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的空间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落的空间与文化
建筑学一班殷彪 201103190126
摘要: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传统聚落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其间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蜕变过程,得以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聚落景观,不仅充分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间,其内敛、朴实、人性化的特征,均是当代城镇缺失和需要吸收借鉴的地方。
了解传统聚落的形式,了解聚落的整体布局特点、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与文脉,分析传统聚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然后在与现在的城市、农村进行对比,取可取之处用于现在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
关键词:
传统聚落聚落空间聚落文化文化传承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聚落,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世界上许多聚落正在成长,也有许多聚落正在衰落。
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
同时,聚落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等。
当然,聚落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更有着巨大的影响。
世界上的聚落千差万别,大小相差悬殊,大至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小到只有三家五户的小村落。
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一般而言,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聚落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演化。
在原始公社制度下,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是纯粹的农业村社。
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出现了居民不直接依靠农业营生的城市型聚落。
但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乡村聚落始终是聚落的主要形式。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广泛发展,乡村聚落逐渐失去优势而成为聚落体系中的低层级的组成部分。
聚落通常是指固定的居民点,只有极少数是游动性的。
聚落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组成,规模越大,物质要素构成越复杂。
聚落的建筑外貌因居住方式不同而异。
例如,婆罗洲伊班人的大型长屋,中国闽西地区的土圆楼,黄土高原的窑洞,中亚、北非等干燥区的地下或半地下住所,某些江河沿岸的水上住所,游牧地区的帐幕等,都是比较特殊的聚落外貌。
聚落具有不同的平面形态,它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
历史悠久的村落多呈团聚型,开发较晚的区域移民村落往往呈散漫型。
城市型聚落也因各地条件不同而存在多种平面形态。
聚落的主要经济活动方向决定着聚落的性质。
乡村聚落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是农业,习惯上称为乡村。
城市聚落经济活动内容繁多,各种经济活动变量间的关系,反映出城市的功能特征和性质。
然而中国传统聚落对之后的建筑空间有许多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着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和造型风格,但大多是从住屋(宅、宫)中衍生出来的。
在宗法和礼制的限定下,从群体关系而言,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从水平方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街坊,城市聚落。
这些城市聚落大多因地制宜,可以是平原、盆地上规整平直的,也可以是依山傍水,曲折起伏的,但在实质上,大都是以院、坊、城三个空间层次构成的网络系统。
这一网络向郊野、乡村辐射,循着同一构成规则,就象一种语言的句法构成一样,使里、集、堡、寨、村等等都有着类似于城市的空间形态。
这种城乡同构的空间概念也部分印证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史观。
究其实质,乃是华夏民族对同一亘古建筑习俗的文化认同。
从“匝居”到聚居,从一座庭院到一座城市,以血缘及地缘为纽带的宗法礼制和“人伦轨模”,构成了中国古代空间习俗的秩序及其营造基础。
我国古代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空间形态明显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特别是古代哲学,政治,社会伦理等因素。
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空间形态按照其表现和感知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显性的物质空间环境要素和隐性的社会文化要素两部分。
