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级阅读的实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分级阅读的
实践研究
◎沈燕
英语阅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日益明显.阅读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发展思维品质、塑造良好的文化品质、促进学习能力
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接触地道的
英语阅读材料,语言更加真实,不仅可以提升阅读能
力,同时也可以对听、说和写的能力产生正向的影响,
该作用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能
力提高,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表明:“英语阅读词汇应该达到十几万以上。“对词汇的要求如此之高,
因此,词汇量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此外,以
往的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形式单一,以记忆单词
为重点,词组和语法结构为主,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
生的阅读素养,没有发挥阅读的真正作用"因此,英语
阅读教学成为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1.目前的英语阅读现状
首先,学生除完成教师布置的英语阅读作业外,不会进行额外的阅读,阅读时间也没有保障、,其次,部分
学生偶尔看一些课外阅读文章,但这些文章难度和质
量也参差不齐,影响英语阅读学习。最后,由于英语学
习评价的偏差,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模式,英
语阅读教学更关注机械记忆,帮助学生学习并记忆单
词和语法,但是并未教会学生如何深刻地理解文本内
容和隐含的文化,也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分级阅
读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学生的心智发展决定,
适合英语学科阅读的特点。根据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
现状,进行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十分必要.
2.初中英语分级阅读的实践与措施
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在分级阅读教学方面的实践,认为分级阅读具体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级别的有效确定
要实施分级阅读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地了解学
生们•的英语学习情况。在测试时,可以准备好不同等
级的英语书籍中300词左右的节选内容,具体的测试
方式如下:
(1)学生们朗读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由教师记
录每位学生朗读不正确的单词数目。若正确率高于
93%,学生则继续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不满足该条件的
学生则开始低一等级的测试。
(2)学生们先阅读所选材料,然后叙述阅读内容
的意思。
(3)让学生们回答与阅读材料有关的两个简单问V?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144题及两个需要推断的较难问题。
⑷教师对学生们在前面几个步骤中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若学生们的朗读正确率高于93%且发音准确;最多答错一个问题;基本清楚材料的意思,则将该等级作为该学生的基准阅读等级。
2.2学生进行英语分级阅读材料的选择
挑选阅读书籍时,不仅要符合学生们的阅读等级,还应该尽量考虑到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现在,很多英语阅读书籍都注明了该书籍的等级,以及适合阅读的学生年龄等,教师在选择书籍时可以适当参考这些信息。另外,教师可以对学生们做问卷调查,了解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们感兴趣的书籍类型,然后教师再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书籍。
2.3学生进行英语分级阅读的方式
学生要进行分级阅读,阅读的时间一定要得到保证。分级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集中阅读和课外分散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课内集中阅读,可以每天或者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上集中阅读,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结合不同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同时可以根据阅读情况进行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布置阅读任务,学生自行回家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两种阅读方式互相补充,
2.4学生英语分级阅读的成果反馈和晋级
教师应该详细了解学生们在分级阅读中阅读、理解、记忆能力水平,以及阅读量和进步情况等,为每位学生做好阅读情况记录并进行分析,定期开展阅读分析活动。由教师分析每位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提高的地方,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分级阅读状态,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而不是盲目地进行分级阅读。通过及时的成果反馈,当阅读者水平达到下一级时及时更新阅读材料,进行晋级二从而真正实现动态循环,良性发展。
该分级阅读教学方法是将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分类,将其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创新性阅读教学。目前分级阅读教学理论研究较少,由于现实资源的局限性,该方面研究开展较少」通过实践,将其由理论走向运用,提供一定实验数据。分级阅读教学同一个班级中进行,两极分化没有扩大,而是缩小,分化情况得到改善,都能达到大纲要求的水平,很好实现了素质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多方面与传统教学相比均有获得提高,使得班级整体的英语学习朝着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附中)