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历史追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历史追忆!
松花江水污染航拍图。
楔子
2005年11月13日下午,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101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引起化工原料火灾。
经过吉林市各界20多个小时的扑救和救援,事故并没有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由于吉林石化公司事后的污水处理存在先天缺陷,巨大的“水污染团”向松花江下游流去,最终将汇入黑龙江.黑龙江省政府及哈尔滨市政府面对这一次重大的污染事件,全方位展开一次公众利益的救赎行动,保住了公众的利流,践行了执政为民的责任。
然而,污染不仅影响了黑龙江省,随着水污染团流向松花江的下游——黑龙江,这次污染更成为一次国际事件,因为隔江相望的是俄罗斯的数座城市,这使得中国政府要进行一次国家利益的救赎。
第一幕梦魔江城
11月13日13点30分,家住吉林市龙潭区、在吉化工作了30年的退休工人林师傅正在午睡,突然紧随而来的两声巨响将他惊醒,随后,山崩地裂般的震动使他顷刻间清醒了。
“什么情况?不会是……” 2001年10月8日和2004年12月30日,双苯厂苯酚车间和102厂爆炸的声音和震动还让人心有余悸,这次会是……
这是位于龙潭区徐州路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101厂)新苯胺装置发生爆炸。
13时38分,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火警,消防官兵迅速赶到,此时吉化公司自己的消防支队已经开始了抢险搜救的工作。
林师傅察看了一下家里受损的情况,他的住处离双苯厂有1 000米,爆炸的震波却将他家面对爆炸方向的窗玻璃震碎了,庆幸的是他在别的房间午睡,家中的损失不大。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是“一五”期间成立的国有老厂。
该项目总投资上亿元,拥有年产13.65万吨苯胺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最大的苯胺生产基地。
2003年3月年产7万吨苯胺装置的二期工程启动。
三年来,运行一直正常,而且一个月以前刚刚经过了大检修。
苯胺车间由办公厂房、苯胺车间、氢压机房和55号储罐区组成。
55号储罐区有13个总储量达2 818立方米的苯胺、对二甲苯成品罐,两个400立方米的氢气罐。
13时20分,硝基苯精致T-102塔在精馏提纯时,塔循环管处堵塞,循环不畅,当班徐班长奉命排除故障。
13时37分,突然两声巨响,T-102主塔燃起大火,一个1 500立方米、两个2 000立方米苯罐爆炸、起火,燃烧面积瞬间达到900平方米,火势顺着风向,向邻近罐扑去、苯胺装置、1个硝基苯储罐、2个苯储罐立即报废,6名在场工作人员当即失踪。
爆炸厂区附近儿百米内所有的玻璃全被震碎。
13时45分,消防官兵进入现场。
火势非常猛烈,上空弥漫着有毒气体,燃烧的装置也随时可能再次爆炸,形势十分危急。
爆炸发生后不到10分钟,全市各路段巡警巡逻车全部会集到101厂周边,把住清源桥、江北大桥、龙潭桥等几个交通要道。
见到爆炸的黑烟,很多市民跑来看热闹,里面的人往外跑,外面的人向里拥。
直到巡警拉起警戒线,现场才被控制住。
巡警们一方面向警戒线外疏散围观群众和居民,一方面在哈龙桥南侧进行调流和封闭,在清源大桥北侧进行分流,同时配合民警,严防非特种车辆及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及危险地带。
在清源大桥南侧桥头,紧急撤离的市民正在民警的指挥下,或戴口罩、或用湿布掩鼻、或头裹塑料袋,从桥北侧向南侧有秩序地转移。
14时40分,巨大的爆炸声再次响起.一阵刺鼻味过后,一股黄烟从黑烟底部升起,黄褐色的蘑菇云冲得更高,渐渐融入黑烟里。
爆炸引起的地面晃动险些令在场的人们摔倒,黄烟卷起的尘土落了他们一身。
厂区周围的大树粗壮的树枝被纷纷折断,爆炸的冲击波更是将一米多长的铁片带飞数百米。
林师傅此时正通过收音机和电视厂解爆炸现场的消息,电台正在征询自救知识。
有十几个医生、科研人员打进电话,提示市民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撤离;由于苯比空气重,撤离时,要把孩子抱在肩头上。
与此同时,吉林市电视台生活频道频繁打出下风口市民紧急撤离的字幕。
黑色的浓烟中不时有褐色或黄色的烟雾升腾起来,随之隆隆的爆炸声远远地传来。
15时,第六次爆炸响起,火场附近的滚滚烟尘已让人难以睁眼。
所有人员撤离到1500米以外。
消防指挥人员、化工专家以及熟悉双苯厂的技术人员紧急绘制爆炸现场地形图,分析、确定扑救方案。
同时,环保部门和吉化的工作人员对周围的空气、水、土等进行实时监测。
带着空气呼吸器的消防官兵不停地向未爆炸的设备喷洒冷水,以降低温度避免再次爆炸。
