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课改课应注意几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备好课改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课改教案(或导学案)备写中遇到的备课准备、备课内容、备课形式、备课评价等问题的深层分析,客观全面阐述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指导教师备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课改备课准备内容形式评价
课改活动已成为目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议题,要上好课改课,作为教学人员首先应该备好课改课的教案(或称导学案)。那么怎样才能备好课改课的教案呢?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备课的准备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准备阶段,不但要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而且应具备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教师在备课前,首先应该全面、系统的分析学期、学年、甚至小学阶段自己所任学科的全面知识,也就是在写教案前要写的教材分析。这里的知识既指广义的知识领域,又指狭义的有关教学活动中的相关知识。教学人员,只有在平时生活中博览群书,坚持对专业知识的大量摄取,并能在社会发展变化中以超前意识把握教育发展运行的规律,形成正能量。这样,我们才能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备课准备阶段做到轻车熟路,胸有成竹。
另外,在备课的准备阶段,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学校教学设施的现状,便于备写教具和学具;了解与自己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对象,即学生。尤其是对学生的了解,要做到全方位把握和个性化的了解,这里的把握和了解包含着学生的个体品质、知识层次、知识基础、技能现状、学习方法、思维特征等。
二、备课的内容
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在教案中要单列写清,亦可简写,在特殊情况下还须写的更全面很具体。如参加说课活动的教案、评选优秀案例的教案等。
教材说明或背景分析。这是我们备好课的前提,备课者务必对本节所备教材内容全面的把握,透彻的背景分析,特别要注重这一过程与整个教学内容的必然联系,既不能夸夸其谈,亦不能信口开河,要紧扣教材,富有导向、启示、设疑作用。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要求不一,在教案中可备可不备,但备课者事先必须在心中有自己对这节课的整体构思和设想。如怎样激情导语,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双边具体活动与思维趋向,可能出现的新的知识点或问题、最终的教学效果预设等。如浙江舟山市定海区临城中心小学教师梅志刚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案例中写了这样的教学设想:创设适应的教学情境,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精心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力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精选教学问题,让学生回归生活(问题是
学生探究问题的出发点,是学生思维的发动机。不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本节课在设计时始终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教师要想很好的实施新课程,首先要把课标的理念融入教学目标中去。传统的教学目标要求“双基”落实,课改目标的要求是在课堂中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节课,我们不可能要求三维目标在课堂上都能够完整地体现出来,但是在整个单元或整章的教学目标中却要贯穿始终。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化、具体化、富有层次性,切忌假、大、空的目标,误导课堂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这一过程牵扯着整节课的全部活动。新课程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学过程应体现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这个过程是一个流动的而且动静结合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是通过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多项互动,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进行的。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应是对课堂教学情境全方位的规划,它只能描述课堂的大体轮廓,重要的是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充实、完善、发展、创新。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应备写: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活动体验、学习新知;实践运用、发展新知;总结提炼、拓展新知;作业练习、
巩固新知五部分内容。
教学反思(或教学反馈)。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备课者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正确分析和研究这节课的整体质量,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分析,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实践运行,对教学目标的完成与落实,对自我感觉的再评价来衡量。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的得与启示;二是教学的失与反思;三是重新构建、设计新的教学方案。
三、备课的形式
传统的教师个体备课形式,通过实践流露出不少弊端。如束缚了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凭经验施教,忽视对学生的具体研究;备课流于形式,备课纯粹就是教案的“翻版”,毫无使用价值等等,这种现象极大地浪费了师资资源和教材资源,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改中,我们提倡集体备课,这是备课形式的改革。集体备课的优势:一在于目的的明确,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二在于形成通案,集思广益,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三在于资源共享,突出个案特征;四在于集体督导和管理。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大家的才智,弥补了彼此的不足,使集体与个人的特长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备课质量,增强其使用价值。
四、备课的评价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备课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已成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应突出地表现在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和科学性上。至于我们对备课的评价如何跟进,我认为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分析、探索、总结,并从教学准备情况、教
学组织形式、课堂活动、学习方向及导向、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跟踪分析,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备课评价方法与标准,这样,才能确保课改工作的稳步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