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政府购买性支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政府购买性支出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政府投资的特点与范围、财政投融资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

本章重点和难点:财政投资与民间部门投资之间的区别、财政投资的范围,政府采购制度。

第一节财政投资概述

一、财政投资的一般分析

二、财政投资的形式

三、财政投资的特点

四、财政投资的主要范围

五、我国财政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六、财政投融资

一、财政投资的一般分析

1.财政投资的定义

财政投资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运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公共投资支出与民间部门经济活动的联系最为密切,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力度也最大、最直接。

2.产生财政投资的原因

首先,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以及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投资手段在公共支出领域内进行投资,以弥补市场缺陷,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等。

其次,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具有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经济职能。

3.财政投资与民间部门投资(非政府投资)之间的区别

(1)投资主体不同。财政投资以国家为主体,民间部门投资以企业和个人为主体。

(2)投资的资金来源和筹集形式不同。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和债务收入。民间部门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税后利润以及银行贷款、企业债券、股票筹集的社会资金。

(3)资金的使用规模不同。财政投资是大规模集中投资,民间部门投资的规模小,比较分散。

(4)投资的领域不同。民间部门投资多在营利性、竞争性领域。财政投资多在风险大、盈利小的基础产业以及新兴产业。

(5)投资的管理形式不同。财政部门主要参与投资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审批和监督。民间部门投资则参与投资的全过程。

二、财政投资的形式

我国根据财政投资对象性质的不同,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若财政投资于那些不依靠自身收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部门,应采取无偿拨款的形式。

若财政投资于那些通过收费等形式收回本金甚至获利的部门,则应采取财政性贷款的形式

(财政投融资)

若财政投资于营利性、竞争性企业,则一般采取国家资本金形式。

三、财政投资的特点

财政投资的特点是:

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1.基础产业

(1)内涵

含基础设施、基础工业。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种类型的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和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等。

基础工业指能源工业、基本原材料工业。

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投资

广义的基础产业,还包括一些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广义上的基础设施投资既包括了狭义的基础设施投资,而且也包括了政府对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提供服务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

(2)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①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

②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

③财政投融资

④民间参与方式

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BOT)

其他

2.农业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投资重点:

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

二是投资到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农民教育等。

3.住宅

住房保障投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

4.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支线飞机、核电等重大专项项目是中央投资的重点,这是中国经济突破口,新的增长点,将具备战略意义。据悉,发改委还将围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启动一批研发、产业化和市场推广重大专项工程。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资方式,一是政府直接资助科研、二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五、我国财政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加快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制定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和代建制管理办法,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发展改革委、法制办负责)

——201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推行“代建制”的政府投资项目指非赢利性的公益性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六、财政投融资

1.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了实现其特定政策目标,以信用方式直接、间接投融资而产生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的活动。它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的财政分配关系。

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表明,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作用的最佳途径。

2.财政投融资的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投资、融资活动,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财政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是财政性金融活动,是商业金融的有益补充。

(3)财政投融资是资金运用上的政策性与有偿性的统一。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第二节社会消费性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由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

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是一种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是为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正是这种支出构成了财政这一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