 , 日本政府的防灾

其功能都有所加强。 减灾资金投入占一

般会计预算支出的比重呈

113 规划体系 上升趋势。1963 年时该比重仅为千分之四

城市发展研究 9 卷2002 年3 期 Urban Studies Vol . 9 No . 3 , 2002 ·37 ·

----------------------- 页面 3-----------------------

防灾减灾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

左右 , 以后逐步上升 ,最近几年都在 5 % 以 名为《思考我们的生命和安全》。

上。当发生了特大灾害时,该年份的这一比 213 促进居民自主防灾组织的形成
重会明显上升 , 如阪神大地震发生的 1995 目前在日本 3252 个市区町村级行政区
年 ,这一比重达到了915 % 。 划中,有2472 个拥有居民自主防灾组织 ,组
在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中, 由内阁府防灾 织的总数接近917 万个 ,按全国总户数统计 ,
部门直接掌管的部分数额不大 ,如2000 年的 有5611 % 的家庭加入其中。这些 自主防灾

这部分金额为4516 亿日元。其用途分别为 组织平时开展防灾训练、防灾知识普及、防灾
( )
灾害预防对策 建设防灾基地 、灾害应急对 巡逻等活动 ,发生灾害时进行初期消防、引导

( )
策 构建灾害信息搜集和传输系统 、灾后恢 居民进行避难、救助伤员、搜集和传递信息、

( )
复和复兴对策 向灾民发放生活补贴等 、防 分发食物和饮用水等活动。阪神大地震后 ,

(
灾减灾国际合作 推进亚洲防灾中心开展的 日本提倡“自救”、“公救”、“共救”的原则。即

多边防灾合作、构建亚洲地区国际紧急防灾 灾害发生后首先是居民的“自救”、然后是邻

)
系统 。 里和社区的“共救”、最后是政府的“公救”。
居民自主防灾组织的日常活动对于提高居民
2 日本丰富多彩、制度化的防灾减灾宣传普
的自救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灾害发
及活动
生后居民自主防灾组织就是开展共救活动的

众多的灾害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使日本政 重要主体。
府认识到,使民众具有较高的防灾意识和正 214 开展多样化的防灾训练
确的防灾知识 ,对于提高民众的自护能力 ,减 每年日本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具体

情况
少灾害所可能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是非常重 ( )
多发灾种 ,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训练。如
要的。因此 , 日本政府对防灾减灾宣传普及 2000 年共有495 万人参加了各地方举行的防

活动非常重视 ,有许多制度化而又丰富多彩 灾训练活动。另外 ,首都圈的7 个地方政府
的形式。 共同签署了《七都县市灾害时相互援助协
211 众多的宣传活动日 定》,每年要针对如何开展相互支援进行演
日本于 1982 年5 月由内阁做出决定,将 练。
每年的9 月 1 日定为“防灾日”,8 月30 日到
3 日本与美国防灾减灾体系的比较分析
9 月5 日为“防灾周”,在此期间举办各种宣

传普及活动。除此之外 ,还有每年两次的“全 此次考察的一个意外收获是,获得了一

( ) (
国火灾预防运动”3 月 1 日和 11 月 9 日 、 位美国联邦政府危机管理厅 Federal Emer2

( ) ( )
“水防月”5 月或 6 月 、“危险品安全周”6 gency Management Agency ,略称 FEMA 的专家

) (
月第二周 、“雪崩防灾周”12 月1 日到12 月 Mr .Bosner 在刚刚结束了其在日本为期一年

)
7 日 等等。采取的活动形式有展览、媒体宣 的考察和交流活动后撰写的报告。该报告在

传、标语、讲演会、模拟体验等。 与美国的防灾体系对比的基础上 ,对日本防
212 在学校开展防灾教育 灾减灾体系提出了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和改进
1995 年阪神大地震发生以后 , 日本更加 建议。因此 ,本报告增加了对日美两国防灾

