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09-07-10T12:45:39.17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敏娴
[导读] 有效教学是教育者的追求,本文论述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精心备课、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教学的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阅读、鼓励学生。
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张敏娴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育者的追求,本文论述了实现有效教学的几个策略: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教师要精心备课、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教学的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阅读、鼓励学生。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环境;方法
作者简介:张敏娴,任教于江苏省苏州立达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目前初中语文的教学让许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语文的教学需要花费教师课余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学生也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其教学的结果却始终不尽人意,于是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并收获知识,让教师的付出更有价值,让语文的教学更能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这是每个教师的追求。笔者在这一方面有一点粗浅的思考。
一、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像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笔者觉得应当用平等的观念关爱学生,以民主的气氛尊重学生。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习上的表现是各有差异的,因此在成绩、课堂反映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定要以生为本,懂得用平等的观念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给相对弱势的学生以真诚的关爱,这样在学生的学习上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给学生提供最鲜活的养分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备课,然后将最精华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作教法和学法的研究,让学生通过最有效的途径、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和感悟。所以笔者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如我校就采用集体备课形式,大家集思广益,使教学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备课的内容除了课本,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才能使教学的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同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写教后感,作教学反思、更新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才能与时俱进。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作引路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有文化的积淀和哲理性的思想,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博学的文明人。我们的教育者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今天的教育不仅仅就局限在眼前的分数和升学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上,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定要真正的做到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追求,要真正的让学生受益,让学生的人生从这里起飞。
四、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有差异性,所以因材施教是符合教育原则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组织交流中去,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提高他的学习勇气,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也要去巡视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和问题,引起他们紧张的思维活动。
我们要细心处理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可以诱发内因,靠学生内部状态的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五、注重阅读,提升能力
就学生读的方式来看,有默读,有朗读;就组织的形式来看,有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有齐读;就读的要求来看,有带表情的读,有轻、重音区别之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指导,并逐步使学生掌握读的有效方法。
那到底该让学生读哪些呢?首先要让学生读文本,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交流。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独立的“这一个”,其阅读是自由的、自主的、自在的,在阅读中学生会自主地去感悟作品的空间,体验阅读的过程,在体验中提高自我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经常自主阅读,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而且可以培养起很强的语感,培养起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培养起学生优雅的气质,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那么在读的环节中教师该做哪些工作呢?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可以起到主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参考解读作品,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那么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这只能是老师的阅读,而不是学生的阅读,只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而不是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应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