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检测技术2013秋
色谱分析法基本理论
1
概要
• 色谱基本知识 • 色谱基本原理 • 色谱术语 • 色谱热力学与动力学 • 色谱定量分析
2
色谱分析的基本知识
色谱法的历史
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S. Tswett将植物 色素的石油醚抽提液倒入一根装有碳酸钙 微粒的竖直玻璃管中,再加入纯石油醚淋 洗,在管中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带,抽提液 中不同的色素得到分离。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标准物是正庚烷。
fm
f' i(m)
f' s(m)
As mi Ai ms
20
定量计算方法
• 1、归一化法:若样品中所有的组分均能流出色谱柱 且有较好的、可分辨的色谱峰时可用此法定量。
21
ຫໍສະໝຸດ Baidu
• 2、外标法:所谓外标法就是应用欲测组分的纯
物质来制作标准曲线。
• 此时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加稀释剂(对液体样品用 溶剂稀释、气体样品用载气或空气稀释)配成不同 含量(%)标准溶液,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 从所得色谱图上测出响应讯号(峰面积或峰高等)、 然后绘制响应信汛号(纵坐标)对百分含量(横坐标) 的标准曲线。分析试样时,取和制作标准曲线时 同样量的试样(固定量进样),测得该试样的响应 讯号,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其百分含量。
3
• 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 相与流动相之间分配能力不同实现多组分混合 物的分离。
•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离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领 域所建立的一类分离分析方法,又称色层法, 层析法。
流动相
固定相
4
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分离分析的原理:利用组分在体系中固定相 与流动相的分配有差异,当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 进行分配并随流动相向前移动,各组分沿色谱柱运 动的速度就不同,在固定相分配少的组分较快地随 流动相从色谱柱流出。
色谱的热力学塔板理论
• 把色谱柱假想成一个精馏塔,由许多塔板组成, 在每个塔板上组分在气液两相间达成一次平衡。 经过多次分配平衡后,各组分由于分配系数不同 而得以分离,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离开精馏塔 (色谱柱)。
塔板数: • n = L/H = 5.545 (tR/W1/2)2 = 16 (tR/W)2; • n有效= 5.545 (tR’/W1/2)2 = 16 (tR’/W)2 • 在tR 一定时,如果色谱峰很窄,则说明n越大,H
6
色谱原理--分离过程
I
S
D
C
7
色谱术语 –色谱流出曲线、基线
• 色谱流出曲线: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 分离,先后流出色谱柱,由检测器得到 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 基线:色谱柱后没有组分通过检测器时, 仪器记录到的信号称为基线。随时间变 化的检测器系统噪声。
• 稳定的基线是一条直线。
8
色谱术语 --峰高、峰面积、峰宽
越小,柱效能越高。
15
• L= n 有效H 有效
n有效
16R2 (
r ) 2, 1
2
r 2, 1 1
L
16R2
(
r ) 2,1 2 r2,1 1
H 有效
16
色谱过程动力学——速率理论
• van 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 式为 H = A + B / u + C u
• 式中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 • A-代表涡流扩散系数 • B-分子扩散项系数 • C-传质阻力项系数。
17
•
色谱定量法
• 色谱定量公式:
mi = fi′• Ai
mi :待测物质质量
fi ′ :待测物质校正因子
Ai :待测物质色谱峰的积分面积
18
• 定量校正因子
• 绝对校正因子:
mi
f
' i
Ai
f
' i
mi Ai
19
•
相对校正因子:用标准物质为参照物、求 出待测物质与标准物之间绝对校正因子的 比值。对热导池检测器的标准物是苯、对
22
• 3、内标法:若样品中除待测的几个色谱峰有良好分 离,但其它所有的组分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有不 可分辨的色谱峰时可用此法定量。
用tR表示。
• 保留体积:从进样到组分
在检测器出项最大浓度时
所通过的载气体积称保留
体积,用VR表示。
• 死时间:不被固定相吸附