(
重视在学校开展防灾教育 ,文部省 现文部科 减灾体系进行的比较 ,分析各自的特点和优

)
学省 号召各地中小学都要开展防灾教育 ,并 劣 ,从而更好地提供借鉴。

组织编写防灾教材 ,分发给各个学校。2000 311 规划体系的比较
年编写了一套面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材 , 日本防灾减灾规划的最高层次是《防灾

·38 · 城市发展研究 9 卷2002 年3 期 Urban Studies Vol . 9 No . 3 , 2002

----------------------- 页面 4-----------------------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

防灾减灾

基本规划》,在此之下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自制 的好处,但却难免平时人多事少、政府开支负

定本部门的《防灾业务规划》。《防灾基本规 担较重的缺点。
划》仅作比较原则性的规定,政府各部门的灾 从防灾部门的权限上看 ,美国的权限较
害应对方案则包含在各部门的《防灾业务规 大而 日本相对较小。在决策形式上 , FEMA
划》中。美国则拥有一个庞大而详细的《联邦 的首脑在灾害发生时可以独自做出重要的决
( )
应急计划》US Federal Response Plan ,政府各 定,而日本防灾部门的首脑只能向内阁和总

部门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原则和方案都包括 理提出建议 ,最终决策权在总理手中。在资
(
在其中。 金的管理上 ,FEMA 掌管着美国救灾基金 US
对于日本与美国的防灾减灾规划体系的 Disaster Relief Fund) ,其它各政府部门的大部

这种差别 ,美国专家认为:在日本体系中, 由 分灾害应急活动的支出都到这里来报帐,防
于政府各部门的防灾业务规划没有整合成一 灾救灾支出的管理比较集中。日本则是政府

个综合的规划 ,会导致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 各有关部门各自管理着自己的防灾预算 ,资
相互之间并不清楚其他部门拥有哪些资源和 金管理相对分散。
能力 ,在发生灾害之后有可能在各部门的协 这种差异对于重大救灾活动应当不会产
调行动方面会造成延误。不过 ,对于这一问 生太多实质性的影响。这是因为,一个国家
题 ,可以通过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 当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都需要由国家最高

手段来弥补。 首脑出面亲自指挥 , 以便形成举国动员体制
312 机构规模与权限的比较 进行应对。
日本政府中专司防灾减灾工作的部门是 313 公务员制度不同造成的影响

( )
内阁府防灾部门 局级机构 ,编制 50 人。另 日本的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实行公
外还有负责处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突发事件 务员的定期调动 ,防灾部门也不例外。防灾

的内阁官房危机管理室和负责消防事务的总 部门的人员一般多来自国土交通省、

总务省
务省消防厅 ,人数也都不多。美国则是所有 消防厅等部门,在防灾部门任职两年以后调
这些职能都集中在 FEMA ,它是一个相当庞 回原所属部门。美国则不然 ,公务员长期任
大的机构 ,仅本部就有500 名工作人员,加上 职于同一个部门。对于这种差异 ,美国专家
全国各分支机构共有人员2000 名。 认为,由于防灾减灾工作要求较高的专业性
由于机构规模上差异较大 ,造成人员的 和技术性 ,人员变动过于频繁于工作不利。

工作强度有比较明显的差别。日本防灾部门 而且由于防灾部门的工作强度大、个人在工
的工作人员在任职期间一直处于“备灾”状 作时间以外的自由也受到限制 ,一旦离开的
态 ,平时不能离开东京 ,当灾害发生后的紧急 人都不愿再回到防灾部门工作。因此会造成
状态下则一天 24 小时不能离开工作岗位。 防灾部门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美国的FEMA 则可以总保持只有三分之一的 工作人员不够专业的问题。与此相比,FEMA

人员处于“备灾”状态 ,而且处于“备灾”状态 的人员长期从事防灾工作 ,能够积累大量的
的人员也可以保持昼夜两班倒体制。 实际经验 ,成为防灾领域的专家。
美国专家认为,从重大灾害发生后发挥 对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 , 日本的做
协调功能的要求来看 , 日本的机构规模过小, 法与美国相比虽然在部门和人员的专业知识
工作人员的压力和负荷过大。但客观地看 , 积累的深度上有所欠缺 ,但其好处是培养了