传统空间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因此,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空间形态按的形成原因。
我国古代哲学,政治,社会伦理,文化思想等方面对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空间形态按规划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传统聚落与民居的空间形态按有如下的几个特征。
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真,善,美”的传统的命题。
真善美的观点表现出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方面的独创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真,善,美” 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古代规划,大至全国区域的城市布局,小至建筑的厅堂,庭院,都是有一个整体考虑的。
全国城市采用统一的分封制或是郡县制,在规模和形制上都有严格的标准#城市本身的布局
主次分明,对称排列,左右呼应,中轴明显,街道的脉理清晰,城市的整体性在世界上同时期的城市中较为突出这种整体性意识是经过历史长期发展积累的产物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即概括了城市与山川之间的关系指导了城市如何依山傍水,使山,城,水结合在一起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整体规划突出的山水城市。
秦代开创的以修建直道,驰道,连接长城以组成整体的防御系统都曾为我国城市的整体规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我国古代的城市和建筑的布局中,可以看出都非常地重视建筑之间的空间院落的组合变化,建筑组合一般表现为多层次,多院落和多变化,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从而形成不断发展下去的空间组合形式,从我国不同地区的同性质的民居的比较来看如北京的四合院,山西晋中一带的窄形多进深住宅以及安徽徽州地区的民宅等,多是在建筑空间的组合上追求叠屏封闭,曲折幽静,小中见大的空间环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城市中普遍采用的院落组织的空间形式是传统生活个性观念的强烈反映。
如安徽西递古村,民居的面阔多三间,这是因为早在明代,官方就对民间的建筑型制做了限制。
因此随着宅院规模的增长,平面上就会出现“四合厅”和“背靠背”的形式,而垂直方向就会由一层增加到两层甚至三层。
当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对宅院的规模有更大的需求时,就出现了基本单元多种形式的拼合。
其组合的方式非常灵活,不能以简单的串连或并联概括。
不少宅院中还建有书房、花厅和私家花园,这是相对活泼的建筑要素。
主体建筑加上异形的厨房、庭院,通常占满整个街区,并形成曲折的巷道空间。
传统聚落的街巷、水网空间形态;古镇街巷、水网是一个网状立交的体系,它一般包括河道、次河道、街市、商业街、沿河街道、街道、巷道、弄八种不同层次的交通空间。
古镇也是水网、街巷纵横的城镇,其空间随其自身的演化与空间序列的产逐渐形成。
根据交通和人文的因素,结合尚干古镇的现状形态,其空间等列可以确定为:商业街—普通街道—河道—巷。
商业和主河道确定镇的形态走势;河道结合街道,突出了交通空间的线形特征;街道将古镇一步划分细小地块,使线空间和块空间紧密结合;巷弄是街道的延伸,分各个街坊之内,线形空间与地块内的空间融合,成为街坊的一部分。
所以,巷空间序列其实也是显性变为隐形的序。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丰富多彩,但是由于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意识薄弱,许多传统聚落都在慢慢消亡,因此我们要了解和学习传统聚落的营造思想。
传统聚落的特征:自然生态特征,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传统聚落擅长利用地形、地物,故而聚落多因地制宜,空间布局不拘形式,格局自由,由此成就了顺应山势的山地城镇、临水跨溪的沿江城镇,这一独特的聚落景观。
石柱西沱就是山地城镇的典型代表,整个城镇顺应山势,从江边垂直向上攀岩,建筑亦沿千步云梯爬沿而建,整个城镇契合地形高低起伏,
与自然完美结合;契合环境,彰显人性。
传统聚落十分重视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借助聚落选址、空间布局、建筑形制以及建筑材料等与地方环境紧密衔接,求得和谐统一。
如我国南方地区建筑普遍小巧宜人、姿态轻盈,屋檐出挑深远,不仅适应了多雨、炎热的气候特点,也与南方人细腻、内敛的个性特征相得益彰,展示出聚落人性化的特点;效法自然,浑然天成。
传统聚落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习俗,故而聚落多就地取材,巧用自然。
如西南山区,盛产石材、木材等资源,故而城镇多以干阑式木结构和羌族石砌建筑群为主;闽西、闽南等地,由于采石用土较为方便,于是呈现出大批方形或圆形的土楼建筑群。
由于受资源条件的制约,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但均与自然环境紧密衔接,表现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大有“宛若天生、浑然天成”之感;路即轴线,尺度宜人。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变,城镇布局契合地形、地貌多采取曲轴线处理的手法,即不强求一律,不和自然争强弱,街道随地势随弯就弯,遇转则转,成为城镇发展的主要轴线,城镇亦沿道路两侧展开布局;城镇规模也由于受地形、交通方式、生产活动、土地供给能力和农业耕作半径等因素制约,规模相对较小,故而聚落尺度宜人,空间环境亲切、舒适;独立、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
传统聚落常选址于冬季风小且日照多,夏季有凉爽山谷风、河风,近水源之地,且多规划布置于河岸的凸起地段,这一地区不仅可避开河水的冲刷,还会因泥沙的不断沉积扩大聚落可耕、可居的场所面积;并通过与周边自然环境的紧密衔接,形成山、水、城三位一体的格局。
