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骨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骨学

【一】总论

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小儿更多)。

按照部位分为:①中轴骨颅骨

躯干骨

②附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按照形态可分为:

①长骨(肱骨,指骨):“一体两端”,体为骨干,端为骨骺。骨干与骨骺融合处为干骺端。这部分是幼年时软骨骨化与骨干融合,遗留的痕迹成为骺线。

②短骨(腕骨,跗骨)

③扁骨(肋骨)

④不规则骨

骨的形态描述——

①突起:棘,结节,粗隆,髁等。

②凹陷:窝,压迹,切迹。

③空腔:管,窦,孔,裂,小房

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和骨髓。

①骨质:骨松质和骨密质。骨松质由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位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干。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面和长骨的两端,质地致密。

②骨膜:除关节面,骨表面都附有骨膜,对骨的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③骨髓:骨髓分布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中。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幼年时均为红骨髓,五岁以后,红骨髓渐渐被脂肪组织(黄骨髓)取代。在受伤后,黄骨髓可以部分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部分造血功能。

【二】躯干骨

1,椎骨总述:共有24块椎骨。分别是颈椎7,胸椎12,腰椎5。外加骶骨(5块骶椎),尾骨(3~4块尾椎)共计26块。

椎骨的一般形态:

①椎体: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寰椎没有椎体。

②椎弓:是弓形骨板。椎弓和椎体围成的孔称为锥孔。

③椎弓根:椎体与椎弓的连接部分,其上下缘分别称椎上、椎下切迹。

④椎弓板:椎弓根向后扩展变宽形成。

⑤椎弓发出的7个突起:

(1)棘突:一个,椎弓后面伸向后下方的突起。

(2)横突:一对,在棘突两侧。

(3)关节突:两对,在椎弓根和椎弓板结合处分别形成上、下方突起(一侧),共两对。

2,胸椎

胸椎特点:①有肋凹以及横突肋凹(形成肋椎关节)

②棘突长,斜向后下方。

在椎体两侧面后份的上缘和下缘有半圆形浅凹,称为上、下肋凹(合称为椎体肋凹)。

椎体肋凹与肋头相关节形成肋头关节。

横突肋凹与肋骨结节关节面相关节形成横突关节。

横突关节和肋头关节并称为肋椎关节。肋椎关节是一种联合关节。

3,颈椎

(1)寰椎:第一颈椎,呈环状,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它有横突,还有横突孔)。由前弓、后弓以及侧块组成。

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

侧块连接前弓、后弓,上面各有一个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

后弓较长,上有椎动脉沟。

(2)枢椎:第二颈椎,椎体向上伸出齿突(齿突原为寰椎椎体)。

寰椎和枢椎可以使头部进行转动。

(3)隆椎(第七颈椎):椎体粗壮,是唯一棘突没有分叉的颈椎。活体易于触及,作为临床上重要的体表标志,用来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颈椎特点:①有横突孔(通颈动脉,横突孔在第七椎也有,但是颈动脉并不从这里第七椎横突孔通过。)

②棘突分叉(2~6颈椎的棘突分叉。一椎无棘突,七椎不分叉。)

4,腰椎

腰椎特点:①椎体粗壮,横断面肾形。

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③腰椎上关节突后缘的卵圆形隆起称为乳突。

5,骶骨

骶骨由五块骶椎融合而成,下端的裂口称为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骨上连第五腰椎,下接尾骨。

骶骨的上缘部分向前隆凸,称为岬。

骶骨外侧部分耳状面和髂骨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耳状面后方骨面凹凸不平,称为骶粗隆。

6,尾骨

由3~4块尾椎融合而成,接在骶骨下方。

7,胸骨

①胸骨柄:胸骨柄上缘中份为颈静脉切迹。两侧有锁切迹(与锁骨相连)。

柄外侧缘上份接第一肋(与之形成一种特殊的不动关节或称直接连接)。

柄与体相连部分微向前突称为胸骨角(是计数肋的标志)。

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二肋,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②胸骨体:外侧缘接2~7肋软骨。

③剑突

8,肋

成人有十二对肋,第1肋与胸骨形成一种不动关节(原版书为直接连接)。

第2至第7对肋骨分别由肋软骨与胸骨相连。

第8至第10对不直接与胸骨连接,依次形成与上位软骨形成软骨连接,称为肋弓。

第11至12肋前段游离于腹壁肌肉之中。

【三】颅骨

(一)脑颅骨

脑颅骨由八块骨组成,成对的有:顶骨,颞骨。

不成对的有:额骨,蝶骨,筛骨,枕骨。

1,额骨:

①额鳞:贝壳状的扁骨部分。

②眶部:构成眶上壁。

③鼻部:位于眶部之间,呈马蹄形,与鼻骨和筛骨相连,相连处称为筛切迹。

2,筛骨:

①筛板:多孔的水平骨板,向上伸出的骨嵴称为鸡冠,鸡冠两侧分布着许多筛孔。

②垂直板:自筛板中线下垂,居正中矢状位,构成骨性中鼻隔的上部。

③筛骨迷路:位于垂直板两侧,有许多小腔称筛窦。筛骨迷路内侧有两个卷曲的小骨片,称为上鼻甲和中鼻甲。迷路外侧构成眶侧壁,称眶板。

3,蝶骨:

①蝶骨体:中间部有立方体骨块。内含蝶窦。蝶窦分隔为左右两半,分别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体上面呈马蹄形,称为蝶鞍,中央凹陷为垂体窝,可容纳垂体。

体两侧有由后向前走行的浅沟,称为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入颅后行于此沟。

②大翼:自蝶骨体两侧伸出,向上方扩展。与颅侧面的顶,颞,额骨相接。(翼点)

大翼根部自前向后依次有圆孔,卵圆孔,棘孔。

圆孔: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圆孔动脉、导静脉

卵圆孔: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副脑膜动脉、导静脉。

棘孔:下颌神经的脑膜返支、脑膜中动脉。

③小翼:三角形薄板,从体的前上份发出。其上面为颅前窝的后部。

小翼与蝶骨体的交接处可见视神经管。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交叉前沟连通。小翼和大翼的裂隙为眶上裂。

④翼突:自体和大翼连接处下垂,向后敞开形成内侧板和外侧板。翼突根部呈矢状贯通的细管,称为翼管。向前通入蝶腭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