应当说日美两国的体制各有长短。FEMA 庞 更多的具有防灾减灾知识素养的公务员,并
大的机构虽然有在灾害发生时应对比较充裕 且这种通过人员交流形成的部门之间的沟通

城市发展研究 9 卷2002 年3 期 Urban Studies Vol . 9 No . 3 , 2002 ·39 ·

----------------------- 页面 5-----------------------

防灾减灾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

渠道也有助于防灾部门协调政府各部门的防 讯网络 ,以及能够迅即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规

( )
灾减灾工作。 模进行评估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日美两国的防灾减 (3) 美国在运用规划制度减

小灾害可能

灾体制的主要差异在于:美国体制的集权化 带来的损失、运用保险制度分散灾害风险方
和专业化程度较高,而日本体制的分权化和 面具有特色。如在预防和应对洪水灾害方
多元化程度较高。这种差异的形成有它一定 面 ,FEMA 制作的洪水风险图覆盖全国,根据

的必然性。这是因为, 日本是一个多灾的国 该地图与地方政府一起限制洪水危险区域内
家 ,防灾减灾工作在很多政府部门的职责范 的建筑物建设 ,或者即使批准施工 ,业主也会
围内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 , 由 根据风险图给出的洪水水位采取措施 ,尽量

( )
于灾害的相对频繁 ,也很难由少量的专业化 减少可能的损失 如把一层设计成车库 。
队伍把繁重的抗灾救灾工作承担下来 ,需要 FEMA 还建立了洪水保险制度 ,保费金额依

多个部门和多种主体的参与和协作。而美国 所在地区的洪水危险度而定。
灾害发生的时间频度和空间密度相对较低 ,
4 借鉴和启示
这是美国集权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防灾减
灾体制能够成立的重要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质条件复杂 ,是
314 基础性工作各有千秋 世界上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每年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两大经济强国, 因此 都有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地震、干旱、台风、低
这两国在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方面都有大 温冷冻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矿山灾害、火灾
量投入 ,在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很多做 等事故灾害发生也相当频繁。同时, 由于我
法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民财富积累的增
(1) 日本因人口密度高,特别是大城市地 加 ,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规模也相应扩大。

区人口和产业集中,建筑物密度非常高,因此 在上一个十年中,年均受灾人口317 亿人 ,年
非常重视灾害发生后的疏散地和备用指挥中 均直接经济损失达 1500 亿元。因此 ,防灾减
心建设问题。各种不同规模的城市公园和体 灾工作的重要性愈益突出。总体而言,我国
育馆等设施被指定为不同等级的“避难所”, 的防灾减灾方面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在很
在规划和设计中遵循相应的

标准。在东京西 多方面还需要补充完善乃至填补空白。从这
部的立川市建设了“广域防灾据点”,该设施 方面处于先行和领先地位的日本和美国的做

邻接自卫队的航空基地 ,拥有完备的通讯设 法中,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施、备用电源和其它备用物资,当东京受到灾 411 需要制定一部防灾减灾的基本法
害的严重打击时可以发挥备用指挥中心的作 我国与防灾减灾工作有关的立法工作是
用。各都道府县政府所在地也都建设了当地 从 1980 年后期开始逐步开展起来的,先后制

( ) ( )
的“区域防灾据点”。 定了《水法》1988 、《水土保持法》1991 、
(2) 日本对于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 ( ) ( )
《防洪法》1997 、《防震减灾法》1998 、《消

( ) ( )
防灾领域也相当重视。1981 年制定了《关于 防法》1998 、《气象法》1999 等 ,这些法律
防灾的研究开发基本计划》, 1997 年成立了 或直接与某个灾种的防灾减灾工作有关 ,或
“防灾科技相关省厅联络会”,积极推进防灾 在其中包含了某个灾种的防灾减灾的章节。
领域的科研和相关合作。如已经建立了先进 但是,从建立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角度