由于现场情况复杂,除留下少许官兵坚守外,其余人员暂时撤出危险区域。
此时风向为东南方向,即吹向龙潭山方向,这里的居民随即转移。
爆炸的浓烟随风飘向偏西方向的吉林化工学院。
学院立即组织学生向江南方向转移,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学院等校领导闻讯后,立即做出安排,准备好宿舍迎接兄弟院校的学生。
这次爆炸中,吉化工业区附近有3万多居民被疏散。
16时许,根据双苯厂统计情况,有6名职工失踪。
消防官兵分成六个组进入爆炸车间开始搜救。
17时许,厂内还有其他化工原料,氢阀已经关闭,其他阀门尚未关闭。
火势比较大,扑救人员无法进入着火中心。
现场只能用泡沫处置。
吉林市所有的泡沫消防车全到现场,同时从长春调集大量泡沫车。
24时许,爆炸事故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会上宣布:火势已经得到控制,与事故装置相连接的管线、装置已全部切断,并且完全隔离;两名重伤人员完成手术治疗,没有生命危险;6名下落不明人员还没有找到,正在全力搜寻。
14日凌晨4-5时,现场搜寻人员找到1名失踪人员尸体。
营救人员全力搜寻其余5名失踪人员,善后工作积极有序地进行。
5时许,双苯厂附近的警戒解除。
16时许,现场共找到五具尸体,尚有一人下落不明。
坚持奋战28小时的消防官兵开始陆续撤离现场,搜救仍在继续……
半个月后,人们才获知,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除了现场的6名吉化员工,还有2名附近的路人被爆炸四散的物品击成重伤,不治身亡。
事故造成新苯胺装置、一个硝基苯储罐、两个苯储罐报废,导致苯酚、老苯胺装置、苯酚装置、2.6—二乙基苯胺等四套装置停产。
事发后,吉林省省委书记王云坤,省长王联,吉林省副省长、吉林市市委书记矫正中,吉林省省长助理、市长徐建一等吉林省、市领导于事故当日赶到吉林市指挥抢险。
吉林省军区、安监局、公安厅、武警总队、消防总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也都第一时间赶赴
现场,协调指导救援工作。
矫正中表示,吉林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全力配合中石油开展好事故善后工作:一是全力进行最后一名失踪人员的搜救工作,二是不惜一切代价加大对伤者的医治力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生产情况的安全监察。
事故发生后,吉林石化公司的领导迅速赶到现场,成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切断各装置间物料供应,防止爆炸继续扩大,组成现场灭火、事故调查、生产恢复、后勤服务等小组分别开展工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家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蒋洁敏接
到报告后,立即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立即与吉林石化领导取得联系,了解事故和人员伤亡情况;二要全力控制火势,防止事故扩大,全面清理现场;三要全力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总经理陈耕指示,全力以赴组织抢险工作。
主管安全工作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段文德、王宜林按照陈耕总经理的要求,连夜召开会议,部署抢险工作,同时指派股份公司安全总监带领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协助开展抢险工作。
在经历了2004年的中百商厦"2?15”大火之后,吉林市不仅建立了重大灾难事故处理预案,更是对市民进行了认真的防灾减灾教育,使市民不用等政府指令,就都知道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一次大火,让吉林市官民在危机之下成熟起来。
西方有媒体评价说:吉林市政府在爆炸事件中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冷静和成熟。
爆炸发生后,附近的很多市民戴上了自备的防毒设备,还有不少人戴上了2003年非典时的超厚口罩。
第二幕水困冰城
哈尔滨——满语:筛网的地方。
千载悠悠.无数先民在松花江畔与水相生,与水相争。
如今,已经成为东北重镇的哈尔滨,依然循着先民的足迹:城水相依。
城市中央,抗洪纪念塔高高耸立,但水灾不时地给这座城市带来伤痛。
然而,这一次却是水荒困城。
11月21日中午,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节目报道了一条“哈尔滨因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停止供水4天”的新闻,这让看新闻的人们非常担心:一个300多万人口的城市停水4天会变成什么样子?