的组分(如空气、甲烷)
的保留时间称为死时间。
用tM表示。
10
色谱术语 --保留值
• 死体积:色谱柱柱管内固定 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 谱仪中管路连接头间及检测 器的空间总和。用VM表示。
• 峰高:色谱峰最高点与基 线之间的距离(h)。
• 峰面积:组分色谱流出曲 线与基线所围成的面积。
• 峰宽:半峰宽W1/2—峰高 为一半处的宽度。 基线峰宽W—峰两边拐点处 作切线与基线相交两点的 距离。
9
色谱术语 --保留值
• 保留时间:从进样到组分
在检测器出现最大浓度的
时间叫该组分的保留时间,
• 调整保留时间:扣除了死时 间的保留时间,用tR’表示。 tR’ = tR - tM
• 调整保留体积:扣除了死体 积后的保留体积,用VR ’表 示。 VR ’ = VR - VM
11
• 相对保留值 • 保留指数I
,
,
t V R2
R2
r 2,1
,
,
t V R1
R1
• Xz+1 , Xz 分别代表含Z+1、Z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在测定柱上的调整 保留参数, Xi代表待测物质在测定柱上的调整保留参数。
k ns nm
K k Vm Vs
13
色谱术语 --分离度
• 分离度(R):相邻两组分保留时间之差与 两组分基线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 R=2(tR2-tR1)/(W1+W2) 一般说当R<1时,两峰有部分重叠; • 当R=1.0时,分离程度98%; • 当R=1.5时,分离可达99.7%。
14
5
色谱分析原理
色谱分离过程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 种连续多次的交换过程,它借助溶质在两相之间的分 配系数、亲和力、吸附能力、离子交换、分子大小引 起的排阻作用等差别使不同溶质进行分离(分离条 件)。 分离过程受溶质在两相的扩散系数、固定相填料的颗 粒大小、填充密度、流动相组成及流速等因素影响 。
• 由于I 的值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方便的外推求出文献测定条 件下的I 值而进行定性分析,无须标准物质。
12
色谱术语 –分配系数、容量因子
•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待测组 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浓度之比值。
K=Cs /Cm
• 容量因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待测组 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时质量之比值。
色谱分析法基本理论
1
概要
• 色谱基本知识 • 色谱基本原理 • 色谱术语 • 色谱热力学与动力学 • 色谱定量分析
2
色谱分析的基本知识
色谱法的历史
俄国植物学家Michael. S. Tswett将植物 色素的石油醚抽提液倒入一根装有碳酸钙 微粒的竖直玻璃管中,再加入纯石油醚淋 洗,在管中形成不同颜色的色带,抽提液 中不同的色素得到分离。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标准物是正庚烷。
fm
f' i(m)
f' s(m)
As mi Ai ms
20
定量计算方法
• 1、归一化法:若样品中所有的组分均能流出色谱柱 且有较好的、可分辨的色谱峰时可用此法定量。
21
ຫໍສະໝຸດ Baidu
• 2、外标法:所谓外标法就是应用欲测组分的纯
物质来制作标准曲线。
• 此时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加稀释剂(对液体样品用 溶剂稀释、气体样品用载气或空气稀释)配成不同 含量(%)标准溶液,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 从所得色谱图上测出响应讯号(峰面积或峰高等)、 然后绘制响应信汛号(纵坐标)对百分含量(横坐标) 的标准曲线。分析试样时,取和制作标准曲线时 同样量的试样(固定量进样),测得该试样的响应 讯号,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其百分含量。
3
• 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 相与流动相之间分配能力不同实现多组分混合 物的分离。
•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离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领 域所建立的一类分离分析方法,又称色层法, 层析法。
流动相
固定相
4
色谱法的原理
色谱法分离分析的原理:利用组分在体系中固定相 与流动相的分配有差异,当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多次 进行分配并随流动相向前移动,各组分沿色谱柱运 动的速度就不同,在固定相分配少的组分较快地随 流动相从色谱柱流出。
色谱的热力学塔板理论