的灾害信息搜集和传输系统 ,并正在建立连 来看 ,即使所有灾种的部门防灾减灾立法全
通中央和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防灾无线通 部完成 ,也不能替代防灾减灾基本法的作用。

·40 · 城市发展研究 9 卷2002 年3 期 Urban Studies Vol . 9 No . 3 , 2002

----------------------- 页面 6-----------------------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 防灾减灾

这是因为,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很多共性问 413 建立防灾减灾投入渠道的制度保障

题 ,特别是许多大政方针问题必须在基本法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中专门有题为
中予以明确。这些问题包括:各级政府、社会 “财政金融措施”的一章 ,对各种情况下中央
组织和公民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 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出义务、应付灾害的财
务、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

设置、灾 政措施和金融措施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这
害应急对策、防灾规划、灾害防御预算、财政 是对防灾减灾投入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金融措施等。根据不同灾害种类制定的部门 我国由于目前在这方面还没有相应的制
防灾法都应以防灾减灾基本法作为其基础。 度保障,带来的问题是相当明显的。一方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挑 是防灾减灾资金严重不足 ,在应对灾害时显
战,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做出应对的 得比较被动 ,往往还要采用政府行为发起全
关键 ,而防灾减灾基本法应当成为制度建设 社会的募捐;另一方面是亡羊补牢多而未雨

的重要纲领和基础 ,其制定应当尽快提到立 绸缪少 ,大地震之后加大对地震系统的投入 ,
法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 大水灾之后加大对水利系统的投入 ,“防重于
412 强化专职的防灾减灾机构 治”的原则无从体现。另外 ,由于各级政府和
联合国将 20 世纪的最后 10 年定为“国 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支出义务不明确 ,往往造
际减灾十年”,作为对此的响应 ,我国成立了 成推诿和扯皮。因此 ,在防灾减灾的基本法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具体事务由民 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支出义务和支出方
政部中负责灾后救助和灾情核查的部门承 式 ,以作为防灾减灾投入渠道的制度保障,是
担。2000 年 ,该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减 非常必要和具有紧迫性的。
灾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定为:“研究制定国家 414 加强宣传普及 ,提高民众的减灾自护能
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 ,协调开展重大 力

减灾活动 ,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 ,推进减灾 民众对于灾害具备必要的科学常识和自
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可以认为,这个委员 护知识 ,对于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有着重要
会就是我国目前专职的防灾减灾机构。但从 的作用。在 1997 年 7 月举行的联合国第二
它的沿革来看 ,设置在民政部内的这一机构 届世界减灾大会上 ,安南秘书长提出:“我们
在救灾方面可谓是轻车熟路 ,但在制定政策 人类必须从过去对灾害的反应文化转变到预
和规划、开展灾害预防方面是否具有相应的 防文化上来”。最近发生

在我国云南的一起

能力则是个问题 ,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强化。 地质滑坡灾害造成了一个村庄数十人的伤
另外从该机构的名称来看 , 目前的名称只反 亡 ,但假如村民们具备一点常识的话 ,本来惨

(
映了其职能的一部分 ,如何使其“名副其实” 剧是可以避免的 滑坡发生几小时前一位村
的问题恐怕也需要解决。 民就看到了非常明显的地裂现象 ,但他却视

)
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考虑 , 若无睹 。这是以惨痛的教训对这一道理的

仅在国家层次设置专职防灾减灾机构是不够 有力例证。在日本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
的,这样难以对发生在各地方、为数不少的各 形式的关于防灾和减灾自护的宣传 ,每年的
种灾害做出及时的反应。建议在省一级政府 消防日有众多的人参加消防训练和演习。阪
中设置防灾减灾的专门机构 ,赋予其对本地 神大地震和最近美国9111 事件中民众所表
区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协调指挥、检查督促 现出的镇定有序和合理的行动避免了人为的

