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国的大飞机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大飞机计划
一:飞机安全设计
中国的大飞机的梦想,从运十到干线,从干线到AE100,从AE100到ARJ,再到现在的C919,算是走了一个半径不小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几个项目,有着几代工程师的辛劳甚至血汗,更有着他们当年梦想的生成,破灭,重生,再破灭和再重生。这当中的辛酸和喜乐,痛苦和绝望,是局外人很难体会的。如今ARJ项目在收尾,C919刚开始,笔者想以一个局外人的观点,分析一下中国的大飞机计划中做得成功或是不成功的地方。同时,以借此机会分析一下波音和空客各自的成功之处,来和中国的大飞机计划比较一下,看看能不能对现在也好,将来也好的中国民机工业有所帮助。本人将以讨论重点的形式分题展开。因为时间有限,只能一个星期写一点,所以将会以分题更新帖子的形式发表,还请有兴趣的同好耐心等候文章的写完。
分题一:安全
看到过很多人说过坚决不会坐中国设计生产的飞机,认为那是不安全的。虽然本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这种思维嗤之以鼻,但不同的是,我在这里要告诉有这种思维的人,你们的这种想法错在哪里。不是因为你是否爱国或是否爱自己,而是告诉你们,什么才是真正安全的飞机,还有他们的设计方法。
稍微懂行一点的军友,应该都知道FAR25部这个设计指导规范。但是我想可能这里没有谁有这个耐心和毅力把他看完的,所以可能也就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指导规范是怎么来的。所以在谈民用客机的安全性之前,让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FAR25部。
FAR-25/CS-25
FAR25/CS25规定,任何想得到FAR或是EASA认证的新设计的大型客机(不包括空乘人员的乘客人数在19人以上的螺旋桨推进的飞机,或是10人以上的喷气推进的飞机。想想为什么运十二的载客量是19座而不是20座),都要符合FAR25/CS25部的设计规范。小于19/10座的要符合FAR23/CS23部的设计规范。
现在我们来看看什么是FAR25/CS25部以及得到FAR25/CS25部认证的意义是什么。那什么是FAR25/CS25部呢?有人说这是民用客机设计的圣经,但我觉得它更象是如来佛的手心。因为如果你至少稍微看过它,就会发现它里面虽然有时也会有公式和具体的数字,但更多的时候,它都只是在说XX XX的设计,要保证不会因为单一的故障(FAILURE)而产生“严重”(CATASTROPHIC)的后果。为什么这样做,是有原因的。这当中有很深远的背景,考虑到本文的篇幅,我们就不扯远了。简单来说,FAA和EASA只是对设计提出要求,具体怎么设计,FAA和EASA并不想捆住设计厂家的手脚,而影响对新设计和新材料的引入。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孙猴子们怎么翻跟头并不感兴趣,因为这样一来会限制创新。但对于孙猴子不能翻出他们的手心,他们可是看得非常非常的紧的。很多人
说FAA/EASA会卡中国人的脖子,其实他们不光是卡中国人的,他们卡所有人的。但这是后话,我先按下不表。
民用航空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有了非常详细和大规模的样本空间。对于飞机的结构来说,一般民用飞机的飞行包线都是约定俗成的。所以25部会有具体的设计要求。比如大家熟悉的全机静力,起落架落震,环境,寿命等等。但对于飞机的系统,就不一样了。我这里重点讨论一下系统的设计。
统计显示,对一个新设计的飞机来说,一般在一千万个飞行小时左右,会出现一次“灾难性”事故,(比如波音777在伦敦的那次事故,虽然没有死人,但飞机毁了,没死人只是运气,所以算是一次CATASTROPHIC的事故),或者说,一架新设计的整机,平均来说,不管是否经过FAR25/CS25认证过的,它出现严重飞行事故的几率是在10-7左右。因此,FAR25/CS25部的对于系统的最终要求,也可以说是唯一的要示,就是看你新设计的飞机系统,是不是能达到这个“灾难性故障”率的要求。这个要求分到各个系统,也就因此会更苛刻。为了简单起见,25部中,假设一架飞机会有一百个系统(实际上要少得多),因此各个系统的设计,也就是要求出现“灾难性”故障的几率在10-9以下。具体到各个厂家,他们都有一套和这个25部相对应的设计规范策略,以确保他们设计的飞机能够通过认证。而这个内部的设计规范,则是各个厂家经验的集成,可以说在各方面又会比25部的要求来得苛刻和具体。根据故障后果的不同,故障也分为几级,“灾难性”以下,还有“有害HAZADUS”,“严重MAJOR”,“轻微MINOR”有及“无安全隐患NO SAFETY EFFECT”四级,他们可以发生
的几率也以100为单位上升,分别是10-7,10-5,10-3,和10-1。
但这样问题就来了。怎么验证一个系统或是整机设计在出现“灾难性”故障的几率能符合这个要求呢?简单的想法就是实验,用实验的数据证明这一点。有些系统,因为在设计上的继承性,在现役的飞机上已经服役多年,用实际应用的具体统计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但这里有一个鸡和蛋的问题。对于中国商飞,以及中国的系统供应商来说,他们旗下没有任何的已通过认证装机的例子可言,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题外话,这也是为什么ARJ和C919一开始会选用国外成熟供应商的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全用中国自己的供应商,先不说能否提供两机所需要性能的系统,就算可以,他们因为没有任何已经认证产品,在系统认证方面,他们就不得不花很大的精力和金钱来补这个不足。问题是即使它们有时间和财力补上这个不足,ARJ也好,C919也好,他们可能都到了退役的时代了。所以先不说有没有必要全用中国的产品,就是你想要这样,也是有很长的一个过程的。)而另一个方法,就是对于一个新设计的飞机来说,他们的系统,在设计之初,就进行安全分析,以理论的形式,证明这个设计能达到这个要求。任何机械电子系统,他们如何运作都是可以推断的。同时如果他们失效,失效的后果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预料的。(为什么说绝大多数?因为总有误判的时候。但如果真的出现了,代价是巨大的,比如丰田的刹车系统。这是后话)这就引出了一个DAMAGE-TOLERANCE(损伤容限)或是FAIL-SAFE(破损安全)的设计方法。
25部的一个首要要求,就是不能因为一个系统,或是一个系统内的某个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