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
哈政发法字【2005】25号
为了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并临时停止供水,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检修并停止供水,检修并停水的时间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请市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应当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几小时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又发布一则停水公告,公告内容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市政供水管网临时停水的公告
哈政发法字【2005】26号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事故。
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水体未发现异常,但预测近期有可能受到上游来水的污染。
为确保市区内人民群众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用水安全,币人民政府决定市区供水管网临时停止供水。
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05年11月22日20时左右,市区市政供水管网将临时停止供水,停水时间约为4天(具体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请市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个体业户和居民以及供水经营单位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储备,保证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市区内的各洗浴、洗车行业必须立即停止用水。
三、市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和治安管理,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2005年11月21日下午,在第二个停水公告公布前,哈尔滨市民中突然出现大规模关于停水的各种传言,人们动用手机、电话、短信等方式相互告知,传言瞬间传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整个哈尔滨被一种恐慌的情绪所笼罩。
大部分市民涌入超市,争抢瓶装水、袋装鲜奶。
市面上的纯净水、矿泉水和袋装鲜奶一度脱销,有人开始哄抬水价,平时只卖1元的一瓶普通矿泉水被卖到15元,原本每桶8元的桶装水已经涨到了30元一桶。
哈政发法字[2005]26号公告证实了多数人的猜测:停水是因松花江水受吉化双苯厂爆炸污染而引起的。
11月2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曾玉康专程前往黑龙江,代表中石油向黑龙江道歉。
他表示,中石油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黑龙江解决问,解决困难。
应黑龙江省政府的要求,大庆石油管理局钻井总公司钻井队来到哈尔滨帮助在哈的大专院校、供水供热企业新打约100口深水井。
11月2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在介绍我国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有关情况时明确指出:“事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物。
事故区域排出的污水主要通过吉化公司东10号线进入松花江;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硝基苯和苯,属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这次污染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是吉化公司双苯厂,这次污染事故的责任是非常明确的,应该由吉化公司双苯厂负责。
”
温家宝在松花江边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了解群众生活用水供应情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胡锦涛总书记看望广大干部群众。
下午4时,温家宝主持召开会议,听取黑龙江省及有关部门的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
温家宝到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水体污染情况看望广大干部群众。
温家宝提出七点要求:第一,严密监测水污染情况。
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污染防控的指导,地方要沿江跟踪污水流过的城市、乡村,逐段检测水质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二,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群众饮水需要和水质安全。
要调集各方面力量、设备和物资,抓紧打井、调水。
水厂要加强防污,做好停水期间供水和储水工作。
保证居民特别是校、医院用水、保证供热用水。
我们决不能让一个人喝不上水,也决不能让一个人饮用污水。
第三,切实做好水污染的善后工作。
对污水流过的地方要进行环境质量评估,采取措施彻底清除污染物,不留隐患、要及早研究解决水体污染可能对江水造成的影响,研究治污的根本之策。
第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易燃、易爆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
第五,要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第六,加强与俄罗斯的联系,以友好、负责的态度,及时通报监测信息,加强合作。
第七,加强宣传引导。
要向群众说明事实真相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做
好思想工作。
要加强对饮用水及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监管,防止哄抬物价,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12月6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
事故及重大水污染事件国务院调查组正式在北京成立。
国务院调查组组长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副组长由来自安监总局、监察部、国资委、环保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7位副部级官员组成。
国务院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和综合组3个组,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派员参加。
11月23日,吉林省副省长、吉林市市委书记矫正中一行赶赴黑龙江省,在会见黑龙江省领导时代表吉林省委、省政府就此事件表示了慰问和歉意。
第一次,一个省长向另一个省市的公众公开道歉。
自信负责的政府是敢于承认错误的。
在危机管理中,“勇于承担”不仅仅是承担责任,也应勇于承认错误。
矫正中详细地向黑龙江省有关人员介绍了“吉化11?13事件”的情况和吉林市在爆炸后
采取的具体措施。
他表示,吉林市位于松花江上游,与哈尔滨共饮一江水,维护松花江水质、保护水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全城停水,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