徽州宏村坐落于雷岗山、左右护山之间,既可挡北风之烈,左右山峰又互成椅角之势,形成极其安全的地理环境;通过外围水体的引人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水域—月沼,不仅解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需求,还极大改善了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工生态系统。
传统聚落的景观特征:形胜取意的符号景观。
传统聚落为祈求平安、保一方稳定,除十分重视聚落选址,还在聚落形态和空间布局方面大做文章,形成特殊的空间格局。
如芙蓉村为期望后代人才辈出,子孙发迹,以“七星八斗”立意构思,整个村落以七颗“星”加以控制,联系东、西、南、北4条道路,构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又以“八斗”为中心分别布置村落的公共活动中心和住宅区,并通过流水系统将8个区域沟通串联,构成一幅大型的图案景观。
秩序井然的形态景观。
传统聚落由于规模小,等级低,加之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制约,更强调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受中国尊老爱幼传统习俗和尊卑贵贱等级思想的影响,村落通常以族中长老领地为基准,由内向外自然推进,形成若干个居住组团,且约定俗成村东为长房,村西为次房,由此形成秩序井然、分区明确的聚落组团,展示出一种奇特的形态景观。
寓意深远的节点景观。
古人十分讲究尊重地形、地物,强调在自然中寻求秩序,尤其体现出对特定自然物的崇拜,于重要节点处常保留特定物件或栽种特定植物,以此寄寓整个村落的兴衰
祸福,故而受到极大的重视。
“风水树”就是其中的一种,云南大理的白族就将大榕树视为生命与吉祥的象征,故而几乎每个村落都种有大榕树,且整个村落以大榕树为中心展开布局,构成整个村落的中心和地标,由此形成村落一大重要的节点景观。
色彩斑斓的立面景观。
受地形因素制约,聚落多随地形高低起伏,上上下下,人字山花墙面亦层层上叠,且暴露出大量建筑的侧立面,展示出数以百计的方格子,由此呈现出层层叠叠、纵横穿插、错落有致的城镇外轮廓空间,黄白相间的方格子不仅增添了景观的层次感,还极大地丰富了视觉效果,成就了城镇色彩斑斓的立面景观。
传统聚落的思想文化:生态理念中国传统哲学十分讲究“天人合一”的有机思想,强调把人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故而人类居住的环境特别注重自然山水的保护,强调因借自然,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由于枕山可挡冬季寒潮侵袭;面水利于生产、生活、灌溉、行船,又可迎纳夏日凉风,调节区域小气候;坐北朝南可获得充足的日照;良好的植被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利于调节小气候,丰富聚落景观,故而传统聚落多选择“枕山面水、坐北朝南、植被茂盛”的地理环境。
除了对自然的尊崇,传统聚落还表现出对白然极大的适应能力,各地所具有的不同的聚落景观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形制和空间格局,均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
如四川沿江地区由于山势陡峭,故而城镇只得“吊脚为楼”以节省空间;加之气候炎热,城镇建筑多设天井,并采用出檐深远的坡屋顶,以此达到降温排水的目的。
宗族意识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遵循以父系血缘关系区分嫡庶亲疏的宗族礼制,外化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各个方面,物质形态主要体现在聚落空间组织、层次分布、房屋等级等方面,故而聚落多以宗祠为中心,呈“向心式”的空间布局模式。
不仅如此,宗祠建筑在建筑形制、建筑体量、建筑材料和建筑色彩等方面,也均与其他建筑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在众多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家族的“精神空间”和“引力场”,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宗族意识不仅在传统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聚落空间和聚落景观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风水理论传统聚落普遍选择有山、有林、有田、有水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且多布局于土地肥沃、人身安全、生活方便、风光优美之所,是理想的趋吉避凶的生活场所。
不仅如此,传统聚落还通过对周边地理形制、聚落形态的构建,形成特殊的象征性符号,以此寄寓趋吉避凶、光耀门嵋的愿望。
上里古镇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占镇背山面水,后面山势蜿蜒,山脉层层拔高,植被繁茂,若干河流在此汇聚,上里居于河流相交的夹角内,有“财源”汇聚宝地之意,周围18个馒头式的小山环护左右,又兼十八罗汉呵护上里古镇之寓意。
又如安徽绩溪县的冯村,不仅村落四周地形环境安定祥和,颇具安全感,而且还将村口处几座护卫的山头命名为狮、蛇、龟、象,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结语: 传统聚落是经过时间的雕琢和打磨,从古人一直传承到现在,浓缩了古人的研究成果,代表着古人的智慧结晶。
所以如今的我们要对对中国传统聚落自然生态特征、景观特征,及其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展现出传统聚落不仅十分强调整体的概念,传承传统聚落的文化,提倡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尊重历史,尊重保护地域特色的文化理念,再将其优点吸收、借鉴到现代社会中的村镇发展和城市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