的职能,其人员可从地震、消防、水利、矿山安 次生灾害,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

( )
全监督等有关部门抽调组成。 我国,这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 , 转7 页

城市发展研究 9 卷2002 年3 期 Urban Studies Vol . 9 No . 3 , 2002 ·41 ·

----------------------- 页面 7-----------------------

周干峙 吴良镛与人居环境科学 吴良镛学术思想研讨

家非常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历史经验的积淀。 都不同意。他是出于谦逊 ,但这不是一个人

凡是学科的发展 ,学术思想的发展都离 的事情 ,确立和宣扬人居环境科学是为了国
不开代表人物 ,作为理论的创导者和推动者 , 家的目标 ,有这个成就也不完全是个人的成
在这个过程中吴先生的贡献是最大的,突出 就 ,我们以吴先生取得的成绩为荣,但这也是
的。作为历史进程 ,在城市和建筑方面 ,建国 事业和国家的荣誉 ,是事业和国业的需要。
初期是梁思成先生领头。他从传统的建筑学 特别是今天迎来吴先生的八十华诞 ,提到这

首先提出要有营建的

思想 ,当时的清华大学 个高度 ,无论如何也不为过。
建筑系改成了营建系,从建筑到营建 ,后来发 今天吴先生八十寿庆不是意味着“退”,
展到要解决体型环境问题。其后就是吴先生 而是意味着“进”,而且向着一个更高的起点。
在这方面继续发展 , 由传统的体型环境到广 就人居环境科学来讲 ,应该由发展趋向于成
义建筑学 ,再到人居环境科学。很显然 ,梁思 熟,然后达到翱翔于新世纪上空的新起点。

成先生和吴良镛先生就是建国五十多年来 , 我们应当既祝吴先生健康长寿 ,又祝吴先生
建筑科学、城市科学、人居环境科学的代表人 更高地带领我们业内人士,把人居环境科学
物。这一点吴先生可能不会同意 ,包括这次 这项经天纬地、图画江山之业推向新的制高
会议的名称叫作吴良镛学术思想研讨会 ,他 点,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接41 页)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1) 在中小学 是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例

( )
教育中尽快普及减灾和自护教育。2 地震、 如 ,没有洪水风险分布图,就难以建立洪水保
消防等有关部门应当把宣传普及工作当作自 险制度;没有包含社会经济信息的地理信息
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安排一定的经费、人员和 系统 ,就难以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

( )
时间向全社会开展宣传普及活动。 3 在防 发展影响的评估 ,从而为国家和区域减灾决
灾减灾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各有关主体开展防 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除了各有关部门各自加
灾减灾宣传普及活动的责任 , 以及公民参与 强自身的信息基础建设以外 ,要充分运用互
的义务。 联网技术 ,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资源
415 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基础科研工作 共享 ,将各部门的子系统集成为一个综合的
一是对已发生的灾害进行全面深入地研 大系统。建议由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牵头协

究,这种研究不仅包括对灾害本身的发生原 调 ,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因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而且包括对应对
【参考文献】
灾害的经验教训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日
本的防灾减灾学者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灾害 11 日本内阁府编. 2001 年版《防

灾白皮书》
后都要千方百计尽快奔赴现场 ,尽可能获取 21Zhongming Yue :《The Summary of the Laws of China on Protect2

ing Against and Mitigating the Disasters》,UNCRD Rsearch Re2
第一手资料 ,撰写详细的分析报告。而我们
port Series No . 40 ,2000
的学者则由于经费等原因的限制很难做到这 31 中日防震减灾法律制度比较项目中方课题组. 日本防震
一点。对此 ,国家有关部门在科研经费安排 减灾法律汇编. 2000 年5 月
上应统筹考虑 ,加以必要的改善。二是加强 41 金磊. 遏制事故高发贵在安全减灾自护能力的提高. 2000
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 08 - 26《人民日报》海外版

城市发展研究 9 卷2002 年3 期 Urban Studies Vol . 9 No . 3 , 2002 ·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