针对市民对再度供水是否能保证安全的疑问,省长张左己说,这一点请大家相信,政府一定会对百姓负责的,“四天之后,第一口水我先喝”。
本次苯类污染松花江水污染带长达80公里,通过哈尔滨江段耗时40多小时。
对于90%以上用水依赖松花江的哈尔滨市,水源被污染对城市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影响巨大,解决300多万人的生活饮水成了这次事件中政府的首要工作。
对于停水,政府通过媒体即时发布信息,各职能部门也迅速开展工作:环境监测等相关部门继续提高水质检测频率,以半小时为周期进行污染物检测,同时与上游各监测点随时保持联系,准确掌握污染浓度、污染带长、污染物含量,以及污染带到境、离境时间等重要数据的变动情况,为规避污染、清除污染、恢复取水提供科学依据。
密切监测水质,及时掌握动态。
11月21日,黑龙江省物价局、哈尔滨市物价局下达了《关于严格控制哈尔滨市饮用水及相关商品价格的紧急通知》,并将该通知下达哈尔滨市各商服网点,责令各商服网点将通知张贴于各商场显著位置,接受群众监督。
另外,哈尔滨市物价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黑龙江省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和牟取暴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哈尔滨市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
当晚,紧急调水方案出台。
省市领导也纷纷体察民情:11月22日,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来到哈尔滨沃尔玛超市、家乐福超市视察居民用水保障情况。
副省长刘海生召集在哈中直大型企业、哈尔滨重点企业研究部署缺水期间企业的生产生活安全问题。
副省长王利民与哈尔滨市商务、经贸、物价、食品、药品、卫生、公安等10个部门的负责人检查了哈尔滨市居民饮水用水等供应情况。
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来到供热、医院、社区和市民中间,检查和了解生产生活供水、用水和储水等情况。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忠信前往哈供排水集团制水三厂检查工作。
11月22日早8时,哈尔滨市已从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大庆、齐齐哈尔等市共调入瓶装水、桶装水550吨,全天饮用水到货量达到1500吨以上。
各区通过超市、便利店等向
市场供应,保证居民饮用水需求。
在政府的领导下,在哈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做到了三保证: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保证供热用水,保证弱势群体用水。
为保证市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黑龙江省政府迅速成立了应对松花江水污染工作领导小组。
省政府决定拿1000万元省长预备金,相关市、县也紧急安排资金,用于应对这次突发事件。
哈尔滨市也及时成立了指挥中心,并拨款500万元用于在全市各区设置供水点。
为了在停水4天后确保向哈尔滨提供达标的水,各水厂需将原有的砂滤池进行改型,改为碳砂组合滤池,这需要1400吨活性炭,但当时存在700吨的缺口。
新华社的一条《哈尔滨急需700吨活性炭用于净水》的消息迅速在全国各地媒体传播开来,河北、山西两地第一时间和哈尔滨市落实了活性炭供应。
国家发改委对哈尔滨市恢复供水调运活性炭工作非常重视,连夜组织货源,交通部、铁道部大力支持,建立公路、铁路绿色通道,确保以最快速度运抵哈尔滨。
武警黑龙江总队和空军某部派出1000余名官兵帮助各水厂进行了滤池改造,每个官兵平均背负了1000多公斤的过滤原料,人民子弟兵的努力保障了市民喝上清洁的水。
为防止水污染影响市民健康,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哈尔滨市内的备用水源井进行了污染指标检测.如符合有关用水标准,将启动备用井的水源;组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临床医院和省医院等15家医院,建立起了医疗救助网络,并公布电话,随时接受群众咨询。
11月27日18时,在哈尔滨市民家中,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从容地举起了水杯,将哈尔滨恢复供水后的第一杯水一饮而尽,以“兑现”4天前“第一口水我先喝”的承诺。
第三幕中俄携手
11月25日,爆炸发生后的第12天,中国政府向俄罗斯政府通报了松花江水污染的消息,并表示关切,会充分考虑到下游国家的利益。
11月26日下午,外交部长李肇星约见了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奉命向俄方通报中国吉林市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水质污染的有关情况和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
李肇星表示,此次事故还在处理中。
中方将认真负责地处理好这一事件,愿继续按时段
随时向俄方通报有关信息、资料。
俄方如有需要,中方愿随时提供协助与合作,双方有关部门可就此保持密切联系。
拉佐夫感谢中方的通报,并表示将尽快报告俄罗斯最高领导人。
他说,俄罗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此灾害的影响表示关注。
这一灾害是俄中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双方应从战略协作的角度看待和处理这一事件,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灾害的后果。
俄方对中方在这方面愿提供协助表示感谢。
同日,中国政府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代表张世纲约见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环境署副执行主任卡卡海勒,通报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有关情况。
张世纲说,中国政府承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通过联合国环境署每天向国际社会通报事态的最新发展情况,以便国际社会和所有媒体能及时得到全面、准确的相关信息。
11月28日上午,以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环境保护局局长巴尔秋克为首的生态环保考察组一行7人抵达哈尔滨,他们与中国同行一起关注并考察松花江水污染最新进展。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当晚抵哈尔滨后立即会见了俄罗斯代表团,并向俄方赠送了一套快速监测苯类污染物的设备。
双方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中俄界河黑龙江(俄方称阿穆尔河)造成的影响,及两国合作在界河开展水质监测等事宜进行了会谈。
巴尔秋克对记者说,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并确认关于这次松花江水污染将造成的生态影响,学习中国同行在处理紧急情况下的经验”。
11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将采取切实措施,缓解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俄罗斯可能造成的损害,不希望此次事件影响中俄关系。
他说,中俄双方的共同愿望就是不断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此次污染事件,不希望因此对双方关系造成损害。
两国将继续努力,加强合作,尽可能地降低污染造成的危害。
刘建超重申,为了中国和俄罗斯人民的安全,只要是中方能够做的,就一定会尽力去做,使松花江污染情况对俄罗斯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他说,此次吉化爆炸并导致松花江污染之后,中方一直在密切跟踪并从22日开始向俄方通报有关情况。
自24日起,中方每天定时向俄方通报污染河流的监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