• 把色谱柱假想成一个精馏塔,由许多塔板组成, 在每个塔板上组分在气液两相间达成一次平衡。 经过多次分配平衡后,各组分由于分配系数不同 而得以分离,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离开精馏塔 (色谱柱)。
塔板数: • n = L/H = 5.545 (tR/W1/2)2 = 16 (tR/W)2; • n有效= 5.545 (tR’/W1/2)2 = 16 (tR’/W)2 • 在tR 一定时,如果色谱峰很窄,则说明n越大,H
6
色谱原理--分离过程
I
S
D
C
7
色谱术语 –色谱流出曲线、基线
• 色谱流出曲线: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 分离,先后流出色谱柱,由检测器得到 的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 基线:色谱柱后没有组分通过检测器时, 仪器记录到的信号称为基线。随时间变 化的检测器系统噪声。
• 稳定的基线是一条直线。
8
色谱术语 --峰高、峰面积、峰宽
越小,柱效能越高。
15
• L= n 有效H 有效
n有效
16R2 (
r ) 2, 1
2
r 2, 1 1
L
16R2
(
r ) 2,1 2 r2,1 1
H 有效
16
色谱过程动力学——速率理论
• van 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 式为 H = A + B / u + C u
• 式中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 • A-代表涡流扩散系数 • B-分子扩散项系数 • C-传质阻力项系数。
17
•
色谱定量法
• 色谱定量公式:
mi = fi′• Ai
mi :待测物质质量
fi ′ :待测物质校正因子
Ai :待测物质色谱峰的积分面积
18
• 定量校正因子
• 绝对校正因子:
mi
f
' i
Ai
f
' i
mi Ai
19
•
相对校正因子:用标准物质为参照物、求 出待测物质与标准物之间绝对校正因子的 比值。对热导池检测器的标准物是苯、对
22
• 3、内标法:若样品中除待测的几个色谱峰有良好分 离,但其它所有的组分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有不 可分辨的色谱峰时可用此法定量。
用tR表示。
• 保留体积:从进样到组分
在检测器出项最大浓度时
所通过的载气体积称保留
体积,用VR表示。
• 死时间:不被固定相吸附
的组分(如空气、甲烷)
的保留时间称为死时间。
用tM表示。
10
色谱术语 --保留值
• 死体积:色谱柱柱管内固定 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 谱仪中管路连接头间及检测 器的空间总和。用VM表示。
• 峰高:色谱峰最高点与基 线之间的距离(h)。
• 峰面积:组分色谱流出曲 线与基线所围成的面积。
• 峰宽:半峰宽W1/2—峰高 为一半处的宽度。 基线峰宽W—峰两边拐点处 作切线与基线相交两点的 距离。
9
色谱术语 --保留值
• 保留时间:从进样到组分
在检测器出现最大浓度的
时间叫该组分的保留时间,
• 调整保留时间:扣除了死时 间的保留时间,用tR’表示。 tR’ = tR - tM
• 调整保留体积:扣除了死体 积后的保留体积,用VR ’表 示。 VR ’ = VR - VM
11
• 相对保留值 • 保留指数I
,
,
t V R2
R2
r 2,1
,
,
t V R1
R1
• Xz+1 , Xz 分别代表含Z+1、Z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在测定柱上的调整 保留参数, Xi代表待测物质在测定柱上的调整保留参数。
k ns nm
K k Vm Vs
13
色谱术语 --分离度
• 分离度(R):相邻两组分保留时间之差与 两组分基线宽度总和之半的比值。
• R=2(tR2-tR1)/(W1+W2) 一般说当R<1时,两峰有部分重叠; • 当R=1.0时,分离程度98%; • 当R=1.5时,分离可达99.7%。
14
5
色谱分析原理
色谱分离过程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 种连续多次的交换过程,它借助溶质在两相之间的分 配系数、亲和力、吸附能力、离子交换、分子大小引 起的排阻作用等差别使不同溶质进行分离(分离条 件)。 分离过程受溶质在两相的扩散系数、固定相填料的颗 粒大小、填充密度、流动相组成及流速等因素影响 。
• 由于I 的值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方便的外推求出文献测定条 件下的I 值而进行定性分析,无须标准物质。
12
色谱术语 –分配系数、容量因子
•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待测组 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浓度之比值。
K=Cs /Cm
• 容量因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待测组 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时质量之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