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治疗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训练患者的咳嗽技巧,提高咳嗽效率,降低误咽﹑
物吸或吸入性肺炎等吞咽障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
• 适应症 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咳痰无力者
• 禁忌症 折者
咽喉感染与肿痛﹑咯血史﹑肺大疱﹑肋骨骨
11
• 1.主动咳嗽训练:深吸气→屏气 → 用力咳嗽 • 2.辅助咳嗽训练 • 3.被动咳嗽训练:以中指指腹推压患者环状软骨,刺激产
• 舌体萎缩者:纱布保护下进行适度的舌体前拉,强调患者主 动活动的重要性
• 严重颈椎病者:颈部放松训练时动作幅度不宜太大,速度不 宜过快
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损(主要是 运动皮质及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 使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以及 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失去了上运动
神经元的支配发生的中枢性瘫痪
10
二.咳嗽训练

18
• 1.喉部可上抬者
• 让患者以舌部顶住硬腭﹑屏住呼吸﹑保持2-3秒,同时 让其食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方,中指置于环状软骨上,感受喉 部上抬.
• 2.喉部上抬无力者

按摩颈部﹑上推其喉部促进吞咽,只要开始抬高,治疗
者置于环状软骨下方的手指推住喉部并固定,让患者感觉
喉部上抬,逐渐成为可能,再让其有意识的保持上抬位置.
吞咽障碍治疗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 陈彦
1
概述
• 吞咽困难 • 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发生障碍。除口、咽、食管疾
患外,脑神经及延髓病变、假性延髓麻痹、锥体外系疾病、 肌病等均可引起 • 吞咽过程 准备期:由唇、齿、颌、舌、颊肌、硬腭、软腭参与,将 食物摄入口中,咀嚼并形成食丸 口腔期:舌上举,食丸被舌尖沿硬腭推至舌根,以触发吞 咽反射 咽期:吞咽反射,舌根向咽后壁推压,咽壁产生蠕动,将 食丸送入食管 食管期:由于食管的蠕动及负压作用,使食丸沿食管下行 到胃
生咳嗽反射。
12
腹部挤压推挤法
• 平卧,手掌交替掌根置于剑突下方,不能挤压到下位肋骨 和剑突,让患者先深吸气,在指令性咳嗽,同时治疗师向 前上方推挤。也可坐式进行。
13
肋膈辅助咳嗽法
• 平卧,治疗师双手呈蝶状置于两肋,拇指指向剑突,另四 指与肋骨平行。在患者深呼气终末,快速向下向内按压并 要求患者深吸气。在吸气终末,要求其屏气并用力咳嗽, 同时快速在两侧前方施加手部力量,以增加咳嗽终末的气 流。
19
• 施加外力时有可能诱发咳嗽反射,要注意外力的部位和力 度
• 施加外力辅助上抬喉部时需要确保颈部处于放松状态
20Hale Waihona Puke 四.屏气吞咽训练•
即声门上吞咽,训练屏气状态下的吞咽动作以及关闭
声门避免误咽的治疗方法.
• 适应症 咽部期吞咽功能障碍者
• 禁忌症
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适用于仅存在咽部期障碍,而口腔准备和转运期障碍
16
• 辅助训练时注意施加压力的位置,避免对下位肋骨和剑突 施加暴力,以免造成骨折,尤其是老年女性和明确的骨质疏 松病史者.
• 屏气需要适度,避免长时间用力憋气
17
三.门德尔松手法

通过手法辅助改善患者吞咽过程中的喉部上抬动作,
使食物顺利进入食管的治疗方法.
• 适应症 喉部上提无力的吞咽障碍者
• 禁忌症
5
训练方法
• 1.间接训练
• 基础 • 不用食物、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训练 • 从预防失用性功能低下、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的运动及协调
入手,为经口摄取营养做必要的功能性准备 • 安全性好 • 适用于从轻度到重度的各类吞咽困难患者
• 2.直接训练
• 在进食的同时,通过调整体位及食物种类,应用辅助吞咽 动作进行的训练
轻微,能够经鼻吸气后屏气状态下经口下咽食物.

可采用屏气做空吞咽的动作训练代替直接进食.
8
• 让患者向前和两侧尽力伸舌,伸舌部充分时,可用纱布裹 住舌尖轻轻牵拉,然后让其用力缩舌,促进舌的前后运动
• 通过以舌尖舔吸口唇周围,训练舌的灵活性 • 用压舌板抵抗舌根部,训练舌根抬高
9
注意事项
• 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口唇闭锁训练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强化 局部肌肉的痉挛模式
• 伴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者:避免过度忍痛训练,给予局部超 短波或注射治疗
咀嚼障碍、颊肌松弛致食物滞留,舌部运动低下
吞咽开始困难(唇及颊部紧张性性减弱、认知障碍、口腔 感觉障碍)
吞咽时舌根推送不良
吞咽时食物从鼻腔流出(咽肌收缩不良)
吞咽时食物进入气道——误咽
胸部憋闷、食物通过障碍、反流
4
治疗目的
• 尽量减少不经口喂食,如鼻管、咽造瘘、食管造瘘、胃或 十二指肠造瘘等
• 改善对不同稠度食物的吞咽 • 避免误吸
• 要求患者意识清醒、全身状态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 量吸入或误咽能通过随意咳嗽咳出
6
间接训练: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

通过放松头颈部肌肉并增强口周肌群力量和协调性训
练改善吞咽功能的治疗方法.
• 适应症 • 禁忌症
存在头颈部紧张因素或口腔期吞咽障碍的患者. 无.
7
• 1.颈部放松训练:点头、仰头、左右偏头、左右转头、耸 肩,动作缓慢
• 最容易在侧卧位进行
14
平卧位胸部前方挤压
• 在侧方以前臂横置于患者上胸部和下胸部,咳嗽时,治疗 师位于患者上胸部的手臂不动,帮助固定上胸部,置于下 胸部的手臂进行推挤以增加咳嗽气流。
15
反式辅助咳嗽
• 左侧卧位,臀部扭转45°,治疗师跪在患者后方,从髋的 上方斜向面对患者肩部,左手放在患者右侧肩胛骨,右手 放在髂前上棘部位。吸气,左手向前向上推,右手向后向 下压,到最大程度时,要求患者屏气,两手交换位置,嘱 其咳嗽,左手向后内收,右手向上向前推。
2
• 与吞咽有关的肌肉神经支配:第V、VII、IX-XII对脑神经 及C1-4、T1-12节段
3
先行期
准备期
口腔期 咽期 食管期
临床症状
对食物的认知 进食紧张 进食动作中断、开始障碍 对食物无反应 进食动作不当 开口不全(面肌痉挛,肌张力增高,吸吮反射、掌颌反射 ) 无法以口唇摄食(吞咽失用)
双唇不能闭合,食物从口中漏出,唾液减少致口干或流涎
• 2.口唇闭锁训练: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 • 抿嘴﹑鼓腮﹑吹口哨﹑做鬼脸或夸张表情 • 3.下颌运动训练:促进咀嚼功能 • 练习张口动作,松弛下颌,向两侧运动 • 张口困难者,对痉挛肌进行冷刺激或轻柔按摩,局部温热理
疗 • 主动/被动运动使患者体会咀嚼过程中开合下颌的感觉 • 4.舌体运动训练:促进对食丸的控制及向咽部输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