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网络舆情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摘要: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各阶层表达利益、宣泄情感、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引爆全国舆论,甚至演变为公共事件。群体极化在网络舆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简略分析了网络舆情中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及一些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群体极化;舆论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60-01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也就是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把局部性、地区性和偶然性的问题,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甚至有可能演变成需要政府出手干预的公共事件,是与网络中的群体极化是分不开的。

所谓“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传媒学者詹姆斯·斯托纳提出来的,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

美国心理学家萨拉凯·拉尔在研究中发现:“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

的特点在网民中更加严重,使得在讨论中很容易导致态度偏激,并以激烈的言词来表现。同时,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类聚的,因而有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点,极易导致群体认同,产生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展开的过程有两个方面:在群体内讨论的论据有限,极易被扭曲到别的方向,如果团体成员已倾向于某方向,他们便在该方向上提供更多的点,其结果就会让已有倾向再进一步;群体极化与社会比较有关,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特别是某事件的意见领袖的认同,来自动调整自己的立场以符合主流方向。

群体极化的极端化倾向可分为两种:谨慎偏移和冒险偏移。因此,群体极化具有双重意义:好的方面是,它能促进群体意见的一致,能增强群体内聚力;反之,它也会促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

“湖北巴东县邓玉娇案”、“重庆打黑风暴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杭州市飙车案”等,这些网络引爆的舆论中,这些事件多是负面的,首先是在网络上公布,网友积极讨论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传统媒体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互联网孤军深入,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

2009年5月7日晚,杭州闹市区发生飙车撞人案,当地多数报纸第二天未作报道,但当晚著名论坛“19楼”发帖《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回帖达到14万条,网民对蔑视生命的“富二代”给予强烈谴责。加之杭州警方偏袒肇事车主激起众愤,网民“人肉搜索”肇事者背景,受害者毕业院校浙江

大学学子《致杭州市长的公开信》也从浙江大学内部论坛流传到公网,飙车案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由于网络群体的积极参与、讨论与互动,使得这一事件得到了相对公正的解决。

在网络社区中,群体中人数众多,责任意识被分散,网民不能清

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所处位置及应承担的责任。由于害怕被孤立或被边缘化,网民的“英雄气概”也被大大激发,他们习惯对网络中某事件发表新奇且激进的言论,以求产生轰动效应,来提升自己

在网络社区中的地位。网络社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聚集地,有着去权威化、去个性化的特点,普通网民的理性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明显减弱,群体极化的倾向更为普遍、明显,进而导致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明显加强,甚至走向极端。

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感染,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也更容易产生“群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会威胁社会正常秩序。从河北容城县“艾滋女”和279名“嫖客”案件看,网民和媒体都有可能以讹传讹,推波助澜,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群体极化所带来的危害。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可能使草根民众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使得民主的范围扩大,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群体极化对社会的良性发展也会构成一定威胁。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网络群体对事实真相不了解,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发表意见。因此,避免网络群体极化最关键的是事件发生后,政府或相关当事人和权威部门

能够全面、及时地公布事实真相。实行信息公开,增强信息透明度,能使谣言止于知者,谣言止于公开,才是有效遏制网络群体极化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美]凯斯·桑斯坦,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张泽波,杨雯雯.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

[3]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